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日常真实情况,从“在合作中创设教学情景”“在合作中发现解决问题”“在合作中培养主体地位”三个方面出发,对合作学习在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应用做出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生活中的合作意识,在学习上,学生也可以将合作意识运用到学习中,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率,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大都没有合作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在合作中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是近两年来非常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解决数学中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的具体思维形象之间的问题。合作学习在创设情景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给学生创设了生活小情景后,还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配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要合理的分配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小组长,可以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索和参与进课堂的积极性,也能更好的发挥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的作用。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且学生要能够利用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一些有关的生活情境来判断问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比如“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平常学生上体育课时,每行站的人数和行数等”,让学生先搞清楚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然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比例的例子,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正比例关系,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比如“小红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小明家用了10t水,问小明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有学生讨论说“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费与用水吨数的比值不变,因此这个题可用正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小组内的其他学生也意见相同,然后各自计算出结果“小明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学生在小组内部经过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了课堂的教学之中,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在合作中发现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有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也有让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作用,当学生只有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很难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此便很难改正问题而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当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之间会多次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就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及时的改正,学生还可以效仿其他学习好的学生的学习方法,看看是否也适合自己,让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比如,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学会百分数。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问题“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小伟投篮次数为50次,投中次數为18次;小陈投篮次数为20次,投中次数为6;小孔投篮次数为25次,投中次数为5次;问他们几个人当中谁的投篮水平最高?”学生可以在小组之内互相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有的学生说小伟投中的次数最多,所以他的投篮水平最高;有的学生说小陈投篮次数最少,但投中的次数也不少,所以他的投篮水平最高,还有学生说这个问题可以用我们刚学的百分数来解决,用他们各自的投中次数除以投篮次数,谁的百分数大谁的投篮水平就更高;经过讨论,学生一致同意第三位学生的观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借鉴其他正确的学生的问题解决方法,不断的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想法单一,不全面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巩固知识,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在合作中培养主体地位
在六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重要的体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将小学阶段数学的大部分知识学习完了,数学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的能力,使得学过的数学知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让学生不仅学会了课本内的知识,还对课本之外的知识进行了学习,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延伸性。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然后可以熟练的运用公式对圆柱、圆锥进行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这个知识点就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考验,比如教师首先给出图例并提出问题“这个圆锥形的容器中装有5升的水,水面的高度正好是圆锥高度的一半,那这个容器还能装多少升的水?”学生就可以自己先去探究,首先自己不利用公式,已知圆锥里有5升的水,那把圆锥里的水装满后再用电子秤秤一下,是40升水,所以减去之前的5升就是35升水,但是这样得出结果的过程很麻烦,于是,学生就可以利用公式来计算,“水面的高度正好是圆锥高度的一半时水面面积为圆锥形容器顶面积的1/4,水面高为圆锥形容器高的1/2,所以水的体积为圆锥容器体积的1/8,所以圆锥形容器的体积为8*5=40,所以还能装40-5=35升水”。学生在不同种解题方法中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改下最为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的重要,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时刻都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和进步,为学生以后的考学和初高中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平. 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01):48,46.
[2] 蒋正宝. 浅析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的预习设计[J]. 新课程导学,2015,(021):68-68.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生活中的合作意识,在学习上,学生也可以将合作意识运用到学习中,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率,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大都没有合作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在合作中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是近两年来非常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解决数学中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的具体思维形象之间的问题。合作学习在创设情景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给学生创设了生活小情景后,还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配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要合理的分配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小组长,可以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索和参与进课堂的积极性,也能更好的发挥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的作用。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且学生要能够利用正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一些有关的生活情境来判断问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比如“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平常学生上体育课时,每行站的人数和行数等”,让学生先搞清楚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然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比例的例子,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正比例关系,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比如“小红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小明家用了10t水,问小明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有学生讨论说“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费与用水吨数的比值不变,因此这个题可用正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小组内的其他学生也意见相同,然后各自计算出结果“小明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学生在小组内部经过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了课堂的教学之中,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在合作中发现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有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也有让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作用,当学生只有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很难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此便很难改正问题而提高学习成绩,但是当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之间会多次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就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及时的改正,学生还可以效仿其他学习好的学生的学习方法,看看是否也适合自己,让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比如,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学会百分数。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问题“在学校的篮球比赛中,小伟投篮次数为50次,投中次數为18次;小陈投篮次数为20次,投中次数为6;小孔投篮次数为25次,投中次数为5次;问他们几个人当中谁的投篮水平最高?”学生可以在小组之内互相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有的学生说小伟投中的次数最多,所以他的投篮水平最高;有的学生说小陈投篮次数最少,但投中的次数也不少,所以他的投篮水平最高,还有学生说这个问题可以用我们刚学的百分数来解决,用他们各自的投中次数除以投篮次数,谁的百分数大谁的投篮水平就更高;经过讨论,学生一致同意第三位学生的观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借鉴其他正确的学生的问题解决方法,不断的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想法单一,不全面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巩固知识,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在合作中培养主体地位
在六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重要的体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将小学阶段数学的大部分知识学习完了,数学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的能力,使得学过的数学知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让学生不仅学会了课本内的知识,还对课本之外的知识进行了学习,能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延伸性。
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然后可以熟练的运用公式对圆柱、圆锥进行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这个知识点就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考验,比如教师首先给出图例并提出问题“这个圆锥形的容器中装有5升的水,水面的高度正好是圆锥高度的一半,那这个容器还能装多少升的水?”学生就可以自己先去探究,首先自己不利用公式,已知圆锥里有5升的水,那把圆锥里的水装满后再用电子秤秤一下,是40升水,所以减去之前的5升就是35升水,但是这样得出结果的过程很麻烦,于是,学生就可以利用公式来计算,“水面的高度正好是圆锥高度的一半时水面面积为圆锥形容器顶面积的1/4,水面高为圆锥形容器高的1/2,所以水的体积为圆锥容器体积的1/8,所以圆锥形容器的体积为8*5=40,所以还能装40-5=35升水”。学生在不同种解题方法中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改下最为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的重要,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时刻都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和进步,为学生以后的考学和初高中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平. 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浅谈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01):48,46.
[2] 蒋正宝. 浅析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的预习设计[J]. 新课程导学,2015,(021):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