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的形成原因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hinr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产生的原因既有西方的挑战下的背景,又有湖湘文化的影响,更与经世思潮有密切关系。理性辩证地看待该思想,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曾国藩;理学;经世致用;成因;影响
  曾国藩的研究无疑是学术界的热点。曾经在中国大陆伴随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传》的出版,还一度出现了“曾国藩热”。最近中纪委推荐官员读的56本书之中,《曾国藩传》赫赫在目。本文从产生原因角度考察其理学经世思想,作一粗浅的论述,希望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
  一、 西方双重挑战下的变局
  在被轰出中世纪以前,中西方是“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西方人看东方是神秘的东方,东方人看西方是奇异的西方” [1]。但是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这种格局彻底被打破了。古老的中国仍然继续沉溺于天朝的幻梦中,闭关锁国,拒绝世界潮流。而中国所谓之“泰西”却通过殖民扩张和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而通过产业革命,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中西方在近代的交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中国人开始接触到来自西方的旷古未有的文明的冲击。此时的曾国藩刚刚进京散馆开始了他在北京的十三年岁月。这十三年是他官位升迁最迅速,理学经世思想开始积淀的时期,更是奠定了他后半生的理学经世的思想基础的关键的时期。当时的中国人面临着来自西方的双重挑战,一面是西方的侵略与掠夺,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一方面是西方的侵略,客观上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封闭和闭关锁国状态,使中国人开始认识世界,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始瓦解。
  这时的曾国藩充满了民族主义的情感。他的当时的日记中写道“因在樾翁处晚饭,痛谈时事,更初始归” [2]。在1841年正月的日记中,他写道“英吉利豕突定海,沿海游弋,圣恩宽大,不欲遽彰天讨” [2]。可见当时的曾国藩看到了西方之侵略,但是言语之间仍然充斥着浓厚的夷夏的观念。这种观念直达后来他镇压农民起义中看到洋枪洋炮的巨大威力才有所改观。他了解了洋枪洋炮的巨大能量之后,非常希望引进和购买。他在给皇帝的奏折里面写道“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则亦渐失其所恃,够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2]”。
  二、湖湘文化的经世传统
  在中国的区域文化之中,湖湘文化极具特色。崇尚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北宋周敦颐和岳麓书院在理学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著名的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曾经在这里讲学。岳麓书院极大地影响着湖南的士风,程朱理学思想一直在此占据主导地位。著名的学者王夫之在继承湖湘文化的经世传统的基础上,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极力主张行先知后,具有很强的经世倾向。
  到了有清一代,湖湘文化在奉程朱理学为正统的基础上,重视经世致用与务实,主张包容与兼具融合。曾国藩求学时代是在岳麓书院度过的,因此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当时的岳麓书院在偏重理学的基础上,又十分重视经世之学,培养了一大批注重经世致用的士大夫。曾国藩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就认为他的思想来源于湖湘文化。钱穆在书中写道曾国藩的思想“有闻于其乡先辈之风而起者” [3]。无疑湖湘文化的浸染,使得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具有深厚的理学基础。
  三、传统理学的复兴与近代经世思潮兴起
  儒家学说从来都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孔子和孟子都有很强的经世和实践的思想。程朱理学也没有完全抛弃儒家这一优良传统。到了清代中后期,汉学盛行,经世思想有所抑制。在乾隆到道光年间,反理学思潮盛行,宋学也就是理学,曾经面临着严峻的困境。“嘉道之际,学者承乾隆季年之流风”以至于“有宋诸儒周、程、张、朱之书,为世大诟,间有涉于其说者,则举世笑讥唾辱” [2]。随着清朝晚期社会矛盾的激化,贪污腐败充斥,天朝面临新的危机,理学之复兴之气渐起。面临西方的挑战与侵略,面对前所未有的农民起义最高峰——太平天国,中国之前固守的考据之学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渐渐衰弱,宋学开始走向中兴。埋首故纸堆,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考据已经无法适应历史的发展,也无法为面对西学东渐的格局提供现实的答案。当时很多中国士大夫感到要挽救清王朝的社会危机,避免陷入被殖民的境地,非经世不可。因此他们提倡“用伦理道德来激励士大夫的气节,维护封建秩序,压制农民起义,同时,用伦理道德来整顿吏治,刷新吏治,革除封建官僚制度的种种弊端” [4]。而理学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内圣外王之学,所以理学在这个时候得到中兴。梁启超曾经在文章中论到宋(理)学复兴。他曾经写道:“洪杨乱事前后,思想界引出三条新路,其一,宋学复兴,乾嘉以来,汉学家门户之见极深,‘宋学’二字,几为大雅所不道,而汉学家支离破碎,实渐已惹起人心厌倦,罗罗山,曾涤生在道咸之交,独以宋学相砥砺,其后卒以书生犯大难成功名[5]”。
  而面对如此变局,一部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看到时局之危艰,开始研究和接触西方的事务,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改革的想法,但是具体如果改,怎么改还并不明晰。他们某种程度上还带有旧制度的印记,某种程度上说起到了历史的过渡作用。他们试图在旧的体制上搞嫁接,但是只能是贩古丹。值得关注的还有,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一大批西方文明的著作,这些都对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曾国藩曾经通读过的《瀛环志略》,他开始对西方有了初步的认知。这些对他的理学经世思想的形成是有着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6
  [2]曾国藩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4
  [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32
  [4]桑咸之.晚清政治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7
  [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C].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3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全世界教师职业的趋势。然而我国农村教师学历比较低, 教育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传统和教学手段单一,从而制约了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迫在眉睫。需要通过培训、进修的方式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通过观摩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师的能力,加强教师团队之间的交流来汲取经验,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期刊
【摘要】: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彰显一定的社会功能;塑造学生个体;具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中,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德育;重要作用;实施方案  一、 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德育工作能够彰显德育的社会功能  加强高校德育,不仅是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更是
期刊
【摘要】:当代军人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渠道便是家庭教育,军人家庭的教育期望心理反应的是当前军队文化传承状态。本文使用质性研究中的半结构访谈法,以五个军人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把握,发现当前军人文化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军人品质传承主体的内在矛盾性,二是军人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军人家庭;教育;军人文化;质性研究  一、研究缘起  文化必赖传承而存在,必赖传承而发展,必赖
期刊
【摘要】:在柏拉图和亚当﹒斯密的理论体系中,正义理论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罗尔斯写《正义论》来论述自己所认识的正义,在风云变幻的时代给人们点亮了灯塔。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有一位贤者以自己独到的观点以微言道出了正义的大义——“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许这就是正义最为浅显的逻辑了。正义不是散乱无章、无迹可寻的,正义是有自己的逻辑的。本文通过分析、论证“以直报怨”的科学性,以此来阐释正义逻辑,最终得出一条
期刊
【摘要】:波兰尼在《大转型》一书中提出了“双向运动”的概念,为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提供了依据。“双向运动”的结果在于市场逻辑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博弈与平衡,制度是人类意义和意图的体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政府的干预是合理的、必然的。  【关键词】:波兰尼;双向运动;市场逻辑;社会伦理  当今社会几乎是一个金钱可以买到一切的社会,这是由于市场逻辑和市场价值主宰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逐渐丧失原始的道德思考和道德
期刊
【摘要】: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思想下的产物,不同社会思想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前进。作为音乐人,如何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音乐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至今仍让我们引以为傲。在音乐方面,中国古典十大名
期刊
4分析  4.1高职院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4.1.1高职院校教职工患慢性疾病状况的分析  调查中发现,饮食无规律、膳食营养不平衡、不恰当的节食减肥、不吃早餐以及不重视饮食卫生则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在运动器管疾病中,主要是关节炎、腰肌劳损、颈椎疾病,这是因为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使颈部及腰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易使肌肉疲劳,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变形,容易导致脊柱骨关节疾病发生。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
【摘要】: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观点”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面简称《提纲》)从现实的人、实践的人、世界的人、信仰的人以及能动的人多角度、多层次来阐述人,充分展现了人民主体性,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有利于在当前经济利益主导一切关系的全球背景下,呼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谐理性的建设和发展社会。  【关键词】:《提纲》;实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只
期刊
【摘要】:普罗米修斯和耶稣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是两个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他们对西方文学、文化、宗教等方面影响深远。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之一,耶稣是基督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也是基督宗教的创始人。本文试图通过对普罗米修斯与耶稣的形象比较,浅谈这两个人物身上存在的异同关系,以便全面地理解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西方文化。  【关键词】:普罗米修斯;耶稣;爱;人性;神性  普罗米修斯和耶稣
期刊
【摘要】:共情是一个人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也就是感同身受,在个体和社会的交互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共情及其他高级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发现了共情的关键功能脑区。基础实验证据表明,更好地理解共情的神经机制对于反社会人格、孤独症等精神障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些年的相关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共情;神经基础;脑成像  一、共情  1.1 共情的定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