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作文,除了多读多写别无选择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要求考生为班级举行的读书会准备一个讨论发言稿,就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故事中令自己感触最深的那个人,谈感受与思考。
  一见这道作文题,不少老师都感到一惊、一喜、一忧。
  惊的是这些年,年年关注时政热点,回应社会关切,今年这道题却风向大变,变成关注传统文化、评说历史人物了,完全出人意料。考前写了那么多时政热点时评题,白忙了;今年考历史人物评说题,押宝的全押砸了。这是一惊。
  喜的是作文题中的史料简明,一望而知,谁都有话可讲。考生不难从这三个历史人物的爱恨情仇和精诚合作中,看到其震古烁今的品格、烛照后人的光辉,应当说题目不难。这是一喜。
  忧的是写好不易。因为考生若审题草率,忽视任务驱动性指令,很容易把这道作文题看成一般的材料作文:由材料中的某一人物联想到古往今来的某一类人物,由材料中的某人的某一品格,由点到面联想到人们崇尚的某种品格,以此为中心加以论述。这种传统的材料作文,考生再熟悉不过了,被陈题带到沟里去的现象很容易发生。再说,这是读书会的讨论发言,题目又要求考生写感受和思考,从形式上看,很像一篇普通的读后感。于是一读,二感,三印证,四表态,常见的读后感套路立马涌现,车陷旧辙,险象环生,老师不由得不忧。
  其实这道作文题虽似曾相识,但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差就差在任务驱动指令的那个关键性问号上:三人中“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写作者的论点必须由此而确立。也就是说,你文章的论点必须是某人的闪光点,由此展开论述——为什么此人的闪光点让你感触最深?你可以从史料分析出发作由正及反的比较、由表及里的开掘、由此及彼的联想,你也可以用历史或现实的事例佐证、用自身发展中的实例印证、以个人对品德修养提高的渴望相呼应。总之,你论述的对象必须是三人中的某一人,论述的观点必须是“这人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试题需要你“就事论人”,而不是一般材料作文的“就事论理”。也就是说,你要通过对三人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及后人的评价中的某一侧重点的评说,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从中汲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你可以由“一人一点”立论,写这一历史事件中三人里某一人的某一个闪光点让你感触最深;也可以“一人多点”立论,写某人人格品德表现出的数个侧面,立体地评说人物,让人物浮雕般地凸现出来。不过若用后者,要處理好总分关系,不要把人物大卸八块,使人物失去整体感,要让人物的数个侧面支持同一人格特征。例如某考生认为齐桓公海纳百川、胸襟开阔、待人宽容的品格让自己感触最深。文章从四个侧面论述齐桓公的宽容。一是为国宽容。齐桓公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记一箭之仇。须知那一箭若不是衣带钩挡着,桓公命已休矣。后来装死逃脱,也是奇耻大辱。但齐桓公目光如炬,看重千秋霸业,不计个人恩怨,胸怀来自眼光,宽容基于爱国。二是识人宽容。齐桓公识人不求全责备,不计前嫌,不究过往,而是看重管仲不以兵车、不靠杀戮就能一匡天下的能力,让他辅佐自己实现成就霸业的宏图大志。三是用人宽容。齐桓公不因管仲背叛前主而对他今后能否忠于自己产生怀疑,桓公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宽容豁达,终于君臣一心,共襄盛举。四是纳谏宽容。齐桓公广开言路,从谏如流。鲍叔举荐曾经的仇敌,对齐桓公来说必是逆耳之言,但桓公以开阔的胸襟采纳了鲍叔的谏言,成为古今美谈。这位考生笔下的历史人物形象丰满、光彩照人,其思路开阔又开合有致,逻辑缜密,属上乘之作。
  当然,我们所担心的一些情况,也还是发生了。在考生的作文答卷中,时见有人陷入旧辙,无力自拔。
  一些考生不是评说“齐桓公的包容”,而是评论“包容不可或缺”。这些考生写提炼观点的材料作文轻车熟路。他们先引述材料,然后未作任何分析评论,便突发感叹:“从这段史料中我们看到了齐桓公包容的品质,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呀!”接着,抛开齐桓公,不依题意就事论人,而是一步跨进就事论理,推出自己的论点“包容可贵”,随后一连串打出三个分论点——“包容是眼光远大的结果”“包容是胸襟开阔的表现”“包容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最后以“我们要学会包容”作结。这些考生不幸落入陈题窠臼,失分惨重。
  还有考生把读书会上评说历史人物的读后感写成了一般的读后感。且不说抓住题中材料的片言只语、借题发挥的读后感有悖题意,就是与题中材料“心心相印”的读后感,也不可放错重心。如果不把重心放在对历史人物的评说上,而放在联系实际、就事论理上,也属误读题意,会影响得分。由此可见,备战高考作文,就得多写多练。各种题型的作文都得练,包括时评类作文、联想类作文、感想类作文、体验类作文、历史人物评说类作文、思辨类作文、探究类作文等等。即便是就同一材料写作,因为有不同的任务驱动指令、不同的写作情境,写作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考生不妨试试将一道作文考题的写作情境作不同的变换,以训练自己的应对能力。同时必须认识到,练写议论文,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就是依据题意确立论点,精确瞄准论述对象,用上十八般兵器,列出各项理由论证论点。明乎此,任题目千变万化,都逃不出你的火眼金睛。
  今年全国I卷作文题的任务驱动指令中还有两个关键词不可忽视,一是“读书会”,一是“讨论发言稿”。这两个关键词共同指向提高写作水平的要诀之一——多读。
  多读包括精读与泛读。精读要求开卷而读、掩卷而思;泛读则要拓宽视野、放出眼光:二者有机结合,方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说理充分。
  这道作文题引用的史料,是现行高中人教版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中一篇例文曾引述过的史料(这也传递了高考语文命题回归教材的信号),说的就是齐桓公的宽容。“多读书”的呼声震天响,喊了许多年,我们可不能“灯下黑”,连曾在教材里出现过的史料都闻所未闻吧。
  良好的精读习惯是读与思双管齐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例如评说齐桓公终于重用管仲时,有的考生赞其为伯乐,这就是“思”之不足。伯乐是能识得千里马的相马者,比喻那些识得人才、推荐人才的人。在这个历史故事中,鲍叔才是伯乐,而齐桓公是用才之人,以伯乐赞之,实属张冠李戴。   又如评说管仲时,有考生认为管仲改换门庭,投靠新主,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并认为这也符合管仲一贯趋利的性格。这显然属“思”之不深,把人物矮化了。试题材料中孔子的话一针见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足见,管仲相信自己有谋略,能兵不血刃,协助齐桓公达成霸业,使天下黎民免受刀兵之灾、流离之苦,过上安定的日子。他不顾从阴暗处泼来的“事二主,不专一”的污水,心系百姓,兼济天下,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这是弃小义而顺大义的表现,岂是因个人“趋利”而为?
  再如评说鲍叔时,有考生认为鲍叔力荐管仲,是二人多年情谊使然。这些考生可能读过管鲍之交的故事,在作文中详细罗列二人早年结下的深厚友情的事例,唯独罔顾题中材料所言“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这一要点。抽走历史事件的关键,对历史人物的评说就变味了,鲍叔秉公荐才,反倒成了为友人开后门了。思之肤浅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
  多读还包括泛读,要博览群书。这样印证观点时选择恰当例证方能如探囊取物,得心应手。不少考生书读得多,征引事例内容丰富,论述观点举重若轻。如评说齐桓公胸襟开阔、用人不避仇,就联想到曹操用人;评说管仲知恩图报,获桓公知遇之恩便涌泉相报,就联想到荆轲刺秦;评说鲍叔秉公荐才,就联想到祁黄羊举荐仇人解狐为南阳令,国人称善。熟悉《论语》的考生还引用孔子回答子贡的质疑时说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来赞美管仲的历史功绩。考生写道:孔子动情地说,没有管仲,我们恐怕都成了被发左衽的野人哩。这样的读书会,书香扑鼻;这样的讨论发言,特别有书卷气。
  讨论发言稿,是表达交流中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初中语文教材与高中语文教材的口语交际中,各有一个专题,专门训练讨论发言稿的写法。它看似单向表达,却含有一定的双向交流的因素。讨论发言时,发言人不能在自己的四周筑起高墻,与主持人及与会同学,尤其是其他发言交流者完全隔离,不可自话自说,甚至自言自语。与主持人的互动,与前面发言同学的交流沟通是必须的。讨论的语言要有探讨性、亲和力,发言结束,顺致谢忱,也是起码的礼貌。这看起来是文体要求,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和多读书形成的丰富的语感有关。阅读与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没有阅读形成的功底,写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成功地从几百万师生的围追堵截中逃逸,告诉我们备战高考作文,还是稳扎稳打,全面训练各种题型为要。不要看到前年的“世纪宝宝中国梦”、去年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不少人押中了宝,就放弃了全面训练。从命题角度看,大家都猜中考题和大家都猜不到考题,对于考生来说都是一样的公平。何必如此痴迷于猜题押题,浪费考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和精力?
  备战高考作文,多读多写是不二法门;舍此,别无选择。(作者单位:王亮,南昌大学;王道信,南昌十七中)
其他文献
(一)  鲍叔不朽清流长  ——读书会上的发言稿  湖南一考生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春秋时期,兵燹不绝。刀光剑影中,英豪杰士在历史长河中定格。大家既颂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又景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管仲。洇染着历史的气息,泅渡年岁的长河,鲍叔,这位牵连着霸王伟业和相国雄才的智者忠士,更令我咏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韩愈尝喟然慨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期刊
早上6点,晓荷起床外出跑步。前方一个瘦小的身影映入了眼帘,那人背着手,低着头,目光下垂,步履沉重,一身灰色的衣服与灰蒙蒙的天空、街道融为一体。追上那人后,晓荷认出他是隔壁的老爹。近距離一看,晓荷吃惊不小,几天没见,老爹的头发几乎全白了!晓荷拍了拍老爹的肩膀,他缓缓地转过头。看到是晓荷后,老爹挤出了一丝笑,但只是一会儿,他的目光又涣散了。  老爹最近真的反常啊,晓荷忍不住想。以前附近的老人数他最精神
期刊
小说《边城》清浅淡泊却韵味深长,如何读出它的纹理和柔情?  课文节选部分为原作三、四、五、六部分,情节非常散淡,初读时,很难把握其文本脉络和情感主旨。那么,这四个部分到底有没有故事情节?有没有其自洽的文本逻辑和表达意图?答案是肯定的。  这短短的几段文字,精妙呈现着少女的情窦初开和少年的怦然心动,干净、纯粹、美丽。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展现的是湘西茶峒的民俗背景,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桃花源般的世界:这里
期刊
一切技巧性的东西都会抹杀文章的意境。阅读《瓦尔登湖》,清新的湖水清香仿佛从书中溢出,我的脑海里一直会出现的那个孤独却清醒的身影,静静地漫步于瓦尔登湖畔。蓝天下,梭罗与瓦尔登湖已经融为一体,水面映人,人心入水。可以说,湖水是梭罗寻找自我的源泉和灵感,在水的倒映下,他的人格愈发显得耀眼。  水,探寻自我的源泉  不管从怎样的角度去欣赏,我们首先得去感受这湖水与梭罗的情缘,猜测他为何要定居于此。两年超凡
期刊
家住湖边,每年的活动少不了采菱这一项。  每到采菱时节,家里都要忙活一阵子。全家上下不是在采菱,就在去采菱的路上。  立秋前后,菱角开始结出果实,一开始是绿色的,渐渐地变成了褐色、黑色。每年这时,外公都会从院子角落的那个小黑屋里拖出那条船。外公很宝贝他的船,所以每次搬船都兴师动众。这是条乌篷船,黝黑的篷顶油光发亮,船身用的是上好的木头,呈暗红色,篷上还有窗子。它很结实,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  去采
期刊
甘蔗的生长期比较长,往往要春种,到秋冬才能收获。小时候,甘蔗一成熟,我就跑去甘蔗田,挑选粗壮高大的甘蔗,用力将它齐根掰断,而后撕去叶子,在膝盖上一磕,将甘蔗折成几段,握住甘蔗在手心转几圈就算洗过了。我迫不及待地用牙齿撕开甘蔗皮,使劲咀嚼,甜而不腻的甘蔗汁便顺着口腔直淌到喉咙,让人无比享受,吃完一根还想再来一根。  新收的甘蔗一时吃不完,聪明的农人就将甘蔗埋在土里,除了叶子会腐烂,一直到来年的清明节
期刊
前些天,妈妈买回来一只小乌龟。我高兴极了,把它当做宝贝似的精心喂养起来。  小乌龟真可爱呀!它的头呈三角形,两颗比芝麻还小的黑眼珠滴溜溜直转,看上去还挺机灵。它背上驮着一个墨綠色的硬壳,活像背着一块护身盾牌。身后一条小尾巴一翘一翘的,有趣极了。  小乌龟的胆子真小,我只要一走到它面前,它的头、脚、尾巴全都缩进壳里,好像成了一个石头疙瘩,你怎么逗它,它都无动于衷。  小乌龟特别爱往外爬。可是盆子又高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
期刊
翻开历史厚重的书页,泛黄的纸卷上一个孤独的身影独自前行。他雄才大略,有远见,有抱负。他冷血,他无情,他备受争议——他叫嬴政,一个动荡年代的独行者。  初识嬴政,我对他没有一点好感。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名字总是和“暴君”“暴政”等连在一起。后来随着掌握资料的增多,我得以更深地了解他。我慢慢地意识到,他是那样可悲、可怜而又可敬。  所谓英雄,是出现在特殊历史时期,有着特殊经历,拥有特殊才能,干出非凡事
期刊
逻辑是论述文写作的灵魂。一篇文章如果缺少逻辑性,就会立意虽好却表述不清,布局虽好却不够连贯,文采虽好却含混不清。所以,写作必须体现逻辑性,它要求我们说话要严密,不能有漏洞,更不能前后矛盾,否则文章的说服力就会减弱。就论述文写作来说,这种逻辑性更多地体现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总论与分论之间、各分论之间以及材料与材料之间。只有逻辑性加强了,议论才能言之成理。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论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