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虽然仍为人教版,但不是对人教版原教材的修编完善,而是在框架结构、编排立意等方面都有重新考虑和设计。
  笔者认为,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至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贯穿始终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无不渗透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在“少年有梦”中,将少年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生命的意義”,从敬业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平凡中闪耀的伟大;“网上交友新时空”则隐含着诚信及其复杂性的探讨;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生命之间都从不同角度和深度落实友善这一价值观教育……教材在党和国家的要求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找到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引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教材按照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显隐结合、由近及远、渐次展开,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强调学科综合性,注重学习过程
  教材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不强调各自学科本身的严密逻辑与自成体系,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更加重视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服务,重视运用知识来感受、解释、理解社会现象、生活经验,处理和解决生活和生命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探讨“行己有耻”一目时,教材先从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出发,揭示“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然后引导学生明白“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帮助他们树立底线意识,不违背道德和法律,将心理、道德、法律有机融合在一起。此外,教材的综合性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将知识学习与行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进行整合。教材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通过精心设计的材料和问题,激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碰撞。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话题,改变了以往简单告知的方式,用问题创设了交流与对话的空间,让学生的问题得以呈现,思维得以展开,情感得以表达,从而逐步走向道德成长。
  三、以栏目为线索,精心搭建教学脚手架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遵循这一思路,每一框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这一框为例,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始,探讨自己的梦想,并且思考: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展开对梦想的探索。随后在第一目中用“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三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人类的发展需要少年的梦想,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目标、时代脉搏、国家梦想紧密相连。第二目中,通过两个“探究与分享”的活动,一个“相关链接”以及一个“方法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坚持,努力需要有目标和方向,也需要方法。本框最后以“拓展空间”结束,引导学生制订“我的努力计划”,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整个过程暗含的逻辑进路为:创设情境经验引入——直面矛盾和困惑——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体验道德成长——相关行为和行为能力及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通过不断的体验感悟、讨论深化、践行指导,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并达成共识,以引领其道德成长。
  教材的上述特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材力图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设计的内容与问题中产生一定的体验共鸣和思想冲突,鼓励学生开放自我,展现自己真实的矛盾、困惑与情感,通过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探索行动策略,促进自我生命的成长。据此,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教学策略:
  一、用好教材的“脚手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综合课程强调情感态度、行动能力和知识认知都是学习,它们的学习是有机地融整在一起的,这种综合要求道德与法治教育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强调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部投入。实践学习、过程体验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活动构成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教材设计的栏目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顺利展开搭建了很好的脚手架。教材中栏目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构成了主要框架,以“材料垣问题”或者“活动垣要求”的形式呈现,其中“运用你的经验”作为导入活动,可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拓展空间”则作为一框的结束,是课堂学习的拓展延伸;“探究与分享”是教材活动的主体形式,在呈现材料后进行提问或者提出活动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分享、探讨、碰撞。正文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对观点进行提炼,进行价值观正面引导。教材的正文在表达上言简意赅,平和但有力量,体现讨论与对话的姿态;同时正文又是教学的支架,体现了编写的立意,对同一主题不断深入,有开放性和思想张力,有价值方向而不失公允,同时又有适当留白,给教师以教学的空间。第二类具有辅助教学性质,分为“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是教学的支持性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提出要求将之改造成课堂活动,也可由学生自主阅读或教师根据需要进行讲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直面学生的困惑甚至是质疑,将冲突、碰撞视为值得展开探讨与对话的重要议题,以及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修养的重要契机,引导学生思考、辩理和体验、感悟。
  二、注重课堂对话,提高课堂开放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教育引领的方向,作为教师,我们要看到初中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如果我们的教学缺乏鲜活事例的支撑,用枯燥抽象的道理,以及简单的说服教育,对他们会缺乏吸引力,也难以起到引领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学生生活中真实的困惑、矛盾、冲突为突破口,从“道理”的教授转向“道路”的探寻,通过对话的方式吸引并激发学生课堂参与、课堂互动的生命热情。深入交流、主动表达、互相倾听、彼此分享、自我反思、相互质疑等是课堂对话的主要行为,这样的对话是真实的、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敞开自己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的价值方向。从吸引、激发到对话、指引,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与思想提升的一条重要路径,这既是教材编写的追求,也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追求。课堂上的自我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和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内涵,着重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应对进行了研究,并列举相应的教学案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  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  教育部2014年4月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十项改革措施推进课程改革,其中第一项就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据此,关于学生发
期刊
摘要:对厌学学生的转化教育,一直是初中教育教学中十分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厌学学生产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态势。厌学学生的产生,不仅影响学校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未来社会的长治久安。如何有效转化厌学学生,使他们峰回路转学有所成,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自身3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就厌学学生产生的原因及转化方法小议如下:  关键词:厌学学生;原因分析;转化方法  一、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期刊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自信心培养的最重要的阶段,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幼儿自信心培养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幼儿阶段就开始对身边事物、情感、心理有了初步的認知,自信心能否再幼儿阶段被建立和培养起来,对于未来人生道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幼儿阶段是自信心树立的关键时期,幼儿教育必须加强重视并采取良好的方法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进行论述,
期刊
摘要:健康是孩子学习的前提,也是孩子发展的基础。在幼儿园开展各项户外活动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进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中,要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一些器材用于学生的户外活动,学生可以对这些器材进行选择。孩子们在用废旧材料制作户外活动器材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增强环保节约意思,提升观察能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得孩子们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起到了废旧材料
期刊
谈认识。首先我想谈谈经过摸索、探索和实践,我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可以说认识很多,但最深刻的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信息化教学把老师的教转变成了学生的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传统的课堂是老师教为主,学生跟着听、学。听懂了,学会了,但怎么一考试就不会了呢?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学会。只是听懂了,上课听懂了这个道理非常浅显,因为学生的“接受”远远比“产生”容易的多。“听
期刊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内的教育机制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双院制”是近年来国内高校育人模式的一种创新,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旨在培养全人。而作为并行人才培养机构的学院和书院,育人及管理时,分别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出现职责不清、分工不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分割,“双重身份”的迷茫等问题。通过建立“学工体系”组织机构、“双院”互访沟通、书院配备学业导师、建立书院信
期刊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良好的习惯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爱和呵护,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变得更好。  关键词:幼儿园;行为习惯;家园共育  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我们都知道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自身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
期刊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幼儿在幼儿园每天的活动生活都要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心情愉悦。为了让幼儿在幼儿园能够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幼儿园管理层就要做好后勤工作。在如何做好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和改进等方面,下面文章会进行一些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后勤管理;教育教学  引言:  幼儿到了适龄年纪,就要到幼儿园进行学习,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同时,学会交流和分享;在老师的教导下,培养良好的生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升华。选择有效模式可以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模式,是为了保证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设计的一种程序,是课堂教学流程的具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尤其重要。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流程;效率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升华。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朗读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说明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朗读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从而提高对语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但现在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朗读不到位,没有深入的剖析课文,片面的读,甚至是肤浅的读。所以老师应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其语文素养。  关键词:教师;学生;朗读;评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