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的本性需求。文学艺术宣扬美、表现美乃是社会所需,大众所需,历史上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因为对各种美的精彩描写而成为不朽。《边城》所写的故事很简单,然而却极美,山美,水美,人美,物美,所有的美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的画卷,令人畅想,令人回味,甚至于它那悲剧性的结尾也是一种美,使人沉浸于其中,久久不能释怀。
一、淳朴、清新的自然美
《边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说中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林……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
沈从文以纯净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幽雅的山水画。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调爽朗明快,色彩绚丽清新,是一幅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
二、亦虚、亦实的梦幻美
在《边城》中沈从文都在极力营造一个真实的桃源梦境。从表面上看,《边城》中展现的是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图,翠翠代表着完美的“人生形式”,但是,正如汪曾祺所言:“《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在风雨如磐的30年代,神州大地无处不在大动荡的巨变之中,虽然沈从文力图回避时代主潮,但时代的焦灼感不可能不萦绕着他;即便是湘西环境闭塞,尚能自处,但依然抵挡不住社会的巨变。沈从文在倾心营造理想的人生形式时,也清醒地意识到了现代世界的喧扰和威胁。这里的人们生活安宁、平静,各自安分守己,与自然契合,默默生长,生命中充满着自然、健康和优美。直到最后一节,沈从文才通过杨马兵之口将翠翠情爱纠葛点明,而最后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里’”则将整部作品的美妙情境来了一次颠覆,二老漂泊异乡的事实使边城的神奇幻象变得“似是而非”,边城过去的完美和现在的残缺以及翠翠、二老的命运与翠翠父母的命运、杨马兵代替祖父、白塔的重修等多重境象同时显露,交叉叠合,从而构成作品人物命运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和循环宿命的悲剧意味。在多重境象的叠合中,静谧的美妙的边城境界被打破,作品欢快的感情色调突变为哀伤、凄婉的情感基调。在二老出走的境况之下,边城中的一切都在“物是人非”的两相对照中呈现出无法祛除的感伤和优郁色彩,这一“愁”弦不知不觉、合情合理地在突然之间拨动,使翠翠对二老的爱愈坚贞,二老的出走和由此造成翠翠的命运悲剧意味就愈耐人寻味和愈强烈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所以,二老的出走和翠翠的固守使《边城》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不仅使人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古典诗文的惜别、闺怨、思乡等诗作中表达的怀乡优思情怀,更使人领悟到沈从文作为现代人的生命体验的诗性寄意和对民族生存优患的象征性寓意,这种诗性寄意和象征性寓意,在《边城》中主要是通过沈从文所营造的桃源梦境,及其梦幻的抒情话语来承载和舒泄的。
三、春风化雨般的诗意美
沈从文在《边城》描绘了一幅他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这幅风俗画是优美的、精致的、奇丽的,它蕴涵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等,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楚文化。
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意图不是再现人生,而是表现生命.他要从苦难的人生里提炼出生命的高贵与美丽,证明人性的善良,来营造他的'希腊小庙',向沦落的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圣所。”
《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理想梦。作者不仅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而且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与景物以深厚的象征意味。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沈从文执意把《边城》写成“纯粹的诗”,主要出于“怀旧”的主观诗情,并把它凝结成“诗”。正如他所说的:“这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才得到了排泄与弥补”。 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成为作者这股内衷隐秘诗情的载体,抒情才是小说的“本事”与目的。所以,作者叙事的笔端,倾泻着、流动着作者对“爱”与“美”的诗性的讴歌与咏叹,使故事本身成为对“爱”的剪不断、理还乱的追觅与幻想。沈从文采用的是一种优美的笔调,叙事的情绪化、诗意化,如春风拂面,自有一股清新俊逸之风。这种诗意美主要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之中。
总之,沈从文的艺术的情感既不像鲁迅那般把火一样的热情包裹在冰一样的冷静里,又不同于巴金的那种逮不住的倾泻式的热情洋溢。他让那淡淡忧郁夹着辽远的哀乐情绪与朦胧的理想憧憬,在平静的叙述描写里缓缓流动,它平淡而辽远,不烈却灼人,却独具艺术风采。沈从文对艺术审美的瞩望与探索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回顾与总结。
一、淳朴、清新的自然美
《边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说中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林……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
沈从文以纯净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幽雅的山水画。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调爽朗明快,色彩绚丽清新,是一幅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
二、亦虚、亦实的梦幻美
在《边城》中沈从文都在极力营造一个真实的桃源梦境。从表面上看,《边城》中展现的是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图,翠翠代表着完美的“人生形式”,但是,正如汪曾祺所言:“《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在风雨如磐的30年代,神州大地无处不在大动荡的巨变之中,虽然沈从文力图回避时代主潮,但时代的焦灼感不可能不萦绕着他;即便是湘西环境闭塞,尚能自处,但依然抵挡不住社会的巨变。沈从文在倾心营造理想的人生形式时,也清醒地意识到了现代世界的喧扰和威胁。这里的人们生活安宁、平静,各自安分守己,与自然契合,默默生长,生命中充满着自然、健康和优美。直到最后一节,沈从文才通过杨马兵之口将翠翠情爱纠葛点明,而最后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里’”则将整部作品的美妙情境来了一次颠覆,二老漂泊异乡的事实使边城的神奇幻象变得“似是而非”,边城过去的完美和现在的残缺以及翠翠、二老的命运与翠翠父母的命运、杨马兵代替祖父、白塔的重修等多重境象同时显露,交叉叠合,从而构成作品人物命运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和循环宿命的悲剧意味。在多重境象的叠合中,静谧的美妙的边城境界被打破,作品欢快的感情色调突变为哀伤、凄婉的情感基调。在二老出走的境况之下,边城中的一切都在“物是人非”的两相对照中呈现出无法祛除的感伤和优郁色彩,这一“愁”弦不知不觉、合情合理地在突然之间拨动,使翠翠对二老的爱愈坚贞,二老的出走和由此造成翠翠的命运悲剧意味就愈耐人寻味和愈强烈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所以,二老的出走和翠翠的固守使《边城》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不仅使人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古典诗文的惜别、闺怨、思乡等诗作中表达的怀乡优思情怀,更使人领悟到沈从文作为现代人的生命体验的诗性寄意和对民族生存优患的象征性寓意,这种诗性寄意和象征性寓意,在《边城》中主要是通过沈从文所营造的桃源梦境,及其梦幻的抒情话语来承载和舒泄的。
三、春风化雨般的诗意美
沈从文在《边城》描绘了一幅他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这幅风俗画是优美的、精致的、奇丽的,它蕴涵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等,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楚文化。
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意图不是再现人生,而是表现生命.他要从苦难的人生里提炼出生命的高贵与美丽,证明人性的善良,来营造他的'希腊小庙',向沦落的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圣所。”
《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理想梦。作者不仅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而且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与景物以深厚的象征意味。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沈从文执意把《边城》写成“纯粹的诗”,主要出于“怀旧”的主观诗情,并把它凝结成“诗”。正如他所说的:“这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才得到了排泄与弥补”。 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成为作者这股内衷隐秘诗情的载体,抒情才是小说的“本事”与目的。所以,作者叙事的笔端,倾泻着、流动着作者对“爱”与“美”的诗性的讴歌与咏叹,使故事本身成为对“爱”的剪不断、理还乱的追觅与幻想。沈从文采用的是一种优美的笔调,叙事的情绪化、诗意化,如春风拂面,自有一股清新俊逸之风。这种诗意美主要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之中。
总之,沈从文的艺术的情感既不像鲁迅那般把火一样的热情包裹在冰一样的冷静里,又不同于巴金的那种逮不住的倾泻式的热情洋溢。他让那淡淡忧郁夹着辽远的哀乐情绪与朦胧的理想憧憬,在平静的叙述描写里缓缓流动,它平淡而辽远,不烈却灼人,却独具艺术风采。沈从文对艺术审美的瞩望与探索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回顾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