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的土坟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3020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人民的方式生活。”托尔斯泰说。就是这个大贵族出身的人,这个写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被列宁称为“俄罗斯革命的镜子”的大文豪,他的墓称不上墓,而是一堆土。
  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没有任何标志。离莫斯科—百余公里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静静地睡着——“我至死将毫不停顿地进行政府认为是恶而我却看作是在上帝面前应尽的神圣义务的事业”——一位连死都不畏惧的老人。他已年过八旬,为了实现他“平民化”的夙愿,为了彻底摆脱所谓“高贵”的贵族生活,他弃家出走,顶着星星、冒着严寒行进在贫穷而广袤的原野上。十天后,因肺炎,他倒在了大旷野的不归之路。依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的庄园。这个庄园是他出生的摇篮,他要回到他最初的家。
  他是贵族,地位显赫;他是伯爵,享尽荣华。到了晚年,他要身穿布衣,耕田犁地,要以人民的方式生活,要以爱拯救自己,以自身修养求得新生。
  有两则轶事铺展着一颗高贵的心灵。
  图拉市准备上演他写的话剧,他去看排演,被看门人误认为是—个好看热闹的“老农”而拒之门外。又一次,在火车上,一位贵夫人把他当成搬运夫,差他去盥洗间取回她忘在那里的手提包。他遵命,为此得到五戈比的“茶钱”。当同行的旅伴告诉贵夫人,她差遣的是《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时,贵夫人险些晕过去:“看在上帝的分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托尔斯泰不以为然,说:“您不用感到不安,你没有做错什么事……这五戈比是我劳动所得,我收下了。”
  可是,你不要错看了这个宽厚的人,当暴政和不义到来的时候。
  1908年5月10日,已八十高龄的托尔斯泰在报上读到一则新闻:赫尔松的斯特里尔比茨墨,十二名农民因抢劫一地主庄园而被判处绞刑。这使托尔斯泰异常愤慨并陷入沉思,于是,他以《我不能沉默》为题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洋洋万言:
  “人类兄弟们!醒悟吧,反省吧,要明白你在干什么。回想回想你们是谁。
  “要知道,你们在成为刽子手、将军、检查官、法官、总理、沙皇之前,你们首先是人。
  “……可是你们在做些什么呢?十二个丈夫、父亲、儿子,俄国的生活全靠这种人的善良、勤劳、淳朴来维持,现在他们却被捉了起来,关进监牢,带上脚镣。然后,为了不让他们抓住将要吊死他们的绳子,把他们的手反缚在背心,带到绞刑架下。
  “……人们害怕你们,像害怕刽子手或野兽一样。人们奉承你们,因为他们在心里鄙视你们,憎恨你们,——那是恨得多么厉害呀!”
  这篇文章旋即被发表,发表的报纸旋即被查封。沙皇政府旋即逮捕了一批人,有人仅仅因为读了这篇作品而遭到了监禁。
  当人民成了政府镇压的对象,当暴政和极权无情地压抑着真理和自由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良心,听到他们真诚的怒吼。托尔斯泰、索尔仁尼琴、左拉,还有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他们都曾经呐喊、战斗,以自己独特的声音和不屈的人格为黑暗、不义的世界带来些许亮色。
  当生活中突然涌起了太多眼花缭乱的诱惑,当我们还在为几十年的短暂生命中所谓名声、钱财、舒适、官位斤斤计较时,当我们为蝇头小利、闲言碎语、无所事事、勾心斗角而苦恼、而沾沾自喜时,是不是太没人之为人的生存内涵了?
  托尔斯泰,用博爱、自由、平等、呐喊的一生谱写的墓志铭,深深地刻在大众心上。他是俄罗斯伟大的一部分,那小小土坟是地球上一座巍峨的高山。
  (选自2003年7月《散文》)
  1.从文中看,“按人民的方式生活”应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
  2.作者在第四段说:“有两则轶事铺展着一颗高贵的心灵。”这两则轶事表现了托尔斯泰高贵心灵的哪几个方面?
  3.“人之为人的生存内涵”指的是什么?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是一篇赞美性的叙事散文,通过选择托尔斯泰一生的几个片断,表现了托尔斯泰心灵的高贵,由此抒发了作者的崇敬、爱戴之晴。
  B.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追求“按人民的方式生活”的托尔斯泰的崇敬、爱戴之情。
  C.作者选择了托尔斯泰—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件事:被人错当“好看热闹的老农”,为农民喊冤,高度地表现了他的高贵心灵就是一心一意想要做一位农民。
  D.倒数第三段,借赞美托尔斯泰来赞美其他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同时也表现了具有“平民化”思想的知识分子远不止托尔斯泰一人,深化了主题。
  E.文章结尾段,写了托尔斯泰不会因为没有墓志铭,不会因为坟墓像土堆就被人们忘记,相反,其土坟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比喻恰当,且饱含深情。
  
  [参考答案]
  
  1.放弃高贵,身穿布衣,耕田犁地,以爱拯救自己,以自身修养求得新生的生活方式。
  2.宽厚、平等、朴实。
  3.不为名利驱遣,要有爱心。
  4.B、E。
  (浙江 姚海婴)
其他文献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作于唐大历三年(768年)。当时诗人57岁,漂泊在西南地区,经历了长期的困顿艰辛后,体衰多病,已经进入了垂暮之年。这年的季冬,漂泊中的诗人到了岳州,登临著名的岳阳楼,凭轩远望,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此后仅仅两年即唐大历五年(770年),59岁的诗人就客死在一叶旅舟之中。  
期刊
这里所要说的议论性散文是狭义的,有别于广义的议论文。它是文学意义的散文,从主要表达方式上看,它与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并列。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熔象、情、理于一炉,合说理性与文学性于一体。  议论性散文具有形象性、抒情性和哲理性三大特点。下面试分别说明。    一、形象性    虽然议论性散文以明理为主,但因其是文学作品的一类,因此,它不完全同于一般意义上
期刊
读完《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心中感慨颇多,左师公心机之过人、游说之巧妙、用情之深切,让人思之再三,叹为观止,故不揣浅陋,率性成文,以抒浅见。    一、洞见    左师公之所以能够“愿见太后”,之所以能够说服赵太后,和他的洞见有关。这一点往往为人忽视。触龙首先清楚地知道赵太后-本人是一个可以用道理说服的人。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左师公显然深谙此道。赵太后,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威后。在《赵威后问
期刊
读罢怀念的《朝圣的农妇》,内心里不禁涌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向往:感动于这群平凡普通的农妇在朝圣时谈笑自如的风度,也向往于她们面对平凡真实的人生所持有的达观从容的心境。  《朝圣的农妇》是一篇富有哲理意味的散文。作者通过描绘一群来自乡间的农妇在朝圣时轻松自如、活泼快乐的言谈举止,展现了她们对生活、对人生积极达观的态度和平淡从容的心境,并从中体味出一种生存的哲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和人生,但却
期刊
梁遇春(1906~193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短命的天才,仅活了二十六岁。他生于福建闽侯,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梁遇春是散文创作的圣手,从1926年开始,他陆续写出三十余篇随笔,发表在《语丝》、《新月》等刊物上,后大部分收入《春醪集》和《泪与笑》。梁遇春耽迷英国小品文大师查理·兰姆的文
期刊
曾经读过乔叶的一篇题为《有了阳光》的文章,深深地为其中所蕴含的珍惜拥有的深意而感动。现在又有幸领略李丹《感谢生命》的风采,不禁惊诧于二者的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阳光的拥有,还是生命的缔造,我们都应该感激造物主的青睐,应该珍惜每一缕阳光,珍爱每一个生命。曾经有人说:“每一篇出色的散文,都是一次灵魂的呼吸,一次生存的事件,构成精神飞扬、生命沉醉的时刻。”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感谢生命》可称是一篇出色的散
期刊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以上是西岸的情景。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
期刊
一    房子不过三十三平方,庭院也只有十平方。人说,这里既褊狭,又简陋。屋陋,尚得容膝;院落小,亦能仰望碧空,信步遐思,可以想得很远,很远。  日月之神长照,一年四季,风、雨、霜、雪,轮番光顾,兴味不浅。蝶儿来这里欢舞,蝉儿来这里鸣叫,小鸟来这里玩耍,秋蛩来这里低吟。静观宇宙之大,其财富大多包容在这座十平方的院子里。    二    院里有一棵老李,到了春四月,树上开满了青白的花朵。碰到有风的日
期刊
陈 夜 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故乡”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远离故乡千里之外的自己。    邯郸冬至夜思家  自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思考    1.以上两首诗可以找到许多相似的地方。如,从时间看,都写于中国传统的节日;从空间看,都写于远离亲人的异
期刊
看厌了寓意朦胧的现代诗,也听烦了雾里看花的流行歌,一首平淡如水的《挑灯细看》让我慢慢品出了诗歌的真滋味。  上小学的时候,听老师津津有味地引用《三字经》中的句子,尽管老师慷慨激昂、不厌其烦地讲着,但我听来却是叽叽嘎嘎、喋喋不休,如罗大佑在《童年》中所唱的一样,我想到的是操场边停在秋千上的蝴蝶,以及池塘边的榕树上张扬夏天的知了。若干年后,我能记起的是老师说的挺好玩儿的“狗不叫”,当上了高中才知道“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