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公共艺术教学大家谈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hu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艺术专业背景与教育理念
  specialty background and education idea
  王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艺术是一种当代文化现象,换言之,它是当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及人文环境之间密切互动关系的重要“媒介”。
  公共艺术实际是将“公共”、“大众”和“艺术”联结成一个新的领域,其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公共性,强调艺术面向公共与大众,尤其强调公众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交流、互动,正是这种交流和互动才真正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也正是这种公共性才使公共艺术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共有空间艺术。
  公共艺术概念在中国大陆的兴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自上世纪90年代末被引入中国而广为运用以来,大都是把它作为城市雕塑的某种延展,在公共艺术的文化理念及特性的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进入中国之初的公共艺术概念更多停留在“共有空间的艺术”层面上,而对公共艺术的灵魂——公共性和社会公共精神则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
  
  巴塞罗纳——公共艺术引导的城市再开发
  源于1980年,以建筑家奥里奥·博依加斯就任巴塞罗那市规划局局长为契机,巴塞罗那真正的城市大规模改造开始了。特别是1986年宣布巴塞罗纳为199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以来,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巴塞罗那加快了城市改造的步伐,巴塞罗那市的大规模改造建设,是以公共艺术理念整体介入城市展开的,其规模和成果都是现代公共艺术理念的一次突破,它打破了城市综合开发中规划、建设、艺术品填空的“纵向机制”,以继承历史遗产为基本理念,强调大视觉系统的艺术性、整体性,以公共艺术作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言人,用“水与绿”作为城市大改造的主题,开启公共艺术引领大规模城市改造先河。
  事实上,欧美城市从重建、更新到1999年后的“城市复兴”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强调城市整体设计的核心作用,强调艺术引领城市的价值取向,这就使得公共艺术的外延不断扩展,以至形成广义的公共艺术,也可以说这是艺术的伟大回归。人类历史的城市营建就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设计的,那时的建筑、雕塑、园林,甚至手工艺是在一个整体的设计框架下的艺术整体。雅典的卫城是雕塑家菲狄亚斯设计的,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卡比多山整体改造工程,运用透视法则将地势、建筑、广场、雕塑等作为视觉整体加以设计实施,明清的北京城被称为人类地球表面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这种伟大的回归恰恰反映当今国家、城市、民众的文化诉求,从而也诠释了新的历史时期公共艺术的文化职能在城市、社会、大众中的重要作用。
  2005年,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成立了公共艺术系正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所做出的学科规划建设的选择。
  
  关于公共艺术教学
  about public art teaching
  于小平(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教授):
  对“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其实也是多层面的,主要观点有:强调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公民权利和公众意识的尊重与表达,认为它不是那种被简单理解的“公共场所的艺术品”,它更多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它的作品应该是一种“公共精神”的物化形式;也有强调它是公共环境中现代形态的艺术构造,它本身就面对公众人群,不一定非要以大众生活或大众口味来赢得大众,而对载体的研究可能比概念讨论更有意义等等。但有些认识是共同的,即理念上的“公共性”和实施中的人性化;承认理念与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及对当代公共空间中新型艺术产生可能性的关切与相关实践,总之,上述观点并不是截然对立不可调和的,可能恰恰存在互补与依存的关系。我认为公共艺术教学在对“公共性”认同的前提下,就是要着重研究与挖掘公共环境中的各种视觉可能性,并转换成可以传授的知识体系。有文章说“公共艺术”不能教,我想这当指公共艺术中的“公共精神”不是用固有的艺术教学理念所能达到和解决的,或者他认为这不是一个艺术问题,而是观念问题。总之,这提醒了我们,原有的思维模式、课程体系等可能不足以培养当代形态的公共艺术人才,公共艺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必须围绕培养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和较高综合素质与较好社会沟通能力的,能够掌握或了解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以及富有当代审美意识的,具有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并不断关注新现象、思考新问题的人才。
  由于公共艺术的特性决定了对其驾驭者必须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敏锐的政治直觉和对现实生活深切的体察能力,他可能是一个策划者、指挥者并兼艺术造型或研究方面的专家。其实,公共艺术的类型与形态在当下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绝不仅仅是通常概念中的雕塑家和环境艺术设计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所能涵盖的,必须要培养一种更为综合的人才,来针对这种艺术疆域新拓展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问题。经验告诉我们,随着社会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趣、生活概念都在悄然改变,新科技、新材料的层出不穷,在概念问题解决之后,往往对新手段的反应速度就决定了新理念、新形态艺术的创造,往往就是手段决定结果。公共艺术更是如此!所以,公共艺术人才培养完全是可以通过现代教育的途径,通过引导、培养、训练来达到的,这需要我们经过深入的研究、缜密的分析、进行系统的学科梳理和分类,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完善授课方式,这就是教学。
  从形态学上来说,广义的公共艺术因为过于空泛与庞杂而失去了作为学科设置的可能性;狭义的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创造,如一定要细分的话,它可能包括一定的空间经营、景观造型与城市家具设计等,通常应当是兼而有之、融为一体。传统的城市雕塑往往以雕塑为中心,只注重个体与周边的关系;一般的环境与园林设计对待空间的态度往往偏重于功能和时尚,它的审美理念不具有更多的文化思考与视觉创造。公共艺术是以当代艺术的理念和手段来对待现代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问题与文化项目的实施,它借鉴人类历史中的各种文化艺术成果、综合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同时,以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作为自己的研究和创作对象,以建构新型的赋予浪漫与智慧的人类生存空间为己任,这既是历史的使命,也是历史的恩赐!
  
  略论公共艺术教学的价值观
  Brief discussion about concepts of value in public art teaching
  王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19世纪政治家白哲特(Walter Bagehot)在谈到“民族是什么”时曾讲道:你要是不问,我们都知道它是什么,但要马上对它作出解释和定义,却是不能。这虽是句题外话,但在面对公共艺术在当下的语境,我们的应对方式又何尝不是如此!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的不断涌现,反映在为社会输送艺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教学活动中有着两难的局面。其一,相对单一的艺术教育体制无法满足与公共艺术相关的多学科知识整合所需的时间和手段;其二,国内外有关公共艺术的讨论及文献所触及的深度多仅限于“现象”的表层,甚至因其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出现泛社会化倾向学术,对有关于此的教学活动难以形成有效的参考价值。
  事实上,公共艺术作为艺术行为的一种产物而呈现的现象,因其概念内涵的庞大且发展的不稳性,不具备作为艺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过程中预设的、具有指向性立场的条件,而应将其化解为一种艺术行为和精神,通过关乎艺术本身相关单元课程的设置、配合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一种视觉思维的整体观,籍此获得审美意识和经验去反映作为艺术家的思想和价值观。而艺术造型系科的雕塑系,相对完整且稳定规范的教学体系所关注的空间意识、形体意识、艺术造型语言意识、当代艺术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思想和方式,以及由此训练而获得的思想、方式和经验是从事公共空间中造型艺术作品创作的价值核心。而雕塑系第二工作室关于公共空间艺术课程教学就是在延续这一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更注重一件艺术作品是以怎样的艺术品质放置在公共空间之中。为空间的研究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把单元创作纳入当代创作背景之下;以更开阔的视野来感受空间、材料、形体,以作品的人文情怀辅之以技术的方法,分析公共空间中的物理因素以及相关建筑理论,使学生对艺术作品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悟。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安排是一个递进的次序过程,单元内容相互连结和延续,用返哺的方式延续各单元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呈现较为深层的工作室教学宗旨。课程设计宗旨是以学术的态度追本溯源,以专业的技术完善自己,以广阔艺术视野看待问题,以思辩的思维方式拓展艺术情怀。只有这样,才不会远离艺术教育的本质,使之具有教学的可实施性,并呈现工作室教学的特点,进而体现大学教育的教学品质和深层的教学意义,建立起一套真正适合于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
  
  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
  City culture and public art
  吴昊(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主任、教授):
  环境需要规划,城市需要建设,建筑需要设计,景观需要营造,社区需要美化,人居环境需要经营,人类生活需要文化空间的补充,然公共艺术成为以上诸多学科的文脉组构。从古到今,中外建筑史上每一页都记载着环境艺术与公共艺术的强大影响作用,从埃及金字塔到中国长城都是人类公共艺术文明的见证。而今城市发展建设更显示出公共艺术的参与意义。无论一座城市和城市中的某一单元区域如校园、社区、街道等环境空间,包括城市广场、花园等细部与节点,都需要有不同主题与不同地域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反映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历史与文明,也表现这座城市的文化特征,文化表象与文化追求。正因如此,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公共性文化符号,它首先有别于美术作品的私域性艺术形态。公共艺术作为文化元素,是一种在当代民主政治公民社会下的美育公民、造福公民、满足于公民精神需要、并有益于公民社会自我教育、提高素质的文化艺术。城市公共艺术并不是张扬艺术家自身,而是真实地反映历史,自然地展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及市民百姓的艺术文化追求、修养及社会公共意识。它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当代人的文化理念、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体现整体社会的多元形态与特色性质区域文化的公共艺术。
  笔者自1995年始指导硕士研究生,研究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考察中外大量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艺术以及环境景观等学科,并有针对性研究其文化、文脉及历史背景,凡有代表性的城市及城市广场、城市细部、无处不体现公共艺术的巨大魅力,无处不渗透着艺术文化的烙印。它成为大众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公共精神,它是百姓生活生态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文脉。
  近年中的教学实践,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研究、学习传统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外当代公共艺术及装置艺术文化概念,注重在景观设计与环境艺术方案中对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的探索,有针对性地去研究传统与当代的结合,研究环境与公共艺术的共融。探讨城市景观文化与文化城市景观等课题,在这过程中产生出了一些有积极性的作品。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公共艺术真正地属于公众百姓,使作品与公民对话、参与、互动,使公共艺术成为人们行为生活中的存在。
  公共艺术既不是一种具有固定样式或风格的定式,更不是仅仅通过艺术家个体创造和制作后“分配”给公民欣赏的艺术。城市公共艺术应属于城市与市民共同参与的艺术,其中重要的是从规划开始,就应形成由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文学家及市民构成的一种公共性“行为”艺术策划。这种文化行为的本身就是公共艺术,这是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城市艺术行为。
  艺术观念和表达形式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本质与价值。公共艺术的决定权不应忽视公众的参与,对公众的尊重也等于对作品本身的尊重。在美国评审公共艺术作品一定会组织市民及社区百姓参与意见。公共艺术的另外一方面,是在它的建设过程中,反映着艺术导入过程所呈现的文化理念和社会效果,以及城市总体文化定位,即是否真实的体现一个城市公共的精神生活和“以民为本”的文化核心。
  
  景观雕塑概念辨析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e concept of Landscape sculpture
  何力平(四川美术学院景观雕塑系主任、教授):
  现代雕塑语言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雕塑语言从单纯注重形体的语言向空间的语言表达伸延。这种语言的伸延同时又带来了材料运用的巨大革命。这种材料的丰富性和语言的拓展,使雕塑艺术得到了更为广阔、更有深度的发展。在雕塑语言手段发展的同时,雕塑的范畴也在伸延。大地艺术则是把这种伸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它将大地、山川、溪流、大海以及大自然的一切都纳入雕塑表现语言的范畴。这无疑是一场革命性的创举。
  一方面我们的雕塑材料可以运用植物、水体、声、光、电、山川、河流无所不可;另一方面广场、景区、街景都是大范畴的雕塑的伸延。景观设计的中心问题其实就是具有休闲、集会等实用功能场所的造形设计问题。既然大地艺术已将大自然的一切元素用来创造气势恢宏的作品,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将各种材料和元素看成雕塑语言的要素来创造景观作品呢?这是一种更广义上的雕塑概念。起伏的地面、台阶、水体、植物造型、灯光、构筑物、以及传统意义上的雕塑都成为景观这个大雕塑的一部份,这也是抽象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和伸延。这就是我们所提出的景观雕塑的概念,它是从传统雕塑和大地艺术伸延而来,它是应时代需要应运而生。
  景观雕塑设计对雕塑家的素质和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广泛和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要有更广泛的知识和基夲功,要求对除传统雕塑以外的其他手段的驾驭能力。要求有对水体、辅地、构筑物、植物造型及有关工程施工方面的把握能力。新材料、新形式的运用必然需要掌握新的学问。这似乎是胃口太大,其实不然。文艺复兴时期有许多雕塑家同时又是优秀的建筑师,米开朗基罗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具有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今天,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为可行。大量的广场、街景、旅游景区及各式各样的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使得对景观设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质量水准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求呼唤具有综合设计能力的高水平的人才,这给我们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川美院雕塑系从2002年开始开设景观雕塑专业方向,至今已招收了四届学生。明年,首届景观雕塑专业本科生即将毕业。四年来,景观雕塑专业的教学从创立、探索、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学生的课程增加了植物配置、景园设计、景观规划、水体灯光设计、以及园林景观制图等,教师队伍引进和聘请了建院、农大及其他院校的教师及研究生。实践证明,目前的景观雕塑专业方向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川美雕塑系景观雕望专业教学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核心课程被列为学院重点课程。从我们目前的社会实践设计课程来看,学生的全面的景观雕塑设计能力己初露锋芒。随着学生走向社会,必将进一步接受社会需求的检验。
  
  公共艺术的“最小公倍数”
  the‘lease common multiple’of Landscape sculpture
  滕小松(湖南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万物都有自己旺盛的季节。眼下,公共艺术正是艺术百花园中最亮丽的风景之一。伴随这股轰轰烈烈的公共艺术建设热潮而来的是一窝蜂地兴办公共艺术教育。据悉,无论是传统美术学府还是现代设计院校,几乎都在想方设法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和设立公共艺术专业;也无论是做学位论文还是开文化论坛,几乎都要东扯西拉往公共艺术身上贴,朝公共艺术边上靠。目前,传公共艺术之道与授公共艺术之业已是艺术教育中十分时髦的行为。
  巨大的热情和良好的愿望之下,极易招致“好心办坏事”的结局。故而,警惕公共艺术建设中的粗制滥造和防范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浮夸虚张显得十分必要。
  众所周知,公共艺术在中国响亮出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治和社会文化的适度开放,依赖于城市建设和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公共艺术的基本前提是公共性。公共艺术实际上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共享的审美方式,是一种在公共领域中体现民主、开放的活动形式,是一种在公共空间里进行交流、对话的艺术样式。在封建社会,不存在公共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大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有着比较深刻的西方文化发展背景。公共艺术是市民社会的产物。目前,公共艺术在中国更大程度上是一个“进行时态”的概念。
  人们在沐浴过改革开放的阳光和雨露之后,已经领略到了中国第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是乡镇企业的腾飞,而紧接着第二次经济的迅猛发展所带动的无疑是城市建设的飞跃。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不言而明,公共艺术在中国城市建设中拥有巨大的生存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许是这样的原因,人们对公共艺术趋之若鹜。但严格说来,公共艺术的实践和理论在中国几乎都是零起点。与此相应,公共艺术教育也是从零开始,也得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意味着,公共艺术教育在迎来良好机遇的同时,必将面临艰难的挑战。
  我们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在摸着石头过河时,一定要强化公共意识、文化意识和设计意识。而这三种意识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要求取公共艺术的“最小公倍数”。
  公共艺术所涉及的因素繁多复杂。公共艺术的策划与实施需要很强的协调能力。在处理领导、公众、艺术家和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公共艺术所需要的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而不是“最大公约数”。只要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小学数学题就不难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4、6、8三个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4。与公共艺术相关的各种因素的“最小公倍数”最能体现它的公共性。因此,有人说公共艺术谋求的是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新取向。
  而从社会文化学的意义上说,公共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公共领域里的一种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只有把它放在城市文化的框架中来进行整体的考察,才能真正解释城市公共艺术的许多问题。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屏蔽传统艺术教育的惯性,才能拓展公共艺术的文化空间。目前,在中国的艺术院校中,专业的划分大多以学生的艺术技能为标杆,工作室的设立主要以教师的艺术风格为标签。这样来分“门”别“类”的确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也很可能会因长久的“近亲繁殖”和“营养欠佳”而导致学生的“发育不良”和“严重贫血”。在“门”和“派”之内,学生们可能练就了一手好活,但一出“门”就很难“派”上用场。这就警示我们:如果要应对公共艺术广阔的文化场域和担当公共艺术深重的文化责任,就必须跨越门户之见,以宽广的文化胸怀去求取文化艺术的“最小公倍数”而不是“最大公约数”。有志于公共艺术设计和策划的人们千万别把自己的目光死死地盯在美术上。走出艺术校院,走出艺术工作室,让自己的身心与社会亲密接触。
  而就艺术创作本身来说,与自由艺术创作截然不同的是,公共艺术设计常常要冲破种种局限,在不可能中寻求可能。公共艺术的技术和方法教育主要集中在设计能力和策划能力的培养上。时下,不少书画家溶入城市里的公共艺术创作,不少架上雕塑介入公共空间。但是,公共艺术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环境性和设计性。优秀的书画家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公共艺术家,好的架上雕塑不一定就是好的公共艺术。艺术的转向不只是艺术的挪用。特别是在目前以“树碑立传”性城市雕塑和“填空补白”性环境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建设形势下,艺术家很少拥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常常是在有限的“盆景”中设计出大千世界来。这样的艺术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说更需要“藏风”、“得水”和“聚气”。而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求取“最小公倍数”的行径。
  略有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最小公倍数”并不是“小”,“最大公约数”绝不是“大”。但“最小公倍数”又不是无限地“大”,它是公倍数中“最基层的数”。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和策划所需要的正是一种求取“最小公倍数”的能力。
其他文献
以东京为代表的现代城市从典型的经济城市向适居形城市转型,在转型期间出现的问题中,城市作为公共交流空间与人性依存空间的特殊性问题是最为突出和最具学术意义的问题。以东京六本木(ROPPONGI)地区为代表的持续近五年的一系列公共艺术项目,从投入,到历时时间,到作品水准都可能是东京乃至日本近年少有的艺术工程。本文试图以笔者个人的视点来透视、折射整个计划的图景。    东京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东京的文化
艺术创作大致有两种方向的思维,一种是沿着一种方向、一个目标,走向思维的深处,是谓“正向思维”,即垂线思维。一种是对既定观点,方法进行大河改道式的逆反,使思维向对立的方向进展,这种具有批判精神的思维是谓逆向思维,这两种思维方法,虽与一般思维有共同之处,但艺术思维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把审美经验不断进行捕捉的过程。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支撑它的有双项重心,一是决定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的逻辑重心,一是加
作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抽象艺术专业展览,“诗性·介域:2016中国当代抽象雕塑艺术展”以较多的作品、较高的质量获得了行业内的认可。本次展览是以《雕塑》杂志社举办的五届抽象雕塑培训班学员作品为主,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邀请、征集了一些优秀的抽象雕塑代表作品,可以说是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当代中国抽象雕塑艺术的整体水平。我们审视这一件件精美的抽象雕塑作品,进入到一个个情景相融的艺术境界中,可以发现——凡是参加过抽
2012年8月3日上午,闻名遐迩的中國雕刻之乡福建省惠安,迎来了“磊艺缘”第四届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的开营活动。创作营由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惠安雕刻研究会协办,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承办,活动为期15天。炎热的盛夏阻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来自各地的艺术家、领导、企业代表、新闻媒体以及各地艺术爱好者齐聚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与会到场的嘉宾有:中國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雕塑》杂志社社长范
Chinese characters are pictographic symbols with strong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impacts on the life spirit of Chinese art and aesthetic values. Since the 1990’s, Zhuangzheng has created serie
2015年5月23日下午,“纪念郑可先生诞辰110周年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参加研讨会活动的有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相关领导、专家,郑可先生之女郑方女士、郑可先生教过的学生,以及来自文化、美术、建筑、科技、教育等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汇聚一堂,共同回顾和缅怀郑可先生走过的艺术生命历程,以及他对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事业和中国的艺术设计做出的杰出贡献。以下文字是讨论会上的部分发言内容。  
近来,雕塑家李春华创作了《文化的喀斯特景观系列》雕塑作品,共七件。它们都是以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或文化现象。
艺术所面对的世界越来越纷繁复杂,各种手段、意义、情感、观念常常赋予其太多的文本内容,从而将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湮没其中。形式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不通过形式来表达,或者说不能被形式表达,而求诸于其余叙述方式,从而令形式本身丧失活力。雕塑在不断扩展材料、技术手段、文化观念的时候,正面临着这样一种迷失的危机。  雕塑家比利·李并没有刻意回避后现代进程对于雕塑发展的影响,然而,基于他的年龄、个性、兴趣、文化背
1971年出生于福建福鼎市,工艺美术师,自幼酷爱书画雕塑艺术。毕业漳州师范学院,后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擅长人物肖像造型和寺院大型佛像雕塑。创新作品获国家级百花奖和艺博会金奖8项,银奖5项,铜奖4项,优秀奖3项。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宁德市美术协会副会长。
“泛雕塑”的提出是为了对雕塑艺术有一种新的认识,融合传统与现当代,学院与民间、材料与科技等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和成果,发掘彼此的体验与经验,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文章以新的视角对泛雕塑的概念以及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诸方面做了论述。   We bring forward the word “Pan sculpture”, based on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s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