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明文中语用目标的实现路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to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不论何种体裁的课文,都要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说明文语用目标的实现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初读课文,感知表达方法;细读课文,品味运用语言;总结文本,学习语言运用。
  [关键词]说明文 课堂教学 语用目标 落实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7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依据文本教材中的语言表达规律和学生语言学习规律,为学生构建一个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用实践中,提升语用能力。本文主要以《埃及的金字塔》一课为例谈谈在说明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用这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感知表达方法
  在基于语用的说明文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教师就可以从语用的角度出发提问,让学生思考:在这篇说明文中,作者是如何围绕说明内容来具体表达的?如此一来,本课中所运用的一些说明方法等内容也会在学生的探究下浮出水面,加深学生对课文表达方式的理解。
  本文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把埃及金字塔的样子具体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关注目标转移到表达上来,让学生思考:为了使读者了解金字塔,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为了使学生对这些说明方法有足够的认识,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这些说明方法的句子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这样一来,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从列数字的运用中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真切地感受到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运用,为落实语用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细读课文,品味运用语言
  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总会有一些亮点值得人们去驻足、停留、品味、欣赏。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极力挖掘文本语言中的一些精彩之处,让学生反复朗读,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第一环节,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说明文用词准确等特点。在第二环节,要把教学的目光转向品词析句上。如对“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据说……”这句话,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品味的:“在这儿,‘据说’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能去掉。‘据说’不能确定事实是不是这样,如果去掉就表示真是这样了。”“由此可见,说明文的用词是比较准确的,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形式,你能找出来吗?”“这座金字塔高146多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练习:
  1.这个游泳馆非常大,(有8个足球场那么大)。
  2.绕学校一圈,(要走2千米的路程)。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品味、咀嚼,了解说明文在用词上的特点,在这个目标达成以后,再通过具体的练习来落实。
  三、总结文本,学习语言运用
  对学生的言语能力来说,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每节课都安排适量的训练,每节课都有所突破,日积月累,学生的语用能力定会得到提升。
  在这一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向学生渗透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写的好处,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把关注语用的目标落到实处。在总结全文以后,针对课文特点,我设计了一个跟本课说明方法相关的练习环节:“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黄山。来到山脚下,看到巍峨的黄山,我情不自禁地说:‘这山可真高啊!__________。’(列数字)。爸爸赞同地说:‘__________。’(作比较)。看到这种情况,我感慨道:‘我国的名山可真不少啊,它们各有特点,_____________。’(举例子)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学生在补充说明填空中,既学会了一些说明方法,又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通过填空练习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模仿运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以致用中使语用的目标得到落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说明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见体裁,为我们打开了大千世界的另一片美丽的天空,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也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必要媒介。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特点,找准语用教学的切入点,使语用教学在说明文课堂中大放光彩。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预习,对每一节课都是必要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是,以往我们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太格式化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认为预习就是走马观花,粗略将课文看一遍就算是预习;有的学生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标好课文的段落,画好新字生词,就完事……其结果呢,教师随意出示的生字不认识,句子读不通,对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不难看出,作文只有做到文由心生,才能以情感人。如何把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习作教学联系起来?  一、活动引领,积累素材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学生的习作也应如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活动,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诗歌的教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对古诗词的吟诵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的有益元素,还可以通过阅读古诗歌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并且有效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融入祖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步从内心培养起对文学的强烈兴趣和爱好。为了保证古诗歌教学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小学语文教育者要及时了解新时代对古诗歌的教学规定,结合古诗歌的特点,深入探索
设计理念  本设计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两份账单自读自悟,在品读感悟中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把读、说、写结合起来,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积累并运用文中的四字词语。  2.研读两份账单,通过读、说、写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0>60”。质疑:谁会读这一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鉴于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  那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经验并利用学生的经验,为课堂的教与学活动提供有效服务呢?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面对不同文本时
目前,作文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网络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应试教育的影子始终没有隐退,表现在习作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儿童八股文”等现象。这使我们的习作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是坚持应试的习作教学,追求成绩,无视孩子的天性,还是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
《秋天的怀念》和《第一次抱母亲》是两篇从不同角度写母亲的文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对这两篇文章的解读独具匠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母亲情结,而且领略了其课堂教学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精彩朗读,奏响课堂动人的旋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于老师的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一直是重头戏,琅琅书声是语文课堂最动人的旋律。  在《第一次抱母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就必须对作文感兴趣。兴趣需要用心培养,培养兴趣要把握好时机,确定好内容。我有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试行了两轮一至六年级的大循环教学,所教学生已有二十多篇习作在多种刊物发表。我对写作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即化繁为简,合理运用文本资源和生活资源,抓住时机合理地模仿、迁移、创新,使写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一、读说结合,模仿——铺好写作的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从语文的特性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教学新理念。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的,有着强烈的情感因素,如果学生的
苏教版国标本《掌声》一课,有着丰富的表达资源,情感浓厚,以主人公小英的感情从自卑到感激到最终鼓起生活的勇气的变化为主线贯穿文本。而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都是由“掌声”引起的。随着小英的情感变化,学生也必然生出相应的情感体验,逐步深刻地领悟到“掌声”的内涵。此时,引导学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谓水到渠成,以此来反馈学生对“掌声”的领悟情况。 笔者以为,在文本研读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