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论举例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孟会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分析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遇到抽象概念或深奥道理就觉得难以理解,而举例法则是一种能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学、易懂、易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此法巧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本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而且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正确思想方法的掌握、身心健康的发展,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1 例子从何而来
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奥道理,小学《语文》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中都精选了一定的事例,这就为教师的教学举例提供了参考,但仅靠这些事例是远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的,因为有些事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况且书中的例子也有限,所以在教学中除适当引用课本和参考中的实例外,还应适当补充一些才能够书报杂志中精选出来的典型事例。如能再举例一些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最为熟知的例子,学生会感到更亲切、更实在、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距离的效果会更佳。
2 例子怎样选择
举例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和深奥道理的理解和应用,所以例子必须根据上述的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挑细选,而且要努力做到真实(真实才能使学生深信不疑)、典型(典型才能以一当十,节时高效)、新颖(新颖才会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多角度(多角度才能避免失之偏颇)。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准确、及时、鲜明、生动的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貌,揭示出蕴含的深刻哲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例子何时举出
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举例子,举什么样的例子,举多少例子,并没有固定的程式,而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一般来说。在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可适当采用举例法,但阶段不同,所以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导课时的举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入新课;讲新课时的举例,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懂得深奥道理;课后练习中举例,能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强化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检查上节学习效果提问时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的举例或课外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中的举例,能提高学生化知为行的能力。可见举例法不仅可以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且适用于课外第二课堂的开辟。
4 例子由谁举出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成功的教学应是教师做导演,学生做主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所以举例法不能只是教师的“专利”,而应为师生所共有。因此教师的举例只能是示范式、启发式或点拨式的,而学生一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学生思维的大门一旦被教师开启,就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举例分析,得到锻炼和提高。一般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知识入门时的导课式举例,讲解新课抽象概念、深奥道理时的阐述性举例,课堂巩固联系和课外活动时的示范性举例,大多由教师举出,而强化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时联系生活实际的反馈式举例或课外演讲比赛发言中的举例尽可能让学生举出,则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使学生的知识应用力、胆量、勇气、自信心都能得到提高。
5 例子怎样举出
据有关科学试验得知,接受信息者若仅仅使用听觉,则其接受的信息在三个小时后仅能保留70%;如果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则在三个小时后能保留85%,所以现行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形声结合的。所谓“形”就是图形符号,也称视觉符号;所谓“声”,即音响符号,亦称听觉信号或语言信号。因此,要想提高举例的效果,就应走形声结合的道路。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应用举例教学时能根据各校的实际条件,灵活运用录像、录音、幻灯、图片、口述、小品、影碟……等多种教学手段,并且在语言表达上尽量做到宏亮、清晰、准确、严密、形象、简介,必要时还可来点风趣、幽默,尽可能做到思想性、知识性、方法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有条件的还可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运用课本知识举例分析演讲大赛,把举例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生走上社会搞社会调查,回来后动脑想、动笔写、动口讲、讲后评,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思想收到教育,品质得到陶冶,方法得到指导,能力得到提高,把小学《语文》上成学生人人爱上的一门课。
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王正秀
注意是我们心理活对一定对象的选择的集中现象,一个人除睡着之外,只要是在清醒的状态下,人们的注意活动总是经常的进行着。它是一种意向活动,不像认识活动那样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但它和各种认识活动分不开。它在各种认识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如果我们没有注意这些客观事物,我们的观察,思维等认识活动就不能正常地进行了。
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对某一个问题讲解了很多遍,有的学生还是搞不懂,或提出一个问题后,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干什么,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又如何学好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每位教师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注意力,要不然,其他的训练就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板书的视而不见,对老师所讲视而不闻,做作业时一塌糊涂,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些什么,乱做作业,那么,怎样判断学生是否专心听讲,围绕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我们要善于观察,可以根据生活的变化和表情动作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学生是否集中注意。
一般来说,事物的强度越大,注意越易产生;强度越小,注意就会比较模糊。因此,每位教师在上课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语言流畅,吐字清楚,要有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声音要平和,有重点难点的地方或强起学生注意时,声音比平常大一些或大声重复;三、板书要安排合理,引起学生的注意要用重点符号或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字可稍大一些,要工整一点,讲究板书美;四、有学生不注意时,教师应用眼神或手势适当提醒或根据上课的内容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以吸引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五、根据学生的表情,神态以及瞬时提问,判断学生是否注意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六、在练习中检查学生是否注意,如上课时重点强调的问题或明摆着的答案,学生都不能做正确,说明上课没有集中注意,这时教师就要研究对策,先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七、重点讲清楚一个问题;八、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题和学习兴趣;九、多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复习巩固和训练。
总之,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上课要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听讲。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产生注意,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孟会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分析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遇到抽象概念或深奥道理就觉得难以理解,而举例法则是一种能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学、易懂、易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此法巧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本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而且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正确思想方法的掌握、身心健康的发展,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1 例子从何而来
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奥道理,小学《语文》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中都精选了一定的事例,这就为教师的教学举例提供了参考,但仅靠这些事例是远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的,因为有些事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况且书中的例子也有限,所以在教学中除适当引用课本和参考中的实例外,还应适当补充一些才能够书报杂志中精选出来的典型事例。如能再举例一些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最为熟知的例子,学生会感到更亲切、更实在、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距离的效果会更佳。
2 例子怎样选择
举例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和深奥道理的理解和应用,所以例子必须根据上述的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挑细选,而且要努力做到真实(真实才能使学生深信不疑)、典型(典型才能以一当十,节时高效)、新颖(新颖才会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多角度(多角度才能避免失之偏颇)。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准确、及时、鲜明、生动的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貌,揭示出蕴含的深刻哲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例子何时举出
在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举例子,举什么样的例子,举多少例子,并没有固定的程式,而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一般来说。在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可适当采用举例法,但阶段不同,所以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导课时的举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入新课;讲新课时的举例,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懂得深奥道理;课后练习中举例,能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事例的分析,强化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检查上节学习效果提问时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的举例或课外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中的举例,能提高学生化知为行的能力。可见举例法不仅可以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且适用于课外第二课堂的开辟。
4 例子由谁举出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成功的教学应是教师做导演,学生做主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所以举例法不能只是教师的“专利”,而应为师生所共有。因此教师的举例只能是示范式、启发式或点拨式的,而学生一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学生思维的大门一旦被教师开启,就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举例分析,得到锻炼和提高。一般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知识入门时的导课式举例,讲解新课抽象概念、深奥道理时的阐述性举例,课堂巩固联系和课外活动时的示范性举例,大多由教师举出,而强化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时联系生活实际的反馈式举例或课外演讲比赛发言中的举例尽可能让学生举出,则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使学生的知识应用力、胆量、勇气、自信心都能得到提高。
5 例子怎样举出
据有关科学试验得知,接受信息者若仅仅使用听觉,则其接受的信息在三个小时后仅能保留70%;如果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则在三个小时后能保留85%,所以现行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形声结合的。所谓“形”就是图形符号,也称视觉符号;所谓“声”,即音响符号,亦称听觉信号或语言信号。因此,要想提高举例的效果,就应走形声结合的道路。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应用举例教学时能根据各校的实际条件,灵活运用录像、录音、幻灯、图片、口述、小品、影碟……等多种教学手段,并且在语言表达上尽量做到宏亮、清晰、准确、严密、形象、简介,必要时还可来点风趣、幽默,尽可能做到思想性、知识性、方法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有条件的还可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运用课本知识举例分析演讲大赛,把举例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生走上社会搞社会调查,回来后动脑想、动笔写、动口讲、讲后评,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思想收到教育,品质得到陶冶,方法得到指导,能力得到提高,把小学《语文》上成学生人人爱上的一门课。
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王正秀
注意是我们心理活对一定对象的选择的集中现象,一个人除睡着之外,只要是在清醒的状态下,人们的注意活动总是经常的进行着。它是一种意向活动,不像认识活动那样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但它和各种认识活动分不开。它在各种认识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如果我们没有注意这些客观事物,我们的观察,思维等认识活动就不能正常地进行了。
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对某一个问题讲解了很多遍,有的学生还是搞不懂,或提出一个问题后,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干什么,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又如何学好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每位教师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注意力,要不然,其他的训练就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板书的视而不见,对老师所讲视而不闻,做作业时一塌糊涂,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些什么,乱做作业,那么,怎样判断学生是否专心听讲,围绕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我们要善于观察,可以根据生活的变化和表情动作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学生是否集中注意。
一般来说,事物的强度越大,注意越易产生;强度越小,注意就会比较模糊。因此,每位教师在上课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语言流畅,吐字清楚,要有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声音要平和,有重点难点的地方或强起学生注意时,声音比平常大一些或大声重复;三、板书要安排合理,引起学生的注意要用重点符号或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字可稍大一些,要工整一点,讲究板书美;四、有学生不注意时,教师应用眼神或手势适当提醒或根据上课的内容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以吸引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五、根据学生的表情,神态以及瞬时提问,判断学生是否注意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六、在练习中检查学生是否注意,如上课时重点强调的问题或明摆着的答案,学生都不能做正确,说明上课没有集中注意,这时教师就要研究对策,先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七、重点讲清楚一个问题;八、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题和学习兴趣;九、多进行一些基础知识复习巩固和训练。
总之,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上课要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听讲。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产生注意,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