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者为王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龙外校园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从这里毕业的高中生在周五放学后,不先急着回家,而是拎着箱子回母校来看一看曾经的校园,他们是在重温美的历程吧?世上还有什么经历能比美的回忆更动人呢?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不但文盲多,美盲更多。
  龙外就在致力于消灭美盲!立意之高,令人敬佩。
  当今中国,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据调查,北京大学竟然有40%的学生心灵空虚,成为找不到人生方向的空心人。信仰缺失,人生迷惘,已成为时代病。
  蔡元培先生早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他认为: “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是伟大而高尚的,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以美启善,是中国文化的久远传统,以美育代宗教,形成对美的信仰,培育审美感受力,是拯救世道人心的根本方法,龙外抓到了根本和关键。
  在这价值观多元、人们精神普遍空虚的时代,基础教育界应当深入思考:到底什么叫“基础”?许多人理解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唐文红校长却提出了“四个将”:将尊重人的天性作为起点,将培育人性作为核心,将培养生活能力作为基石,将美好生活作为价值導向。这里没提知识、没提技能,却每条都关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种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
  龙外提出了“与美好同行,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许多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往往听上去很美,但真正能落实的却很少。我们看到,龙外真正把美的熏陶渗入到了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各种审美活动丰富多彩,不难预料,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将来必定有一个绚丽多彩的幸福人生。
  龙外大步奔走在美好的大道上,我们也应跟上,与她同行,未来美者必将为王!
  (作者系深圳二中教师、著名教育专家 )
其他文献
“探索世界教育的中国模式”之扎根中国篇  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什么叫“让优秀传统文化扎根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中小学生喜欢各种表现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他们爱了解、爱读、爱看、爱参与、爱使用优秀传统文化,并不同程度养成独立、自主学习和使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换句话说,这个领域“扎根教育”的核心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多数学生身上(认知、情感和行动)成长,而不仅仅是以制度规定“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老元素,新应用,一枚校徽的调整或更换将引导众人感悟不同的精神追求与境界。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间的推移,一些校徽在视觉传达与内涵解读上已经无法具体地诠释学校所肩负的办学使命与育人目标,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甚至重新设计。这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学校主动向社会展示品牌形象,以争取优质办学资源的直接表现。据观察,近年来的中国高等院校在此方面的设计更侧重于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的几个案例都是
期刊
万氏兄弟的错觉艺术作品涵盖雕塑、装置、综合媒介及3D地画等多个种类的综合体,主张题材广泛,强调有趣、轻松、个性和艺术性,反对雷同、呆板、无生命力。其中,3D地画艺术作品结合扎实的雕塑基本功及环境设计能力,不断进行技术改良,视觉冲击力强,艺术效果佳。  1.第一次破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3D地画"  的作品《時尚之都·理想之城》  2.第二次破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3D地画"  的作品《蓝之梦》
期刊
挖掘并演绎校园雕塑背后的故事,可以使之活化育人。  隨着校园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一时之间,雕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矗立于校园之中,默默地承载着教化育人的功能。但不管选择矗立什么样的雕塑,我们最终都要将其活化,使其符合学校的实际需要。因为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凝固的艺术只有活化才有味道,这也是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的应有之义。  那么,究竟如何让更多的学校师生懂得品味校园雕塑艺术呢?下面,我以两个身边的例子来
期刊
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家庭底细”,学校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协同教育。  召开家长会,最终目的是让老师与家长一道,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此,老师不妨主动地引导家长正视身上的问题,发现真实的孩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课题组提供的这份调查问卷,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于家长而言,在家长会上看到孩子回答的问卷,必会重新思考整个教育生态环境,接下来与老师的交流将更为全面;于老师而言,在家长会上摆出学生回答的
期刊
如今全国各地自觉展开的“和美教育”“和雅教育”“和乐教育”“e课堂”等草根实践,实际上是“和易教育”思想的悄然浸润,将带来蓬勃的教育生机。  “和”是均衡的立点状态,“易”是纠偏的变化过程。“和易”不仅是一种均衡发展的理念,更是一种包容发展的理念。从哲学词义上看,“和易”与《易经》《中庸》相关联;从普通词义上看,“和易”即“平易”。同时,“易”是“e”的中文译音,可以令人联想到“互联网+”,蕴含着
期刊
今日倾听者,明日教学者,评课能让教师知得失,促专业成长,并且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听、评课是每位教师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会遇到的事情。一位教师正常情况下,一辈子大约要听、评课1000节。评课不仅可以给上课者、观摩者以反思与启发,更能促进评课者的教学能力,同事之间相互学习与促进;学校领导可以发现教师队伍中哪些教师能成为榜样,哪些教师需要帮带,扬长补短,更好地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能力地提升。我们该如何帮助
期刊
新学期开学,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新教材更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其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数量增加,新编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此次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了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三科教材,体现了国家对教材编写
期刊
不但可以帮助学校形成文化集群效应,输出各种品牌,而且大大地方便了学校师生的出行。  日前,广州地铁十三号线某一站的命名引发了社会关注,尤其是暨南大学师生与校友的反响最强烈。据了解,十三号线二期工程原计划于暨南大学南门附近设立站点,并命名为“暨大站”,但二次环评公示中,被“马场站”取代了,使以往不受关注的地铁站命名演变为一个关乎学校品牌影响力的公关事件。  回望中国不长的地铁交通史,首都经贸大学、成
期刊
指导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得先找一面镜子照照自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但发生在我的身边,也可能发生在你的身边。好老师为何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横加对比,父子离心  某知名中学的刘老师有着近二十年的教龄,培养的学生总数早已过千,且很少有学生不喜欢他。这也难怪,刘老师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对学生严格不严厉,讲原则不教条,待人宽容不纵容,重感情不虚伪,有一股特强的亲和力。我甚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