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转换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y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Successful Transition——Comments on Fu Zhongwang’s New Works“Gathering of Heroes”
  by Sun Zhenhua
  
  中国雕塑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雕塑家的个人创作和城雕作品相分离的问题;特别是具有试验性和探索性的当代雕塑,如何有效地进入公共空间,在更为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完成自身转换,使当代性和公共性获得统一,使学术性和应用性得以结合,这是一个中国雕塑界目前在共同思考的前沿问题。
  
  《群英会》的创作契机缘于一个景观艺术方面的难题。
  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的会展中心以及中心湖是日本设计大师黑川纪章统一规划设计的。在黑川的设计中,在环绕中心湖的木质栈道上,计划沿线放置高300cm、共45根的图腾柱,黑川基于他个人的中国想象,他起初的构思是45根刻有龙纹的图腾柱。
  然而,龙的符号由于在中国建筑和环境装饰上的反复使用,已经变得过于装饰性,而且,这种表面看来很中国的符号,与会展中心和中心湖地区已经相当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环境相比,已经显得十分突兀和不协调。
  郑东新区的建设管理部门认为中心湖地区需要的是更具有当代性,能够体现这个时代创新性特点的作品。他们决定尝试新的雕塑创作模式。针对这个限制性非常强的课题,他们组织了重点约标,在全国范围内物色有经验和有实力的雕塑家,在体量和基本形式大致不变的前提上,超越黑川的规划,提出中国雕塑家个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郑东新区的这个难度较大的要求,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催生雕塑力作产生的作用。
  傅中望的《群英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脱颖而出的。
  傅中望的设计,以独特的个人智慧,跳出了此类限制性创作可能出现的过于装饰性的巢臼;也突破了此类柱式雕塑陈陈相因,面面俱到,沿袭使用一些传统符号,以求取地域特色的习惯套路。他创造性地将他在国外参加国际雕塑创作活动的作品意念加以扩充,采取了在45根具有抽象雕塑感的花岗岩石柱上,设置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各式帽子的方式,使得整个设计既统一又富于变化,将雕塑环境的整体性的要求和当代艺术的个性特点和原创性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群英会》具有“和而不同”的特点。它一方面保持了柱体雕塑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使它和环境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他对每个柱体的顶端的处理,又是一种出奇制胜,没有前例的突破,这种构思不仅新颖别致,而且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果说龙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中国符号,而帽子则是一种更具有国际性的,而且又能连接古今,更具有包容性的一个符号。在今天看来,在会展中心和中心湖这么一个相对国际化的区域,对帽子的解读,可以成为一种充分调动观众想象力的文化行为。帽子由于和人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它常常具有代表时代、民族、地域、性别、等级、身份、性格的象征物。因此,《群英会》的语言是国际性的,也是开放性的,是熟悉的,也可能是陌生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经验,每个游客都可能在这里寻找到他们可能熟悉的符号,同时,他们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面对那些陌生的符号进行想象和解读,这是《群英会》超出了一般景观雕塑的地方。
  从愉悦性的角度看,帽子与每个观众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群英会》中的帽子由于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物品的放大,所以它对公众具有亲和力和体验性。《群英会》的这种泛波普化的处理,使得它提升了这一地区的审美内涵,它将使前来游览的中外游客产生某种带有喜剧性和幽默感的体验。
  这是一种快乐的参与过程,这种快乐的感觉来自观众意想不到的惊赞的感觉,来自观众和雕塑家共同分享了智慧,通过这样的参与,将使我们生活的品质获得提升。
其他文献
艺术创作大致有两种方向的思维,一种是沿着一种方向、一个目标,走向思维的深处,是谓“正向思维”,即垂线思维。一种是对既定观点,方法进行大河改道式的逆反,使思维向对立的方向进展,这种具有批判精神的思维是谓逆向思维,这两种思维方法,虽与一般思维有共同之处,但艺术思维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把审美经验不断进行捕捉的过程。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支撑它的有双项重心,一是决定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的逻辑重心,一是加
作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抽象艺术专业展览,“诗性·介域:2016中国当代抽象雕塑艺术展”以较多的作品、较高的质量获得了行业内的认可。本次展览是以《雕塑》杂志社举办的五届抽象雕塑培训班学员作品为主,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邀请、征集了一些优秀的抽象雕塑代表作品,可以说是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当代中国抽象雕塑艺术的整体水平。我们审视这一件件精美的抽象雕塑作品,进入到一个个情景相融的艺术境界中,可以发现——凡是参加过抽
2012年8月3日上午,闻名遐迩的中國雕刻之乡福建省惠安,迎来了“磊艺缘”第四届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的开营活动。创作营由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惠安雕刻研究会协办,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承办,活动为期15天。炎热的盛夏阻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来自各地的艺术家、领导、企业代表、新闻媒体以及各地艺术爱好者齐聚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与会到场的嘉宾有:中國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雕塑》杂志社社长范
Chinese characters are pictographic symbols with strong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impacts on the life spirit of Chinese art and aesthetic values. Since the 1990’s, Zhuangzheng has created serie
2015年5月23日下午,“纪念郑可先生诞辰110周年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参加研讨会活动的有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相关领导、专家,郑可先生之女郑方女士、郑可先生教过的学生,以及来自文化、美术、建筑、科技、教育等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汇聚一堂,共同回顾和缅怀郑可先生走过的艺术生命历程,以及他对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事业和中国的艺术设计做出的杰出贡献。以下文字是讨论会上的部分发言内容。  
近来,雕塑家李春华创作了《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雕塑作品,共七件。它们都是以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或文化现象。
艺术所面对的世界越来越纷繁复杂,各种手段、意义、情感、观念常常赋予其太多的文本内容,从而将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湮没其中。形式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不通过形式来表达,或者说不能被形式表达,而求诸于其余叙述方式,从而令形式本身丧失活力。雕塑在不断扩展材料、技术手段、文化观念的时候,正面临着这样一种迷失的危机。  雕塑家比利·李并没有刻意回避后现代进程对于雕塑发展的影响,然而,基于他的年龄、个性、兴趣、文化背
1971年出生于福建福鼎市,工艺美术师,自幼酷爱书画雕塑艺术。毕业漳州师范学院,后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擅长人物肖像造型和寺院大型佛像雕塑。创新作品获国家级百花奖和艺博会金奖8项,银奖5项,铜奖4项,优秀奖3项。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宁德市美术协会副会长。
“泛雕塑”的提出是为了对雕塑艺术有一种新的认识,融合传统与现当代,学院与民间、材料与科技等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和成果,发掘彼此的体验与经验,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文章以新的视角对泛雕塑的概念以及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诸方面做了论述。   We bring forward the word “Pan sculpture”, based on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scu
公共艺术专业背景与教育理念  specialty background and education idea  王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艺术是一种当代文化现象,换言之,它是当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及人文环境之间密切互动关系的重要“媒介”。  公共艺术实际是将“公共”、“大众”和“艺术”联结成一个新的领域,其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公共性,强调艺术面向公共与大众,尤其强调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