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悲剧性人物 两种迥异的命运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祥林嫂与玛蒂尔德分别为中国文学大师鲁迅所写的《祝福》与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所写的《项链》中的两个典型人物,之所以要把她们放在一处进行比较,是因为她们有许多共同点:两个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都具有善良、诚实、质朴的劳动人民本色,都有坚韧、忍耐、吃苦的性格内涵,两个都是悲剧性人物,都被作者用来反映她们所处的那个社会的腐朽本质,等等。她们的共同点很多,但是,她们最终的命运为什么迥然不同?祥林嫂在失去丈夫和阿毛的沉重打击下一步步地走向了精神崩溃,走向了死亡;而同样遭受了痛苦折磨的玛蒂尔德却走向了成熟,走向了自新。是什么造成她们的命运如此迥然不同呢?这不能不令人思考。
  我认为,《祝福》也好,《项链》也好,探究人物悲剧产生的原因应该是这两篇小说的核心内容,我们只要抓住这个核心来分析,其它的枝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首先,让我来比较一下她们生活的大环境——社会背景。祥林嫂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中国虽然历经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但很不彻底,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整个中国仍旧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劳动人民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思想上受封建礼教禁锢和愚弄,而妇女更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在中国农村社会的土壤上根深蒂固,五·四运动虽然高喊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但声音还较微弱,沉睡于“铁屋子”里的广大民众,并没有觉醒。玛蒂尔德生活在19世纪80年代,比祥林嫂还要早四五十年,但当时的法国已经历了三次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第三共和国,尽管仍然是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腐败,社会道德沦丧,整个社会追求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追求享受,追求虚荣。但是一些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已广为传播,且深入人心,例如“平等”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博爱”的思想等等。因此,玛蒂尔德生活的环境比祥林嫂所处的环境宽松得多了。
  其次,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她们生活的小环境,看一看她们周围的人际关系,即我们常说的人性关怀。
  祥林嫂屡遭不幸,第一个丈夫死后,来到鲁镇做苦工,被捆绑嫁到深山老林的贺老六,不久第二任丈夫去世,接着儿子阿毛又被狼衔去,再次来到鲁镇做工。接二连三地遭打击,而且一次比一次更沉重,使她形容枯瘦,精神麻木,“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五年多来,有谁关心过她?同情过她?封建礼教的化身——鲁四老爷骂她是“谬种”;封建家长的代表——婆婆强迫她改嫁;有人“特意”寻来听她讲述痛失儿子的故事,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无聊的生活;连与祥林嫂一样为鲁家做苦工的柳妈,也嘲讽她额上的伤疤,甚至讲述阴间的惩罚来恐吓她。祥林嫂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冷漠、自私、麻木、缺乏同情、没有人性关怀的群体中,也是她最终走向死亡的重要原因。而玛蒂尔德的人际氛围就好得多了,简直可以说是截然两样。首先是来自于丈夫无私的爱,路瓦栽先生得知妻子失掉项链时,立即马不停蹄地四处寻找,当确认项链无法找回时,他没有任何责怪,没有任何怨言,到处借钱,买了项链如期还上,漫长的10年痛苦生活,他省吃俭用,靠深夜抄录书稿来挣钱,来承担偿债的责任,他理解妻子的恐惧与焦虑,以最真挚的爱呵护着妻子,与她共渡难关,给了妻子多少温暖,多少勇气和力量,多少人世间的真情!我们再来思考一下,购买一挂钻石项链需要三万六千法郎,这么多的钱,对于一个收入不丰的路瓦栽家庭来说是一个惊人的数目,“路瓦栽的父亲遗留给他一万八千法郎,其余的,他得去借,”于是,“向这借一千法郎,向那借五百法郎,从这儿借五个路易,从那儿借三个路易”,他必须跟“许多高利贷人打交道”。路瓦栽四处借钱,当然也许碰过无数次壁,遭遇过无数次冷眼,但他毕竟借贷来一万八千法郎,这就说明他们的亲友、熟人和同事在他们突遭不幸时伸出了温暖之手,给予了他们同情,给予了他们关心,给予了他们支持!还有一个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她的好友佛来思节夫人,可以说她对玛蒂尔德尽到了一个朋友的情份,当玛蒂尔德向她借首饰时,她十分慷慨地拿出装着她所有首饰的大匣子任其挑选,并没有妒忌玛蒂尔德的美貌;十年后,她在公园偶然遇见玛蒂尔德时,也没有嘲笑因劳累而过早地变成老太婆的老朋友,而是极为关切地问她是否害了一场大病,当她得知玛蒂尔德为赔偿项链花了三万六千法郎用了整整十年工夫才付清借贷时,她被深深打动了,抓住玛蒂尔德的手,告诉了自己借给她的那挂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她是一个多么真诚的朋友啊!要知道,佛来思节夫人既然坦诚地告诉了玛蒂尔德项链的真相,就可能有偿还玛蒂尔德的打算。
  最后,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文化思想。
  资产阶级文化思想较封建文化思想开放得多了,进步得多了,玛蒂尔德的思想是自由的、开放的。她对大资产阶级充满了奢望,幻想借助于自己的美貌跻身于上流社会,追求高贵的物质享受和精神生活,甚至还产生了非分之想,作为一个有夫之妇,她还渴望被富有的男人追慕,“她梦想……她跟最亲密的男子闲谈。”她追求的是一种谈情说爱式的生活,一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她可以把丈夫置之一边与陌生的男子跳舞,与达官贵人欢娱。这在祥林嫂所处的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简直是不可思议。
  有人说祥林嫂死于心魔,封建礼教迷信扭曲并毒害了她的心灵,导致了她的悲剧,这是很有道理的。当时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思想观念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妇女一旦嫁了人就是夫家的奴隶,夫家要卖掉祥林嫂,给小叔子准备结婚的钱,在封建社会这不是违法,而是天经地义的事,妇女要嫁第二个男人,便是不守“女贞”,祥林嫂因此而对再嫁进行了拼死的反抗,说明她受封建观念的毒害非常之深,这种落后的封建文化思想如同毒蛇一般死死地缠着她,直至把她逼死。中国封建思想敬奉鬼神,封建迷信也是祥林嫂走向死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临死前她提出第一个问题:“人死后有灵魂吗?”这句话虽有置疑灵魂的有无,但它反映了祥林嫂骨子里还是相信灵魂的。第二问:“那么,就有地狱了?”这句话体现了祥林嫂极大的恐怖,有灵魂就有地狱,有地狱就有阎罗王,就有两个死鬼的男人,就有可能被锯成两半。第三句话:“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这一问表明了祥林嫂既希望有灵魂又希望无灵魂,一方面牵挂着儿子,另一方面又惧怕两个死鬼男人来争夺。这样,祥林嫂到死都处于极度恐惧和矛盾之中。祥林嫂又为赎罪,倾其所有去捐门槛,表明她已信服了神权迷信,幻想以门槛作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封建神权把祥林嫂最后可怜的一丁点血汗全榨干了!可是,换来了什么?换来了主人的一声断喝:“你放着吧,祥林嫂!”这一打击直接导致了她的精神最后崩溃。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与玛蒂尔德命运的不同结局具有必然性,使我们深刻地理解到了鲁迅先生所塑造的祥林嫂这一悲剧的深远意义,深刻地认识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坚定了我们彻底铲除这一封建毒瘤的决心。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在班级里,中等生是班级的主力军,占班级人数的大部分。而中等生往往又是老师忽视的对象,表扬沾不了边,批评也轮不到。但经验告诉我们,转化后进生固然重要,但忽视中等生这个“大多数”,却往往成为一个班级整体素质得不到大面积提高的结症。要认识到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三者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中等生勇往直前,可以进入优生行列,停止不前可能要倒退,往后退就会逐渐变成后
期刊
古人云:“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由此看来,作为班主任老师,切勿恶语、恶行随便伤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别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赞扬鼓励,对听者来说或许会如沐春风。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管理人的艺术,要把五六十人的集体带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其中很多有价值的管理之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实践。在此,我想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谈谈管理之术中最易付出的——表扬之术。  要调动一个人
期刊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后进生问题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转化后进生不仅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每个教师都必须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的转化后进生,消除后进生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提高对转化后进生的认识    如果我们教育工作培养的人才,质量
期刊
众所周知,一个班的学生能否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班教育全面负责的班主任,取决于班主任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组织得体、管理得法、教育得当,则“乱班”可以变好,学生会有显著的进步。反之,则好班也会变“乱班”,学生则明显的退步。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六年了,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如何顺利开展这一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每
期刊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关键的部分,作文成绩的好坏决定着一个考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学写好作文呢?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几个有效途径与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所以说:“兴趣
期刊
所谓后进生,一般指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也差的学生。转化这些学生是我们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天职。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转化这些学生,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做了这样一些探索:    一、深入调查了解,探究后进生落后的原因及表现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1、家庭教育不当;2、社会的负面效应;3、学校不良的教育;4、学生自身的素质低下。班主任通过
期刊
中年级在小学阶段是承前启后的学年段,具有过渡性质。中年级讲读课文的教学要和低年级紧密衔接,扎实地完成中年级的阅读任务,为学生升入高年级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在中年级的讲读课文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继续抓好词句训练    新词和句子的训练,各年级都应重视,但应各有重点。中年级要抓好以下几点:(1)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相当数量的汉字,所掌握的
期刊
【摘要】成语“近水楼台”出自古诗“近水楼台先得月”。根据一些词典的解释,很难看出两者在意思上的差别。实际上,两者的意思还是有一定差别,在使用中应注意区别。  【关键词】辞书 不足 与时俱进    “近水楼台”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它出自宋代俞文豹《清夜录》所引的宋代苏麟的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据《清夜录》载,范仲淹曾镇守杭州,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
期刊
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面临着教育对象主体化,教育任务多元化、教育内容多样化、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形势,更需要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上有一个适应性的转变,提高专业化水平,从而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国家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构建和谐社会。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生命的角度来研究教育。生命被认为是教育的
期刊
一、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多向的发散思维    1、认识思维定势的不良影响  每一种新思维方式的产生,都是以理性思维为主导的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相互交融的结果。都有一个以现实思维对象和内容为前提,以理性思维为动力,努力打破思维定势的问题。  作文指导教学也是这样,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常遇到的是思维方式的固定化。使学生不容易摆脱旧框框,找到新的写作方法。如写《我的妈妈》、《我最喜欢的人》这类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