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产品定位,要从竞争出发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h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中的调味品企业,多数会寄希望快速跟进领先产品的办法,来迅速获得业绩增长,而实际上标杆企业,就像开车一样,别人的车开在前面,可以随时挡住你的前进。
  
  调味品企业取胜的关键到底是什么?很多企业向我们咨询时,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
  很多人主观认为调味品行业门槛低,觉得很好进入,而一些已经进入的企业,也是这样认为,但是实际上,新入行的调味品企业,存活率很低,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不懂技术与不懂市场造成的,实际上,调味品企业有很多是依靠技术来取得胜利的,甚至有几大技术迷团:
  其一是海天草菇老抽的上色效果,炒菜前可能与别的老抽酱油区别不太大,但是爆炒之后,别的酱油炒的菜已经变黑变暗了,但是海天草菇老抽炒出的菜颜色依然色红润鲜亮,这倒底是为什么?
  其二是太太乐鸡精的配方,盐的含量不低但并不感觉咸。大家可以检测一下这个品牌的鸡精产品盐的含量,烧菜你用同样的盐加进去,大多数的鸡精会感觉咸,但是太太乐的鸡精却不会,这倒底是为什么?
  其三是东古腐乳的成本控制,这家由国营老厂转制的企业,腐乳产品的成本控制可能是全国做得最好的,东古可以用多数企业的制造成本进行销售还可以赚钱,这倒底是为什么? 有很多的企业和个人,宣称已经发现领先上述企业的办法,将样品寄给我们,但是要么指标不符,要么不能规模化生产。
  这是笔者认为的调味品行业的几大迷团,因此,调味品企业要走模仿的路,要取得量上大的增长,要走得远,活得久,是比较困难的,价格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那么当子类产品存在行业技术标杆障碍的时候,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其实,这些难以一时突破的技术障碍,就像当年二战时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一样,你正面进攻,必死无疑,解决的办法是绕过去。
  鸡精市场从一个每年以50%速度成长的子类,变成一个被外资企业控制全国战局的产业,真正的洗牌路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中国本土鸡精企业,8年抗战,并没有胜利,取而代之的是,全国大势已去,收缩成地方品牌。
  在这样的背景下,食神骨味素的异军突起令人侧目。如同当年坚固的马其诺防线,并不需要去攻一样,食神骨味素绕过了鸡精调味品血肉横飞的红海,开辟了骨味肉味调味品的蓝海,产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骨味素强调两大卖点,一是肉骨鲜香,滋味醇厚;二是补钙;卖点一巧妙地将自己和鸡精区格开来,开创一个新的品类,中国人喜欢吃肉骨头,食神骨味素强调通过先进的骨髓提取工艺制成能简单调味,使菜肴具有肉骨头的香味和滋味;卖点二利用饮食同源的理论,将“骨髓”、“钙”、“食补”紧紧结合在一起,言之成理,令人信服。
  发展中的调味品企业,多数会寄希望快速跟进领先产品的办法,来迅速获得业绩增长,而实际上标杆企业,就像开车一样,别人的车开在前面,可以随时挡住你的前进。
  很多的企业在跟进陶华碧老干妈的时候,就遇到这一问题,先是陶华碧在老干妈品牌上打下埋伏,等待各家企业把老干妈类产品炒得火热的时候,老干妈宣称,老干妈不是一个品类,而是一个品牌,别人都不能叫,一下子把别人的市场接收过来;其它企业,不得不改称油辣椒;老干妈的起家产品是风味豆豉,这个是老干妈等一批企业教育出来的市场。
  很多企业为图简便,觉得活得很好,不愿去做辛苦地的创新,但是从2005年开始,老干妈已经在悄悄地把风味豆豉产品变成甩给跟进者的手榴弹,标准产品从每瓶5.5元,在超市做4.8元特价,跟进企业以为只是做一段时间,起先没有在意,在这个期间一些企业被迫跟进降价销售,但是,没有想到,老干妈的特价一做就是两年,此期间,油辣椒产业单位产品全线价格下降,直到2007年全行业原材料涨价,这时,跟进企业才回过神来,到原材料涨价的时候,老干妈的市场总量已经足以支撑不涨价,在原材料涨价期间,一大批跟进的企业选择了关门。
  2005年,我们监控到陶华碧在卖场里将主力产品风味豆豉做特价连续超过3个月时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陶华碧在降价销售的时候,把精力的重点放在推广鲜牛肉沫等其它重点产品上来,我们敏感地分析出,陶华碧在实施大胆的市场收复计划,这些信息帮助我们辅导的企业及时调整了产品战略,从而在行业洗牌过程中避免了损失。
  上面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当产业里面有技术领先的情况,二是产业里面有行业领先者如何竞争的问题,都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当然创新不是胡思乱想,最好是与熟悉调味品行业的专业策划机构共同开发产品。市场上其实有很多创新失败的例子,如“大骨酱油”、“凉拌味精”、“增香肉精”等,昙花一现,费时费力,还让企业走了弯路。
  此外,包装创新也是一个迅速差异化的途径,调味品的包装形式,已经呈多样性变化,从最初的630ml统一玻璃瓶,发展到海天开发500ml标准圆瓶,以加加为首的异形瓶,味高创导的PET瓶,还有袋装、铁罐装产品,调味品包装已经百花齐放,有一些企业已经不满意国内的包装形式,到日本,台湾地区,欧美国家等寻找包装的灵感,如湖南一调味油企业的包装就借鉴日本一饮料包装,山东一调味品企业借用意大利油料包装,轻易吸引住国内消费者的眼球,在品牌夹缝中打开局面。
  
  鲁花错中错
  
  鲁花公司是我一直非常尊敬的企业,它借助花生油单品突破,与一股独大的金龙鱼抗争,硬生生在花生油油种上争得了第一。我家一直吃鲁花,由于鲁花一直采用捆绑销售的办法赠送他们的酱油,我对这个产品也开始注意起来,直到看到他们生产的“鲁花浓缩生抽王酱油”,终于忍不住要说点什么,我想,这个产品大概要把鲁花的调味品事业彻底玩完。
  我们来分析一下,何谓“浓缩”呢?我想酱油无非是从上色、增鲜、调香几方面来体现基本功用,背后的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是大于或等于0.7,大家知道,这个就是正常一级酱油的基本标准,何来浓缩呢?闻闻香气,气味也是一般,并非特别的好象李锦记一样的浓郁豆豉香味,从颜色上来看,倒是比南方的生抽要深许多,可是这与“生抽”,即浅色酱油的行业定位也不相符,剩下的难道是从“很咸”上来体现“浓缩”吗?可笑的是瓶身上还有“一瓶能当两瓶用”这样的字句,而这个很显然是抄袭加加老抽的。
  其实,鲁花有很多别的调味品公司无法具备的独特优势,把自己的优势和调味品相结合,一定能做出行业之中别的企业没有办法学到和跟进的产品,把自己的天然优势不用,而简单模仿他人,实在让人痛心,鲁花,错错错!
  
  猪头蘑菇精
  
  目前做蘑菇精的几乎都是上海两家企业在领跑子行业,可是几百万的广告费下去,起到成效了吗?上百万的咨询费下去,起成效了吗?可以说,做蘑菇精的是用猪头在思考,是典型的精明而不高明的结果,而四川和东北的企业,却在出口及专业渠道上赚到眉开眼笑。
  我在上海工作过,上海企业家,精明思维令人佩服,蘑菇精将来如果有发展,上海企业要记上领跑的一功,可是很可能会成为先烈,我们来看,这个品类存在什么问题:
  目前蘑菇精的宣传还是停留在常规思维上,宣传的重点放在健康上,可是蘑菇精有它天然的不足:一般的蘑菇没有浓烈的香味,鲜味也不明显,可以说既不香又不鲜,这样的产品,在以功能化为异向的调料界,有市场才怪。
  又有精明的人开始动脑了,不香,简单,用香菇。可是这样一来,香菇的味道把菜式本来的味道全给盖住了,炒什么菜都一个味。天啦。不鲜,简单,加味精,这样一来,所谓蘑菇精替代味道精的所谓卖点又站不住脚了。这就叫做猪头思考。
  大侠,你还是提出问题的时候,同时提出个解决方案吧,点醒一下,还是跳开蘑菇精做蘑菇精吧,从基本的色、香、味入手;实在不理解,你就做成保健品吧。
  
  海天也定错位
  
  真没想到,海天这样的一线品牌,也会犯这样的品牌错误,而且是将自己的核心产品错误定位。
  图1是中国调味品协会官办刊物《调味品经销》2009年12月号第7页上的。
  草菇老抽是深色酱油,消费者在这个产品上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上色,而不是鲜,要说鲜,那海天的生抽系如何定位呢?定位在上色吗?
  看看海天不拿正眼瞧的竞争对手加加吧,他们在老抽类产品上的定位是“一瓶能当两瓶用”,为什么一瓶能当两瓶用?酱色深!你说定位准吗?
  这样的产品定位,花大量真金白银四处宣传,怪广告公司不懂调味品行业吗?
  如果是我来给海天定位,我一定打“色诱”牌,这个是精准的定位,元素也非常容易产生联想,以及快速传播。(作者系广州名道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编辑:张铃 zhangai0@163.com
其他文献
大食品产业的明天及应对  主 持 人:陈思廷《食品营销》主编  对话嘉宾:孙颖士大连獐子岛渔业副总裁  王天深大连棒棰岛海产营销总监  黄文忠山西酩醍酒业董事长  毛传福上海大山合集团董事长  马春雷山东七彩庄园蔬菜基地副总经理  主持人:孙总,在您看来,未来海珍品行业的竞争将会呈现哪些新的特点?   孙颖士:现在渔业界个体程度比较高、比较分散,还没有能挑起脊梁的大企业,还没有很强的品牌来建立一个
期刊
在这个经销商不断面临渠道变革的时代,大家逐步认识到“渠道为王,终端却是王后”的市场实际情况后,经销商赖以生存的渠道资源,能否通过改良成为新品类的直通车?    后有厂商高举“切割”大刀,不断分解经销商权益;前有商场连锁蓬勃发展,在地租上紧扼咽喉,曾经气焰滔天声称“渠道为王”的经销商们,也不由得发出“渠道为王,终端却是王后”的感叹。    厂家动刀    F企业是一家在南京从事家居礼品经销的企业,数
期刊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就是变”,这话熟得能让人耳朵起老茧,足见我们的企业家和经理人对变化是有高度认知的。但问题是,面对越来越波谲云诡市场,有多少人准备好了应变,有多少人应变得法呢?  “随需应变”是IBM最著名的广告语,同时这也是蓝色巨人的竞争力精髓。从老沃森到小沃森,从郭士纳到彭明盛,“随需应变”始终是IBM不变的准则。IBM有了“随需应变”,才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绝境逢生,并以服务重新确立领导地位;
期刊
一个优秀员工的付出和一个差的员工的付出,除了工资以外,我们对其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而管理的本质就是让不优秀的员工同样创造出优秀员工的价值。      亲爱的XX经销商:  您好!  近期我走访了很多经销商,与大家探讨最多的不是当地市场情况怎么样,人才怎么管理。相信很多经销商深有同感,人才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发展的瓶颈。  回来后,我认真思考了这一问题,觉得各位经销商应该考虑在“如何让员工的付出更有价值
期刊
“十二五”末,每年食品消费将超过10万亿元。这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全世界独一无二。  食品产业的“十二五”机遇    “十二五”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规划贯穿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也是最终目标。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实现全面小康,必然对食品产业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得好,吃得科学
期刊
T公司是中原一家年销售额8000万元的小食品企业,所在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很高,龙头企业都是50亿-200亿元的巨头。10亿元以下规模的企业连生存都很很困难。  这家企业本来就是靠低价在区域市场生存。此次原辅材料涨价,把本来微薄的利润压榨到亏损的边缘,原料继续涨价就意味着亏损,亏损就等于把企业逼向死角。老板的本意是,实在不行了就转行。  其实,像T公司这样面临转行或关闭的企业有一大批。    一线找到
期刊
茅台高管开口闭口国际化。难道单单依靠一个国际明星,茅台就能走好其十年都没走好的国际化之路?     最近惊闻茅台新推出一款“茅台成龙酒”,业界一片哗然。  之所以“惊闻”、“哗然”,皆因此款高端白酒一经推出,其普通版高达1680元∕瓶,珍藏版竟高达16800元∕瓶;更有美女明星云集台上,时尚杂志环绕左右,专业媒体拒之门外,俨然一场“茅台时装秀”。堂堂国酒,一脚踏入娱乐圈,惊讶啊!发改委约谈历历在目
期刊
编者按  近几年来,进口葡萄酒市场的迅猛增长有目共睹,因一直从事葡萄酒营销咨询工作,故对这个新兴行业有了更多的研究与思考,笔者希望通过“进口葡萄酒乱象”“进口与国产葡萄酒之间的博弈”“进口葡萄酒中国化市场操作”三个系列话题,探讨进口葡萄酒未来在中国的营销之路。    在我国加入WTO前,进口葡萄酒的综合税率高达150%,但到了2005年,威士忌、烈性葡萄酒、伏特加酒等酒类产品的关税已降至10%。关
期刊
从整体来说,像饮料和食品此类商品是适合走单品的,但商家往往从做生意的概率角度来思考,不敢冒然孤注一掷把赢面都押在一个产品上。      红罐王老吉的大获成功,给我们很多启发。除了定位、品类、消费时机、消费状态识别的启发外,还给了我们另外的启发,那就是“五个手指头不如攥成一个拳头”,以及要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等老生常谈的话题。  王老吉的成功,使得很多人开始“一边倒”,认为商品成功的秘
期刊
2011年1月,CPI指数4.9;3月,CPI指数5.4;6月,CPI指数6.4。(下图:2008年——2011年中国CPI及PPI指数走势图。数据来源:新华08)    物价飞涨,消费者、渠道商、品牌商、原料商,供应链上的每个人都在叫苦不迭,这一幕似曾相识,何等熟悉。是的,上一轮2008年的高通胀才刚刚过去,还没等你喘过气,它又来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继2008年大幅通货膨胀之后,新一波的通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