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内容(创作谈)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诗是诗与散文的完美融合,才成为散文与诗以及其他文体不可替代的优秀文学品种。波德莱尔因为不满足诗的高度概括、高度简练而寻找比他的诗集《恶之花》“更自由、细腻、辛辣”的表现方式,才创造了融入散文元素的“散文诗”这一文体,出版了《巴黎的忧郁》。大诗人艾青认为散文诗应该“让诗和散文携手并进,进入美的天国”(中国散文诗学会成立时的贺词)。柯蓝、郭风等老一辈散文诗作家在这一点上的论述更多。作为一名散文诗的爱好者、实践者和永远的学生,我完全赞同与服膺于这一见解。我长期从事地方文学组织工作,接触许多喜欢散文诗的读者,我了解他们对于散文诗的看法:譬如不喜欢缺乏诗意的小散文式作品,也不喜欢过分诗化的不分行的诗歌式的作品,特别是生搬硬套洋东西的让人坠入云雾之中的作品。我个人的感受亦如此。因此越来越坚定地认定散文诗是有别于诗、散文的独立文体。有散文美的诗还是诗,不是散文诗,有诗意的散文还是散文,不是散文诗。散文诗必须吸取与融入诗和散文的长处,舍去某些对于散文诗而言的短处,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基于此,我的创作常常对照,诗与散文两个方面体现得如何,融合得如何。当然这只能说是自我对于散文诗形式的要求。首先是诗意的体现。我得检查,我的散文诗构思是否新颖。艺术想象发挥得如何,准确不准确,或者是随心所欲所致的勉强与费解。我得检查,最基本的虚与实的结合、转换是否有所体现。意象的创造如何。象征手法、通感手法等艺术手法运用了没有等等。如果没能根据内容的需要选取一些必要的诗的表现手法,散文诗的诗意岂不是空穴来风?当今散文诗创作中既存在“形式小于内容”的问题(即艺术表现跟不上内容的需要),也存在的“形式大于内容”(即内容一般化,而一味在表现技巧上面狠下功夫)的问题。散文诗的内容,也即选材吧,容易被忽略。其实,从某种意义上看,散文诗和别的文体一样,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只有在内容的基础上谈形式的表现才有意义。本来散文诗在具有诗的品质的同时,融入一定散文性细节的文体特征,使它具有更细腻、更深刻表现现实生活的独特功能,但不少散文诗作家可能因为害怕“诗化”的削弱而宁可缺失。忽视深入、体验和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而将散文诗看作凭借艺术技巧就能摆弄好的小玩意儿的创作,必然内容“贫血”。
  白石老人论画曰:“不似欺人,太似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以为同样适用于散文诗。散文诗融入散文的叙事,側重掌握“似”,而融入诗的想象等诗意的表达侧重掌握“不似”,完美统一才能达到“似与不似之间”之妙。生活是创作的土壤,散文诗作品必须来自生活,不然就“不似”,就“欺人”。散文诗之花又必须高于生活、美于生活,这就需要“不似”的创造。我的(恐怕也是许多人的)作品初稿往往偏“似”甚至“太似”,接下来的任务是往“不似”的方向修改,即调动诗的手法强化诗意的表现。例如“我体味着李耕先生稿纸上的字,体味着他灵魂的急速游走。我追不上他思想的电光石火的闪亮脚步,牵不住他浓浓诗情的涌溢流驶”(《 李耕的字》),木头可以“浮起一条浩浩荡荡的海上丝绸之路”(《木头》),一种“从日月星辰滴下的灿烂的光,从江河湖海提取的浓浓的光,从上苍意旨里飞射的清亮的光,一次次等待着冥冥中的一声召唤”灵光的捕捉(《灵光》),“海的风浪雕塑了你的扭曲,你却把扭曲里积淀的坚硬展示出来,海亿万年切割你的躯体,你却从灵魂里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来直指天空,点开了一片彩霞”(《海底森林》),“左腿曲蹲,右膝跪地。跪着,为了连接广袤的大地,为了岿然不动。目光直射前方,为了穿透敌情的诡谲,为了预见胜利的曙光”(《跪射佣》)等。散文诗也可以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我习惯把可有可无的文字删去,加上跳跃、断层、留白等手法的运用,而不是按照散文的套路追求“完整”,写得短些,再短些。遣词造句必须具有活力。内容方面的修改与形式方面的修改需要同步进行。例如《跪射佣》步步升华,水到渠成表达了“有血有肉的跪射俑是强大秦国的一个意象。/光芒四射的跪射俑不也是我们今日伟大中国的一个象征”,《一种缘》从一种自然现象毫不牵强地升华到赞美伟大中国的高度。
  纪实与想象是散文诗的两翼,也是形式与内容相一致的需要。
  纪实是诗的不足的一种弥补与支撑。例如,我长期生活在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大部分台湾同胞的祖籍地泉州,对于泉州乡土生活比较熟悉,我创作这方面的散文诗就占有一定比例。我的散文诗《错杂弹》(八章)中的《草庵》《海底森林》《一种缘》《通》就是选材于泉州的乡土生活。当然,乡土散文诗既是乡土的,又必须超越乡土。进入创作时,散文诗主要的三种类型抒情散文诗、哲理散文诗、叙事散文诗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融合。乡土散文诗的纪实——纪文史之实,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乡土生活的体验和从大量的文史资料的阅读中提取精华,同时注意发掘哲理,增强作品的厚度。这样的乡土散文诗在带给读者审美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带给读者丰富的知识。想象是散文不擅于诗意表现的一种强化,努力把纪实与想象都做得好一些,是我乡土散文诗创作的追求。
  散文诗应该努力做到形式与内容互为观照、互为制约,达到尽可能完美的统一。“磨刀不费砍材功”、“慢工出细活”,散文诗的佳作是改出来的。
  建国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诗的创作从较为单一的牧歌式赞美生活走向多角度表现生活、思考生活,从继承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走向勇于吸取外来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艺术表现力与多样性,从题材的狭窄走向宽广,从轻浅走向厚重,从保守走向开放,善于吸取其他文体之长和一切先进文学的营养,提高艺术质量,从较为简单的感情抒写,呼唤真善美,走向更为丰富、深刻的反映社会人生、鞭笞假恶丑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灵震颤。纵观中国散文诗百年历史,轨迹清晰,有章可循。中国散文诗百年历史长河波涛滚滚,后浪推前浪,优秀的散文诗作家与作品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星光璀璨。我是个愚钝的人,只能更加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争取创作出多一些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优秀散文诗作品。
其他文献
直白地说吧,天罗子就是一道菜,“今天没菜吃,打碗天罗子”这句话,村民一天到晚都吊在嘴上。有时,自己身上的“军用书包”还没摘下,就会接到母亲的指令:“打天羅子去!”“打”,就是“摘”,到天罗地里小心地采摘。天罗是何物?其实就是全身是宝的丝瓜呀。  那时,是生产队的年月。老家叫汪家园,既可爱,又可怕,一千多亩的泥沙地,有相当的肥力,自然就成为城里的“菜园地”。要命的是整个行政村(过去叫大队),正好长在
期刊
2012年的秋天,我和程浩谟相遇在北京的一个散文笔会上。以后的8 年里,我们再无缘相见。  直到前几天,读到他的散文集《石榴花》,我才知道这8 年里,远在山东的他遭遇了生命的痛:“我知道只有她收下了,我的内心才会真正的快乐。”这是程浩谟书中的散文《心肠》。或许这并不算啥,可为了帮助邻居大婶子的孩子凑学费,程浩谟一直靠摆地摊儿,先后三次送去了五千元学费,解决了大婶子的燃眉之急。几年过去,因为同情大婶
期刊
车到杭州市已是傍晚时分,天诚路华灯初上,感觉有点儿累,吃其他的东西也没什么胃口,还是去找碗面条吃吃吧!  这是一家安徽阜阳老乡开的牛肉面馆,掌柜是一位30 多岁的皖北汉子,圆脸小眼睛,笑起来好看。  “老板,来一碗牛肉面!”  “好嘞!要不要加牛排?”他指着一大锅炖好的牛排说。  “可以,那就弄一块不辣的给我。”香喷喷的牛排勾起了我的食欲。我告诉他,我去过安徽省的很多地方,皖北地区亳州、阜阳、利辛
期刊
他和我父亲是少年的情谊。  现在翻看《浙江体操五十年》一书,可以在其中轻松地找到他们的名字,上世纪50 年代,作为温州市的尖子运动员,他们,还有伯母,都入选了浙江省体操队,并且光荣地代表本省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父亲一直称呼他们夫妻俩“大哥”“姐”,而未在他们婚后将“姐”改成“嫂”,应该就是循从了最初的习惯。当年父亲年纪小,训练、比赛过程中受了伤,大哥、姐的照顾多么重要啊!更何况,今天想来,那还是一
期刊
秋风拂过淮河脉络的沟沟汊汊,一丝丝凉意送来了秋日的菱角香。不知谁喊一嗓子:“摘菱角走了!”一时间,一拨拨提篮端盆的老老小小纷纷加入摘菱队伍。  瞧那多彩的河岸沟边,各显神通的摘菱人,有的扛起长竹竿,挽起长钩子伸向菱叶漂浮的水中;有的穿起防水衣涉水用手翻起菱叶查看;有的划起小船吱吱穿行其间,顺手捞起那东躲西藏的菱角。顿时,人影晃动,大大小小的菱角模样,在篮中和盆中纷纷跳动。  从夏末到凉凉的深秋,菱
期刊
2010年7月中旬,我刚在五台山的一家宾馆安顿好,就接到三姐打来的电话,说父亲最近吃饭老是噎着,只能吃些软的面食和稀饭。  我一直认为,父亲吃饭快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爷爷去世时,父亲才两岁,后来奶奶又出姓嫁人,孤苦伶仃的父亲在几个叔伯家过活,像浮萍一样在几家之间飘来荡去,吃不饱是经常的事。1950 年,父亲参军去了朝鲜,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由于防空道阴暗潮湿,父亲染上了肺结核,九死一生,
期刊
记不清那年是几岁,奶奶领我出了趟远门,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远行。  我已经忘了是从哪里坐车出发,只记得天黑以后到了省城火车站,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去省城。夜幕降临的城市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眼花缭乱的我好像来到另外一个世界。奶奶把随身携带的一块塑料布铺开,紧紧攥着我的手,我们规规矩矩地坐在喧嚣而坚硬的钢筋水泥地面上,等着去买票的大叔。  不远处坐着一个中年男子,地上放着黑得发亮的皮挎包和一袋通红饱
期刊
2018 年秋天,我从前山农场退休迁居乌鲁木齐。就这样,我从偏僻的农区进入了繁华的乌鲁木齐。  被天山拥抱的乌鲁木齐,是中国最西北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背南面北。这样的区位,让春天的到来仿佛放慢了脚步。进入5 月,才有春天的气息。一日,阳光柔和,气温怡人。我游走在乌鲁木齐西虹路上,看到一群人在排着长队,不由想起前山农场第一家馕店开张那天排队买馕的情景。就在这时,一缕浓浓的馕香蹿入了我的鼻腔。  这是馕
期刊
“老杨家施粥了,都去喝八宝粥啊!”乡亲们喊着乐着,涌向村南的老杨家。  腊八这天,母亲起得特别早,颠着小脚淘米、洗枣、加水、添柴……小心翼翼,一脸虔诚,仿佛在做一件天大的事情。  为迎接这一天,母亲足足准备了半年。  复苏的早春,我的右腿毫无征兆地也复苏出一个大包,又疼又痒,继而不能行走。父亲把我装进柳条篓子,用一辆破旧自行车带着我四处求医,公社、县城、地区医院,包块切开后,热乎乎的脓血水喷薄而出
期刊
在我上班途经的一居民区,经常可以看到一对年老夫妻一起晾晒衣服;坐在竹椅上,围着小方桌下跳棋。  一天黄昏,我又一次经过那儿,有意无意地探头张望想目睹那份美好。果真又一次如我所愿。只见小方桌上摆着几碗菜和两个玻璃酒杯。那对年老的夫妻面对面坐在发黄且滑溜的竹椅上。“来,老伴儿。为今天干杯。”“干杯!”黄昏中,我听见了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得如同山涧的溪流。风起,小院中桂花的花瓣随风飘落于地,浓郁的香味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