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困境到问题:寻找有意义的历史教学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教材内容并达成合理的教学叙事往往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功底。解读是教师自身思想、经验与历史的对话,然而,在标准化考试下,个性化理解是否会脱轨与失序而影响学生成绩又阻碍了教师突破“陈规陋习”的勇气。结果是,解读陷入了从史料到史料、概念到概念、理论到理论的窠臼中而影响了理解,历史教学的意义危机也由此而生。事实上,历史教学的意义建构要比知识陈述来得重要,而只有在思维碰撞的对话中,才能真正构建知识、协商价值。有品质与力度思维需要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去引发,这就意味着观察历史、解读历史的立场、角度和方法要变动多元,并在另一种叙述中构建自己、构建课堂、构建意义。
  一、从时代困境中寻找问题的突破点
  (一)时代困境是把握教材叙事的逻辑支点
  教材编写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反映时代需求,并从中寻求解困之道。以高中岳麓版为例,该版本教材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产物,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结果。因此,教材主要立足于现代化路径展开叙事,民主化、法治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人文化、理性化、科学化、全球化等成为了教材热词并贯穿教材叙事始终。然而,西方话语强势渗透,现代化等同于西化的理念也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得以过度灌输,这对国家意识形态产生一定冲击,教材改版正是基于这样背景而展开。从试行的《中国史纲要》、《世界史纲要》内容看,新版本正是要解决吸纳世界先进文明与保持“四个自信”之间平衡性问题,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话语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维度交代教材编写背景与书写逻辑,这既是长时段看历史问题视角,也是问题情境创设的触发点。再具体到教材中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叙事,建国后教材文本经历了主权与发展这两条叙事主线澶变,前者是巩固新生政权与强化革命语境之间磨合的产物,后者是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需求。叙事线索变化的背后是时代困境的折射,折射的逻辑事实上就是问题的逻辑。
  (二)时代困境是教师达成个性化叙事的关键
  从社会热点中发现历史。与历史相似问题,社会舆论是如何聚焦的,立足现实问题又如何去重读历史问题。如针对“中美贸易战”,我们可能会对“美苏冷战”教学有切身感悟,融通冷战与贸易战之间的关联,也会对经济全球化有新解读,那就是过度强调全球化合作共赢一面,是否要考虑国家竞争、经济安全与主权等现实性问题。以此观之,立足社会热点看历史既能拉近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学生间的情境距离,又让问题的生成有时代性、现实性意义,教师叙事亦能鲜活灵动。
  从学术焦点中反思历史。学术焦点具有立足时代困境与现实需求重读历史现象的特征,如晚清史研究,学术界一度从“民族复兴”视角去审读这段历史,这就令近代史上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摆脱了屈辱痛苦的情緒化、革命化表达;当下又立足于中国“大政府”动员能力去审读清末“小政府”历史困境,以为小政府完成不了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使命,注定了晚清政府各种努力的结局,如清末新政整体改革纲领超出了清政府国力和财力所能承担的限度,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削弱了清政府统治基础。[1]关注学术焦点有助于打破教材叙事落后性的尴尬,问题生成有逻辑性意义,教学叙事也富有思维张力。
  二、向叙事困境中寻找问题的冲突点
  所有由人所记录和撰写的“历史”都不可避免地体现记录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等对“历史材料”的选择、组织和重构,都“隐含着历史学家所希冀的教育和动员的责任”[2]。正是在历史教育及政治动员双重牵引下,教科书叙事难免会存在残缺性以及滞后性问题,表现在:教科书简明扼要的叙事特点以及立足主题切入的编写范式导致教材文本中存在相当多的横截面,历史被拦腰截断;教科书政治动员造成叙事欲言又止尴尬,比如五四运动强调爱国主义动员,教材叙事就忽视了思想启蒙价值,然而结论却把“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看作为五四精神内核。此外,教师为适应课堂中主题教学需要强化历史阶段特征认知又导致历史叙事的简单化、框架化而忽视了历史“剪不断理还乱”的一面。这种过度强调“正确而标准的历史教育”难免会给学生带来认知冲突,却可以此生成相当有意思的问题,生成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其一,基于人性复杂性去把握认知的冲突性。历史学乃人学,人性中心理—行为现象都有其发生逻辑,然而,学生人生经验单薄有时候并不见得能够驾驭复杂的人性问题,认知冲突在所难免。比如,陈独秀1918年在《新青年》5卷5号上评价义和团运动时说“你说中国何等可耻!义和团何等可恶!”,后又认为“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不减于辛亥革命,然而一般人不但忽视了他的重要”。教学中可引发学生思考:为何同一人对同一事会“出尔反尔”?以此引导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与民主革命时期的陈独秀的思想锐变来认识历史复杂性一面。
  其二,基于叙事多样性去认识历史丰富性。历史记录者、撰写者从不同的角度书写历史并赋予了历史多样性色彩,这远比教材“黑白色”更色彩斑斓、丰富多元。比如,明清专制色彩是教材叙事主流,也是学生固有认识,然而“又可被标榜为民主思想的典范”[3]。即便是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也未必就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冰冷灰暗。历史叙事差异正是批判性问题生成的落脚点。
  其三,基于现实关照性去打破历史叙事僵化性。一切历史都是基于现实的困境、问题、视角、话语与历史的对话,对话产生新思维、新视野、新认识、新感悟。如二战后的苏联史,在高中各版本中是以改革面目出现,且把苏联解体视作为去斯大林模式不彻底的产物,这符合十四大以来国家改革深化的逻辑,然而,去年第7期《求是》杂志再发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的文章,强调苏联解体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与当下强化国家政治安全、防止社会变质的国家使命与责任相符,这是问题设计的另一个视角。现实关照为教材文本叙事、教师课堂叙事提供了对历史现象新的诠释与理解,诠释背后的逻辑演绎是历史与现实互动结果。
  三、在历史困境中寻找问题的立足点   历史是个动态的、盘根错节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并在重大转折与选择困境中决定着历史的走向,这正是教材内容选择的主要向度。历史中环境与生存的困局,制度与人文的博弈,传统与当下的纠缠,信念与利益的较量,族群与圈层的分野以及历史人物性格与经验的融合等等都赋予了历史丰富性、复杂性一面,教师应对此有清晰体认,并站在课程的高度去挖掘教学资源。
  (一)在历史困境中把握好历史演进的逻辑性
  教学中应立足于历史事件的纵线、横线发展脉络去把握历史演进的逻辑性。纵线强调历史线索发展的单一性来把握历史整体性,横线强调历史线索发展的发散性来把握历史全面性。立足横线视角,以雅典城邦民主政治为例,高中岳麓版教材论及了雅典民主起源、发展,而止步于民主衰落,只重视雅典民主制权力机构运行的具体情况,而对于雅典对外扩张的相关史实则有所忽略。若以雅典民主政治为历史演进的逻辑支点就会倒逼出一些相当有意思问题,如教材编写者忽略民主衰落是出于怎样的“教育和动员的责任”?雅典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怎样的困境,这种困境推动民主出现什么样的异化,这种异化又给雅典民主带来怎样的灾难?伯罗奔尼撒战争背后的国家霸权与扩张意识是否是民主灾难的源头?从雅典民主制衰落史中可否得出国霸必亡的历史教训?这种教训对当今有何借鉴意义?立足纵线视角,以太平天国影响为例,人教版并无涉及,岳麓版教材则既沿袭革命史观范式高度评价这场运动,又渗透现代化史观突显《资政新篇》价值。事实上,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财税、外交、军事、贸易、戏剧、教育、习俗、地方经济格局(如苏州、扬州衰落,上海兴起)、名胜古迹、移民人口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以人口变动观之,太平天国还导致长江三角洲农业劳力减少,使劳力的价值在几个世纪以来首次相对高于土地,佃农维持较有利地位,[4]这甚至影响到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该地开展土地革命的成效。从中可见,以太平天国影响为逻辑支点可联结诸多看似碎片化历史细节,并生成出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情境。
  (二)在历史困境中把握好历史的典型性
  学生学历史大概都有“脸盲症”特点,表现在以今日之情境理解历史之处境或者难以区隔相同主题下的不同历史现象。脸盲症一方面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人生经验单薄自然理解不了历史的复杂性,活在当下的现实感也理解不了历史的差异性,这就难免会出现随意代入历史场景问题,比如唐朝山东“五姓七望”门阀世族连和皇帝结亲都不愿意,以至于唐文宗的长叹:“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就让学生困惑不已;另一方面,历史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背景、过程(措施)、结果、影响、意义等课堂叙事架构以及基于理论预设的历史分析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历史感,比如把马歇尔计划放在冷战背景与阶级斗争视角下考察,就会步入简单思维陷阱中,以为遏制苏联扩张势力是其首要目标而忽略了美国的政治道义;再者,文本叙事中概括性用语,比如君主、农民、地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专制、民主、法制、人权等充斥教材也让学生分不清历史彼此。
  注意历史的典型性就是要处理好历史中的“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及问题,并立足于多维度、多层次、多途径去考察历史,审视特定时空中的环境与资源、目的与动机、时局与变局、问题与难题、常量与变量、可控与失控、举措与出路、平衡与失衡等历史诸要素,这既是区隔历史现象的立足点,也是生成问题的立足点。
  (三)在历史困境中把握好同情理解的平衡性
  首先,历史困境表现为人性困境对历史复杂性的决定性作用,教学中要避免历史认识的标签式、程式化、简单化等弊端。比如,汉代以来三省制形成乃是摆脱“君相权斗”困局的产物,三省初为品低权重终至位高权重,本是皇帝近官最终外化为朝官,又产生新的权力困境,到隋唐形成了如教科书上“三省六部制”的理想化叙事,然而中书、门下运行中也因“扯皮”现象迫使唐太宗晚期不得不以“政事堂”合署办公来解决。
  其次,历史困境是一定历史时空局限性的产物。时空局限性意味着历史的发生受到多重因素制衡,而非如后来者立足自身处境的“轻描淡写”。如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保留了天皇制,有观点立足今日道德判断,以为天皇制存留是日本右翼势力兴风作浪的源头,可是放在当时情境下,如神一般存在的天皇事实上是日本稳定器,这也正是美国投放原子弹没有选择东京考量所在。因此,历史教学中应综合考虑诸多背景,通过层层设问路径帮助学生权衡历史条件的长处与短处,理解历史难处与困局,如假设轰炸东京,二战历史会如何走向?假如废除天皇,民主化改革会遭遇哪些困境?这样的问题情境才是对历史充满温情与敬意表现。
  再者,历史困境是基于价值判断的认识困境。价值判断一方面意味着历史与当代之间要寻找一定的意义勾连,并立足现实需要选择歷史展开叙事;另一方面要尊重人类文明发展成果,摆正人性与人道之间平衡关系,不能触动人类现有的历史道德底线。
  总之,由于考试工具的唯一性遮蔽了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需要我们去正视历史课堂存在的目的与价值,反思教师在课堂中的确切位置。教师的精神解放、主动创造才能赋予教学生命与活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大胆突破教材文本束缚,并立足于现实的、叙事的、历史自身的困境中去发现有效问题,建构更有意义的课堂。
  【注释】
  [1]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451页。
  [2](法)米歇尔·德·塞尔托著,倪复生译:《历史书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3]包诗卿:《专制与民主:晚明历史的书写困境 》 ,《历史教学问题》2014年第5期。
  [4](美)罗威廉著, 李仁渊、张远译:《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177页。
其他文献
平昌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来培育。  “三二年,腊月天,徐向前领兵进巴山,一仗打到得胜山,受苦人民心欢喜,江口红了半边天。”红军歌谣《红了半边天》里的“江口”就是今天的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是川陕苏区的腹心地带。  巴中多山区、丘陵,山地占辖区面积的90%,生产生活基础差,长期以来,不少农民与贫困相伴。  作为曾经的国家
职业有不同,不过是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而已。“主播”有什么不好?“网红”又有何不妥?只要社会需要,也能够抵达,不妨报以赞赏的笑容。  2016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再创新高,达765万人。这一年,“年轻”“有想法”却又“自我”“任性”的95后毕业生纷纷步入职场。有媒体报道,新环境下,“95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就业观念与渠道,毕业去向更加多元化、灵活化,就业观念发生较大改变。  又一波就业潮来袭。不过,与以
一、“元认知”理论与“历史解释”实践  按照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定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如何认识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我们要认识到: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个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学会历史解释是一种综合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另外四个历史素养一一
无痛苦、有尊严、体面地逝去,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安宁疗护,就是对于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减轻他们身体痛苦的同时,更关注内心感受,让他们安详地走完生命最后一段旅程。  2017年10月起,我国选取北京市海淀区等5个市(区),启动首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形成了医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远程服务等5种模式,初步构建起多层次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今年5月,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启动,明确将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沙皇。她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出生于普鲁士贵族家庭,1744年成为俄皇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次年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与彼得三世正式结婚。1762年,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就任俄国沙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政治上主张开明君主制,选拔和重用人才,实施自上而下的改革;在经济上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贸易限制,大力推
2017年以来,核心素养成为一线教师热议的话题。“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作为人物的情感取向被关注,作为教学的价值追求被尝试。新形势下,“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紧密结合,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素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一以贯之近百年,从未丢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上率下过紧日子,出台八项规定、反对奢靡之风、推行公车改革、压减政府支出、限建楼堂馆所,营造了风清气正、崇尚节俭的良好社会氛围。  党政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今年各地肩负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为此中央提出: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
2017年底,在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学校举办的广东省历史教师基本功大赛,大赛期间各个地区的优秀选手都拿出了非常精彩的作品,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教育比自己在多年的一线教育积累的经验还要丰富。尤其是初中组的题目《洋务运动》,选手们从19世纪的60年代到90年代的社会背景和国际情况进行了精彩的分析。但冷静思考之后,在这种大变局之中,以李鸿章为例的士大夫阶层到底起了哪些作用?当时历史现场究竟如何?是很多选手忽略的
《美术的辉煌》是历史与美术相交融的一课,是历史课中的艺术史教学。如何在艺术史教学中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尋找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如何在美学欣赏的同时,在历史认识中深化其理解?针对国务院文件指出“要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的要求,笔者尝试以画带史,以历史眼光来鉴赏经典绘画作品,以史入画,以历史思维来理解经典绘画作品,将“艺术的历史”与“历史的艺术”有效
近年常发现国民对国内外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到此一游”无感状态的相关新闻报道,究其原因是国民缺乏将零碎的历史事实证据,通过论证和想象,组成宏伟历史画卷的能力。柯林伍德认为“历史知识的扩大,主要就是通过寻求如何使用迄今被历史学家们一直认为是无用的这种或那种可知觉的事实作为证据而实现的。”[1]培育学生历史证据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习得现代公民的历史思维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升,践行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