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上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们常议论:学生怎么就不爱问呢?学生不问,就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建立民主课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四、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学生只有认识提问的重要性,才会有内在推动。如何鼓励学生主动,大胆的提问,我是这样做的,要求学生将课内和课外产生的问题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然后我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当面解答。要求学生将课内和课后向老师提出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提出。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使学生养成了主动提问的习惯,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在小学分为两个阶段: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写话是整个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关于写话教学,我在
期刊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可以检验出一个人学习的吸纳能力;而写作就直接地验证了一个求学者的释放能力(我们平时称为运用能力)。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面广泛,博览群书的人相应的知识积累也丰富,写作能力的潜因素比那些阅读量少或不阅读的人要优越的多。纵观古今,写出锦绣文章的文人巨匠首先一定是知识广博,通览群书之人。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指出了“读”和“写”之间的关系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是激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去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个工具就是教给儿童学习的方法,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激发儿童的主体意识、增强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方法匮乏,
期刊
新课程把“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超越的精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强调必须从小抓起。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但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那么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怎样失去的呢?原因在于传统教学的弊端,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重理论、轻实践,
期刊
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方法的检测和再指导,是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桥梁,是真正知识的源泉,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当今的国际竞争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展开。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有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主导地位。叶圣陶先生说过:“没有课外阅读就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源泉,就没有灵活发达的思维和丰富深刻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解决学生学习阻力的最终有
期刊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共同活动,变只注意传授知识为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能力,变“讲堂”为“学堂”,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  下面从基本概念,看书思考;解题思路, 启发诱导;针对弱点, 定向训练;联系生活现实,创设情境;揭示规律, 讲评提高等五方面谈谈看法。  一、基本概念, 看书思考。  对每节课的基本概念,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无疑应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  就语文学科的本质和地位看,其内涵是创新的。语文作为母语,有两个特点: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二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语文担负着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及传递各种信息的任务。不只创作文学作品、表达崭新观念是一种创造,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沟通也都富有个性,多姿多彩。诚如有人
期刊
先来看看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我觉得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有的课堂任由学生自主;有的依然老师“一言堂”,经常自己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些教师根本就没有互动意识。有的难以跳出传统教学的圈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有的脚步过快学生难以接受,有的课堂气氛太活跃,英语课成了表演课,有的拓展过度,英语课成了资料科;有的民主放任,英语课成了小组讨论…这些显然都不是高效率的课堂。那么
期刊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的训练和培养,尤其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困惑   1.朗读时间得不到保证  课前布置的预习朗读,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认真去读,或者根本未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