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浅析了《红楼梦》中林黛玉性格的养成原因,先天草胎木质的仙资,让黛玉生来即带着仙气,清新自然、超凡脱俗;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也直接影响了黛玉的性情气质,使得她能个性率真、真诚直爽;体弱多病的体质形成了她喜静喜散,心胸狭窄的忧郁个性。另外,解读黛玉形象时还应注意形象个性的发展性背后的心理因素。
【关键词】性格养成 仙资 家庭教育 体质 心境
一、先天草胎木质的仙资,让黛玉生来即带着仙气,清新自然、超凡脱俗
小说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借癞头僧之口交代了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只因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因此草受天地之精华,又加雨露滋润。脱却草胎本质。修成个女儿身,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海水为汤。只因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断之意……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还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给他。”绛珠草,东北俗名红菇娘儿,随处可见,生地荒坡野草间,婷婷独立有卓尔不群姿。植株柔弱,姿态娇艳,卓于草莽,生命短暂,于深秋最红艳时遭寒霜遂戛然而止。绛珠草的特点决定了黛玉的形象及悲惨命运。
二、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也直接影响了黛玉的性情气质,使得她能个性率真、真诚直爽
黛玉在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中也算是一个怪胎、叛逆者,她不拘泥于各种文缛节,比如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黛玉歇中觉时宝玉来了,宝玉上床躺在她身边,她也没有大叫男女授受不亲而生气。再比如黛玉从不像宝钗袭人那样规劝宝玉要用功读些仕途经济的书,她也像宝玉一样看不起贾雨村之类的禄蠹。她的这些个性特点,除了先天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外,更有后天家庭宽松的教育的因素。林家只有两个孩子,而且儿子上夭折,只剩病弱的一个黛玉。子嗣单薄自然会让林如海夫妇更加疼爱孩子,对黛玉的教育不会象子女众多的贾家那么严厉。而且承担女儿教育重责的母亲贾敏也早逝了,黛玉所得礼教的教育不如四春和宝钗那么多。加之本身体弱多病,父亲也没严逼她学习封建女子必学必做的功课。 后来来到贾府,虽说是因为父亲不会教养女孩而送来给贾母教养,但因为是女儿唯一的血脉,贾母只会百般爱护,舍不得责教。黛玉虽表现出诸多不合礼法之举,贾母不忍心严教,更别提两位舅母了。比如其他姐妹必须长时间做女红,黛玉却半年甚至一年不动针线,大半年才绣得个荷包,众人也懒得说她。在小说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了,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这些内容证明了黛玉基本处于无人管教的宽松教育环境。其实这样的教育环境,反而利于保留孩子率真自然的天性,少受社会风气的侵染。正是这样相对自由的生活环境培养出了一个无视礼法、追求个性自由的林黛玉,完全可以把她看成一个女版的贾宝玉。
三、自小体弱多病的体质形成了她喜静喜散,心胸狭窄的忧郁个性
黛玉初进贾府时,在场的亲人们相见完毕后就特意说起黛玉的身体健康来:“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这样羸弱的身体,容易形成忧郁个性,内心极度自卑。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认为那些先天有缺陷的与那些自小就享有快乐的儿童相比,就对待生活及其伙伴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他的论文研究中还指出,儿童因为身体弱小,必须依赖成人生活,而且一举一动都受成人的控制。每个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容易认为自己是软弱,渺小,无法独立生活,林黛玉自小体弱多病,而且是属于疑难杂症类型,因此她的内心是极度自卑的。她的心境长期处于低落状态,整日以泪洗面,长期处于抑郁伤感中的不良心境又有损身体健康,身体更沉重的病痛反过来又加重了她的自卑感。自卑忧郁的人不喜融入群体,头脑更冷静,所以黛玉表现出喜静不喜闹,喜散不喜聚的性格。
四、解读黛玉形象时还应注意形象个性的发展性背后的心理因素
小说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她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谨慎细心,懂礼貌,也很会看众人的脸色。比如前后说道读书问题时她的回答就不一样:之前“賈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不知贾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便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后来宝玉也问读啥书时,黛玉就顺着贾母的意思说“些许认得几个字”。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小黛玉的聪明伶俐,甚至有点儿世故,很讨众人喜欢。但是后面故事展开以后,黛玉对待众人是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语言像针尖儿一样随时刺着别人,这样的事情很多,这里笔者就不一一例证了。前后一联系对比,曾有学生发出疑问:难道是长大后的黛玉反不如小时会做人了?其实,长大后的黛玉也有能力像宝钗那样八面玲珑地去迎合别人的,就看她愿不愿意那样违心地去做。初进贾府时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孤身一人到陌生的大家庭中去,她自然会有小女孩的胆怯心虚。她又生性孤傲,不想被人耻笑了她去,所以此时她宁可违心说话迎合别人也不愿给外祖母留下坏印象。但是后来她渐渐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来关注自己,觉得没有必要去做违心事说违心话去逢迎别人,本性也不屑于做这些事。慢慢地率真自然、高傲自尊的本性也就显露出来了,而且还锋芒毕露,一点儿不懂隐藏。她开始率性甚至任性地想发脾气就发,想使小性儿就使,想刻薄下人就借宫花奚落周瑞家的几句,想在文学诗词上掐尖儿就丝毫不让人,一点儿也不怕得罪人。
【关键词】性格养成 仙资 家庭教育 体质 心境
一、先天草胎木质的仙资,让黛玉生来即带着仙气,清新自然、超凡脱俗
小说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借癞头僧之口交代了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只因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因此草受天地之精华,又加雨露滋润。脱却草胎本质。修成个女儿身,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海水为汤。只因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断之意……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还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给他。”绛珠草,东北俗名红菇娘儿,随处可见,生地荒坡野草间,婷婷独立有卓尔不群姿。植株柔弱,姿态娇艳,卓于草莽,生命短暂,于深秋最红艳时遭寒霜遂戛然而止。绛珠草的特点决定了黛玉的形象及悲惨命运。
二、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也直接影响了黛玉的性情气质,使得她能个性率真、真诚直爽
黛玉在封建时代的大家闺秀中也算是一个怪胎、叛逆者,她不拘泥于各种文缛节,比如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黛玉歇中觉时宝玉来了,宝玉上床躺在她身边,她也没有大叫男女授受不亲而生气。再比如黛玉从不像宝钗袭人那样规劝宝玉要用功读些仕途经济的书,她也像宝玉一样看不起贾雨村之类的禄蠹。她的这些个性特点,除了先天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外,更有后天家庭宽松的教育的因素。林家只有两个孩子,而且儿子上夭折,只剩病弱的一个黛玉。子嗣单薄自然会让林如海夫妇更加疼爱孩子,对黛玉的教育不会象子女众多的贾家那么严厉。而且承担女儿教育重责的母亲贾敏也早逝了,黛玉所得礼教的教育不如四春和宝钗那么多。加之本身体弱多病,父亲也没严逼她学习封建女子必学必做的功课。 后来来到贾府,虽说是因为父亲不会教养女孩而送来给贾母教养,但因为是女儿唯一的血脉,贾母只会百般爱护,舍不得责教。黛玉虽表现出诸多不合礼法之举,贾母不忍心严教,更别提两位舅母了。比如其他姐妹必须长时间做女红,黛玉却半年甚至一年不动针线,大半年才绣得个荷包,众人也懒得说她。在小说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了,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这些内容证明了黛玉基本处于无人管教的宽松教育环境。其实这样的教育环境,反而利于保留孩子率真自然的天性,少受社会风气的侵染。正是这样相对自由的生活环境培养出了一个无视礼法、追求个性自由的林黛玉,完全可以把她看成一个女版的贾宝玉。
三、自小体弱多病的体质形成了她喜静喜散,心胸狭窄的忧郁个性
黛玉初进贾府时,在场的亲人们相见完毕后就特意说起黛玉的身体健康来:“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这样羸弱的身体,容易形成忧郁个性,内心极度自卑。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认为那些先天有缺陷的与那些自小就享有快乐的儿童相比,就对待生活及其伙伴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他的论文研究中还指出,儿童因为身体弱小,必须依赖成人生活,而且一举一动都受成人的控制。每个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容易认为自己是软弱,渺小,无法独立生活,林黛玉自小体弱多病,而且是属于疑难杂症类型,因此她的内心是极度自卑的。她的心境长期处于低落状态,整日以泪洗面,长期处于抑郁伤感中的不良心境又有损身体健康,身体更沉重的病痛反过来又加重了她的自卑感。自卑忧郁的人不喜融入群体,头脑更冷静,所以黛玉表现出喜静不喜闹,喜散不喜聚的性格。
四、解读黛玉形象时还应注意形象个性的发展性背后的心理因素
小说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她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谨慎细心,懂礼貌,也很会看众人的脸色。比如前后说道读书问题时她的回答就不一样:之前“賈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不知贾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便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后来宝玉也问读啥书时,黛玉就顺着贾母的意思说“些许认得几个字”。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小黛玉的聪明伶俐,甚至有点儿世故,很讨众人喜欢。但是后面故事展开以后,黛玉对待众人是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语言像针尖儿一样随时刺着别人,这样的事情很多,这里笔者就不一一例证了。前后一联系对比,曾有学生发出疑问:难道是长大后的黛玉反不如小时会做人了?其实,长大后的黛玉也有能力像宝钗那样八面玲珑地去迎合别人的,就看她愿不愿意那样违心地去做。初进贾府时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孤身一人到陌生的大家庭中去,她自然会有小女孩的胆怯心虚。她又生性孤傲,不想被人耻笑了她去,所以此时她宁可违心说话迎合别人也不愿给外祖母留下坏印象。但是后来她渐渐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来关注自己,觉得没有必要去做违心事说违心话去逢迎别人,本性也不屑于做这些事。慢慢地率真自然、高傲自尊的本性也就显露出来了,而且还锋芒毕露,一点儿不懂隐藏。她开始率性甚至任性地想发脾气就发,想使小性儿就使,想刻薄下人就借宫花奚落周瑞家的几句,想在文学诗词上掐尖儿就丝毫不让人,一点儿也不怕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