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陷入这样一种困境:教学没有真正着眼于真正的教学内容。很多时候,作文课就是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打分数。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教学。这需要我们去探索学生的写作心理、写作过程,设计出真正意义上属于作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解释个人的情感
  写作的本质是传达情感。个人情感的表达往往跟个人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个人经历,写作者有着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故而“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这是借文学以流露情感的一种传达和解释感情的方式。
  1.直抒胸臆
  传达得直白的往往是利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的。如李白的《别南陵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首诗的创作是诗人在接收到外界的信号后,突然心随事动,产生了微妙的灵感,于是行之于诗。
  初中生写作,也可以引导他们直抒胸臆。有的学生看到写作文就产生畏惧心理,实际上,是没有了解什么是作文呢?怎么作文?作文,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感——能感之、能写之。只要心灵不死,每个人对世间万物、人间万象、自身经历总有触动,能用语言的外衣将这份情感写出来,就是作文。哪怕是用朴拙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真情,也是可圈可点的。语言可以通过积累再完善。
  2.同步抒情
  写个人情感的也可以写别的人或事来表现个人同样的情感,这是同步抒情。初中生作文,有这样一种类型,也是从眼前的人或事,写到自己类似的感情。有这样一个题目:又是一年风起时。又,暗示了眼前的人或事在记忆中曾出现过,所以本文可以以现实和回忆交错、他人与自己经历的参差交互的形式同步抒情。所以,写作的过程应为:他人或他物——共生共感——组织加工——外化为文字。
  3.含蓄抒情
  个人情感的表达是写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加工和组织之后,以表达个人的情感。这种个人情感的表达由于表达的是与自己的真实经历相关的内容,传达的时候容易显得感情真挚和充沛。初中生写作也是如此,抒写真情,可以含蓄,可以委婉,但一定要真挚。
  含蓄抒情的创作过程是:事物——触动心灵——思索加工——委婉外化为文字。
  二、解释社会生活
  写作者不仅仅是个人经历的创作者,同时也是展现他人生活甚至社会生活的创作者。他们所要解释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强烈感情,而且也解释别样的感情。写作者也具备这样的创造力——解释生活现象。
  在写作教学时,教师不仅仅是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写。教师更要关注学生写作的过程。
  1.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选材
  要选择小而有意义的材料。每当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不少同学总要搜肠刮肚去拣大的材料。其实,写一篇文章,真的不需要一味地去拣大材料,生活中的小材料,小事情同样可以写出好文章,反映大主题。课文中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背影》选的就是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小事来写的。
  选择材料要小而有意义。哪些是有意义的事呢?对此,有些同学在理解上有片面性。他们以为,有意义的事只是拾金不昧、乘车让座、扶盲人过马路之类“好人好事”,或者是英勇机智地与坏人作斗争、冰河上救人、大火中抢
  救国家财产这样的大事。在这样的认识下,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做过这类事,就没有材料可写了,因而一提笔写作文就为难,有的甚至把作文当作编故事了。其实,写有意义的事不一定就是写好人好事或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诚然,好人好事可以写,重大题材应该写,但我们不能用这个框子限制自己。大事可以教育人,小事同样能使人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有许多看似微小的事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受到教益。
  2.习得、认识:留心身边人和事
  所谓习得加工的过程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人,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留心身边的人或事。拥有一颗善感的心灵,那么身边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我们写作的内容。
  3.加工组织: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就是文章的构架,它是文章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体之间的有机统一。主题是文章的“花”,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叶”,结构就是文章的“枝干”。因此,只有精心谋篇布局,才能写出佳作。
  结构安排要符合逻辑。一件事情发生的先后,在叙述中应交代清楚前因、后果,按照最合适的叙述方式进行叙写。人的头脑接受事物的过程也是如此。先接触到人或事,再使人或事产生触动,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符合逻辑的过程。谋篇布局中,这一点应该做到有条不紊的。
  结构恰当地表现中心。主题是文章的內容,结构是文章的形式,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这是安排文章结构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写文章之前,一定要打草稿,写下提要或提纲,根据中心安排先后,安排详略。要避免“眼高手低”。使用写作技巧来雕琢作文,比如欲扬先抑、衬托、对比、修辞等手法。
  综上,初中生写作文,我们更应关注写作的外在条件和内在动因,及学生写作的动态过程。贯穿于这个过程始终的是心灵的触动和真情的喷发,我们的作文应该是真情实感的吐露,是为心灵披上一件合身的外衣。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周市中学(215314)
其他文献
诗歌教学,其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气势之美,也在于运用诗歌的艺术之美来熏陶人的心灵,涵养人的性情。诗歌教学的这些价值必须落实到语文课程中来。我们怎样定位诗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地位,怎样架构诗歌教学的课堂结构,怎样推进诗歌教学的路径,让诗歌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中来,笔者借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来思考以上这些问题。  一、定位  首先,文本要讲究定位。每一篇文本的价值不
期刊
提到文言文的學习,步入初一的学生感觉新鲜又倍感困难。对于这样的一种学情,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更应该付诸行动“攻坚克难”。那么,怎样在初中阶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呢?一句话:从节奏开始!  一、以轻松的学习状态消除心理压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轻松的学习状态消解文言文学习的压力。尤其在文言文字义、句意、诗文思想的理解上,要以巧妙的方式
期刊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模块,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一起被写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有十几年了。在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今天,“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及其重要作用自不待言。然而,时至今日,有一部分教师,采用“放羊式”的方法,让学生自读一遍课文便草草收场。“综合性学习”课本身所固有的“个性”被严重消解,设计者的意图和这一模块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有的作用,被严
期刊
众所周知,人才的判断标准不仅局限于其专业技术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整体素质与修养。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时期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肩负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而且需要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融合德育教育,以语文教学为背景对学生展开德育教学。接下来,将按照本人的教学经验介绍以下几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学习模板  
期刊
语文阅读是一种“渐进式”的推动与发展过程。这种“渐进”集中地体现在——无论从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来说,阅读就是“潜移默化”的引领与“厚积薄发”的深入,都要历经一种“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的过程。而要快速有效地实现这种目标,就需有善教乐学的阅读环境、阅读心态和阅读过程。如何较好地确保这一前提条件,如何切实有效地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从“情趣、开放、多元”基本要
期刊
信息爆炸的今天,中学生的眼界变得更开阔了,接收的信息量变得更丰富,头脑也变得更灵活了,所以,要求教师信息量更为丰富,才能“产生”更为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初中语文课堂,教师的课堂提问技巧非常重要,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很有帮助。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的提问,问得巧妙,则瞬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相反,问得平淡或枯燥,则会削弱学生的智
期刊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需要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的。语文学科是一门传承经典文化的基础学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使得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升自我的精神认知能力,完善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教育阶段,应研究诗词中的用词含义、今昔对比、思想水平以及意境探究,在课堂讲解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字、词以及句的角度
期刊
【设计说明】  《咏雪》是部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的第一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遇到的第一篇文言文。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文中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寥寥 71 字,却鲜活地描绘出了谢安、谢朗、谢道韫三个人物,展示了魏晋名士洒脱、儒雅的气质和富有情趣的家庭生活情景。  根据学情和文本特质(《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期刊
学习古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石之一,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它向我们展示世界,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许多美妙的古诗词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唤醒深藏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然而,如今的古诗词教学现状令人堪忧。由于时代久远,古诗词的内容和形式都和初中生有着天然的“代沟”;教师“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更令学生对古诗词避之远之,重视文学常识介绍、时代背景的解读、诗词句意的串讲、主题思想的理解
期刊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具有再认识和再指导的意义,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取何种方式讲评,怎样在讲评中使学生有所得,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這是语文老师不懈的追求。本文按照“用写作教写作”的理念,以“呈现、甄别、总结、修改、再写”五个步骤,以“半命题作文如何填好题目”为例,试图寻找解决学生作文低效的问题。  “用写作教写作”是四川巴蜀中学杨宇鹏老师提出的作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