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年前,资深的NBA解说员张卫平在央视的转播间被问到这个问题:“你第一次在现场看NBA的感受是怎样的?”张卫平,曾经的国手,现今的央视解说员,愣住了,最后说:“想哭。”
我也有此感受,联想到足球。22个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因为防守和封堵等原因,持球人的视野是有死角的,有时候,真的不知道球该往哪里传,很难在紧张激烈的奔跑中做出最佳选择。
电视不一样,它的机位在看台,在高处,画面成了鸟瞰图,球场再也没有死角,一切都一览无余。在“假象”面前,“足球”是多么简单,它忽略了球员在球场上的具体感知,尤其是位置感——这才是足球最为本质的部分。转播带来一个有趣的现象,看球的人永远比球员聪明:你怎么能这么踢呢?我们忘了,我们的眼睛在高空,高高在上的眼睛永远是聪明的,角度变了,世界就变了。我已经体会到张卫平第一次现场看NBA时“想哭”的感受。在“美航球馆”的门口,竖有一块巨大的白布,上面有乔丹、科比、勒布朗等天才球员摸高的高度。我站在白布下面,举起手来——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人类的血肉之躯仅靠弹跳就可以抵达那样的高空。
无论我们的视觉有多么出色的“修复”能力,电视画面毕竟只有那么大,勒布朗究竟有多快?能跳多高?能跳多远?画面体现不出来。只有在同一个空间里亲眼目睹,你的内心才能体会到近乎恐怖的震颤。这感动超越了体育——人类平凡而又日常的躯体内,蕴含着惊天动地的能量,它足以让我们自豪,足以让我们动容。真的“想哭”。天赋是多么的蛊惑人心,艰苦的训练是多么的蛊惑人心。因为天赋与训练,我们的血肉之躯是可能的,我们的精神也一样可能。可惜,这些本该属于我们的震颤,画面一律省略了。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篮球的小组赛,美国梦四队对法国国家队。全世界的球迷一定还记得这个画面:身高1.98米的文斯·卡特在三分线外断球,然后,沿45度角内切。法国队中锋,2.18米的弗雷德里克·韦斯,堵住了卡特的线路,他想造卡特一个犯规。噩梦即刻降临:卡特腾空而起,裆部贴着韦斯的头皮呼啸而过。这就是“世纪之扣”,惊悚一点的说法是“死亡之扣”。韦斯做梦也想不到,NBA的球员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打球。
决赛来临,法国队和梦四队居然又遇上了。韦斯静静地坐在替补席上,他本该有一个多么美好的未来。然而,“世纪之扣”让他在画面里消失了,韦斯放弃了他的NBA。回过头看,“世纪之扣”的真正主角不是卡特,他只是完成了千百次扣篮中的一个;而“世纪之扣”对韦斯的影响是如此漫长、如此巨大。
画面是如此真实,但另一种真实,更令人关注的真实却不在真实的画面内,它被遗漏了,好像不存在。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一如韦斯失魂的背影,无影无踪。
(孤山夜雨摘自《新华日报》)
我也有此感受,联想到足球。22个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因为防守和封堵等原因,持球人的视野是有死角的,有时候,真的不知道球该往哪里传,很难在紧张激烈的奔跑中做出最佳选择。
电视不一样,它的机位在看台,在高处,画面成了鸟瞰图,球场再也没有死角,一切都一览无余。在“假象”面前,“足球”是多么简单,它忽略了球员在球场上的具体感知,尤其是位置感——这才是足球最为本质的部分。转播带来一个有趣的现象,看球的人永远比球员聪明:你怎么能这么踢呢?我们忘了,我们的眼睛在高空,高高在上的眼睛永远是聪明的,角度变了,世界就变了。我已经体会到张卫平第一次现场看NBA时“想哭”的感受。在“美航球馆”的门口,竖有一块巨大的白布,上面有乔丹、科比、勒布朗等天才球员摸高的高度。我站在白布下面,举起手来——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人类的血肉之躯仅靠弹跳就可以抵达那样的高空。
无论我们的视觉有多么出色的“修复”能力,电视画面毕竟只有那么大,勒布朗究竟有多快?能跳多高?能跳多远?画面体现不出来。只有在同一个空间里亲眼目睹,你的内心才能体会到近乎恐怖的震颤。这感动超越了体育——人类平凡而又日常的躯体内,蕴含着惊天动地的能量,它足以让我们自豪,足以让我们动容。真的“想哭”。天赋是多么的蛊惑人心,艰苦的训练是多么的蛊惑人心。因为天赋与训练,我们的血肉之躯是可能的,我们的精神也一样可能。可惜,这些本该属于我们的震颤,画面一律省略了。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篮球的小组赛,美国梦四队对法国国家队。全世界的球迷一定还记得这个画面:身高1.98米的文斯·卡特在三分线外断球,然后,沿45度角内切。法国队中锋,2.18米的弗雷德里克·韦斯,堵住了卡特的线路,他想造卡特一个犯规。噩梦即刻降临:卡特腾空而起,裆部贴着韦斯的头皮呼啸而过。这就是“世纪之扣”,惊悚一点的说法是“死亡之扣”。韦斯做梦也想不到,NBA的球员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打球。
决赛来临,法国队和梦四队居然又遇上了。韦斯静静地坐在替补席上,他本该有一个多么美好的未来。然而,“世纪之扣”让他在画面里消失了,韦斯放弃了他的NBA。回过头看,“世纪之扣”的真正主角不是卡特,他只是完成了千百次扣篮中的一个;而“世纪之扣”对韦斯的影响是如此漫长、如此巨大。
画面是如此真实,但另一种真实,更令人关注的真实却不在真实的画面内,它被遗漏了,好像不存在。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一如韦斯失魂的背影,无影无踪。
(孤山夜雨摘自《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