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意义单元解读思想感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zh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九下)三单元《渔家傲·秋思》一文课后思考探究中,有一题提问如下:“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并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题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具体情景,以具体意义单元解读文本主题。本文试欲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意义单元,解读文本结构进而解读文本主题,达到明确文本思想感情的目的。
   一、教参参考答案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用书中,该题的参考答案为: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雁去,孤寂;边声,凄厉;长烟落日,空旷;孤城紧闭,寂寥。这些景物都隐含着作者的情感体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在抒情的气氛中,也叠映出“浊酒一杯”“燕然未勒”“羌管悠悠”“将军白发征夫泪”等意象,可见作者是借助诸多意象来抒发情感的,表达出惆怅、伤感、自勉、悲慨等情感。该答案中多次提及“情感”这一术语,但提问为“思想感情”,是否“情感”等同于“思想情感”,二者有何区别?我们首先应当界定清楚二者的边界,才能对文本主题进行正确的解读。
   “思想感情”是由思想和感情两部分组成,即思想感情的生成要经过思想思考和感情产生的过程。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思想”的定义为:“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以及,对“感情”的定义为:“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将“思想感情”理解为: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进而刺激产生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情感”的定义:“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思想感情”的生成要经过思考生成结果,进而刺激产生心理反应。“情感”的生成是对外界刺激直接产生心理反应。“思想感情”较“情感”而言,须经过思维活动,具有递进性,“情感”则具有直接性的特点。
   由此可见,“思想感情”和“情感”并不能划等号,思想感情的解读应当从文本入手,如实地展现文本单元内在的思想流向和感情走向。现以《渔家傲·秋思》为例,笔者试以分析意义单元,呈现文本内部思想感情的响应,最终达到解读文本结构和思想感情主题的目的。
   二、《渔家傲·秋思》解读案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开头句,前半句是议论句,后半句是描写句。塞下秋天来到后,风景变化不同,隐含“我”在此目睹了塞下的其他季节,四季变化对比中感受到塞下秋天的不同,表明“我”在此地停留时间较长。“异”字总领全文,后文所写景色皆围绕“异”字进行。大雁南去衡阳,没有任何留恋的意思。一方面,北雁南归这一现象暗示此处气候寒凉,不足留恋。另一方面,“雁”是塞外思乡的经典意象,大雁毫无留恋之意地赶往南方,隐含“我”想向大雁一样南归,但却不得的无奈。
   基本语义:总起写塞下秋天的“异”景,通过大雁南归奠定思乡的基调。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是描写句。承接上句风景“异”,从视觉写大雁南归,转入从听觉入手,写边声角声,营造边塞肃杀的氛围。接着又回到视觉,写远处景象,层层叠叠的山峰望不到尽头,夕阳西下中长烟弥漫烘托壮阔肃杀的氛围,诗人视线由远处收回,最后落到细节描写——“孤城闭”,完成镜头聚焦。“孤”字渲染孤寂感,“闭”是持续的状态,与“孤”字呼应,以前半句肃杀壮阔之景,烘托孤寂之景,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基本语义:肃杀壮阔之景中,诗人更添孤寂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是叙述句。用“浊酒”试图消解思乡之愁,万里乡愁的深重与浊酒一杯的浅淡,对比中更添乡愁无解的困顿,乡愁如此深重,为何不早日还故乡?“燕然未勒”回答了这一疑问,军功未建故没有办法归家,一面是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一面是建功立业的渴望,这种矛盾的心情原本是充满希望而哀愁的,但诗人落在“归无计”三字上,则别有深意。“归无计”运用了否定的表达,即“没有办法回去”,也即意味着“有办法就会回去”。诗人想表达的是主观上渴望回家,客观上不允许,所以这种原本充满希望而哀愁的矛盾心情最终被对现实的无奈取代。
   基本语义:诗人主观上思乡深重,但军功未建,客观条件不允许,故倍感无奈。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描写句,从叙述回到写景。从听觉写悠悠的羌管乐声,在幽远悠长的乐声中自然起了忧思,接着转入视觉写所见景与人,“霜满地”既在交代冬季的严寒,也暗示此时已至深夜。在严寒的深夜,听着忧思的羌笛,征人们各怀忧思无心入睡,“人不寐”是一个整体人群状态的叙述,“将军白发征夫泪”则是细节描写,具体展现了无心睡眠的征人们的状态。“将军白发”是状态也是动作,既是借將军年纪大,暗指在此驻守时间久,也指将军为“燕然未勒”忧愁白头。“征夫泪”则是前文思乡之情的高潮表达,夜深人静时的羌笛声勾起所有的无奈孤独,化作此处的泪水,突出表现了征人戍边的艰辛和思乡不可归的悲伤。
   基本语义:情感的高潮爆发点,将军忧愁,征夫悲伤。
   因此,可以得出这首词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征人们由于军功未建,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和忧愁。
其他文献
你这一生,有没有一篇文章,每次读它写它对你来说如同是享用了一场文字精神的飨宴?我就有,特别是在心中不宁静时,我就会写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不到百字,我一分钟写得干干净净,一
费毅诚,浙江湖州市双林中学教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收录了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一词。在与之配套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中,关于该词教学指导思想是这么写的:“这首词是晏殊写闺怨的名篇。作者借闺中女子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活动,深婉而又含蓄的表达了自己临秋怀人的真挚情感”。但是笔者却认为,该词的主人公更应该是男性,而且极有可能是作者自己。  一、由意象的审美惯性造成的审美错觉  关于该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本用于网络社交的网络语言渗入日常生活,这头“闯入瓷器店的怪兽”以其新奇的内涵、鲜活的形式、个性化的语态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进而影响到更多的社会阶层。网络语言一方面别开生面,给汉语带来生机活力,另一方面则粗暴破坏汉语言的纯粹与优美,认清网络语言的二重性对于语文学习不无裨益。   另一个栖身之地   1969年10月29日,互联网在美国诞生。1994年,中国全功
冰心老人是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个奇迹。她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了。”  这就是冰心,这就是她的人生态度,也是她的风格。  一位作家这样写道:“冰心是上天掉落到20世纪中国的一粒温暖的种子,她天生是一个指向美丽人生、光照社会的人。”冰心曾译过泰戈尔的诗《吉檀迦利》,其中有一句“不要让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用你的生命把爱的灯
冯宗辉,山东省临清市康盛庄中学教师。  林海音是一个广受青少年喜欢的作家,她常常以少年的视角,对世风人情做成人难于察觉和体验的关照与发掘,以至于让作品不经意地就走进少年读者们的内心。  《窃读记》是林海音的一篇回忆少年时读书生活的散文。该文是她自己真实经历的一个还原式的写照。但是回忆性的文章毕竟和现场实录有所不同,包括情绪的改变,感受的差别,细节的流失,以及阅历的悬殊等。所以多年后作者希望旧事重提
无论人们对政治有多少歧义,也无论人们对政治有何种偏见,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和政治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政治的存在。由此,以探询政治的道德合理性为己任的政治伦理学成为一门“显学”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追求道德的政治何以必要?过优良的政治生活何以可能?“软”的政治文化和“硬”的政治制度在政治运行中实际扮演和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需要学界有志之士
作品诞生后流入读者视野,就成为了另一种生命体,因为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视域,那么个性化的解读又使作品的生命呈现出丰富性,作者赋予作品的原初意义随之被超越。然而,有些作品,尤其是史学作品,我们在解读时不但不能忽视而且要充分考虑作者的视域。作者的视域以历史的存在流淌于作品之中时,作品包涵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经历、创作理念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这些角度去研究作品,才有可能找到作品背后隐藏的密码,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阶段性测试的性质虽不同于高考,但核心功能应保持一致,并且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要侧重其在“引导教学”上的功能。这就需要测评既能源于日常教学,又能反馈日常教学,以便“理顺教考关系,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最终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因此,阶段性测试需要命题者能够命制出一份有信度有效度,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程
《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是我在2003年出版的《文坛拨乱反正实录》的副产品。  在撰写《文坛拨乱反正实录》一书时,我将数年来所搜集的材料和采访记录摆上案头,拉开架式,准备将新时期文坛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一勾勒出来。可是,这样的架式端了没多久,我就发现,这与出版社的要求相差甚远。所谓“文坛拨乱反正”,只能是几条大的线索铺排出来的场景,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单纯地勾勒每一件事
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马丁·塞利格曼说:“我要发起一场世界教育的革命。”[1]他认为人不仅要学习工作技能,还应该学习幸福的技能——如何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多的投入、更多的意义、更好的关系和更积极的成就,这与语文课程理念是相通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2]促进人的精神健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