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历史研究的“范式”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人类学的分支——考古人类学,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可以说起着奠基的作用。在现阶段历史研究中,我们对某一时段的研究常常是通过考古的不断发掘和田野不断调查,使得我们的相关知识的在不断积累,就如同库恩所说的“范式”,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观点”,以此来加深我们对历史认知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对于文字资料较少的历史时期,如古希腊的古风时代及其之前的所谓“黑暗时代”,只能以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来获取更多的资料,使得考古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考古;历史研究;古风时代;黑暗时代;希腊
  中图分类号:K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95-02
  一、考古发现与古风时代的“部落”
  考古在人类历史的研究中,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摩尔根在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时,考古成了获取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1884年恩格斯在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基础上,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书中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进行了阶段式的分类,分别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三个顺序相承的发展阶段。在理论研究中,恩格斯对古希腊的历史进行了评论,将其作为由部落发展到国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例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历史“范式”。
  根据考古学的相关理论,人类社会是一个群体社会,其活动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那么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由此所构成的社会发展的时期阶段,都反映出了每一个阶段社会共同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传统。对于古风时代的部落,摩尔根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社会的进程为:首先,具有共同氏族名称的血亲团体——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随着氏族人口的增多,有的氏族便从中分出一个或几个子女氏族,组成胞族。为了共同防御外族侵扰或征服外族,或者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几个胞族又联合起来形成了部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多,部落活动范围也在扩张,因而各个部落为了使自己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广,就免不了经常发生战争。而战争的结果,要么同利益的部落联合起来,要么强大的部落战胜其他部落,使之臣服,从而形成新的联合。这种部落联合体即部落联盟(古希腊、古罗马称为“民族”)。部落联盟使得领地范围更为广阔。部落联盟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到即将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了。
  在考古中,一旦发现了一群具有同种特征和属性的文化遗物或者遗迹的文化遗存,那么在这个区域就一定有过某一种人类社会的发展痕迹。根据摩尔根的理论,通过对人类社会的考古发掘,知道了部落联盟,随着壮大,国家的产生便是必然的,同时这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以古希腊为例,其氏族组织机构——人民大会。原本是由联盟全体成年男女参加的一种民主大会,由联盟会议主持召开,任何一位参会者都可以发言。大会的任务是讨论联盟内所有问题,并对此作出相关决定,最后交由联盟会议、军事首领去具体执行。人民大会有权否决联盟会议的决议,有权审判联盟内的一切重大的案件。据此,人民大会便成了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审判机关。对于国家的形成,使得之前的发展阶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在历史的考古之中,通过文化遗存,可以知道:城邦代替了部落联盟,联盟会议演变成了元老院,人民大会成了公民大会,最高军事长官则成为最高行政长官的萌芽。
  考古人类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进展,对于国家的发展,在资料和考古挖掘中能更准确地认识到。就如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于“国家”的产生,以古希腊为例,雅典城邦国家产生之前,商业和海上运输虽有发展,但是战争却频繁爆发,致使大量商人、手工业者、难民和被释放的战俘流落在原来的土著氏族部落之中。这些人与氏族部落的聚居在一起,致使当地的氏族成员的散居、杂居现象特别严重,氏族成员在同一地区内共同生产、生活的原始习惯被打乱,对此原有的氏族组织无形中受到冲击,难以发挥其存在的作用;相反,住在一起但彼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组成了农村公社或城邦,并起着组织和管理社会的作用。这种农村公社或城邦的特征不是以血缘而是以地域为联系,而各个部落或联盟实际上又是建立在这些农村公社或城邦的基础之上的。
  在历史研究的范式上,认为古典城邦是从古风时代的部落演化而来的,证据就是雅典存在部落和氏族等名称,这类似血缘系统。但是这是社会进化论的后果而非历史事实,而只是一种“范式”。
  二、考古发现与城邦的兴起
  对于城邦的发展,在学术上的研究,考古的发现功不可没。早期希腊国家的兴起,北京大学历史系希腊研究中心教授黄洋教授认为,城邦的兴起的最主流观点是:迈锡尼文明衰亡后经历了一个黑暗时期,之后城邦于公元前8世纪中期的“8世纪革命”之中兴起,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中断。而这一观点又被普遍接受,成为诸多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范式。这一范式的形成一方面是考古学不断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接受了考古学不断发展的逐步挑战。
  这一范式的形成,主要是一些考古学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的不断积累。A.M.斯诺德格拉斯提出了一系列论述,他的观点被接受并确立了公元前8世纪革命的范式。在他的《考古学与希腊城邦的兴起》一文中,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搜集,发现阿提卡墓葬数量的大量增加,由此得知人口的剧增,并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从而论证了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了。之后在《古风时代的希腊》一书中,他将城邦的兴起称之为“结构性革命”。
  对于墓葬的发掘,在考古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证明社会发展的证据,可以充分的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真实情况。墓葬的发掘,可以说反映了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文化遗存。通过考古,不难从中得知当时人们的地位、宗教信仰、现实生活的缩影。因此,在古希腊的研究范式中,考古还原了当时的真实社会状态,帮助我们能准确定位每个时期的发现。扬·莫里斯在《墓葬与古代社会:希腊城邦的兴起》一书中之处:人口增长、“城市化”、修建城堡、神庙建筑等等都是“城邦的间接体现”,“在于它们并非城邦所独有的,因此最多只为确认城邦提供了必要的却不是充分的条件”,他并将墓葬看成是“社会结构通过仪式媒介进行自我表现的物质遗存”。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展和文献资料的详实,以之前所提的阿提卡墓葬为证据,扬·莫里斯提出在整个“黑暗时代”,墓葬的减少主要是因为当时人们之间已经有阶级之分,只有贵族身份的人才能有墓地,这是贵族群体地位的象征,而普通成员死后没有墓地,只是简单的埋葬,为此出现了中断,这是考古不可见的。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要靠考古的证据,也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审视历史,在希腊的个案中,法国学者德·波里尼亚克在探究城邦的兴起时,认为还应从宗教的崇拜去认识城邦的兴起。他认为,希腊的宗教观念和习俗之所以发生了持续的变化,这主要是宗教崇拜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宗教让人们形成了共同体意识。德·波里尼亚克说,“是通过宗教生活,一种新的社会群体才得以逐渐形成,它建立在其成员共同依附同样的宗教领土的基础之上”。
  实际上,这种强调古风时代和迈锡尼文明之间断裂的范式,在考古学上并非没有破绽。在迈锡尼文明和后来的希腊城邦文明的研究中,确实了宗教信仰的意义。也正是因为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实,进一步证明了宗教存在的意义。
  西方学者之所以强调两者之间的中断,是因为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起了作用。城邦文明历来被看成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因此它必须同被认为带有专制王权色彩的迈锡尼文明区分开来。然而这样的解释忽略了迈锡尼文明和希腊城邦文明之间的诸多联系,而且考古学证据表明所谓“黑暗时代”亦非通常认为的那般黑暗,希腊人群体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续。
  三、结语
  通过对古希腊的个案研究,在考古与历史研究的范式中,考古的不断发现与更为细致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在对历史发展的传统观点上,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不能只是“范式”的研究,运用考古人类学等学科知识,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即考古人类学可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传统观点。
其他文献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摆脱一些困境,必须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之路。作者在剖析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体会,提出了一些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新举措。  关键词:思政课;现状;实效性;创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77-02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近些年来,它在对大学
期刊
摘要:在追求教育公平和谐发展的今天,农村教师流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农村教师的不合理流动不仅会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发展,而且会拉大义务教育城乡差距,造成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充分认识农村教师流动的现象及影响,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农村教师的不合理流动问题,促进农村教师的合理流动,为农村义务教育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教师队伍,逐步实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培养现代化建设者的主要渠道之一。高职生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对高职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任。上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一味追求专业技能课程所采用的一些新教学方法;同时既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又要把实践教学规范化和制度化。  关键词:高职生;思想政治课;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
期刊
摘要:针对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依据自主学习在“双师型”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就比较适合于高职专业教师的自主学习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期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03-02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地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地确立和中西文化地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道德水平出现了一些下滑。受其影响,师德缺失成为制约和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瓶颈。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民族的希望。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既是推动以德治国,又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师德;教育;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人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良好的生命教育能够让人获得生活的快乐与生命的幸福,使其整个人生有意义与价值。当前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严重的缺陷,表现为过分强调工具理性主义、教育功利主义、知识权威主义、道德理想主义,从而导致人文教育的失落、生命与生活平衡的失调、健全人格的障碍、文化信仰的危机。  关键词:生命教育;人文教育;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
期刊
摘要:自学考试是提高护士学历层次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目前高职护士自考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注意。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才能使得高职护士新生自考的通过率提升,从而使得高职护士的学历得到提升。在高职护士新生自考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帮助,从而使得他们能够顺利的通过自考。根据本人的一些相关经验,谈谈对高职护士新生自考本科的影响因素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进行交流,
期刊
摘要:在古代,中西方的人民就开始追求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阶级,财产公有,人人自由平等、生活幸福的社会理想。这种古代的理想社会观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代代相传、经久不息。它不仅推动了各国劳动人民开展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而且成为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大同;太平;平均主义;财产公有;社会理想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0
期刊
摘要:有关于幸福的探讨由来已久,哲学家们在哲学和伦理学方面已经对其做了大量描述和讨论。如果进行简单的思考“幸福”,我们可以从幸福的定义,其表现形式,以及个人幸福的自私等方面进行个人思考。当然,幸福的定义是难以确定的,我们不必深究哪个定义更加准确,而只要从心里明白什么是幸福即可。为了追求最好的生活,我们需要用感觉去感知幸福,让自己活得幸福。  关键词:幸福;感动;自私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
期刊
摘要:贫困学生认定工作是开展一切扶贫工作的基础,是学校实施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开展困难资助、勤工助学活动,审核国家助学贷款资格的重要依据。由于对贫困生的认定一直缺乏一个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认定办法贫困等级的界定也困扰着各高校的学生工作人员,或多或少出现了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没有得到资助,不是真正家庭贫困的学生却得到了利益,从而影响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贫困生;贫困生认定;问题;对策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