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应对学生的“顶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yu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荏苒,又一个学期开始了,带上这个班级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回想刚带上他们,正处于七年级,刚升入中学段,由于营养充足、环境优越等原因,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初期,在思想与行为上已经有了一些异动。时下,学生对教师的“顶牛”事件常有发生。其中包括当面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顶牛”。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影响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的“顶牛”时,应慎之又慎。在这两年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我认识到要处理好学生的“顶牛”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事发中,冷静而不燥热
  当学生的“顶牛”发生时,不激动、不发火,作为班主任必须用理智战胜感
  情,冷静处理“顶牛”事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二、事发后,静缓而不急动
  一些班主任在“顶牛”事件发生后,急于解决。或找学生家长告状,或到学校保卫科寻求解决的办法。在“顶牛”事件发生后,大多數学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如果再找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学生会很反感,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通过实践,我觉得,事件发生后,不要急于采取行动,要缓一缓,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顶牛”事件,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如果自己能解决,就不要找学校、找家长。另外,对于学生的不尊敬,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尽可能放在课后处理;公共场合发生的事情不要当众批评,可以换个环境个别交换意见,或者通过第三者向被批评的学生传递批评信息,或者创设氛围让他于“无意之中”听到你的批评意见,这就好比“隔壁有耳”,故意让学生在“无意之中”了解到你的批评意图,从而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改正过错,弥补不足。
  三、处事方法上,深切而不敷浅
  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即使自己说得非常正确,也常会遇到学生的顶撞与对抗,很多老师对此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后,他或多或少都可以为自己找点“正确”的理由,加上犯了过错后,他的防犯心理特别强,就像一座防犯坚固的堡垒。教师如果不好好地寻找突破这个堡垒的薄弱点,学生当然听不进你的正确批评。教育学生时,效果如何,并不单纯地决定于教师讲得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是否找准了“切入口”。切入口找准了,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我班上有一位名叫周强的学生,父母离婚,他被法院判给母亲。他母亲改嫁,带着他住到对方家。继父家人员复杂,爷爷奶奶、姑姑家、叔叔家都住在一栋房子里。还有一个已经成年都继哥哥,他强烈反对自己的父亲再婚无果,视周强和他妈妈为眼中钉。周强十多岁了,却没有独立的房间,只能和妈妈继父睡同一张床。在这种环境下,他家的家庭“战争”就没有断过。在争吵中,周强的继父经常说让他滚出去的话。此话在他的心灵中留下了很大的创伤。此后,。周强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性格执拗,脾气火爆。当时我刚接班,不了解情况。发现他的不正常后,曾多次与其谈心,然后自以为是的对他进行指点,但没有收到一点成效。一天,上课时,我发现他走神,就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会!”我说:“不会,怎么还理直气壮的?”他说:“谁让你叫我!”当时,我很生气,觉得平时对他那么关心,都是白费。但立刻联想到他的种种表现,意识到他的“顶牛”只是表象。当天中午放学后我俩都没吃饭,谈了近两个小时。我没有责备他的“顶牛”,而是希望为他分忧,他把所有的委曲全说了出来。这一次谈话我完全是个听众,但效果出奇的好,他好像通过这次谈话卸下了一个大包袱。
  四、处事态度上,真诚而不虚伪
  有时,“顶牛”事件发生后,班主任怕把事件扩大,伪装自己的情感,不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顶牛”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留下阴影,如果不真心实意地去解决问题,不光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就连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伤害,更无法开展班主任工作,只能当逃兵,辞去班主任工作。当“顶牛”事件已经发生时,作为教师应放下架子和面子,用真诚的态度去检讨自己的缺点、错误。如果学生的“顶牛”是因教师的原因而起,应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主要原因在学生,我们也要有宽宏的气量,今后努力寻找出适合教育他的方法。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把握好处罚的尺度,心平气和地直面学生的不足和顶撞,做一个眼睛里容得下“沙”的老师,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帮其改正错误,促其不断进步。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艰辛而有创造性的工作,只要我们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求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求走过的每一段路,都能印下自己每一个足迹,都能折射出自己生命的价值。我想我们是一定能够找到自己乐趣的。或许我们是失去了很多,但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深爱着自己从事的这个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风雨兼程”。
其他文献
都说孩子是落入凡间的精灵,而我十分有幸成为了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在追寻成为“好老师”的路上,习总书记的“四有”教导紧紧萦绕在我心中,“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我该如何把这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呢?我脚踏实地地用心走着每一步。  一、用爱浇灌,做学生生活的引路人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期刊
中职德育教育的总之即是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为人之道和相处之道,针对于其中的人文素养而言,其和德育教育是相互协调并存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如果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并完善的渗透入中职德育教育中,不仅可以加快中职德育教育的发展速度,而且还能够将中职德育教育的思想内涵得以全面的拓展。进而使学生在德育教育中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三观,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人文素质教育在中职
期刊
高三一轮复习是对高中生物基础知识的一次全面复习,但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提问中反映出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不到位。很多学生在解决生物问题时,往往不了解问题的意思,不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也不了解要考查哪些知识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物核心概念认识不透彻,没有建立起高中生物核心概念体系,没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在新情景下应用生物概念的能力差。此时,要想在短
期刊
一、开展探究性学习应该秉持的原则  1.注重利用问题式引导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小学生的好奇心特点进行充分利用,坚持问题引导式教学原则。例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在所学的知识中提炼出问题,让学生能够对于教师所提的问题产生兴趣,激發内心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有效的思考,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要求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提出问题,使问题既能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同时对于
期刊
摘要:教育部出台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很大程度上为小学阶段各项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自然也不例外,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从事相关德育工作,培养出全面发展、道德品质高尚的小学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实践  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所应具备的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品格及关键能力,所以小学德育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充分感知
期刊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后进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正”后有所改变的质的变化过程。  一、后进生的含义  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要求。后进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正”后有所改变
期刊
当今时代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深入课堂教学,并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推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目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它以语言、文字、动画演示、视频信号和声音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
期刊
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是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中的重要方面,应用题是数学中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题型,比较容易出错,也是学生感到比较难的题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准确定位数学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小学数学应用问题的分梯度解读  解决问题是数学传统教学中的
期刊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然而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在班级中统一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因此,分层教学的应用将对小学数学课程更好的实施有重大的意义。  一、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现状  分层教学在我国的教学中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了,全国各地学校的教师也在不停探寻最佳教学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夏丏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都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是“教育一定要有爱”!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爱,是教师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