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培养的作文习惯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写作本身的原因,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小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很多学生谈“作”色变,畏惧写作,每逢作文课,先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然后再闭门造车,东拼西凑,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支离破碎,落入俗套,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关键要教师转变理念,改进作文教学策略,从解放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写作内容入手,指导学生积累材料、勤写多练、迁移运用、学会借鉴,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善于观察的习惯
  鲁迅先生说过:“静默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如思,一挥而就。”可见,要使写作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学会观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事物,洞察入微,善于从生活长河中捕捉具有深刻意义的浪花,并通过这朵浪花,把具有普通意义的内容深刻地表现出来。要写好作文,必须重视锻炼观察的基本功——掌握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的习惯。而观察习惯是熟练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的关键,是丰富写作素材的保证。
  二、善于思考的习惯
  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布置作文后,学会拿起笔来就写,然而一节课过去了,学生的本子上却只有寥寥数语,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作文前没有认真地思考。作文的每一步都需要用思考,想得周到、具体、深刻,写出的作文质量就高,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动脑、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要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必须自觉做到先想后写。动笔之前,首先要想清楚作文的基本要求——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其次要想怎样写得好——选好材料,言之有物;然后想好为什么写——把握中心,言之有理;接着要想好怎么写——编写提纲,言之有序;最后按照提纲有次序地写下去。
  三、自主修改的习惯
  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当年曾大力提倡,积极主张学生自己修改文章。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公认的事实。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从起始年级起,就应教给学生发现习作毛病及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习惯。
  四、自觉练笔的习惯
  只有培养学生多练笔,积累写作语言的习惯,才能丰富写作内容,做到语言生动,并进而写好作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要培养做摘记的习惯,经常自觉练笔的习惯。鲁迅先生就说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而做文摘是积累语言的一个有效手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拿起笔来,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言训练、经常检查、经常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积累写作语言的习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动笔,除了教材规定的作文外,还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多练笔,如观察日记、剪贴日记、兴趣活动日记、旅游日记以及与亲朋通信、征文活动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打开作文宝库的金钥匙。没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写作能力,因此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积累作文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多记多写的习惯
  人的大脑通过眼看、耳听所获得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我们平时只要多看多听,一定会获得丰富的作文素材。多问,指把自己平时看到的某些不明白的事理向家长、老师、同学求教,使自己了解得更多。多想,指把自己观察的事理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回忆、多联想、多想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巩固看、听的成果,才能记忆深刻,才能锻炼思维。手要勤,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写在本子上,日久天长,就会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且也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
  六、培养学生心口如一的写作习惯
  “我手写吾口。”在一定意义上说,作文就是写话。要养成心口如一的良好习惯,就得要求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写,想要表达什么思想;作文内容具体,不写空话;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写假话,而且思想感情健康;注意用词造句,句子通顺,前后连贯,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让人看得清楚明白。总之,要做到作文反映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七、培养学生富于想象的习惯
  写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造,同样离不开想象。要养成富于想象的良好习惯,就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能从实在的事物出发,把所写的内容展现在眼前,并加以具体叙述。记人,似乎听到、看到人物的音容笑貌和语言行动;叙事,似乎亲身经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状物,似乎触摸到有关的物体,真切地看到它的特点,或感受到它的美;写景,似乎自己置身于其间,观赏游览,流连忘返。在写作文时,能把自己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按顺序、有重点地具体写下来,并能表明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之,学生作文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是实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归纳、实践、创新、概括,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要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是说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当前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形式要求出发,提出了教育的功能应以“发展为中心”的观点。文中分析了当今教育面临的十大矛盾和挑战以及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功能 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 学习兴趣  多年来,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教育到底以什么为中心,有过许多争论和实践。在今天“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经过许多反思,我们终于找到了“失落的主题”,那就是教育的功能
期刊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儿童的成长也不例外,教育方法得当,则立竿见影,步步为营,相反,若忽视儿童的特点,违背其成长规律,忽视其心理、生理特点,患上教育“强迫症”,这就等于给儿童吃错了药,你越是使劲地教,效果往往会越糟。  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以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前提,学生的主体意识则表现为有较强烈的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行为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自我教育,任何形式的教育,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给我们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教育的思想观念也要改变。我们只有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体验到物理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物理化,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提高创新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渠道  学生的创新,主要是学习的创新。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知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多媒体教育改革的实施、信息化社会的日渐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正呈“星火燎原”之势。传统单一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起到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生动化的要求,而多媒体平台凭借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突破了课堂教学的这一瓶颈,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轻松悦耳的音乐背景等,从而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出
期刊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的基础应该是造就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人的教育,但目前的现状是:部分已经走上社会的经过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仍缺少文明人的基本素质,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素质。 在很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里依然把传授知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以追求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和
期刊
摘 要:把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作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首要目标,是我们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的首要条件。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应该改变以往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活动过程,变成以教师给予适当性启发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以探究性学习为理念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一直以来,学生都感觉到物理是最难学的一门学科,有些同学
期刊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规律。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理性认识与实施策略。  一、把好题材选择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我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适时增加一些欣赏内容,在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坚持三大原则: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作品;要选择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本身富有儿童情趣、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
期刊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也有部分学生喜欢套用作文书上的范文模式,从而限制了思维,成为学生写作创新的阻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文教学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少真实的生活体验。写作应该源于生活,进而形之成文,由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入生活的“源水”,来激起学生的写作“涟漪”。  一、借助地域文化资源,激发写作欲望  寿光历史悠久,鼻祖仓颉曾在这里创造了象形文字,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