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音乐创造 发展创新能力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jia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52-02
  
  音乐,是具有抽象性,多解性和模糊性的艺术,它的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演绎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本身是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音响与时间、体验与想象、情感与理智、活动与思维、感悟与表达、倾听与动作的统一体。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它在训练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力、完善人格和激发创造力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但这些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人们更多的是偏重于音乐知识、技能的操作训练和培养,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研究甚少。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流动的音乐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创造性地想象和发展,是当今音乐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音乐学习的角度入手,将“创造”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列入《标准》,提出了“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举措。其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力。
  在实施音乐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我有以下体会:
  1 更新教学观念,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长期以来,学科中心主义的指导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造成了普通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倾向,而人的发展与需要则被严重忽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完整和严密,强调知识的权威性,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甄别、选拔和淘汰,忽视了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忽视了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过程,忽视了学习者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确定性因素——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等。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独立的知识点与枯燥的技能训练,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乐。虽说是音乐课,但音乐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学生满怀期望地盼着音乐课能给他们带来美感、轻松和愉悦,却发现音乐课同样是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堆砌。学生只好以被动接受和心不在焉的方式进行逃避。这极大的损害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更新教学观念,以人为本,由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以学习者作整个课程的核心,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以学习者为学习本体,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态度和需要,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利于每一个学习者的成长和发展,能够清晰思考,有效交流,理解人类环境,知晓社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题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改变过去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现成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终生发展应必备的知识技能。
  更新教学观念,关注音乐教育作用于人的创造性发展价值,把教学的注意力转向对学生的兴趣、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上,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上。诱发联想想象,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驱使下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才更有利于让学生真正感受和理解音乐的美。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2 改变教学方法,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创造性教学活动,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鼓励音乐创造”的提出,使创造性教学活动倍受重视。教师能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英国教育家皮斯博曾说:“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教条的人,就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如果想要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就应改变旧的教学模式,选用具有创造性的、灵活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造激情,形成一种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创造性地选择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学资料,设定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具体的、可行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中进入音乐学习。
  在《天山之春》一课,我设计通过三个步骤,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了解维族音乐中常见的切分和附点节奏的特点,在唱好《青春舞曲》的同时,进行音乐创造,感受维族音乐的风格,让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2.1 走近维吾尔族音乐
  为了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新疆音乐的距离,对新疆维吾尔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利用手头、身边、以及在新疆实地拍摄和收集的相关资料,以新疆维吾尔族歌曲《最美还是我们新疆》作为背景音乐,制作了一个涵盖新疆风景、地貌、建筑、食品、民俗、音乐的MTV。
  通过欣赏MTV,让学生对新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新疆是我国西部一个美丽的地方,维吾尔族在新疆分布最广、居住人口最多。她有恢弘的大山、浩瀚的大漠、绚丽的丝绸之路、璀璨的古代文明;甜美的葡萄和瓜果;飘香的烤馕、抓饭、羊肉串;欢快的歌舞及体现穆斯林工匠特有的镶嵌工艺的建筑、服饰,她是多姿多彩的近五十个民族的融合。
  这个小短片体现了维吾尔族独特的风格,但学生们感受最深的还是片中的维吾尔族音乐,而更让他们兴奋的、跃跃欲试的,就是这段音乐中那富有动感的节奏,也正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这种手段激起学生对新疆音乐的兴趣,引起他们对节奏的注意。
  2.2 了解维吾尔族音乐
  在前一步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切分、附点
  节奏;体验它们的特点,以及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操作方法: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在的活动中,发现切分和附点节奏,并通过创造性活动,积极、主动探索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
  为了引起学生了解维吾尔族音乐节奏的兴趣,我专门采访了维吾尔族手鼓表演艺术家卡赛姆老师,并把这段采访录像编辑制作在课件里。他诙谐的语言,精湛的表演,使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们从这鲜活的素材中,体会到节奏在音乐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到了美的感召,激发了他们对这部分音乐内容的兴趣及学习欲望。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兴趣,在当今教育现状下,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唯一动力。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我在设计知识点:“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切分和附点节奏”时,打破了以往的先机械地学习节奏、计算时值、反复地练习、反复地读写,认为学生掌握了之后,再带入音乐作品中的教学方法。大胆地设计让学生在老艺术家的手鼓表演中、在自己和老师的演唱中,探索维吾尔族音乐中最常见的节奏的特点。他们通过感性的认识,感受到了切分和附点节奏的特点,并在自己的即兴创造活动:即兴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即兴创编舞蹈动作中体会到,切分和附点节奏在维吾尔族音乐中具有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这个过程,淡化了知识技能的讲授,而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节奏,在音乐中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情绪和音乐的风格。感受到维族音乐中常用的节奏,不仅很好地渲染了音乐的气氛,更展示了维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在“创造一个乐句,感受一种风格”的教学环节中,我给出了几个音符,让学生添加节奏,形成具有维族音乐风格的乐句。
  教师给出以下音符:
  1 2 3 4 5 6 7 6 5 4 3 2 1
  设疑:这是一段音乐吗?如何把它们变成一个具有维族音乐风格的乐句?
  学生们的讨论异常活跃,最终将一个个音符排列开来,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添加了节奏。散落的音符成为一个个具有维族音乐风格的乐句。
  普通音乐教育的创造性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创造精神,发掘创造潜能。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受和认识能力。这种创造,是在老师的明确指导和恰当要求下,由学生去完成或改变一部分结构和要素,从而形成多样式的、新的、但未必是完整的作品或式样。这个过程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作曲,而是让学生明白:节奏在音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可以起到音乐骨架的作用。它可以脱离音乐的其他要素独立存在,而其他音乐要素则不能脱离它。帮助学生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理解。
  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只有当学生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和创造,才会成为可能。
  2.3 体验维吾尔族音乐
  维吾尔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自发的组织麦西来甫,在一起唱歌、跳舞、演奏乐器。为了能使学生亲身感受维吾尔族传统的群众性民间文娱活动形式,让学生结合以上内容,以《青春舞曲》作为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创编演唱、演奏、舞蹈等形式,营造一个欢乐的气氛,体验维吾尔族传统的娱乐活动——麦西来甫。
  这个过程,为全体学生营造了一个共同参与、展示各自才能的创造空间。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有的喜欢吹奏口风琴;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器乐特长生拉起了心爱的小提琴;还有的学生选择了节奏乐器,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他们各尽所能,在音乐与舞蹈、服饰、表演的融合中,通过对姊妹艺术的了解,更完整、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了音乐、表现了音乐和理解了音乐,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文化视野,提升了审美教育的质量。他们在新疆舞蹈动作中,感受切分和附点节奏的律动性,再回到音乐中,感受维族音乐中节奏的独特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体验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情。
  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音乐教学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要他学”变为“他要唱”,“他要学”,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这时,音乐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中。
  3 转变评价方式,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现行的评价方式是以学期考试为主,方法单一,内容贫乏,考虑横向,忽略纵向,面向过去,忽略未来,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转变评价方式,以发展的眼光出发,尊重学生,尊重人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有点滴进步,就要给予鼓励。注意对学生平时课堂音乐学习情况的评价,经常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喜悦。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激音乐赋予他们成功的体验。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的参评的原则来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转变评价方式,创设小型音乐活动,营造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为全体学生建造一个共同参与、展示各自才能的活动空间,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有的喜欢吹奏口风琴;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特长生亮出“绝活”;还有的学生选择节奏乐器,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他们各尽所能,在音乐与舞蹈、服饰、表演的融合中,通过对姊妹艺术的了解,更完整、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理解音乐,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文化视野,提升了审美教育的质量。他们在歌唱、舞蹈、奏乐中感受音乐,再回到音乐中,感受音乐元素的独特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的风格。整个活动过程,学生自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在进行着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评价,验证和展示音乐学习和音乐创作的不同程度的成果。达到互相交流和激励、展示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此时,音乐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音乐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操练、被动模仿的从属倾向,注意以审美为核心、兴趣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探究、发现多种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造,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更好地感悟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世界的兴趣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习音乐,在音乐实践中发展音乐潜能,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培养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
  音乐是生动的,音乐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愿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都能让音乐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张小云.中国音乐教育,2003,6.
  [3] 《试谈“鼓励音乐创造”——对《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六的学习与理解》.吴彩娟.中国音乐教育,2002,11.
  [4] 《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教学的一个新领域》.苏菲娅.中国音乐教育,2003,4.
  [5] 《简论音乐教学的综合性》.郑琪,荀安华.中国音乐教育,2002,3.
  [6] 《教师的角色转变、专业化发展与师资培养》.杨立梅.中国音乐教育,2003,3.
  [7] 《音乐教育改革需要“走出自我”》.许中伟.中国音乐教育,2001.10.
  [8] 《人人成材,个个发展》.杨才裕.中国音乐教育,2002,11.
  [9] 《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简论人本主义音乐教育价值观》.成露霞.中国音乐教育,2003,3.
其他文献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发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离不开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有效参与和指导。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者 参与者 指导者  【中图分类号】 G89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77-01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
期刊
【摘要】 高校档案是高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志。本文首先分析档案意识、管理体制、档案人员素质等影响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从增强档案意识;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加强设备投入;重视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进行阐述,从而确保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档案管理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
期刊
【摘要】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对教学模式和教师本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师应适应这个变化。教师应转变角色,对师生关系给予重视,并力争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做到具有爱心,勤奋好学以及身正为范。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爱心 勤奋 示范  【中图分类号】 G4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78-02    “关系”是指事物之间
期刊
【摘要】 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丰富学校教师工作的各项内容,对于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高质量、创新型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引导广大教师认清国家发展对个人的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学校、国家的关系,从工作细节做起,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国家栋梁,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关键词】 专业发展;综合素质;创新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 G451【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呈现出新旧并存,结构多元的基本特征。其中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意义重大。它的产生和发展给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它代表了时代进步的潮流,推动着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但就整个近代社会的经济结构而言,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 近代、经济结构、变迁  【中图分类号】 F01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将成为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对物联网与传感网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必将逐年增加。而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物联网技术专业学科设置,专业人才匮乏。本文阐述了当前国内物联网人才的需求现状,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以及如何培养高素质物联网人才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物联网人才;物联网人才培养  The research of the professionals’ traini
期刊
【摘要】 20世纪90年代,由于农村中小学生源数量的递减、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我国开始实行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撤并工程。农村中小学撤并意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然而,地方政府在具体落实和推进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影响农村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增加农村子女教育成本、背离乡村教育的文化氛围、教育资产流失严重。笔者在深入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村中小学撤并
期刊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首先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索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索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  【关键词】 自主;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D432.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79-01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 F27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69-02    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活力,确保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努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对企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不断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根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在规律,促进企业政工人员素质全面提升,拓展企
期刊
【摘要】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家庭和社会都是特殊的课堂。在这样的环境中交流学习,令人倍感亲切,倍感轻松。  【关键词】 生活;家庭;社会;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75-01    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其实,语文本来就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语文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联系生活学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