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夏天,从初中到了小学。第一次教小学,还是一年级数学。从十五六岁的大孩子一下子到了六七岁的小孩子。一切都要重新探索研究。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点杂想:
1想尽一切办法让一年级学生坐得住
这里是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里接受的都是极为不正规的教育。学生刚刚入学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做不到十几分钟就有喊饿的,喊渴的;课堂上忽然唱起了歌或者跑到别的学生那里去了的;没到下课时问尿裤子的。等等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一下规范:
1.1不停的提醒。上课先问学生:上课前都上厕所了吗?没去的快去。不停的提醒学生课问一定要上厕所。上课不能喝水,渴的话课件喝。上课不能无缘无故的唱歌。更不能随便下位。
1.2利用小游戏锻炼孩子的定性。每当上课看见大部分学生坐不住的时候,我都会和学生做一分钟不动的游戏。到了后来学生都主动要求做不动的游戏,甚至主动加到了三分钟。
1.3利用激励。每一节课结束时都表扬整节课表现好的同学,开始上课时,表扬上节课表现好的,让全班同学向其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学生上课都能认真学习。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了。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对数学的认识更是仅仅停留在1、2、3、4、5、6、7这些数上。对什么是数学还很陌生。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和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法则。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从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入手,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逐步脱离直观操作,达到抽象化,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认识数4的实际意义,建立数学的概念,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2.1出示图片(田野里,有4台拖拉机在耕地),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在干什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台拖拉机,有几位司机,然后把这幅画的意思连起来说一遍(板书4)。
2.2在黑板上演示数量是4的实物,让学生数出各是多少,然后概括:刚才我们数的那些东西,它们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4来表示。4可以表示4台拖拉机的4,4个玉米的4,4位老人的4,等等。
2.3让学生利用学具,用小棒摆出正方形,通过观察和操作,明确正方形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并且有4个角。
3正确的利用激励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刚开始上一年级热情很高,不用老师提醒学习都很认真。但是一个月多以后学生就逐渐的体现出不同了。并且学生来自四个不同的幼儿园。有些学生还好,会10以内数的加减法了,而有些学生却是连2加3这样的题都很困难。刚开始的时候还能跟得上。学了一个月以后逐渐的就跟不上了。有部分学生对数学渐渐地不怎么感兴趣了。为此我正确合理的利用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1尊重赏识不等同一味表扬。在教学中尽量的的对学生用激励。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即时的口头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很好,但一味的表扬与激励使学生往往对自己没有清醒和全面认识;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只听得表扬,不能听批评,盲目自在。而一听到老师的批评就丧失信心,大受打击,从而一蹶不振。尊重具有相对性,对一个人的尊重不等于一味顺从、迁就,尊重一个人就要严格要求他。因而,尊重不拒绝批评,课堂上教师随意的夸奖对学生起不到因有的积极作用,反而会降低教师表扬的权威性和价值性。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并且让学生充分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批评。
3.2要进行适度的激励。曾经看过一个这让的实验。有一位心理学家,他把学生分成两组,做同样一些数学题,对第一组的人,每做出一题奖1美元,第二组则完全不奖励,结果是第一组的学生做得又快又好。实验完成后,有一段空闲时间,学生喜欢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于是人们都猜测,第一组的学生有更多的人继续做题,因为奖励已培养了他们做题的兴趣,可实验结果却出乎人们意料,是第二组的学生更多。实验表明,过多外在奖励,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3.3激励更要延伸到课后。对学困生的课后辅导与作业分析。我更把鼓励话语持在口中,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这些孩子内心已充满了自卑,这时,一句温暖的话语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4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
到了学期末单纯的兴趣已经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个时候要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
4.1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题。在学生认识了数的概念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再让学生画线段图。让学生画图有以下几点好处:①促进学生仔细读题,弄清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②学生通过画图,可以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③借线段图,容易正确列式。④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做好铺垫。
如教学“学校有13个篮球,拿走9个,还剩几个?”当学生经过审题,实物图演示,明确了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寻找解法并正确解答后,可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a,用“一”表示一个篮球。b,学校有13个篮球,就画13个“一”。c,拿走9个用彩色粉笔标出9个篮球的长度并说明拿走9个篮球的长度。d让求“还剩几个”,在图上相应的部分表示出来。P,让学生看图讲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讲述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4.2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一年级要切实打好口算基础,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4.2.1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教学20以内的加法时,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进行加法的基本方法——凑十法。教学时,要注意通过练习,指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出最优的口算方法,达到脱口而出。如: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启发学生把得数个位上的数和9加几中的几进行比较,从中发现,9加几得数都得十几,而十几中的几是比9加几的几小1,根据这一规律,使口算速度得到迅速提高。
4.2.2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尽可能的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想要学生口算好,最关键是要充分的锻炼。在日常教学中,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和学生玩各种各样的口算游戏。在完成每堂课的课堂任务的空余时间。让学生互玩口算游戏。
4.3参加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许多学生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模拟一个“小小营业员”的情景,再现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断,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人民币元、角、分的认识,课后还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和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菜,超市购物,帮妈妈付钱,第二天交流买东西的情况。这样,既有助于课本知识的消化、理解与吸收,又能开阔眼界。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更体验到了学习本领后得以运用所带来的喜悦。
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再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
以上是我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杂想。通过上面这些方法学生从能坐住到正确的认识数学,到对数学产生了深层次的兴趣,到掌握了学习数学的一些方法。最终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
1想尽一切办法让一年级学生坐得住
这里是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里接受的都是极为不正规的教育。学生刚刚入学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做不到十几分钟就有喊饿的,喊渴的;课堂上忽然唱起了歌或者跑到别的学生那里去了的;没到下课时问尿裤子的。等等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一下规范:
1.1不停的提醒。上课先问学生:上课前都上厕所了吗?没去的快去。不停的提醒学生课问一定要上厕所。上课不能喝水,渴的话课件喝。上课不能无缘无故的唱歌。更不能随便下位。
1.2利用小游戏锻炼孩子的定性。每当上课看见大部分学生坐不住的时候,我都会和学生做一分钟不动的游戏。到了后来学生都主动要求做不动的游戏,甚至主动加到了三分钟。
1.3利用激励。每一节课结束时都表扬整节课表现好的同学,开始上课时,表扬上节课表现好的,让全班同学向其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学生上课都能认真学习。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了。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对数学的认识更是仅仅停留在1、2、3、4、5、6、7这些数上。对什么是数学还很陌生。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和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法则。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从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入手,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逐步脱离直观操作,达到抽象化,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认识数4的实际意义,建立数学的概念,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2.1出示图片(田野里,有4台拖拉机在耕地),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在干什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台拖拉机,有几位司机,然后把这幅画的意思连起来说一遍(板书4)。
2.2在黑板上演示数量是4的实物,让学生数出各是多少,然后概括:刚才我们数的那些东西,它们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4来表示。4可以表示4台拖拉机的4,4个玉米的4,4位老人的4,等等。
2.3让学生利用学具,用小棒摆出正方形,通过观察和操作,明确正方形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并且有4个角。
3正确的利用激励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刚开始上一年级热情很高,不用老师提醒学习都很认真。但是一个月多以后学生就逐渐的体现出不同了。并且学生来自四个不同的幼儿园。有些学生还好,会10以内数的加减法了,而有些学生却是连2加3这样的题都很困难。刚开始的时候还能跟得上。学了一个月以后逐渐的就跟不上了。有部分学生对数学渐渐地不怎么感兴趣了。为此我正确合理的利用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1尊重赏识不等同一味表扬。在教学中尽量的的对学生用激励。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即时的口头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很好,但一味的表扬与激励使学生往往对自己没有清醒和全面认识;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只听得表扬,不能听批评,盲目自在。而一听到老师的批评就丧失信心,大受打击,从而一蹶不振。尊重具有相对性,对一个人的尊重不等于一味顺从、迁就,尊重一个人就要严格要求他。因而,尊重不拒绝批评,课堂上教师随意的夸奖对学生起不到因有的积极作用,反而会降低教师表扬的权威性和价值性。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并且让学生充分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批评。
3.2要进行适度的激励。曾经看过一个这让的实验。有一位心理学家,他把学生分成两组,做同样一些数学题,对第一组的人,每做出一题奖1美元,第二组则完全不奖励,结果是第一组的学生做得又快又好。实验完成后,有一段空闲时间,学生喜欢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于是人们都猜测,第一组的学生有更多的人继续做题,因为奖励已培养了他们做题的兴趣,可实验结果却出乎人们意料,是第二组的学生更多。实验表明,过多外在奖励,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3.3激励更要延伸到课后。对学困生的课后辅导与作业分析。我更把鼓励话语持在口中,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这些孩子内心已充满了自卑,这时,一句温暖的话语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4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
到了学期末单纯的兴趣已经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个时候要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
4.1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题。在学生认识了数的概念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再让学生画线段图。让学生画图有以下几点好处:①促进学生仔细读题,弄清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②学生通过画图,可以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③借线段图,容易正确列式。④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做好铺垫。
如教学“学校有13个篮球,拿走9个,还剩几个?”当学生经过审题,实物图演示,明确了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寻找解法并正确解答后,可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a,用“一”表示一个篮球。b,学校有13个篮球,就画13个“一”。c,拿走9个用彩色粉笔标出9个篮球的长度并说明拿走9个篮球的长度。d让求“还剩几个”,在图上相应的部分表示出来。P,让学生看图讲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讲述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4.2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一年级要切实打好口算基础,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4.2.1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教学20以内的加法时,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进行加法的基本方法——凑十法。教学时,要注意通过练习,指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出最优的口算方法,达到脱口而出。如: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启发学生把得数个位上的数和9加几中的几进行比较,从中发现,9加几得数都得十几,而十几中的几是比9加几的几小1,根据这一规律,使口算速度得到迅速提高。
4.2.2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尽可能的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想要学生口算好,最关键是要充分的锻炼。在日常教学中,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和学生玩各种各样的口算游戏。在完成每堂课的课堂任务的空余时间。让学生互玩口算游戏。
4.3参加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许多学生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模拟一个“小小营业员”的情景,再现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断,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人民币元、角、分的认识,课后还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和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菜,超市购物,帮妈妈付钱,第二天交流买东西的情况。这样,既有助于课本知识的消化、理解与吸收,又能开阔眼界。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更体验到了学习本领后得以运用所带来的喜悦。
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再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
以上是我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杂想。通过上面这些方法学生从能坐住到正确的认识数学,到对数学产生了深层次的兴趣,到掌握了学习数学的一些方法。最终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