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合理性的伦理学透视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人们对政治有多少歧义,也无论人们对政治有何种偏见,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和政治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政治的存在。由此,以探询政治的道德合理性为己任的政治伦理学成为一门“显学”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追求道德的政治何以必要?过优良的政治生活何以可能?“软”的政治文化和“硬”的政治制度在政治运行中实际扮演和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需要学界有志之士深入古今中外政治伦理思想的纵深之处,爬罗剔抉,剥茧抽丝,做出深刻的学理探究和鲜活的现实解读。由戴木才教授主编的《政治伦理学前沿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包括《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现代政治视域中的“法治”与“德治”》《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国家与道德》《法与非政府公共领域》《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经济人与经济制度正义——从政治伦理视角探析》等著作,在解析和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彰显出以下特点: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致思取向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一项“善业”,以追求和实现“优良的生活”为终极理想。在政治社会中,“优良的生活”客观地要求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相关联,也就是要追问和寻求政治生活的道德合理性。政治伦理学就是在这种追问和寻求中应运而生的。作为一门关涉实践精神的科学,政治伦理学承担着对人类的政治活动进行道德评判,为特定文化中的政治活动提供规范性忠告的职责,它通过考量政治活动中的伦理因素,以提高政治的道德含量。然而,这只是政治伦理学的工具效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伦理学更关注对政治的意义的挖掘和阐释,以便从价值层面上探究诸如政治的价值原则和根本目的,以及什么样的政治才是理想的政治等“应然”政治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意义。正是基于这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致思取向,丛书作者展开了他们对政治伦理学的纵深思考。
  
  二、文化与制度相结合的学理构架
  
  当政治生活中的“应然”图景呈现在面前时,如何变“应然”为“实然”就成了关键问题。这实际上就是“道德的政治何以可能”的问题。丛书作者认为,建立道德的政治既需要对政治进行“合目的性”的文化关切,也需要对政治进行“合目的性”的制度安排。于是,他们从文化和制度两个方面对道德的政治进行了学理上的构架。他们认为,一方面,道德的政治文化既包括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相结合、目的与道义相统一的政治关系,也包括由秩序、人权、自由、平等理念所构成的政治意識,还包括政治主体的政治道德观念。这些要素构成了优良政治得以实现的“情意丛”。正是这种“情意丛”,才催生了被库珀称之为“内部控制”的践行政治道德的内驱力。另一方面,从形上学意义上讲,政治道德文化是政治主体的存在方式。然而,作为政治主体的人的人性的不完满,使得政治道德常常在人的自保、冲动和趋利的人性面前“颜面扫地”。也就是说,人为自我立法的道德能力,它不具有相对于每个生命个体而言的现实普遍性。因此,道德的政治和优良的生活还必须仰仗于合理的制度安排。孟德斯鸠曾告诫人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制度安排是阻止政治沉沦的“防火墙”。
  
  三、学理性批判与现实性关怀相统一的学术视野
  
  政治伦理学承载着理论批判的功能。它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不同的政治伦理学说的学理探究和评价,寻找适合本国政治发展的理性原则和现实路径。基于这样的认识,丛书作者对多种政治伦理思想及它们所认同的理念和价值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罗尔斯、诺齐克;从古代中国的“德治”传统到当今社会的“法治”诉求,以及当代政治的自由主义、共同体主义、女性主义和公民资格理论等各种流派,都成为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理论批判的对象。而这种学理性批判,必将使读者对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为过上“优良的生活”奠定理性的文化基础。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政治伦理学离不开对现实政治问题的关注。可以这样说,对任何一种政治伦理价值的解读,都离不开对当下社会政治生活的体察和反思。因此,强烈的问题意识成为丛书一以贯之的特点。在这里,我国政治运行中的诸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问题,诸如自由与秩序、权利与义务、公正与效率、权利与权力、权力与责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问题,政府的诚信问题,以及奢侈浪费、青年颓废、邪教问题,不仅成了丛书作者理论思考的逻辑起点,而且也成了丛书学理探究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观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的主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热点。2014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课程标准讨论稿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四个发展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同样对初中语文教学传达了新方向和新思考。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  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台湾的传奇人物施琅大将军则知之不多、不深。读完安然所著《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掩卷而思,一个完整、真实和高大的施琅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施琅,生长在明清之际,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这使当时各种人物的抉择颇伤脑筋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的编纂计划是早就知道的,也有幸在书还是校样的时候率先利用过其中的材料,因此对它先已有所了解。及至把正式出版的一部《英藏卷》捧在手里,却仍感到它的好,竟是超出预想之外。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已逾百年,关于敦煌文献与敦煌艺术的研究,不必说早是成果丰硕,不过就深、细而言,其中的纺织品之部与其他相比似觉稍逊。最教入感觉迫切的便是“全集”式的汇编与整理。当然所谓“全集”应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景象,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引起我们反思的现象。课堂提问作为教师们的“常规武器”,是教学中运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那么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上着实下一番功夫。下面结合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生成:你提
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曾经出现在上海S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现在被选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章的篇幅不短,如何在课堂上实现长文短教,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文本的理解与探讨,着实让我痛苦了很久,最后没想到的是“对比”这一手法救了我。  其实第一遍阅读文本的时候,我和学生都注意到了对比,因为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但是,大概是对比手法的使用过于常见,
你这一生,有没有一篇文章,每次读它写它对你来说如同是享用了一场文字精神的飨宴?我就有,特别是在心中不宁静时,我就会写它:“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不到百字,我一分钟写得干干净净,一
费毅诚,浙江湖州市双林中学教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收录了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一词。在与之配套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中,关于该词教学指导思想是这么写的:“这首词是晏殊写闺怨的名篇。作者借闺中女子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活动,深婉而又含蓄的表达了自己临秋怀人的真挚情感”。但是笔者却认为,该词的主人公更应该是男性,而且极有可能是作者自己。  一、由意象的审美惯性造成的审美错觉  关于该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本用于网络社交的网络语言渗入日常生活,这头“闯入瓷器店的怪兽”以其新奇的内涵、鲜活的形式、个性化的语态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进而影响到更多的社会阶层。网络语言一方面别开生面,给汉语带来生机活力,另一方面则粗暴破坏汉语言的纯粹与优美,认清网络语言的二重性对于语文学习不无裨益。   另一个栖身之地   1969年10月29日,互联网在美国诞生。1994年,中国全功
冰心老人是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一个奇迹。她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了。”  这就是冰心,这就是她的人生态度,也是她的风格。  一位作家这样写道:“冰心是上天掉落到20世纪中国的一粒温暖的种子,她天生是一个指向美丽人生、光照社会的人。”冰心曾译过泰戈尔的诗《吉檀迦利》,其中有一句“不要让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用你的生命把爱的灯
冯宗辉,山东省临清市康盛庄中学教师。  林海音是一个广受青少年喜欢的作家,她常常以少年的视角,对世风人情做成人难于察觉和体验的关照与发掘,以至于让作品不经意地就走进少年读者们的内心。  《窃读记》是林海音的一篇回忆少年时读书生活的散文。该文是她自己真实经历的一个还原式的写照。但是回忆性的文章毕竟和现场实录有所不同,包括情绪的改变,感受的差别,细节的流失,以及阅历的悬殊等。所以多年后作者希望旧事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