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能够让桥梁施工根据安全性和合理性,就需要对桥梁进行勘察。因此,本文主要是对(鹰潭信江特大桥)勘察做出了简要的概括,希望能够在之后的施工与应用当中提供详尽的数据以及治理方案支撑。
【关键词】鹰潭信江特;勘察;报告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鹰潭信江特大桥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境内。拟建的鹰潭信江特大桥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余江县境内,道路通达,交通较为便利,其中线路于DK449+100~DK449+160上跨越320国道、DK455+145~DK455+187上跨越济广高速公路。
1勘察概述
1.1勘察目的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在分析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外业地质测绘、地质钻探、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实验、选择利用杭长客运专线初测阶段钻探、室内试验等资料,查明桥位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及特殊地质现象,经资料整理、分析,评价场地建设的适宜性,提出桥梁基础类型估算的地质参数。
1.2勘察工作方法
第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与测绘;第二,机动钻孔;第三,原位测试;第四,室内试验。
2自然地理概况
2.1地形地貌
桥址沿信江及白塔河附近发育为河流一级阶地,其余为高阶地及坳谷。河流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信江河一级阶地自然高程22~27m,白塔河一级阶地自然高程28~30m,一级阶地地表多辟为水田、村舍、水塘、沟渠等。河流高阶地,地形波状起伏,多呈岗丘与坳谷相间状,自然高程30~45m,相对高差10~15m,自然坡度5~15°,岗地植被较发育,多生长有松衫及杂草,部分开辟为旱田、采石场。坳谷谷地呈阶梯状分布,均开垦,辟为水田、村舍,水塘及零星水库。
2.2水系
桥址区主要发育水系为信江和白塔河,沟渠沿谷地多有分布;线路于DK446+500~DK446+900段上跨信江、于DK459+800~DK460+000段上跨白塔河,水系发育。
2.3氣象
桥址区地处中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暖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冬季受北方冷高压的控制和影响,盛行偏北气流,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和影响,盛行偏南风,春末夏初多雨,秋末冬初少雨。气候年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7.2~18.3℃,年极端最高气温43.3℃,年极端最低气温-14.3℃,气温基本上随纬度和地面高低而变化。
3工程地质特征
3.1地层岩性分布及主要特征
根据本次勘测资料揭示,河流一级阶及岗间坳谷,表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粉质黏土,粉细砂、细圆砾土,局部夹有淤泥质粉质黏土透镜体,岗地表层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Q2al+p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2t)粉砂岩。
3.2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图,桥址区分布有团石村-梅家岭断裂、港口徐家-元和余家断裂,线路于DK454+180~DK454+200附近呈63°及DK448+305~DK448+325附近发育一断层,断层皆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本次勘探未有揭示。
4水文地质特征
4.1地表水
桥址区地表水发育,主要有信江、白塔河、水塘、沟渠,受大气降雨补给,季节性变化大;河流一级阶地地表水发育,受大气降水及河流补给。
4.2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情况及其变化特征
地下水发育,主要以第四系孔隙水及少量基岩风化裂隙水为主,埋深一般0.3~6.6m。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粉细砂、圆砾土层,其中粉质黏土中含水甚微,粉细砂、圆砾土为主要含水层,接受上部潜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小。基岩裂隙水,一般水量贫乏。
5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的影响及评价
其一,不良地质现象:桥址区未见明显不良地质现象;其二,特殊岩土:桥址区谷地局部地段分布有软土及松软土,岗地表层的Q2al+pl粉质黏土具有弱膨胀性,无其它特殊岩土分布。
6场地地震效应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7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判定:桥址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无氯盐侵蚀。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废砟、废料、废水的不恰当排放和堆积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应注意便道和基坑开挖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
8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
8.1场地总体评价
其一,拟建鹰潭信江特大桥桥址区地形地貌为一级阶地及垄岗地貌,地形呈舒缓波状,水塘、水渠河流分布,地面高程22.00m~46.00m。其二,桥址区于线路里程DK444+500~DK444+600、DK457+700~DK457+900范围与线路平行右侧50~100m附近存在人工采石场,采石场采取下挖采石,边坡直立,深约10~20m,目前对桥梁影响不大。其三,本桥位于岗地及河流一级阶地区。其四,阶地粉细砂层、圆砾土层多为良好的富水层,基坑开挖易形成中等以上规模的涌水和基坑坍塌,施工中应加强基坑防护。对钻孔桩的成孔边存在涌砂,坍孔的可能。其五,斜坡上基础设计与施工均应考虑墩台稳定以及下伏地基因土层厚度、岩层风化不均引起的差异变形。
8.2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力学参数建议
主要是通过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岩土层力学参数建议值这两个方面做出参考。
9工程措施建议意见
基础持力层及基础类型的选择上主要是根据持力层和类型这两个方面的选择。在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其一,现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其二,确定施工阐述;其三,对于钻孔桩等施工需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其四,施工时应作好相应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其五,施工时应加强地质资料的核查工作;其六,施工期间应加强水样侵蚀性的验证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友龙. 特大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特点[J]. 西部探矿工程, 2011,(04)
【关键词】鹰潭信江特;勘察;报告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鹰潭信江特大桥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境内。拟建的鹰潭信江特大桥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余江县境内,道路通达,交通较为便利,其中线路于DK449+100~DK449+160上跨越320国道、DK455+145~DK455+187上跨越济广高速公路。
1勘察概述
1.1勘察目的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在分析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外业地质测绘、地质钻探、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实验、选择利用杭长客运专线初测阶段钻探、室内试验等资料,查明桥位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及特殊地质现象,经资料整理、分析,评价场地建设的适宜性,提出桥梁基础类型估算的地质参数。
1.2勘察工作方法
第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与测绘;第二,机动钻孔;第三,原位测试;第四,室内试验。
2自然地理概况
2.1地形地貌
桥址沿信江及白塔河附近发育为河流一级阶地,其余为高阶地及坳谷。河流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信江河一级阶地自然高程22~27m,白塔河一级阶地自然高程28~30m,一级阶地地表多辟为水田、村舍、水塘、沟渠等。河流高阶地,地形波状起伏,多呈岗丘与坳谷相间状,自然高程30~45m,相对高差10~15m,自然坡度5~15°,岗地植被较发育,多生长有松衫及杂草,部分开辟为旱田、采石场。坳谷谷地呈阶梯状分布,均开垦,辟为水田、村舍,水塘及零星水库。
2.2水系
桥址区主要发育水系为信江和白塔河,沟渠沿谷地多有分布;线路于DK446+500~DK446+900段上跨信江、于DK459+800~DK460+000段上跨白塔河,水系发育。
2.3氣象
桥址区地处中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暖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冬季受北方冷高压的控制和影响,盛行偏北气流,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和影响,盛行偏南风,春末夏初多雨,秋末冬初少雨。气候年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7.2~18.3℃,年极端最高气温43.3℃,年极端最低气温-14.3℃,气温基本上随纬度和地面高低而变化。
3工程地质特征
3.1地层岩性分布及主要特征
根据本次勘测资料揭示,河流一级阶及岗间坳谷,表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粉质黏土,粉细砂、细圆砾土,局部夹有淤泥质粉质黏土透镜体,岗地表层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Q2al+p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K2t)粉砂岩。
3.2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图,桥址区分布有团石村-梅家岭断裂、港口徐家-元和余家断裂,线路于DK454+180~DK454+200附近呈63°及DK448+305~DK448+325附近发育一断层,断层皆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本次勘探未有揭示。
4水文地质特征
4.1地表水
桥址区地表水发育,主要有信江、白塔河、水塘、沟渠,受大气降雨补给,季节性变化大;河流一级阶地地表水发育,受大气降水及河流补给。
4.2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情况及其变化特征
地下水发育,主要以第四系孔隙水及少量基岩风化裂隙水为主,埋深一般0.3~6.6m。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粉细砂、圆砾土层,其中粉质黏土中含水甚微,粉细砂、圆砾土为主要含水层,接受上部潜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小。基岩裂隙水,一般水量贫乏。
5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的影响及评价
其一,不良地质现象:桥址区未见明显不良地质现象;其二,特殊岩土:桥址区谷地局部地段分布有软土及松软土,岗地表层的Q2al+pl粉质黏土具有弱膨胀性,无其它特殊岩土分布。
6场地地震效应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7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判定:桥址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无氯盐侵蚀。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废砟、废料、废水的不恰当排放和堆积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应注意便道和基坑开挖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
8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
8.1场地总体评价
其一,拟建鹰潭信江特大桥桥址区地形地貌为一级阶地及垄岗地貌,地形呈舒缓波状,水塘、水渠河流分布,地面高程22.00m~46.00m。其二,桥址区于线路里程DK444+500~DK444+600、DK457+700~DK457+900范围与线路平行右侧50~100m附近存在人工采石场,采石场采取下挖采石,边坡直立,深约10~20m,目前对桥梁影响不大。其三,本桥位于岗地及河流一级阶地区。其四,阶地粉细砂层、圆砾土层多为良好的富水层,基坑开挖易形成中等以上规模的涌水和基坑坍塌,施工中应加强基坑防护。对钻孔桩的成孔边存在涌砂,坍孔的可能。其五,斜坡上基础设计与施工均应考虑墩台稳定以及下伏地基因土层厚度、岩层风化不均引起的差异变形。
8.2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力学参数建议
主要是通过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岩土层力学参数建议值这两个方面做出参考。
9工程措施建议意见
基础持力层及基础类型的选择上主要是根据持力层和类型这两个方面的选择。在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其一,现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其二,确定施工阐述;其三,对于钻孔桩等施工需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其四,施工时应作好相应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其五,施工时应加强地质资料的核查工作;其六,施工期间应加强水样侵蚀性的验证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友龙. 特大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特点[J]. 西部探矿工程,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