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描述]
一位教师在教学《鸟的天堂》第三段(群鸟纷飞场面)时,一学生问:鸟儿通常都是展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怎么会看到课文中所描绘的众鸟纷飞的情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了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
师:看来大家在这段课文中,发现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不过要马上作出回答,可能会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办呢?
生:仔细读书,查找资料。
……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书、思考,力求从书上找出答案。老师这儿还有些资料和图片,说不定对你们有用,如需要,就请来拿。
(学生再次读书,教师随机与学生共同探讨。)
生:我通过认真读书以及和同桌交流。搞清楚了这个问题。鸟的习性是展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但这是在树木较稀少的地方出现的情景,因为鸟儿晚上宿在树上,一早就会飞出去觅食。如果在较大的树林里,往往整天都会有很多鸟儿栖息在一块儿,那是由于树林里本身就有足够的食物。像这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上虫子、果子、嫩叶等食物一定非常丰富,鸟儿当然不愿再远行了。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我欣赏你的探究精神。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鸟儿晨出暮归,这是自然规律。这儿之所以一大早就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儿看到这里环境优美,气候温暖,食物丰富,树大叶茂,所以慕名而来。
师:好一个“慕名而来”,你真会思考。
生:我还有补充,这儿不但自然生态环境好,人们的保护意识也很强,这儿的人们不许捕鸟,怕破坏自然环境,这样,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师:是的,你很会概括。不管是留巢不出的鸟儿,还是“慕名而来”的鸟儿,它们都在这儿找到了安宁与幸福,享受着自由与快乐,怎么舍得离开这“人间天堂”呢?
生:鸟儿每天为大榕树提虫、施肥、唱歌,不仅给大榕树带来了生机,还增添了欢乐,所以树也离不开鸟。
生:鸟儿离不开树,树离不开鸟儿。人们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鸟与树是那么和谐。人与自然也是那么和谐,怪不得巴金爷爷情不自禁地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说得好!由和谐的自然之美想到了人们的精神之美、行为之美……你们能从读书中探究到这么多内容,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们不满足于问题的单一答案,这种探究精神,的确了不起。
[辩评]
观点一:让课堂精彩生成——阅读教学新追求
(邵军,淮安市骨干教师,洪泽县学术技术带头人)
阅读教学究竟如何才能获得一种更为活泼和深入的对话,成为一种高质量的对话呢?《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作了较好的示范。
1 淡化预设,不固守。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与学生对话时,学生们常常会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规范化的框架。面对“意外”,教师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力求在对话中生成“对话”,这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师应有的情怀。对学情的尊重是主体性原则的最直接和重要的体现。上述案例中,教师面对“意外”,不是避而不见“让精彩悄悄溜走”,而是及时抓住并有效利用学生突发的疑问,且适度“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
2 注重自悟,不浮躁。本案例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是急于要求学生回答,而是给予学生充分“悟”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议论,使学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感悟,产生了与教师对话的内在需要,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师生对话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对单一视角的超越,对自我的提升。
3 积极引导,不失控。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能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作用,善于把学生的对话逐步引入正题,引导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讨论、探究、实践,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合作”氛围中;能准确地对对话质量和价值进行定位,珍视学生间“智慧、灵性的碰撞”,从而促成了文本新的意义的生成,实现了“潜在文本”向“现实文本”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目标。显然,这种教学和那种打着“要珍视学生独特视角”口号,却不加以积极指导,任凭学生“乱跑”,无目标地随波逐流的教学是泾渭分明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教师能紧紧抓住文本,并辅以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力求从书上找到答案”。从而使“静态”文本在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成熟的对话中创造性地延伸拓展,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我以为,判定一种教学是不是有“法”,不是看它是否时髦,关键是看它有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活生生的人。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的教学,才是有“法”的教学。
观点二:“生成”也需“深沉”
(刘寿华,江苏省特级教师)
这个课例乍一看很能体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但如果冷静分析一下,似乎又觉得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有曲解,对文本有误解,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所失落,对学生主体有所误导,对一些常识有所或缺。
1 或缺常识。学生提的本是个一般性的常识问题——这要看栖息在大榕树上的是些什么鸟。因为有的鸟是晨出暮归,有的鸟则是暮出晨归。课文中虽没有介绍,其实如果反问学生一句“所有的鸟都是晨出暮归吗?”,学生也会回答出的。可老师却说“看来大家在这段课文中,发现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不过要马上作出回答,可能会不那么全面、深刻”,并要求学生讨论,看他提供的资料,迫使学生得出“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离巢觅食”、“鸟儿晨出暮归,这是自然规律”的错误结论。实际上,教师课前如果查找一下资料就会知道。广东新会市天马村的天马河里那棵榕树上长期栖息着十多种小鸟,尤以白鹭和灰鹭最多,白鹭朝出晚归,灰鹭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盘旋飞翔,嘎嘎而鸣,形成“独木成林、百鸟出巢、百鸟归巢”三大自然奇观;也会知道“小鸟天堂”经2002年重新规划扩建后。占地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养殖着大量的鱼、蚌、螺等,专门为鸟儿们提供食物。适当地介绍这些既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增强环保意识的思想感情。可这位教师对这些好像浑然不知,着实令人汗颜。所以说,教学机智、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重视对各种信息的搜集。
2 误解文本。巴金爷爷第一天之所以没有看到~只鸟,是因为“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去。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第一自然段),所以也就错过了时间——归巢的已归巢,出巢的亦已出巢。第二天则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 都显得更加光明了”(第十一自然段),正是百鸟出巢、百鸟归巢的时候。可教师没能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力求“从书上找出答案”,却脱离文本“自由驰骋”去了。试问,学生的“鸟儿不愿远行”、“慕名而来”是从书中哪句话、哪个词中“探究”到的?“鸟儿不愿远行”、“慕名而来”是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吗?这就说明教师对文本钻研不够。也说明在课程改革中,不少教师误以为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就是不要预设了。就是不要讲授了,甚至就是不要备课了,上课“跟着感觉走”,“跟着学生走”,殊不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时在“教学建议”(一)的第三段“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之后,增加了“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强调了备课的重要性。
3 失落主导。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请同学们各自再读书、再思考,看看能不能从书上找出答案”,这是很好的引导。但从学生的发言看,答案并不是从教材中找到的,或推理到的。对此教师不但不加以引导,反而用“分析得很有道理,我欣赏你的探究精神”、“好一个‘慕名而来’,你真会思考”鼓励学生信马由缰下去。不是教师引导学生,而成了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这不是主导的失落又是什么?我们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由国家、社会与成人依据学习者身心发展需要、社会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需要制订的有明确计划的、由一定的机构组织实施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所以,学习者随意阅览、上网聊天不是教学,学习者自主制订计划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
4 误导主体。“鸟儿不愿远行”、“慕名而来”只是学生的猜想罢了。作为学生这样猜想很正常。但作为教师评价说“很有道理”,“欣赏”这种“探究精神”就令人担忧与害怕了。是的,任何科学发明和创造都是来自想象、猜想。但光想不验证,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想”只是“空想”。当学生有了这些想法,教师应引导他们去读书、查找资料,进行验证,而不是学生怎么说怎么好,只要说,就是好,这样的“捧场”、“激励”只能使学生更加浮躁、肤浅。更加不负责任。
5 曲解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要树立“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这些理念是要求教师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的设想而设计的教案。由原来的“静态”向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随时调整的“动态”转化。但这个“转化”并不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放任自流。早上看到鸟儿多是“鸟儿不愿再远行”,是许多鸟儿“慕名而来”,试问,晚上看不到鸟儿,是“鸟儿愿意远行”,是所有鸟儿“倾巢而出”?这样荒唐的答案老师还极力褒奖,这不是对“尊重学生”、对“生成”的曲解吗?按这位老师的思路引导下去,学生是否可以这么想象:作者第二天早晨看到鸟儿纷飞,可能是鸟儿们在选鸟王吧,可能是鸟儿们在为鸟王过生日吧,可能是鸟儿们在声讨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吧,可能是鸟儿们在开庆祝大会吧,可能是鸟儿们在开朗诵会吧,可能是鸟儿们在开联欢会吧……再由此“生成”下去,是人类对生态环境有哪些破坏,鸟儿们会呼吁些什么……不可否认,这样的“生成”确实有意义,师生也很快乐,可这样“生成”下去,一学期也教不完一课,一辈子也不能穷尽一册书,这还是语文课吗?
这个课例是否告诉我们,要使动态生成绚丽多姿,造就精彩,教师还需要“深沉”,需要沉着持重,对课堂上学生精彩的提问能“深”得进去,要“沉”得下来。这不仅需要老师能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足的知识积淀,更需要教师有敏捷的教学机智、精湛的教学艺术,还有最重要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是一切研究的大前提。唯有这样才能达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课程目标。
一位教师在教学《鸟的天堂》第三段(群鸟纷飞场面)时,一学生问:鸟儿通常都是展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怎么会看到课文中所描绘的众鸟纷飞的情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了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
师:看来大家在这段课文中,发现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不过要马上作出回答,可能会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办呢?
生:仔细读书,查找资料。
……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书、思考,力求从书上找出答案。老师这儿还有些资料和图片,说不定对你们有用,如需要,就请来拿。
(学生再次读书,教师随机与学生共同探讨。)
生:我通过认真读书以及和同桌交流。搞清楚了这个问题。鸟的习性是展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但这是在树木较稀少的地方出现的情景,因为鸟儿晚上宿在树上,一早就会飞出去觅食。如果在较大的树林里,往往整天都会有很多鸟儿栖息在一块儿,那是由于树林里本身就有足够的食物。像这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上虫子、果子、嫩叶等食物一定非常丰富,鸟儿当然不愿再远行了。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我欣赏你的探究精神。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鸟儿晨出暮归,这是自然规律。这儿之所以一大早就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儿看到这里环境优美,气候温暖,食物丰富,树大叶茂,所以慕名而来。
师:好一个“慕名而来”,你真会思考。
生:我还有补充,这儿不但自然生态环境好,人们的保护意识也很强,这儿的人们不许捕鸟,怕破坏自然环境,这样,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师:是的,你很会概括。不管是留巢不出的鸟儿,还是“慕名而来”的鸟儿,它们都在这儿找到了安宁与幸福,享受着自由与快乐,怎么舍得离开这“人间天堂”呢?
生:鸟儿每天为大榕树提虫、施肥、唱歌,不仅给大榕树带来了生机,还增添了欢乐,所以树也离不开鸟。
生:鸟儿离不开树,树离不开鸟儿。人们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鸟与树是那么和谐。人与自然也是那么和谐,怪不得巴金爷爷情不自禁地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说得好!由和谐的自然之美想到了人们的精神之美、行为之美……你们能从读书中探究到这么多内容,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们不满足于问题的单一答案,这种探究精神,的确了不起。
[辩评]
观点一:让课堂精彩生成——阅读教学新追求
(邵军,淮安市骨干教师,洪泽县学术技术带头人)
阅读教学究竟如何才能获得一种更为活泼和深入的对话,成为一种高质量的对话呢?《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作了较好的示范。
1 淡化预设,不固守。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与学生对话时,学生们常常会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规范化的框架。面对“意外”,教师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力求在对话中生成“对话”,这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师应有的情怀。对学情的尊重是主体性原则的最直接和重要的体现。上述案例中,教师面对“意外”,不是避而不见“让精彩悄悄溜走”,而是及时抓住并有效利用学生突发的疑问,且适度“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
2 注重自悟,不浮躁。本案例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是急于要求学生回答,而是给予学生充分“悟”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议论,使学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感悟,产生了与教师对话的内在需要,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师生对话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对单一视角的超越,对自我的提升。
3 积极引导,不失控。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能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作用,善于把学生的对话逐步引入正题,引导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讨论、探究、实践,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合作”氛围中;能准确地对对话质量和价值进行定位,珍视学生间“智慧、灵性的碰撞”,从而促成了文本新的意义的生成,实现了“潜在文本”向“现实文本”的转化,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目标。显然,这种教学和那种打着“要珍视学生独特视角”口号,却不加以积极指导,任凭学生“乱跑”,无目标地随波逐流的教学是泾渭分明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教师能紧紧抓住文本,并辅以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力求从书上找到答案”。从而使“静态”文本在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成熟的对话中创造性地延伸拓展,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我以为,判定一种教学是不是有“法”,不是看它是否时髦,关键是看它有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活生生的人。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的教学,才是有“法”的教学。
观点二:“生成”也需“深沉”
(刘寿华,江苏省特级教师)
这个课例乍一看很能体现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但如果冷静分析一下,似乎又觉得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有曲解,对文本有误解,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所失落,对学生主体有所误导,对一些常识有所或缺。
1 或缺常识。学生提的本是个一般性的常识问题——这要看栖息在大榕树上的是些什么鸟。因为有的鸟是晨出暮归,有的鸟则是暮出晨归。课文中虽没有介绍,其实如果反问学生一句“所有的鸟都是晨出暮归吗?”,学生也会回答出的。可老师却说“看来大家在这段课文中,发现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不过要马上作出回答,可能会不那么全面、深刻”,并要求学生讨论,看他提供的资料,迫使学生得出“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离巢觅食”、“鸟儿晨出暮归,这是自然规律”的错误结论。实际上,教师课前如果查找一下资料就会知道。广东新会市天马村的天马河里那棵榕树上长期栖息着十多种小鸟,尤以白鹭和灰鹭最多,白鹭朝出晚归,灰鹭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盘旋飞翔,嘎嘎而鸣,形成“独木成林、百鸟出巢、百鸟归巢”三大自然奇观;也会知道“小鸟天堂”经2002年重新规划扩建后。占地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养殖着大量的鱼、蚌、螺等,专门为鸟儿们提供食物。适当地介绍这些既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增强环保意识的思想感情。可这位教师对这些好像浑然不知,着实令人汗颜。所以说,教学机智、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重视对各种信息的搜集。
2 误解文本。巴金爷爷第一天之所以没有看到~只鸟,是因为“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去。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第一自然段),所以也就错过了时间——归巢的已归巢,出巢的亦已出巢。第二天则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 都显得更加光明了”(第十一自然段),正是百鸟出巢、百鸟归巢的时候。可教师没能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力求“从书上找出答案”,却脱离文本“自由驰骋”去了。试问,学生的“鸟儿不愿远行”、“慕名而来”是从书中哪句话、哪个词中“探究”到的?“鸟儿不愿远行”、“慕名而来”是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吗?这就说明教师对文本钻研不够。也说明在课程改革中,不少教师误以为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就是不要预设了。就是不要讲授了,甚至就是不要备课了,上课“跟着感觉走”,“跟着学生走”,殊不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时在“教学建议”(一)的第三段“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之后,增加了“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强调了备课的重要性。
3 失落主导。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请同学们各自再读书、再思考,看看能不能从书上找出答案”,这是很好的引导。但从学生的发言看,答案并不是从教材中找到的,或推理到的。对此教师不但不加以引导,反而用“分析得很有道理,我欣赏你的探究精神”、“好一个‘慕名而来’,你真会思考”鼓励学生信马由缰下去。不是教师引导学生,而成了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这不是主导的失落又是什么?我们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由国家、社会与成人依据学习者身心发展需要、社会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需要制订的有明确计划的、由一定的机构组织实施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所以,学习者随意阅览、上网聊天不是教学,学习者自主制订计划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
4 误导主体。“鸟儿不愿远行”、“慕名而来”只是学生的猜想罢了。作为学生这样猜想很正常。但作为教师评价说“很有道理”,“欣赏”这种“探究精神”就令人担忧与害怕了。是的,任何科学发明和创造都是来自想象、猜想。但光想不验证,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想”只是“空想”。当学生有了这些想法,教师应引导他们去读书、查找资料,进行验证,而不是学生怎么说怎么好,只要说,就是好,这样的“捧场”、“激励”只能使学生更加浮躁、肤浅。更加不负责任。
5 曲解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要树立“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这些理念是要求教师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的设想而设计的教案。由原来的“静态”向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随时调整的“动态”转化。但这个“转化”并不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放任自流。早上看到鸟儿多是“鸟儿不愿再远行”,是许多鸟儿“慕名而来”,试问,晚上看不到鸟儿,是“鸟儿愿意远行”,是所有鸟儿“倾巢而出”?这样荒唐的答案老师还极力褒奖,这不是对“尊重学生”、对“生成”的曲解吗?按这位老师的思路引导下去,学生是否可以这么想象:作者第二天早晨看到鸟儿纷飞,可能是鸟儿们在选鸟王吧,可能是鸟儿们在为鸟王过生日吧,可能是鸟儿们在声讨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吧,可能是鸟儿们在开庆祝大会吧,可能是鸟儿们在开朗诵会吧,可能是鸟儿们在开联欢会吧……再由此“生成”下去,是人类对生态环境有哪些破坏,鸟儿们会呼吁些什么……不可否认,这样的“生成”确实有意义,师生也很快乐,可这样“生成”下去,一学期也教不完一课,一辈子也不能穷尽一册书,这还是语文课吗?
这个课例是否告诉我们,要使动态生成绚丽多姿,造就精彩,教师还需要“深沉”,需要沉着持重,对课堂上学生精彩的提问能“深”得进去,要“沉”得下来。这不仅需要老师能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足的知识积淀,更需要教师有敏捷的教学机智、精湛的教学艺术,还有最重要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是一切研究的大前提。唯有这样才能达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