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davi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改革调整和大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摆在高等医药院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 对校园文化的解读
  
  (一)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所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以及其所创造形成的过程。校园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重要力量,它既构成学校的“硬实力”,又构成“软实力”,是一所学校的重要表征。它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行为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校园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与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
  
  (二) 校园文化的特征
  1 群体性。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亚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创造的,并且作为一个整体而表现出来的文化。校园文化打上了学校的深深烙印,从而把一个学校群体与另一个学校群体区分开来。
  2
  传承性。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淀,它能够把学校的优良传统不断地传承下来,成为维系学校群体的纽带。校园文化的传承性使一所学校成为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体。
  3
  生成性。校园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着物,它要随着社会、学校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校园文化的变动性决定了它是可塑的,是不断生成的,这为高等医药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4
  教育性。校园文化发挥着育人作用,不论是校园的人工建筑、自然景观,还是校园活动、规章制度,或者是大学精神、思想观念,都会对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等产生较大影响。
  5
  多样性。校园文化的覆盖面较广,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显性校园文化,也有隐形校园文化;既包括学术氛围、校风学风、价值取向、人际关系,也包括文化活动、行为准则、生活方式以及校容校貌、校园环境等方面。
  6
  辐射性。先进的校园文化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精神动力。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的接受者、传承者和创造者,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灯塔”,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1)高校直接向社会输送先进的文化知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2)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通过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引领社会文化。
  
  二 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功能——导向功能:校园文化通过舆论导向、价值导向引导师生员工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指导其行为。规范功能:校纪校规、校风学风等形成较强的“场”,规范、约束校园人的行为,使其融入校园群体,维护学校的集体利益。激励功能:校园文化产生感召力,激发师生员工的主体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其健康成长。凝聚功能:校园文化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向心力,凝聚他们的力量,同心同德推进学校发展。塑造功能:校园文化通过直接的调控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师生员工相对稳定的心理、情感、信念、性格、行为方式。陶冶娱乐功能:校园文化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艺修养,调节其学习、工作、生活,增添人生乐趣。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 建设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是培养高素质医药人才的重要条件
  高等医药院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药人才。这些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发展和幸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其出发点是人的发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它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通过“认识一情感一意志一信念一行为”这一人类认知规律的作用过程,将高校优秀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内化到师生员工的心里,进而外化为他们的行为,激励他们更好地为他人、社会服务。
  
  (二) 建设医药院校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
  和谐的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文氛围浓郁的校园,也就是和谐发展的校园。“先进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大学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医药院校校园物质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物质保障,并给师生员工以美的享受,美亦和谐;行为与制度文化保证了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而又运行规范、秩序井然;精神文化除了直接引导师生员工树立和谐意识,还塑造他们的心理品质、精神境界、理想信念,积极地为构建和谐校园付出自己的才智。
  
  (三) 建设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是培育医药院校大学精神的重要依托
  “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小谋者谋其利,中谋者谋其器,大谋者谋其义。现在,绝大多数高校都比较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大学精神贯穿并体现在校园文化之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指导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着大学精神的培养、形成,“随着大学的逐步发展,大学校园文化也把富有不同时代气息和变化着的环境因素等在内的新成分添加到大学精神之中,从而极大地完善了大学精神的时代性和环境适应性”。
  
  (四) 建设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是推进医药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石
  高等医药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医药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为人类生命和健康培养专门人才的光荣使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高等医药院校改革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流的医药院校离不开一流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一流的大师和科研水平,一流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而这些都和校园文化密切相关。高等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是“融合剂”、“催化剂”,教育、引导师生员工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观念、人道主义职业理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凝聚人心和力量,保障学校的改革发展最大限度地释放整体效应,达到“1+1>2”的效果。
  
  三 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就,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各级领导、各个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在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的硬件设施、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经费投入等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 工作。
  但是,医药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概括如下:
  
  (一) 存在较强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技术主义的倾向
  受市场经济导向的影响,有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和利益最大化,削弱了大学人对公平正义、博爱、人文关怀的思考与尊崇。当代的技术至上思想又加剧了这种趋势,“医学对技术的依赖大大增加,并逐渐发展成为技术主义,即处理社会生物现象的一种非主体化……割裂了医学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医药工作者应该既懂治病又懂人,德才兼备。医学之父希波拉克底在其著名的誓言中宣布“为病人谋幸福是我唯一的目的”;中国自古也有“医乃仁术”的说法,“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大医精诚”的医德要求。这些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二) 存在较强的简单移植、特色不足的倾向
  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尽可能地彰显本校特色。但是,当下不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追求短、平、快,照搬照抄、低层次重复,难以显现该学校所倡导的精神内涵。许多学校的校训也大同小异,往往是机械地从“勤奋”“求实”“创新”“团结”“严谨”等词语中选择4个。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校训中带有“勤奋”的有68所,“求实”的有65所,“创新”的有59所,“团结”的有49所,“严谨”的有25所。
  失去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就会失去品牌、方向,失去师生员工对其的归属感,所培养的学生也会无特色、无个性,消解于大众之中。
  
  (三) 存在较强的手段代替目的、流于形式的倾向
  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可是,有些医药院校过于重视显性文化的建设,对隐性文化重视不够,校园文化满足于表面,停留在活动、娱乐层次,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缺乏思想性、教育性、可持续性。
  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三个切合”的原则:切合医药院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本校的改革发展;切合师生员工的实际需求,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切合校园文化建设本身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作。避免表面文章、形式主义,也是建设和谐校园、节约型校园的内在要求。
  
  (四) 存在较强的主体单一、“两张皮”的倾向
  校园文化建设事关医药院校发展的全局,但是,有些学校却把校园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为共青团部门(或学工部门)的工作。有的学校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仅仅就是让大家背几首古典诗词、看几部红色电影、听几场音乐会,这是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简单化、形而上学的做法。
  有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脱节,将它们隔裂开来,校园文化失去了其得以生存的鲜活土壤,“自说自话”。这违背了校园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也违背了人的思想观念发展的规律。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科研、临床的“两张皮”,最终也会导致师生员工在思想观念、人格等方面的“两重化”。
  
  四 高等医药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形式多样的,但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神”就是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促进师生员工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 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
  各级领导与各个医药院校必须更新思想观念,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文化为基,博爱为怀。要树立凸显本校特色的观念,树立尊重师生员工主体地位的观念,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优秀的医药人员应该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相统一的人。
  “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临床医学也由过去的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从而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所以,要认真制定“贴近学校、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让校园文化所要彰显的主题思想弥漫于整个校园。
  
  (二) 丰富教育内容,拓宽视野
  医药与人密切相关,最应该体现人文精神、生命价值与终极关怀,体现真、善、美。“在医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工作的本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的涵养,促使其成为富有人性化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充满人文精神的师生员工才会真正地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与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师生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谐意识、仁爱精神、奉献精神、救死扶伤精神教育,努力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
  
  (三) 改进方式方法,增强实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主渠道教育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党团活动、重要节假日纪念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将活动的思想性、教育性与文艺性、娱乐性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校训、校歌、校标的精神文化价值,要重视医学生、药学生宣誓活动的特殊意义,它们包含着医药学子的崇高使命、职业操守与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要充分发掘学校的宣传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教学第一课堂、课外活动第二课堂之外的第三课堂)。要多开设哲学、伦理学、法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多举办相关讲座,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要将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融入临床实习、实践锻炼等环节。
  
  (四) 完善工作机制,提供保障
  制度文化本来就是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强制性的东西,建立工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否则,校园文化建设无法凝心聚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要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营造校园文化的和谐氛围。要建立领导机制,责任到人,统筹规划,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保障机制,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要建立评估考核机制,落实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项规定,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结语
  
  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这项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医药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推动校园文化和医药院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4]16号文.
  [2]许建萍,卢洪刚.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2).
  [3]陈瑛.和谐校园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8(3).
  [4]王志刚.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的灵魂[J].中国高教研究,2003(7),
  [5]杨克斯.构建校园文化与塑造大学精神[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2005(3).转引自曹叔亮,大学精神视野中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其他文献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不要瞎扯什么“精英教育”,先把每年100万学生不能就业的问题解决了再说。这是此间笔者经常听到的话语,这样的话语,反映出民间的反“精英教育”情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没有了精英情结。  与这样的话语对应,还间或传来某大学校长说,中国大学目前的主要育人任务,是发展“蓝领教育”,以及教育部某官员出来号召中国大学生,要立志成为普通劳动者。诸多迹象表明,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如今
期刊
对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当前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教育研究者过分热衷于国外尤其是西方教育理论,甚至到了迷信的地步,而对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教育思想却视而不见,或者至少是重视不够。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在当前的教育学话语中,常常会遇见这样的叙述逻辑:直接用西方的教育概念、命题或理论阐释中国的教育问题,或者先陈述西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再附上这些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启
期刊
版式设计是以字体和图版为设计因素的设计形式,近年来受到国内设计界普遍关注。事实上它并非一种新兴的设计形式,究其源头应始于印刷排版。可以说,自人类创造出文字开始,版式的概念即随之产生,无论是手写还是后来的印刷,一直到现在的计算机激光照排.横排及竖排都奠定了文字组成的基本形式。  几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商业设计的拓展,招贴、海报、商业插图和商业印刷及以视觉形象制作的日趋蓬勃和多样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
期刊
近年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性教育等层出不穷的教育理念早已被人们耳熟能详,但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学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中国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目前甚至有被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消融”的不良势头。然而,“创新”和“创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是两个层次上的能力.“创新的本来意思是革新、刷新、改革、改良,是第二级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的原创力.它是人的智力的最高表现,创造力是一切创新
期刊
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包括日常言传身教的一切行为。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    一 教师自律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自律,是指主体以他律为参照,以严格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经常性地检查自己行为中的得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自律就是教师主体
期刊
一 充分认识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的重要性    1 建立大学生就业基地,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减轻毕业生就业压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2007年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和较突出的就业矛
期刊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是学校按学科或专业大类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的管理,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处于基础和重要的位置,是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当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在不断变革,作为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学院自身条件出发,通过体制、模式、机制创新,确定和构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独具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   
期刊
近两年我国高校迎来了“90后”一代大学生,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彰显出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成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新问题。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是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之能够适应21世纪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一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
期刊
在高校俄语专业教学中,俄罗斯概况课课时不多,但内容丰富,它主要介绍俄罗斯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民俗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通常也称为国情知识)对于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很重要的。为使学生在获取系统的国情知识的同时,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能有所提高,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 对授课内容做软硬处理,区别对待    俄罗斯概况课的授课时间有限,如何处理广博而庞杂的教学内容,这是关系到小到教
期刊
观赏渔业类课程在许多院校的水产养殖专业中均有设置,课程名称有的称之为“观赏鱼养殖”,有的称之为“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还有的称之为“观赏水产养殖学”。由于历史和观念等原因,这类课程并不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的主干课程,但随着我国水产业结构的变化,这类课程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产业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之一便是水族产业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水族产业将发展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