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完《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心中感慨颇多,左师公心机之过人、游说之巧妙、用情之深切,让人思之再三,叹为观止,故不揣浅陋,率性成文,以抒浅见。
一、洞见
左师公之所以能够“愿见太后”,之所以能够说服赵太后,和他的洞见有关。这一点往往为人忽视。触龙首先清楚地知道赵太后-本人是一个可以用道理说服的人。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左师公显然深谙此道。赵太后,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威后。在《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她也是一位很有见识的有道君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本不应该有什么出格的行为的。作为一名老臣,触龙想必应该非常清楚赵太后的为人。他相信赵太后自己是能够分得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是他能够主动要说服赵太后的主要原因。如果他不了解这一点,或者说赵太后本人本来就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在她已经“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的情况下,如此逆龙鳞,违圣听,岂不是要自取其辱吗?想当年,亚圣孟子在游说齐宣王的时候,不就是因为不清楚齐宣王本人的为人,而把自己弄到了一个“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尴尬地步吗?其次,触龙还清楚地知道太后这位平时很有见地的人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从赵太后的角度来说,一是丈夫新丧,戚情未除;二是自己刚刚执政,政局不稳;三是“秦急攻之”,外强相胁,可以说是内外交困。而身为女性,幼子长安君显然是太后心中最大的一个牵挂。她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别人把长安君从自己身边带走,几近于牝鸡护雏,蛮不讲理。这是母亲的一种天性。也正是这诸多原因,使得这位口碑一向甚好、不让须眉的赵太后,竟然“当局者迷”,让这份小小的亲情的树叶遮住了自己的双眼,而不能看得更为长远一些。而此时的触龙作为一个“局外人”,能够跳出这个圈子,比赵太后更冷静、更清楚地看到了事情的症结所在,所以他能够“愿见太后”,一番和风细雨之中,帮太后拨开了眼前云翳,走出了感情的迷宫,成就了一段历史上的佳话。
二、玄心
触龙在说服过程中,人情之自然、接榫之无痕、点题之水到渠成,无不体现出其独到的玄心,令人叹为观止。
(1)人情之自然。“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人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我们试想,此时,面对几乎蛮不讲理的太后,如何才能让她“渐人彀中”而不自觉呢?触龙的这一番动作和言语显然是有备而为的。业已好久不见,今日何为?当太后得知左师公“愿见太后”时,心里一定是有着强烈的不满和怒气的,所以“盛气而揖之”,心中的防线已经悄然筑了起来,就看你触龙如何开口?但是触龙一番言行于无形之中化解了她的警惕:“人而徐趋”,老先生首先是装作一个努力地想走快却又不能走快的样子,这个身体语言既是在说明自己“行动不便”,更是在暗示太后,我触龙之所以长久没有来看望您老人家,不是我不想来,而是因为我有“曾不能疾走”的病足哇。这是这场谈话的关键。正因为“曾不能疾走”,才“不得见久矣”;也正因为“不得见久矣”,才担心“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才“愿望见太后”。这无疑是在表明我触龙今天来看望您老人家,不是为长安君的事,而纯粹是作为一个臣下,来看望看望自己的君主,别无他意。对于赵太后来说,内外交困之时,有一个老臣来看望自己不也是很正常的吗?你看左师公的心思是如何的细密呀:“人而徐趋”是因,“至而自谢”是果;“病足”是因,“不得见久矣”是果;“不得见久矣”是因,“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是果;“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是因,“故愿望见太后”是果。层层相因,环环相扣,很自然地说明了自己来看望太后的原因。其人情之自然,岂常人之所及乎?即使如此,太后的警惕也并未完全消除:“老妇恃辇而行。”仍是一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话。但是触龙很机智地给自己铺就了下一步的台阶:从问太后“日食饮得无衰乎”,谈到自己不想吃饭,再谈到自己是如何调整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的,这也无疑是在说明自己对太后的关心、让太后保重贵体之意。至此,太后的心情已经好转:“太后之色少解”。这温情脉脉的面纱是触龙的烟幕弹,趁此机会,使得自己成功地越过了太后的心理防线,左师公的“软着陆”悄然成功。
(2)接榫之无痕。作为一个明智的上司,赵太后肯定知道,触龙此来绝不仅仅是日常的寒暄问候,必有其他事情。从“色少解”可以看出,她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果然,不出所料,触龙提出了自己的“私事”:走太后的后门,把自己的少子舒祺送进宫里“补黑衣之数”。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此时太后已经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 自己不让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不也是出于对“少子”的爱吗?原来天下喜爱“少子”的,也并不是我一个人哪。甚至于堂堂的大丈夫不也是如此吗?哈哈,我们甚至能够听得见太后内心的窃笑声。而此时触龙又是如何接下去的呢?“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此时,所有的防备和戒心早已是荡然无存了。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触龙正是在此基础之上道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话题,使太后“渐渐人彀”。其欲擒先纵手法运用之妙,可窥一斑。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看到太后感情变化的脉络: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之色少解→太后笑曰→恣君之所使之。这其间的转承接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真此之谓也。
(3)点题之水到渠成。左师公来此说服太后的真正目的,是让长安君“质于齐”。前面所有的说词,都应该为此服务。但是这个结论怎样得出才不致让赵太后生气而又能接受呢?在这个问题上,触龙非常巧妙地给太后设计了一个二难推理: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面对这一问题,太后的选择无非两个答案:要么承认,要么否认。很显然,她是不会承认的,因为现在不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正是出于对长安君的爱,怎么会比不上爱燕后呢?所以她说:“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那么就只有否认这个答案了。而这正是触龙想要太后回答的。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个推理的过程:a.既然你承认爱燕后比不上爱长安君,那么就要承认对长安君的考虑要比对燕后的考虑长远。b.你对燕后的考虑是“有子孙相继为王”,那么对长安君的考虑只应该比这还要长远才对。c.而事实上你的做法却是“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很显然这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考虑。d.所以说你对长安君的考虑比不上燕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问题说到这里,对于一个本来就有头脑有思想的赵太后,孰是孰非,何去何从,还用得着再多说吗?从太后的 “诺,恣君之所使之”这句答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太后此时的心结已然打开,心中的主意已然下定。触龙的点题收束,真可谓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我们也不难想象此时此地的君臣二人相视一笑的愉悦之情,达成共识之后的融融乐意。借用苏东坡的一句话来说触龙,那就是“非老狐狸不能为也”。
三、智慧
左师触龙确实是一位大智者,在是否让长安君质于齐这件事上,能够立于局外,冷静观之,理智处之。如前面所述,当诸多困难一齐袭来,内外交闲之时,就以赵太后之政治头脑和魄力也难以理其头绪,以致当国家利益需要她作出暂时的牺牲时,也难以接受。从“明谓左右”的“明谓”可以看出,此时赵太后态度顽固而蛮横。而左师触龙却能静心相观,热情相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说服太后使长安君出质于齐。长安君若能出质于齐,则齐兵出;齐兵出则秦兵退;秦兵退则赵国安。于是他凭借自己的大智慧和超群魄力,“愿见太后”。同时,在游说太后的过程中,又能凭借句句“闲情”,看似无心插柳,其实已是绿柳成阴,打动了太后,顺利完成了说服任务。与其说这是一次说服的过程,毋宁说是一个智者心智的流露,是一次大智慧的展现。他与太后的谈话,是一次心灵的沟通。他成功地运用自己的机智,完成了与太后心灵的对撞与契合,既显示了作为臣下的一片忠心,又维护了太后的尊严;既考虑了长安君的长久之计,又保全了赵国的根本利益,收到了一石多鸟之效,展示了一个智者的风采。
四、深情
《文心雕龙》上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触龙之所以能够说服赵太后,除了他过人的机智、巧妙的方式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以情动人”。先看人题,触龙用人之常情打开了话题。作为一名忠心的老大臣,关心君主实属常情。尤其是此时的赵太后,其心情的沮丧,可以说是灰暗之极,而一些大臣却于情不顾,进行强谏,更令其失望。而此时触龙的问候,怎能说不是一番真情流露呢?这是其一。作为转承,触龙是从亲情方面引起太后的注意的。父子人伦,关怀有加,实是常理。“贫家有子贫亦娇,骨肉恩重哪能抛!”以此为引子,引出了太后的母子深情。这是其二。说服太后的目的,既是为了赵太后,也是为了长安君,更是为了整个赵国。最后的结果,表面上看来,触龙丝毫没有涉及到赵国百姓,只是从长安君的长远之计着想,只是从赵太后的角度出发,其实事实上真正受益的不是整个赵国的百姓吗?一旦战争发生,最后受苦受难的还不是老百姓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左师公的良苦用心,不可不察。此其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触龙的款款深情,不仅仅说服了赵太后,同时也打动了无数读者,让我们至今读来仍为之感叹不已。
《古文观止》曾这样评价这篇文章:“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的确不妄啊!
一、洞见
左师公之所以能够“愿见太后”,之所以能够说服赵太后,和他的洞见有关。这一点往往为人忽视。触龙首先清楚地知道赵太后-本人是一个可以用道理说服的人。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左师公显然深谙此道。赵太后,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威后。在《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她也是一位很有见识的有道君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本不应该有什么出格的行为的。作为一名老臣,触龙想必应该非常清楚赵太后的为人。他相信赵太后自己是能够分得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这是他能够主动要说服赵太后的主要原因。如果他不了解这一点,或者说赵太后本人本来就不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在她已经“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的情况下,如此逆龙鳞,违圣听,岂不是要自取其辱吗?想当年,亚圣孟子在游说齐宣王的时候,不就是因为不清楚齐宣王本人的为人,而把自己弄到了一个“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尴尬地步吗?其次,触龙还清楚地知道太后这位平时很有见地的人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从赵太后的角度来说,一是丈夫新丧,戚情未除;二是自己刚刚执政,政局不稳;三是“秦急攻之”,外强相胁,可以说是内外交困。而身为女性,幼子长安君显然是太后心中最大的一个牵挂。她不允许别人动自己的孩子,不允许别人把长安君从自己身边带走,几近于牝鸡护雏,蛮不讲理。这是母亲的一种天性。也正是这诸多原因,使得这位口碑一向甚好、不让须眉的赵太后,竟然“当局者迷”,让这份小小的亲情的树叶遮住了自己的双眼,而不能看得更为长远一些。而此时的触龙作为一个“局外人”,能够跳出这个圈子,比赵太后更冷静、更清楚地看到了事情的症结所在,所以他能够“愿见太后”,一番和风细雨之中,帮太后拨开了眼前云翳,走出了感情的迷宫,成就了一段历史上的佳话。
二、玄心
触龙在说服过程中,人情之自然、接榫之无痕、点题之水到渠成,无不体现出其独到的玄心,令人叹为观止。
(1)人情之自然。“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人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我们试想,此时,面对几乎蛮不讲理的太后,如何才能让她“渐人彀中”而不自觉呢?触龙的这一番动作和言语显然是有备而为的。业已好久不见,今日何为?当太后得知左师公“愿见太后”时,心里一定是有着强烈的不满和怒气的,所以“盛气而揖之”,心中的防线已经悄然筑了起来,就看你触龙如何开口?但是触龙一番言行于无形之中化解了她的警惕:“人而徐趋”,老先生首先是装作一个努力地想走快却又不能走快的样子,这个身体语言既是在说明自己“行动不便”,更是在暗示太后,我触龙之所以长久没有来看望您老人家,不是我不想来,而是因为我有“曾不能疾走”的病足哇。这是这场谈话的关键。正因为“曾不能疾走”,才“不得见久矣”;也正因为“不得见久矣”,才担心“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才“愿望见太后”。这无疑是在表明我触龙今天来看望您老人家,不是为长安君的事,而纯粹是作为一个臣下,来看望看望自己的君主,别无他意。对于赵太后来说,内外交困之时,有一个老臣来看望自己不也是很正常的吗?你看左师公的心思是如何的细密呀:“人而徐趋”是因,“至而自谢”是果;“病足”是因,“不得见久矣”是果;“不得见久矣”是因,“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是果;“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是因,“故愿望见太后”是果。层层相因,环环相扣,很自然地说明了自己来看望太后的原因。其人情之自然,岂常人之所及乎?即使如此,太后的警惕也并未完全消除:“老妇恃辇而行。”仍是一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话。但是触龙很机智地给自己铺就了下一步的台阶:从问太后“日食饮得无衰乎”,谈到自己不想吃饭,再谈到自己是如何调整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的,这也无疑是在说明自己对太后的关心、让太后保重贵体之意。至此,太后的心情已经好转:“太后之色少解”。这温情脉脉的面纱是触龙的烟幕弹,趁此机会,使得自己成功地越过了太后的心理防线,左师公的“软着陆”悄然成功。
(2)接榫之无痕。作为一个明智的上司,赵太后肯定知道,触龙此来绝不仅仅是日常的寒暄问候,必有其他事情。从“色少解”可以看出,她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果然,不出所料,触龙提出了自己的“私事”:走太后的后门,把自己的少子舒祺送进宫里“补黑衣之数”。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此时太后已经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 自己不让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不也是出于对“少子”的爱吗?原来天下喜爱“少子”的,也并不是我一个人哪。甚至于堂堂的大丈夫不也是如此吗?哈哈,我们甚至能够听得见太后内心的窃笑声。而此时触龙又是如何接下去的呢?“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此时,所有的防备和戒心早已是荡然无存了。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触龙正是在此基础之上道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话题,使太后“渐渐人彀”。其欲擒先纵手法运用之妙,可窥一斑。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看到太后感情变化的脉络: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之色少解→太后笑曰→恣君之所使之。这其间的转承接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真此之谓也。
(3)点题之水到渠成。左师公来此说服太后的真正目的,是让长安君“质于齐”。前面所有的说词,都应该为此服务。但是这个结论怎样得出才不致让赵太后生气而又能接受呢?在这个问题上,触龙非常巧妙地给太后设计了一个二难推理: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面对这一问题,太后的选择无非两个答案:要么承认,要么否认。很显然,她是不会承认的,因为现在不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正是出于对长安君的爱,怎么会比不上爱燕后呢?所以她说:“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那么就只有否认这个答案了。而这正是触龙想要太后回答的。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个推理的过程:a.既然你承认爱燕后比不上爱长安君,那么就要承认对长安君的考虑要比对燕后的考虑长远。b.你对燕后的考虑是“有子孙相继为王”,那么对长安君的考虑只应该比这还要长远才对。c.而事实上你的做法却是“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很显然这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考虑。d.所以说你对长安君的考虑比不上燕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问题说到这里,对于一个本来就有头脑有思想的赵太后,孰是孰非,何去何从,还用得着再多说吗?从太后的 “诺,恣君之所使之”这句答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太后此时的心结已然打开,心中的主意已然下定。触龙的点题收束,真可谓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我们也不难想象此时此地的君臣二人相视一笑的愉悦之情,达成共识之后的融融乐意。借用苏东坡的一句话来说触龙,那就是“非老狐狸不能为也”。
三、智慧
左师触龙确实是一位大智者,在是否让长安君质于齐这件事上,能够立于局外,冷静观之,理智处之。如前面所述,当诸多困难一齐袭来,内外交闲之时,就以赵太后之政治头脑和魄力也难以理其头绪,以致当国家利益需要她作出暂时的牺牲时,也难以接受。从“明谓左右”的“明谓”可以看出,此时赵太后态度顽固而蛮横。而左师触龙却能静心相观,热情相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说服太后使长安君出质于齐。长安君若能出质于齐,则齐兵出;齐兵出则秦兵退;秦兵退则赵国安。于是他凭借自己的大智慧和超群魄力,“愿见太后”。同时,在游说太后的过程中,又能凭借句句“闲情”,看似无心插柳,其实已是绿柳成阴,打动了太后,顺利完成了说服任务。与其说这是一次说服的过程,毋宁说是一个智者心智的流露,是一次大智慧的展现。他与太后的谈话,是一次心灵的沟通。他成功地运用自己的机智,完成了与太后心灵的对撞与契合,既显示了作为臣下的一片忠心,又维护了太后的尊严;既考虑了长安君的长久之计,又保全了赵国的根本利益,收到了一石多鸟之效,展示了一个智者的风采。
四、深情
《文心雕龙》上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触龙之所以能够说服赵太后,除了他过人的机智、巧妙的方式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以情动人”。先看人题,触龙用人之常情打开了话题。作为一名忠心的老大臣,关心君主实属常情。尤其是此时的赵太后,其心情的沮丧,可以说是灰暗之极,而一些大臣却于情不顾,进行强谏,更令其失望。而此时触龙的问候,怎能说不是一番真情流露呢?这是其一。作为转承,触龙是从亲情方面引起太后的注意的。父子人伦,关怀有加,实是常理。“贫家有子贫亦娇,骨肉恩重哪能抛!”以此为引子,引出了太后的母子深情。这是其二。说服太后的目的,既是为了赵太后,也是为了长安君,更是为了整个赵国。最后的结果,表面上看来,触龙丝毫没有涉及到赵国百姓,只是从长安君的长远之计着想,只是从赵太后的角度出发,其实事实上真正受益的不是整个赵国的百姓吗?一旦战争发生,最后受苦受难的还不是老百姓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左师公的良苦用心,不可不察。此其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触龙的款款深情,不仅仅说服了赵太后,同时也打动了无数读者,让我们至今读来仍为之感叹不已。
《古文观止》曾这样评价这篇文章:“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的确不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