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篇篇“花文”绽放朵朵奇葩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62282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放眼苏教版小语教材和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面不乏有关“花”的内容,或者整篇写花,或者部分内容涉及到花。“花”的分量或多或少,其美丽芬芳一样怡人。稍稍为之梳理,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以花喻人。《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笔下颐和园玉澜堂院落内的海棠花,密集艳丽,充满活力,恰似那群活泼可爱的儿童。《三味书屋》的蜡梅花,冰清玉洁,纯净疏淡,一如其品德高洁的主人。
  托花言志。《夹竹桃》中,季羡林笔下的夹竹桃,那么坚韧而不事张扬,那么朴实而易引人幻想。
  借花抒情。《桂花雨》,作者回忆孩提时桂花树下摇花之乐,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而《花瓣飘香》中的月季、《爱如茉莉》中的茉莉,凝聚着浓浓亲情;《看菊花》《春到梅花山》《槐乡五月》《荷花》《广玉兰》,则着力描写花开之美,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由花作引。花儿并非全篇的重心,只为引出与之相关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而这人这事背后,蕴藏的是某种美德或某个事理。
  引出人物:《第一朵杏花》,讲述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文章通过写他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赞扬了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引出事理:《一路花香》,讲述了印度的一位挑水工巧妙地利用水罐破损后漏水的特点,浇灌了一路鲜花的故事。课文朴素自然却含义深刻,告诉我们: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总之,这些花儿,都或浓或淡地散发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芬芳。那么,怎样让这些“花文”绽放朵朵奇葩,装点学生的心灵花园呢?我以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感受花之形,感悟文之道,体会人之情,这是一般阅读课最主要的途径,也是这类课文教学的必由之路。除此,以下渠道也不容忽视:
  一、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充分感受花儿之美,得到美的熏陶
  一些纯粹写花(景)的课文,语言都很优美。凭借这些文字,引导学生去感受、品味、想象,就能欣赏到花之美。若是在这过程中,再能借助多媒体恰到好处地提供相关图片、录像,辅之以匹配的音乐,渲染相宜的情境,让脑中花与眼中花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鲜活丰满的形象,就更能怡情了。美的花,美的文,学生沉浸其中,感官得以痛快享受,心灵得以充分荡涤,这怎不是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
  二、查阅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物特点,得到做人的启迪
  一些写人或托花言志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人物。当学生了解了鲁迅刚正不阿、追求真理的品性,看到《三味书屋》内的蜡梅花,就自然会联想到书屋主人,蜡梅那纯净疏淡的香气,飘送的不正是鲁迅人格的芬芳吗?当学生了解了季羡林不事张扬的为人和坚韧不拔的品格,赏完夹竹桃,学生自然会蓦然发现,大师与其说是在写夹竹桃,不如说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这时,学生再回头欣赏夹竹桃,不正是在阅读季羡林其人?当学生了解了竺可桢一贯的治学态度,学习《第一朵杏花》,就不难从他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把握中,感受其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边“闻香”边识人,花人一体,学生怎会不受到做人的启迪呢?
  三、留意生活,让学生充分关注人间亲情,得到真情的感染
  平时,要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用心发现、感受弥足珍贵而又往往常被忽略的人间亲情。这样,学习一些借花抒情(人间亲情)的课文时,就能对其有所启发。假如,学生对平时的亲情有较多感悟和体悟,那么,对《爱如茉莉》中父母问看似普通却情深意重的真爱,对《花瓣飘香》中女孩对母亲的孝心,怎会不感同身受?读完文中感人至深的亲情,再回眸生活,学生又怎会对自己身边的亲情无动于衷?
  让我们珍视这篇篇“花文”,引领学生浇水施肥,让它们在他们的心灵花园中绽放朵朵奇葩。
其他文献
高等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指出文化元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文化元素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许多教师认为,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淡化了字词教学。我认为,高年级识字教学不能丢,教师要努力改进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和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一、明确目标,在预习中培养识字能力  经过低、中年级长期的识字训练,高年级学生已掌握许多有效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课文中的许多生字词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自行解决。  首先,在每篇课
如何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们尝试着运用一种常见的、可行的游戏——编儿歌,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更多的汉字,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一、关注趣味,遵从创编的原则  1 短促,动感十足。识字儿歌不同于纯粹的故事编撰,要短小精炼、直奔主题。可以让学生先编故事,然后再引导其删繁就简将故事“提纯”,让识字故事儿歌变得简洁,具有跳跃性,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做到:书声琅琅,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惊喜不断,体现出“我参与,我快乐;我实践,我进步;我思考,我創新”的和谐局面。  一、我参与,我快乐  1 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让学生进入情境。我们写教案往往只写教学过程、步骤、环节,而开场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每一节课前我都要想一下这一课怎样开场。当然,开场白不能一成不变,有时我请学生猜谜语,有时播放一首动听的歌曲
朗读教学中,我们既要强调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又要明确掌握技巧的重要性。如何将朗读技巧巧妙而又不露痕迹地传授给学生,下面几则案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一、钟声不绝,引心弦共荡  对于古诗朗读技巧的指导,我们通常指导学生做到准确地划分语节(节拍),然后读出古诗节奏的整齐、匀称,体味语言的音乐美。然而,古诗诵读,长此以来几乎已成固定的格式,即使不深解诗意,也可以读得有板有眼。于是,具体作品的独特韵味
我教过许多次三年级,曾为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头痛、烦恼。怎样让他们乐意习作,写什么、怎样写,就成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兴趣——唤醒习作愿望  1 心理暗示,轻松进行。怎样让学生不产生畏难情绪呢?我觉得心理暗示很重要。我经常会用轻松的口吻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多有意思,把写话再多写几句就叫习作啦”“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是习作,你们愿意把写话变习作吗?”通过这样轻松的
一、把握口语交际的系统性、综合性、互动性和实践性  系统性——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低、中、高三个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是不同的。首先对“听”的要求是这样的:低年级是“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中年级是“把握主要内容”,高年级是“抓住重点”。三个阶段,“了解、把握、抓住”,三个不同的词语,是对不同阶段学生口语交际中“听”的不同要求。表达方面,低年级的要求是“简要讲述”,中年级是“清楚表达”,高
[教例](学生对照活动要求自主默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教者则在教室内巡视。一段时间后,见各组都讨论得差不多了,教者示意各组学生开始汇报)  生:从“喜欲狂”可以看出诗人一定心情舒畅、十分兴奋,因为杜甫高兴得简直快要发狂了。我们组想读一读第三四句。(小组齐读)  生:我们也从“漫卷诗书”体会到了诗人的欣喜若狂。诗人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又唱又跳,手舞足蹈了,他胡乱地收拾诗书,已经没有心思读书了。我们组
现在有些语文课堂,以声、光、电组合的多媒体课件来取代教师范读,笔者不禁要问:难道新课程改革下,范读就没必要了吗?笔者倒认为精彩范读会为语文课堂增添活力.一、精彩的范读
一、欣赏“喜鹊登枝”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姥姥的剪纸”。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神)  2 是啊,姥姥的剪纸可神了。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这幅“喜鹊登枝”上,(出示图片)好好欣赏。你觉得剪得怎样?  3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喜鹊登枝”的呢?这幅剪纸又是怎样剪出来的呢?自由读读第4~6自然段,找找答案。  4 (课件出示: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