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项相消万能求和法”在数列求和中的解题方法研究

来源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uj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明线引导学生利用变易图式经历问题解决的每个过程,进行“体验式教学”.首先理清“裂项相消万能求和法”解决数列求和的原理及方法;其次根据数列通项的主要特征和平时的积累,通过逆向思维进行大胆猜想,不断尝试,找到裂项的方法;再次是严格证明来理清数理关系,寻找通项的特点;最后是反思和类比推理进行适当的推广与优化.通过隐藏的暗线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和方法论,展现数学的本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经过教育不断的改革和渐渐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初中老师认可了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核心素养教育成了初中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主要指导观念。基于此,我们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深入探究,进一步阐述和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比较熟练,也能作出圆的切线.但是来到高中阶段,学生大多不能作出圆锥曲线的切线.于是笔者查阅了关于利用尺规作图法过椭圆上一点作切线的论文,发现大多数作法都步骤繁多,因此笔者就在本文介绍利用尺规作图作出椭圆的切线的几种简洁作法.
有如下一道流传甚广的解几题:题目已知椭圆C:x2/4+y2/3=1,过点A(1,1)的两条直线MN和PQ分别交椭圆C于M、N、P、Q四点,直线MN和PQ的斜率分别为k1,k2,且k1+k2=1,线段MN和PQ的中点分别为E、F,求证:直线EF过定点.
传统的课堂中老师一般会按照课文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篇文章都会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加大的老师的教学量,而且教学效率也不高。新时代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群文阅读来进行单元整合式教学方式受到了众多老师的推崇。通过单元整合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有助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1问题提出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圆与方程”B组第2题是“长度为2a的线段PQ的两个端点P和Q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求线段PQ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该习题源于生活情境“滑落的梯子”,求的是“滑落的梯子”的中点轨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易知“滑落的梯子”的中点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风貌区随着城市发展,经历了改造、保护、传承三个阶段。从福州“三坊七巷”的视觉符号、视觉意象以及视觉特质三方面探讨“三坊七巷”的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
1问题提出题目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焦距为2,离心率为√2/2,椭圆C的右顶点为A.(1)求椭圆C的方程;(2)过点D(√2,−√2)作直线PQ交椭圆C于两个不同点P,Q,求证:直线AP,AQ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本文首先给出了2021年佛山二模第20题五种解法,然后对结论进行了推广,得到了10个新的定理,并给出了证明.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较复杂解析几何问题的一般性解题策略和方法.对复习备考和数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空间几何体的“截面”是常考题型,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旨在挖掘教材的价值,将难点的突破分解于日常教学中,找到“截面”问题的一般性解法,并充分揭示“直观想象”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为其它素养的落地提供可借鉴的方式.
大数据背景下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是高校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阐述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完善网络平台环境建设、健全网络平台服务体系、构建共有共享共治机制、提高教师网络信息素养等具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