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之告别新浪潮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eiz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里洋洋有句话:“我们是不是只能看到一半的事情?好像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
  这个“前面、后面”的说法虽是由人本身出发,但杨德昌导演用在这里显然也有针对电影而发的用意:观众只能看到银幕前面的电影,看不到银幕的后面——当然这只是个譬喻——比较真确的说法是观众看不到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从这点再切入到更深的层次,就是在质疑何谓真实,或者人是否该相信自己肉眼所见。
  这种关于认识的质疑其实对所有的人、事、物都一样,而且到最后无可避免会出现一个悲剧,那就是:一旦你想要认识了解一个人,你将发现你永远无法完全认识了解那个人。这时就会面临一个选择:是就此放弃,承认一切关于认识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抑或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做到极致。
  王昀燕这本《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显然是倾向于后者,而我所认识的杨导本人也是倾向于相信后者的。
  自2009年以来,台湾出版界陆续出了好几本关于台湾新电影时代的电影人的访谈或传记,包括:摄影师李屏宾、录音师杜笃之、剪接师廖庆松、剪接师陈博文、导演王童等人,李屏宾甚至是先有纪录片《乘着光影旅行》(由姜秀琼与关本良拍摄)才有书的;除了这几本电影人的访谈录以外,小野也出了一本算是自述的《翻滚吧!台湾电影》。
  这些书籍的内容当然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位当事人都从自己的位置出发,回忆自己投入电影的过往以及点点滴滴,可说是为80年代台湾新电影的历史做出了个人角度的总结。
  这些经验总结十分珍贵而重要,然而最可惜者莫过于已经过世的杨德昌导演,虽然更早之前曾有美国学者白睿文针对两岸三地电影导演的访谈并集结成书(《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但那毕竟只是一次访谈的记录,很多细节也无法更深入地追索。
  《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某种程度弥补了我们未能亲聆或亲睹杨导自道心声的遗憾。并不是说这些旁人对他的观察或描述足以替他发声,而是透过不同的在场旁观者彼此印证,有助于我们还原杨德昌的创作现场,了解他所面对的困境与掣肘,捕捉其创作意图及理念,从而对台湾新电影那段历史做出更适切的总结——这才能真正告别新浪潮!
  魏德圣是最好的例子,他从杨导那里获得最深刻的启发——并非关于创作,而是关于理想的坚持——让他找到自己的道路与方向,此所以他的《海角七号》明白彰显出与过往电影的不同,虽未必能由此再开启一波新浪潮,但其实台湾电影正需要这样一股能重新搅动观众——把既有的观念或成见打散不管它重新凝聚起来以后会是什么——的力量。
  也正因如此,在重新搅动的过程中,我们尤其需要对过往历史经验进行重新认识与理解,《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正是此一工程最需要的基本功;虽说对于台湾新电影的历史算是补足了许多重要部分,但另一方面,也突显出还有许多需要加强补足的部分,期待更多有如王昀燕这般具有“天真的冲动”(作者自谓,我却觉得是勇气及毅力)之人的投入。
  杨导过世之后,来年,魏德圣到洛杉矶去探视了他的墓园,据他说当时四周静谧平和,却在离开之前起了一阵风,吹落几片树叶,他心念一动便拾起一片叶子,回来交给了当时未能同行的姜秀琼。这件事后来也见诸媒体,而我则是有缘在媒体报导之前就见到了那片叶子——是秀琼亲自带来给我看的,当场如有一股微小电流通过全身,百感交集。我想起杨导曾在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时买了一台六盘式剪接机,在拍完《独立时代》、《麻将》之后送给了陈博文,我第一次见到那台剪接机就是在杨导工作室,这对陈博文而言也是异常深重的恩情,正如当年侯孝贤也曾赠送一套同步录音设备给杜笃之(王昀燕在书中访问杜笃之与陈博文时都有谈到)。我无意在此过度引申牵强附会,但这种传递或传承与媒介物的轻重贵贱无关,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感应,是可以一直连结传递出去的。而我在读完这本《再见杨德昌》后最大的感慨,就是恨不能再有一本《再见杨德昌》第二集,访谈对象则有杨顺清、王耿瑜、姜秀琼、魏德圣,甚至侯孝贤、张毅、张艾嘉、蔡琴、詹宏志……(名单真的数不尽);但我不敢奢求王昀燕,她做得已经够多够好,我只能私心期盼那股电流能传到更多人身上。
  《一一》里的洋洋后来拿着相机到处拍别人的后脑勺,我想这本书某种程度而言也是想让大家看看杨导的后脑勺吧?只不过杨导自己是看不到了。
  再见,杨导!
其他文献
A  哈姆雷特也爱疯: 数位书房的哲学家  作者:威廉·鲍尔斯 译者:郭凡玮  出版社:智园  出版日期:2012年7月  如果有一天,科技让家人消失了。  转身遇见柏拉图、赛尼加、古腾堡、莎士比亚、富兰克林、梭罗的身影,只要我们知道何去何从,这将是个完美的时代。  “要去哪里?问问你的iPhone吧!”  “iPhone真的能够拯救人类吗?”  “离开人群,到城外去好好思考几个钟头吧!”  
期刊
绘本(或曰图画书)是幼儿文学的代名词,绘本的主要读者是幼儿。世界上广受幼儿喜爱的经典绘本,比如“脏狗哈利”系列、“好奇的乔治”系列,无不是理解幼儿心理,表现幼儿情感,洞察幼儿愿望的作品。深入抵达幼儿的心性,是经典图画书的不二法门。本文中,我以日本马场登的“11只猫”系列绘本为例,来谈绘本的表现幼儿心性这一问题。  “11只猫”系列绘本的漫画风格的画非常生动,富于容易被幼儿理解的表现力。文字故事也好
期刊
千禧年前后,外国童书开始零零星星被引进到大陆,直至2006年达到了风起云涌的高峰点,益智、百科、科普等各类优秀童书大举进入,但在那时候,绘本类仍然是小众的高端读物。  现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下简称“三联书店”)绘本编辑、“三联绘本馆”绘本项目主管的刘杨,当时刚进入出版行业,担任童书的版权策划编辑,在工作中第一次接触到绘本,也为当时的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艺术绘本。  2009年,三联书店成立
期刊
想象中,童书创作者似乎比较能抵御俗世的污染,保持孩童的眼光看世界,所以才能创造一个大人未必懂得、但孩子肯定心领神会的二次元世界。但在现实的磨砺中,要怎样维持单纯的心?  当谈到绘本创作者最重要的养成时,从事了近30年童书插画工作的何云姿说:“要对日常生活很细腻地观察;要常常从不同的领域去丰富自己,例如旅行、阅读,这些都可以扩充视野,多角度地看不同的事物;还有就是学一些跟自己完全不同领域的东西。不管
期刊
二十多年前,先锋作家马原放言“小说已死”,叙事实验在一个转角处搁浅。时光轮回至今天,二十多岁的马原已经成为59岁的马原,他带着新书《牛鬼蛇神》重回文坛,带着他的叙事眼光再作小说。于是,他的离去、归来便成为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7月,“马原归来——我会再写二十年”新书推介活动在厦门“不在书店”进行。马原乐呵呵说,他会再写二十年,因为自从生病以来,生命反而多了惊喜。还要写一部自传,活了一甲子,也到了
期刊
做编辑,总有一些心仪已久的作者,时刻想为他们编几本书,哪怕是没有任何的酬劳。这种心仪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只是一种单纯的久仰。之于笔者,心仪的作者很多,老一代的比如北京的周有光先生、四川的流沙河先生;中年的如山西的韩石山先生、辽宁的高海涛先生;年轻一代的则有曾经在吉林现居广东的王国华和上海的毛尖诸人。不过好事多磨,直到今年6月,总算完成了一个小小的愿望,为王国华出了一本历史小品集,这也
期刊
1998年美国华纳影片公司发行的“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中,女主角Kathleen经营一间独立儿童书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电影中,书店不敌大型连锁书店的折扣战,选择结束营业,剧中一幕,店外张贴的海报写着“Closing This Week: All Stock 40% off.”满店的客人,忙着抢购出清的折扣书和可以带走的桌椅,某位客人说
期刊
长裙、毛帽,两条麻花辫晃啊晃,再配上一张素净圆脸和清甜嗓音,她是小说家张瀛太。尽管已年逾不惑,又在大学里担任文学教授,她举手投足却仍充满少女气息,见了人只消三言两语便能畅快聊开,丝毫没有作家架子。见了本人,读过新书《花笠道中》的读者必然会发现,书中那纯真娇美又善解人意的“燕子”宋微青,活脱脱就是张瀛太本人的化身。而这本号称“半自传体”的长篇小说,除了描写两位好友“燕子”和“乌鸦”之间的美好青春,也
期刊
蔚蓝色的台湾海峡曾波诡云谲,无法逾越的万顷波涛,让大陆民众对祖国宝岛台湾产生无限的遐想,如今虽然海峡已一派祥和,资讯又发达,她那神秘的面纱早已揭去,但人类天生就有好奇心,走遍大江南北之后,许多人把旅行的目光投向海峡的东岸。  当搭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福建首发团的客机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时,兼具游客、记者、作家三栖身份的年月与109位游客一时交织着亲切感、神秘感,开始了10天对宝岛台湾的探秘。《年月走宝
期刊
又是一年辞旧迎新之时, 正处于销售淡季的图书零售市场一如寒冬的肃杀。不过随着元旦、春节的陆续到来,市场开始呈现回暖之势,从2012年最后一个月的数据已可见一斑。12月份开卷综合指数为273.45,较之11月份上升了2.96点,环比上升1.09%,同比上升5.64%,在淡季中实现了难得的双增长。在全国九个主要细分市场中,与上月相比,除教辅、英语和文学三个小类外,其余六个细分类均实现环比上升。而与去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