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学习活动:为深度理解而设计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y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想学习是儿童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依托丰富多样的活动,经过个性化思考和创造性想象,构建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过程。数学创想学习活动应给学生预留足够“大”的创想空间,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时遵循“大数学”构思、“大单元”规划、“大框架”建构等原则;可按照启发设问、组织探究、迁移发散、练习反馈、形成结构5个环节铺设创想学习的路径。
  关键词:创想学习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
  创,即创造、创新;想,即联想、想象。“创想”指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不是对已有表象材料的复现,而是有意识地对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和整合,从而在头脑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过程。
  创想学习是儿童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依托丰富多样的活动,经过个性化思考和创造性想象,构建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过程。创想学习活动顺应儿童天性,优化学习方式,改善思维品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富有情趣和智慧的活动。
  小学生学习数学有其认知规律,能力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对学习方法和路径接受和掌握的程度參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时有的放矢地进行阶梯式的推进和训练,才能悟得创想学习的真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整体把握数学内容,设计好创想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创想学习的魅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涵育数学核心素养。
  一、设计原则——预留创想空间
  数学知识有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学生学习时,很多时候并不能“胡思乱想”,但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可以多样化、“标新”,解决数学问题的路径可以多渠道、“立异”,对未知数学知识可以充满“奇思妙想”。所以,数学创想学习活动应给学生预留足够“大”的创想空间,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大数学”构思
  “大数学”构思是指,要“跳出数学”设计小学数学创想学习活动,将和本阶段、本单元数学内容相关的知识都包含进去,给学生更多的数学感知,如提供更多的数学应用实例,揭示生活、其他学科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而非狭隘的、机械的局部数学知识。
  (二)“大单元”规划
  “大单元”规划是指,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体化地设计系列活动,将数学知识联结成一张“网”。这张“网”是四通八达的,通过不同的路径可以实现知识之间不同形式的迁移互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向感和整体感。
  例如,教学“梯形”相关知识时,不能就梯形概念讲梯形,而应引导学生首先观察丰富的具体的梯形,然后将这些梯形进行类比、分析、简化,抽象出梯形的基本特征,进而思考梯形与其他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关系,发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通用性。
  (三)“大框架”建构
  “大框架”建构是指,在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的设计时,对教学内容只做大框架的预设,留给学生更广阔的创想空间;对教学目标进行“大环节”“大问题”的确定,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更多探索、实践的自由度,减少灌输的痕迹,增加对核心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持续探究,进而对数学知识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理解。其间,要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式,如通过动手做验证猜想,通过“试错”辨析正误,通过分析进行总结,等等,助力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能。
  二、设计实施——铺设创想路径
  小学数学创想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般包括启发设问、组织探究、迁移发散、练习反馈、形成结构5个环节,引领学生经历有始有终的创想学习过程。下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具体说明。
  (一)启发设问:问题开放
  所有的创想都是由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有思维空间的问题是引入创想学习的第一步。在开始每一个数学知识的学习之前,教师要知道学生已经有了哪些知识基础,将要学习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后续还有哪些相关联的知识。即基于可迁移的知识来设计“大数学”问题,用有开放度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在这些答案中可以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创想学习指引方向。
  本课课始,教师出示邮票图(如图1),提问:深色邮票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展示两种表示方式(2/3和6/9),并知道二者相等。
  教师引入: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怎么会大小相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组织探究:体验丰富
  数学创想学习活动特别需要学生敢想、敢创,并且需要一定的思维含量,掌握一定的创想技能。教师在设计时就要尽量让问题主题化、系列化,让探究活动不是零敲碎打,而是围绕研究主题展开,形成“大框架”,并给予较长的探究时间,使活动体验更为丰富。这样,活动更完整、有序,更有利于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创想能力。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地教给学生联想、类比、猜想等方法,发现已知和未知、现象与本质之间潜在的关联,找寻其中的规律。这个过程可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也可以分为一个个阶段性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不断地总结提高。
  本节课中,承接“这两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怎么会大小相等呢?”的启发性问题,教师出示图2,提问: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阴影部分用几分之几表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布置开放的活动:找出和(3/4)相等的分数,可以折一折、画一画等。
  学生操作后,教师选取一位学生的做法(如图3)引导交流:你是怎么折的?你得到的分数是多少?你这样折其实就是把原来的每一份再平均分成了几份?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思路:原来的分子、分母同时乘几?得到的分数是几分之几?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类似图4的板书。   教师组织学生进一步研究:(1)如果不折纸,要找到与34相等的分数,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2)分子、分母同时乘7,相等吗?分子、分母同时乘9呢?分子、分母同时乘100呢?
  小结:看来,用这种同乘一个数的方法,确实可以找到与34相等的分数。
  这样的设计下,学生的经历是丰富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和例子,但都能分析得出其中有隐藏的规律,联系旧知,使“分数的基本性质”呼之欲出。
  (三)迁移发散:方向多元
  如果学生仅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完全预设的探究活动,独立性和探究味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真正经历创想学习的全过程,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后,应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用不同的例子進行实践、求证。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除了让学生分析、比较容易观察的分数,还要让学生列举特殊分数,反向验证是否具有这样的规律。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迁移发散,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演绎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初步发现:找一个相等的分数只要将分子、分母同乘一个数。这个发现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分数基本性质认识的一部分。这时,需要引领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路径,为后面的学习提供思维参照。
  教师设疑:是(3/4)这个分数特殊吗?还是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分数呢?让我们来试一试吧!请找出与(2/7)相等的分数,你能直接找到与它相等的分数吗?
  学生找与(2/7)相等的分数,教师板书学生找到的分数,得出结语: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都可以得出相等的分数。
  教师板书,如图5所示,引导学生反向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学生不难发现“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分数大小也不变”,并自然迁移得到如图6所示的发散结论(可多举几个例子说明)。
  教师总结完善:给你一个分数,找与它相等的分数,现在有几种方法?(两种)哪两种?(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完整得出分数基本性质的结论。
  (四)练习反馈:循序渐进
  在通过自主建构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根据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还需要充分巩固和深入理解。这时,一般安排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在练习反馈中暴露出学生个体理解所学知识的真实情况,以便教师相机进行个性化指导和点拨。
  本节课中,教师可以提供这样一组填空题:
  还可以增加难度,设置应用题:
  (五)形成结构:瞻前顾后
  按照创想学习“大单元”的设计原则,我们摒弃“就事论事”地教学数学知识,而将数学知识结构化、整体化。将每一个知识点放进大的知识网去看,这个知识点就可以向各个方向推演,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地带学生都可以深度研究。这就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不断追问,不断猜想、验证,促进深度理解。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最终也要让学生贯通与商不变的规律、分数除法的意义等之间的关系,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本质意义,为以后的约分、通分提供学习基础,并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可让学生交流讨论,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提炼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验,并清晰地向他人表述,从而真正内化所学,获得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经验。
  实际操作中,以上5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优化调整,但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不断创想、不断解决问题的方向不变。在不断自我挑战创想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愈加深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儿童创想学习活动的开发研究”(编号:Ba/2016/02/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R.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徐晓东,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 蔡日增.创新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注.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4] 孔企平,张维忠,黄荣金.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为纠偏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放养式”“碎片式”态势,以《汤姆·索亚历险记》导读为例,呈现混合式学习支持下的“整本書阅读”教学路径为:通过线上调研,匹配最佳共学空间;利用线下课堂教学,传授适切的学习策略;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活动,链接真实的学习情境;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手段,构建立体、精准的评价系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为纠偏碎片化、浅层次的阅
期刊
摘要:“停课不停学”期间,学生自主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了还要怎样?对此,常州市钟楼区开展了“方寸迈思——数学实验”项目的教学尝试:经过研讨和修改,形成了30个数学实验主题;通过“数学现象(观察)”“提出问题(思考)”“实验工具(准备)”“实验过程(操作)”“实验原理(表达)”五个板块,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学习;数学实验不仅要做出来,还要提升思维,并通过多种渠道将个体的思维变为群体的思维。  关键
期刊
摘要:《不要和青蛙跳绳》是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联手画家九儿创作的一册图画书。在一年级的课堂上讲述这个故事,通过观察封面和图片、模仿动作、创编故事、起书名等活动,引导学生用想象化解日常生活中的亲子矛盾,走出负面情绪。  关键词:《不要和青蛙跳绳》故事讲述想象  《不要和青蛙跳绳》是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联手画家九儿创作的一册图画书。我先是买来给正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和未满3周岁的儿子读,两个孩子都特别喜欢这个故
期刊
摘要: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影响,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就是两条邻边相乘的积。可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如何处理学生的“想当然”是关键。对此,从学生的“想当然”起步,引导他们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探寻知识本质,并通过练习查漏补缺。  关键词:学生视角本源经验知识本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以往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我都是沿袭教材的思路,通过
期刊
摘要:基于英语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写作要求,要重视中年段的写作起步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在中年段的写作教学中尝试用绘本教仿写,可行策略有:选择“样板”绘本,让学生“乐于仿”;深挖绘本素材,让学生明白“仿什么”;立足绘本设计“三步”教学,让学生明确“怎么仿”;升华绘本情感元素,教学生“仿得好”。  关键词:写作教学绘本仿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的目标描述中,明
期刊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与教学强调整体观照,需根据学段目标、单元重点目标、本课个性化目标确定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并以此开展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力。基本路径有:聚焦关键词,鼓励个性化解读,提升感知力;观照人物对话,鼓励质疑讨论,提升理解力;关注特殊语句,引导前勾后连,深化感悟力;把握单元要素,启发对比迁移,强化表达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整体观照感知力理解力感悟力表达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文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不应是灌输知识,而应点燃火焰,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灌输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遗忘,但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名师的课堂上,氛围是和谐的,呈现平等性、开放性等样态;教学方式是多元的,如激发认知冲突、以质疑点激将等。  关键词:思维名师课堂课堂氛围教学方式  从众多名师的数学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更注重活跃学生的思维。的确,数学教学不应是灌
期刊
摘要:在一次建邺区小学生学业水平调研中,有一道考查“可能性”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得分率非常低。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及误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可能性”这一内容的教学建议:用心设计活动,强调逻辑性;精心挑选素材,体会随机性;匠心设计问题,体现层次性。  关键词:可能性活动素材问题  在一次建邺区小学生学业水平调研中,有这样一道题:  3个袋子里都装有质地相同的红球和一些其他颜色的球。其中①号袋里有1个红
期刊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到六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了一个独立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承载着特殊任务。给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做精准定位,开展精准教学。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麻雀》一课,引导学生把握描写不同事物的表达手法,领悟描写同一事物的表达手法,解锁同一作家凸显细节时的表达密码。  关键词:比较阅读习作单元语文要素表达手法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到六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了一个独立的习作单元。和普通单元的
期刊
摘要:认知冲突会造成心理的“紧张感”,从而增强大脑活力,激活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通过“摸一摸”“数一数”“变一变”“比一比”等活动串联学习内容,生成认知冲突来驱动学习。  关键词:认知冲突学习活动《角的初步认识》  认知冲突是学生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儿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