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沫经济崩溃后,由于财政货币政策不力、人口少子老龄化、内需不足等结构性问题,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20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使日本财政状况恶化到二战结束时的水平。2009年12月3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新增长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战略”),并于2010年6月18日获得内阁会议的通过。“战略”注重创造新的需求,关注改善民生,以期重振日本经济,被称为日本“百年一遇的良机”。然而“战略”实施不久,日本便遭受了“3.11”大地震,经济发展不得不向灾后重建倾斜,引发“战略”的内容发生一些变化。
一、《新增长战略》的提出:“两条道路”的终结
日本曾经通过选择走“两条道路”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第一条道路”是在二战后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发展公共事业促进经济增长。公共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增加了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缩小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但同时,农村也因此丧失了自身的经济和生活基础,并造成了巨额的财政赤字。“第二条道路”是在21世纪初,日本在“结构转型”的名义下通过提高供给生产率,以及放松管制、推动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等方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带动经济增长。不过,在增长的同时,财富仅集中在少数企业,国民整体收入水平并未提高,中小企业歇业情况不断增加,民众对经济增长缺乏实际感受。因此,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日本既不适合重走依赖公共事业和财政的“第一条道路”,也不能选择已走到尽头的“第二条道路”,日本政府遂制定《新增长战略》,希望通过“第三条道路”,即以创造新的需求和就业为目标推动经济腾飞。
“战略”计划在环境、健康、旅游三个领域创造100万亿日元以上的“新需求”,以此来扩大就业并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并实现两方面问题的政策创新:一是针对全球变暖(能源)问题,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生活方式、运输部门和城市发展等领域产生新的需求,使日本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低碳社会。二是针对老龄少子化社会问题,通过促进社会改革,培育新的价值观,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日本成为医疗超级大国,实现人民安心培育后代、身心健康长寿等目标。
二、《新增长战略》的内容及主要政策措施
“战略”分为六大部分,即环境与能源战略、健康(医疗与养护)战略、亚洲战略、旅游与地区振兴战略、科技战略以及就业与人力资源战略。“战略”计划力争到2020年,日本名义GDP达到650万亿日元,增速超过3%、年均实际增速超过2%,失业率降至3.0—4.0%的范围内。
(一)环境、能源大国战略:“绿色创新”
到2020年,日本在环境相关领域创造超过50万亿日元的市场规模和140万个工作岗位,至少减少1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措施包括扩大电力上网范围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广住宅、办公场所零排放结构,推动包括蓄电池、新一代汽车等创新技术的发展,通过监管改革和建立绿色税制等措施实施集约投资计划等。
(二)健康大国战略:“生活创新”
到2020年,通过促进行业发展以满足医疗、护理及其他健康服务的需要,创造约45万亿日元的市场规模和280万个就业岗位。具体措施主要有促进医疗、护理及其他健康相关产业的国内发展及海外扩展,推进创新性药品、医疗及护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高无障碍住宅供给能力,加强医疗和护理服务基础等。
(三)亚洲经济战略
到2020年,创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推动国内改革实现人员、物流和资金流增长一倍,融入亚洲经济增长等。主要措施包括制定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在亚洲推广日本的“安全、安心”制度,将羽田机场发展为24小时国际枢纽,推进“开放领空”协议,实施国际集装箱和散货港发展战略,修订限制人、财、物流动的法律法规等。
(四)旅游导向与地区振兴战略
到2020年,通过简化亚洲国家公民赴日观光签证手续和制定“休假分散化制度”等措施,日本年外国游客人数增至2500万人,带来约10万亿日元收入和56万个就业岗位。地区振兴战略计划利用区域资源振兴城镇发展,塑造大城市为增长引擎,到2020年,房屋和装修市场规模翻番,不满足抗震要求的房屋比例降至5%,提升食物自给率至50%;木材自给率超过50%;农、林、渔产品及食品出口增长2.5倍,达1万亿日元。具体措施有促进自治保护区域发展,支持偏远海岛、人口稀少地区、贫困地区振兴,设立特区促进大城市和周边区域发展,积极利用反向抵押贷款等融资途径,引入农户家庭收入支持体系,扩大农、林、渔业及相关产品出口等。
(五)科技立国战略
到2020年,日本能主导世界范围内的“绿色创新”和“生活创新”,增加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数量,理工科毕业博士实现全部就业,鼓励中小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高生活与生产效率,官民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超过4%。具体措施有加快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改革,为青年研究人员提供多样化的职业选择,改革创新培育体系和规则,鼓励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等。
(六)就业与人力资源战略
到2020年,建立就业战略对话机制,非全日临时工数量减半,调整女性M型就业模式,促进大龄人口、残疾人就业,增加就业卡持有人数至300万人,鼓励带薪休假,提高最低工资、缩短工时。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年轻人、女性、大龄人口和残疾人就业率,创建“蹦床式”弹性安全网络以满足增长需要,扩大就业卡发放范围并将其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等。到2020年,创造有利于人口持续增长的环境,扭转人口数量迅速下滑局面,消除学龄前和学期儿童课堂轮候名单,确保生育及婴儿看护后人员恢复工作,保持世界顶级学术水平等。具体措施主要有修订规章制度,建立更加灵活的婴儿护理体系,鼓励私人参与教育发展,保障儿童安全等。
三、《新增长战略》的实施与改变
(一)东日本大地震前的实施效果
震前,日本按部就班的实施“战略”的目标,总体上按照原定进程推进。由于“战略”实施理事会仅成立几个月时间,因此工作基本停留在主要政策的制定上,在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年初,“战略”的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确立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基本政策
2010年秋,日本确立“战略”在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方面的基本政策。“战略”实施理事会强调了EPA和FTA对与亚太国家共同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性。具体实施方面,日本稳步推进国际综合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越南两座核反应堆的承建方,并与越南共同开发稀土资源。羽田机场转型、“开放领空”以及增强日本与国际之间人财物交流等问题也得到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实施与美国签署的协议和与韩国航空当局的协议,以及放宽中国人赴日旅游签证手续等方面。
2、实施经济和就业宏观政策
针对日元升值以及海外经济增长疲软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的风险,日本政府制定了“三步走”经济措施以推动“战略”实现,并通过紧急经济措施应对日元走强和通缩。“三步走”的第一步为利用补充开支促进“战略”实施,第二步是制定补充预算,第三步则是在2011财年预算中对“战略”给予优先倾斜。
3、修订税收体系,制定增长制度框架
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吸引外资进入,日本政府创建了综合特区体系,制定内部投资促进计划,并进行了税制和监管改革。税制改革主要包括在国家和地方层面把法人税实际税率下调5%,降低中小企业减税率,为综合特区制定优惠税率等。
(二)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变化
震后,日本的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灾后重建和核辐射控制方面,对“战略”的原有目标的实施产生一定影响。为促进经济恢复和振兴,日本政府修订了环境和能源政策,综合提出了三大新“前沿”,促进“战略”的实施。
1、强化增长潜力的措施:开辟经济前沿
主要措施包括目的明确地推进投资协定、税收协定及社会保障协议的建立,推进“酷日本”品牌建设,有效利用日元升值鼓励海外并购,建设世界级医药和医疗技术基础设施和下一代医疗服务框架,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创造新产业,通过公私合作扩大货币供给,加强保险公司增长潜力和竞争优势,利用农村资源进行能源生产,推动实施分散休假制度,促进旅游立国和高附加值日本旅游品牌建设等。
2、复兴广大中产阶级:开放社会前沿
具体措施主要有制定并实施“青年就业战略”,创建儿童与育儿新系统,促进女性就业,培训全球化的人力资源,推广零耗能房屋实现低碳环保型社会,提高市区备灾及环保性能,利用综合特区振兴地方发展,推广“未来”城市概念等。
3、增强日本全球表现:打造国际前沿
主要措施包括,积极向亚洲及世界推广其在医疗保健、教育、防洪、降低灾害风险、环保以及紧急救援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对外扩张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日本人在国际组织的供职职位,注册日本饮食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塑日本在人类安全、环保技术、世界一流制造工艺、民族特色与文化等方面的国家品牌,战略有效地利用官方发展援助基金等。
四、《新增长战略》简要评述
“新增长战略”目标甚是宏大,内容包罗万象,诸如观光立国战略、亚洲战略、节能环保战略早在多年前就已确立并持续实施,但其他几个战略缺乏新意。尽管如此,在某些方面,如在税收体制改革等领域,“战略”似乎触及到了日本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较深层面,其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代表着一种新的趋势,强烈地表现出日本政府和民众在长期低迷之后的求变之心。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又提出了“三大前沿”,与“战略”在经济社会方面的发展目标基本一致,但在国际表现方面,更注重海外战略,强调日本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亚太地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日本对国际社会在本国文化、技术工艺以及人员配置方面的全面输出,希望在未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主导或引领作用,谋求大国地位,这与日本在国际和亚太地区的一贯政策主张如出一辙。
目前,日本海外战略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大幅增长的国际投资。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海外投资额高达1156.3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2.1%,其中海外并购是主要投资方式,总额约810亿美元。亚洲仍是日本海外投资的重头,在亚洲进行的并购案总计198件,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对印尼、泰国、越南和韩国的投资迅速扩张,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能源资源等领域。日本仍将我国视为重要的海外市场,2011年投资额虽不及上述国家的增长幅度,但总额已达127.8亿美元,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11.1%。日本对我国的投资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往的加工制造类投资多转移至越南、印尼等国家,取而代之的是IT数据中心、环境城市以及服务类项目。此外,随着中日人民币跨境结算额的飙升,日本政府正在研究设立人民币离岸市场。
(祁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一、《新增长战略》的提出:“两条道路”的终结
日本曾经通过选择走“两条道路”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第一条道路”是在二战后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发展公共事业促进经济增长。公共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增加了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缩小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但同时,农村也因此丧失了自身的经济和生活基础,并造成了巨额的财政赤字。“第二条道路”是在21世纪初,日本在“结构转型”的名义下通过提高供给生产率,以及放松管制、推动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等方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带动经济增长。不过,在增长的同时,财富仅集中在少数企业,国民整体收入水平并未提高,中小企业歇业情况不断增加,民众对经济增长缺乏实际感受。因此,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日本既不适合重走依赖公共事业和财政的“第一条道路”,也不能选择已走到尽头的“第二条道路”,日本政府遂制定《新增长战略》,希望通过“第三条道路”,即以创造新的需求和就业为目标推动经济腾飞。
“战略”计划在环境、健康、旅游三个领域创造100万亿日元以上的“新需求”,以此来扩大就业并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并实现两方面问题的政策创新:一是针对全球变暖(能源)问题,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生活方式、运输部门和城市发展等领域产生新的需求,使日本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低碳社会。二是针对老龄少子化社会问题,通过促进社会改革,培育新的价值观,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日本成为医疗超级大国,实现人民安心培育后代、身心健康长寿等目标。
二、《新增长战略》的内容及主要政策措施
“战略”分为六大部分,即环境与能源战略、健康(医疗与养护)战略、亚洲战略、旅游与地区振兴战略、科技战略以及就业与人力资源战略。“战略”计划力争到2020年,日本名义GDP达到650万亿日元,增速超过3%、年均实际增速超过2%,失业率降至3.0—4.0%的范围内。
(一)环境、能源大国战略:“绿色创新”
到2020年,日本在环境相关领域创造超过50万亿日元的市场规模和140万个工作岗位,至少减少1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措施包括扩大电力上网范围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广住宅、办公场所零排放结构,推动包括蓄电池、新一代汽车等创新技术的发展,通过监管改革和建立绿色税制等措施实施集约投资计划等。
(二)健康大国战略:“生活创新”
到2020年,通过促进行业发展以满足医疗、护理及其他健康服务的需要,创造约45万亿日元的市场规模和280万个就业岗位。具体措施主要有促进医疗、护理及其他健康相关产业的国内发展及海外扩展,推进创新性药品、医疗及护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高无障碍住宅供给能力,加强医疗和护理服务基础等。
(三)亚洲经济战略
到2020年,创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推动国内改革实现人员、物流和资金流增长一倍,融入亚洲经济增长等。主要措施包括制定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在亚洲推广日本的“安全、安心”制度,将羽田机场发展为24小时国际枢纽,推进“开放领空”协议,实施国际集装箱和散货港发展战略,修订限制人、财、物流动的法律法规等。
(四)旅游导向与地区振兴战略
到2020年,通过简化亚洲国家公民赴日观光签证手续和制定“休假分散化制度”等措施,日本年外国游客人数增至2500万人,带来约10万亿日元收入和56万个就业岗位。地区振兴战略计划利用区域资源振兴城镇发展,塑造大城市为增长引擎,到2020年,房屋和装修市场规模翻番,不满足抗震要求的房屋比例降至5%,提升食物自给率至50%;木材自给率超过50%;农、林、渔产品及食品出口增长2.5倍,达1万亿日元。具体措施有促进自治保护区域发展,支持偏远海岛、人口稀少地区、贫困地区振兴,设立特区促进大城市和周边区域发展,积极利用反向抵押贷款等融资途径,引入农户家庭收入支持体系,扩大农、林、渔业及相关产品出口等。
(五)科技立国战略
到2020年,日本能主导世界范围内的“绿色创新”和“生活创新”,增加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数量,理工科毕业博士实现全部就业,鼓励中小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高生活与生产效率,官民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超过4%。具体措施有加快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改革,为青年研究人员提供多样化的职业选择,改革创新培育体系和规则,鼓励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等。
(六)就业与人力资源战略
到2020年,建立就业战略对话机制,非全日临时工数量减半,调整女性M型就业模式,促进大龄人口、残疾人就业,增加就业卡持有人数至300万人,鼓励带薪休假,提高最低工资、缩短工时。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年轻人、女性、大龄人口和残疾人就业率,创建“蹦床式”弹性安全网络以满足增长需要,扩大就业卡发放范围并将其纳入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等。到2020年,创造有利于人口持续增长的环境,扭转人口数量迅速下滑局面,消除学龄前和学期儿童课堂轮候名单,确保生育及婴儿看护后人员恢复工作,保持世界顶级学术水平等。具体措施主要有修订规章制度,建立更加灵活的婴儿护理体系,鼓励私人参与教育发展,保障儿童安全等。
三、《新增长战略》的实施与改变
(一)东日本大地震前的实施效果
震前,日本按部就班的实施“战略”的目标,总体上按照原定进程推进。由于“战略”实施理事会仅成立几个月时间,因此工作基本停留在主要政策的制定上,在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年初,“战略”的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确立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基本政策
2010年秋,日本确立“战略”在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方面的基本政策。“战略”实施理事会强调了EPA和FTA对与亚太国家共同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性。具体实施方面,日本稳步推进国际综合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越南两座核反应堆的承建方,并与越南共同开发稀土资源。羽田机场转型、“开放领空”以及增强日本与国际之间人财物交流等问题也得到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实施与美国签署的协议和与韩国航空当局的协议,以及放宽中国人赴日旅游签证手续等方面。
2、实施经济和就业宏观政策
针对日元升值以及海外经济增长疲软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的风险,日本政府制定了“三步走”经济措施以推动“战略”实现,并通过紧急经济措施应对日元走强和通缩。“三步走”的第一步为利用补充开支促进“战略”实施,第二步是制定补充预算,第三步则是在2011财年预算中对“战略”给予优先倾斜。
3、修订税收体系,制定增长制度框架
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吸引外资进入,日本政府创建了综合特区体系,制定内部投资促进计划,并进行了税制和监管改革。税制改革主要包括在国家和地方层面把法人税实际税率下调5%,降低中小企业减税率,为综合特区制定优惠税率等。
(二)东日本大地震后的变化
震后,日本的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灾后重建和核辐射控制方面,对“战略”的原有目标的实施产生一定影响。为促进经济恢复和振兴,日本政府修订了环境和能源政策,综合提出了三大新“前沿”,促进“战略”的实施。
1、强化增长潜力的措施:开辟经济前沿
主要措施包括目的明确地推进投资协定、税收协定及社会保障协议的建立,推进“酷日本”品牌建设,有效利用日元升值鼓励海外并购,建设世界级医药和医疗技术基础设施和下一代医疗服务框架,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创造新产业,通过公私合作扩大货币供给,加强保险公司增长潜力和竞争优势,利用农村资源进行能源生产,推动实施分散休假制度,促进旅游立国和高附加值日本旅游品牌建设等。
2、复兴广大中产阶级:开放社会前沿
具体措施主要有制定并实施“青年就业战略”,创建儿童与育儿新系统,促进女性就业,培训全球化的人力资源,推广零耗能房屋实现低碳环保型社会,提高市区备灾及环保性能,利用综合特区振兴地方发展,推广“未来”城市概念等。
3、增强日本全球表现:打造国际前沿
主要措施包括,积极向亚洲及世界推广其在医疗保健、教育、防洪、降低灾害风险、环保以及紧急救援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对外扩张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日本人在国际组织的供职职位,注册日本饮食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塑日本在人类安全、环保技术、世界一流制造工艺、民族特色与文化等方面的国家品牌,战略有效地利用官方发展援助基金等。
四、《新增长战略》简要评述
“新增长战略”目标甚是宏大,内容包罗万象,诸如观光立国战略、亚洲战略、节能环保战略早在多年前就已确立并持续实施,但其他几个战略缺乏新意。尽管如此,在某些方面,如在税收体制改革等领域,“战略”似乎触及到了日本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较深层面,其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代表着一种新的趋势,强烈地表现出日本政府和民众在长期低迷之后的求变之心。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又提出了“三大前沿”,与“战略”在经济社会方面的发展目标基本一致,但在国际表现方面,更注重海外战略,强调日本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亚太地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日本对国际社会在本国文化、技术工艺以及人员配置方面的全面输出,希望在未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主导或引领作用,谋求大国地位,这与日本在国际和亚太地区的一贯政策主张如出一辙。
目前,日本海外战略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大幅增长的国际投资。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海外投资额高达1156.3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2.1%,其中海外并购是主要投资方式,总额约810亿美元。亚洲仍是日本海外投资的重头,在亚洲进行的并购案总计198件,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对印尼、泰国、越南和韩国的投资迅速扩张,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能源资源等领域。日本仍将我国视为重要的海外市场,2011年投资额虽不及上述国家的增长幅度,但总额已达127.8亿美元,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11.1%。日本对我国的投资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往的加工制造类投资多转移至越南、印尼等国家,取而代之的是IT数据中心、环境城市以及服务类项目。此外,随着中日人民币跨境结算额的飙升,日本政府正在研究设立人民币离岸市场。
(祁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