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与上海中国画院的品格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sq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冲突,调和论成为一种极富感召力的时代信念。林风眠作为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中调和论的开拓者,以其独具优势的话语权取得了广泛的影响。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这一信念背后隐藏着一个危险的假设,即中西绘画的特性与目标是彼此对立的。如果说在传统派和西化派那里,尽管也不能完全排除中西对立的思维成分,但毕竟以差异性为理论前提,那么在融合派的思维逻辑中,则非得将相对差异推演为二元对立,才能成就其价值判断的合理性。
  


  1926年,林风眠发表了《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通过“东西艺术根本上之同异”的比较,认为“西方艺术是以摹仿自然为中心,结果倾向于写实一方面。东方艺术是以描写想象为主,结果倾向于写意一方面”,然后得出结论说,“其实西方艺术上之所短,正是东方艺术之所长,东方艺术之所短,正是西方艺术之所长。短长相补,世界新艺术之产生,正在目前,惟视吾人努力之方针耳”。
  九年后,林风眠又在《艺术丛论·自序》中写道:“绘画的本质就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这是个人自始就强力地主张着的。”“在中国从明清以后,所谓‘国粹画’的中国固有方法是无可疑义地快要走入歧途了,所谓‘西洋画’的舶来方法也不过是个嫩嫩的新芽,我以为,大家争论的目标应该是怎样从两种方法之间找出一个合适的新方法来,而不应当互相诋毁与嫉视”。对照前后两文观点上的变化,不难看到,林风眠作为一位具有反省能力的艺术家,已在努力摆脱早年思想的误区,从而将调和论发展为一种适度的方法论。但真正使其跳出理论上的尴尬陷阱而获得艺术史的存在意义的,则不能不归因于他的人生转折。这个并非出于自愿的转折,将其前期主要风格话语实践的艺术追求,导向了后期专注于形象实践的艺术追求,“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信念和口号,从此在林风眠数十年如一日寂寞耕耘着的绘画创作中渐渐生动起来。
  早在林风眠留学欧洲时,就接受蒂戎美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教导,迈出了他艺术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步—重新发现东方艺术。虽然在事实上,西方现代艺术家对东方艺术的兴趣多半着眼于异国情调和原始朴素的艺术情趣,东方艺术不过是更为宽泛的原始主义思潮的一部分,被纳入其艺术发展史的本体脉络而服务于反启蒙思想对理性传统的抵抗,但对于积贫积弱的中国人,尤其是负笈海外的中国学子,则足以使他们的目光重新投向东方,并且极大地鼓舞着中西艺术调和论的信心。
  当林风眠从话语实践转向形象实践,在调和即创新的宏伟目标下伸展艺术触角之时,以西方现代主义的眼光看东方这一潜在立场,便成为他重新发现东方或者说“再东方化”的重要保障。本乎此,他不再像传统中国画家那样紧紧守护着本质主义的价值内涵,不再对笔墨、气韵之类筑基于传统文人画的自律本体而会心萦怀,相反,那些在正统观点看来不入品第甚至格调卑俗的古代艺术和民间工艺,如青铜器、画像砖、壁画、岩画、瓷绘、漆艺、皮影、剪纸等等,则向他展现出无穷魅力和勃勃生机。这一潜在立场,也使调和论形象实践的先天性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舒解,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以及塞尚、高更、马蒂斯、莫迪格里阿尼之类带有东方化倾向的西方现代艺术,不仅易于被东方所接受,而且与以汉唐艺术为主的早期中国艺术传统及民间美术也有不少连结点,从而减低了熔铸不同形式语言为一体的难度。对照调和中西的其他画家,例如选择西方学院派写实形式与中国晚近半工半写形式作融合的徐悲鸿,林风眠的选择显然更为宽容开放,更具有可塑性和生发力。
  当然,对于20世纪的中国艺术来说,无法回避的一个宿命,是在西方强势文化不断冲击的历史情境中,以艺术方式弥合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在参与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又不丧失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以社会革命为轴心的价值体系,一方面呼唤着适应时代变化的艺术新形式,另一方面又因艺术功利性的迫切需要而助长了习惯势力对新形式尤其是纯艺术形式的压制。正因为如此,无论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用写实艺术改造中国画进而用中国画参与社会改造的“中国化”艺术方式,还是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的坚守中国文脉而与西方拉开距离的传统艺术方式,都要比林风眠这种通由西方现代艺术范式重铸中国形象的“再东方化”艺术方式更易于生存和发展。
  


  林风眠满怀激情的社会化艺术实践之所以难成正果,固然与其主观上的性情耿介和客观上的人事迁变有关,而最根本的原因,恰恰在于他所选择的艺术方式与当时的文化情境不相适应。正是50年的沉潜生涯,把林风眠从庞大的社会压力中解脱出来,在相对封闭和自由的私秘化氛围里进行其“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的新绘画探索,上述宽容开放、富于可塑性和生发力的诸多特征,才有可能顺理成章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从重庆时期开始,林风眠收缩了油画与中国画分头发展的趋势,而将精力集中于宣纸彩墨画创作。到了五六十年代,这种渗透着中西融合思想和自由创造的艺术观念,在精神内涵与形式语言上都富于个性化色彩的绘画新风格日益成熟起来。它打破了固有的画种概念,而灵活地使用着中国画的笔、墨、宣纸与西洋画的颜料,原先附着于不同绘画形态的本体论规则和媒介论依据,可以被自由地解构、挪移、转译、错置、嫁接和重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民族主义与普遍主义等等或明或暗地困扰着当代艺术家的情境压力,在这里也显得冲淡和模糊。
  林风眠早年作品中的那种激越的呐喊和沉重的悲哀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宁静的遐思和优雅的抒情,是“理智与情绪相平衡”的美与和谐,是在较大程度上无需依托母题而拥有形式“美自体”的视觉创造物。在风景、静物、花鸟、仕女和戏曲人物这些平凡画题,方形构图、瓷绘笔线、二三度空间糅合、光色凄迷与色墨层叠等等的形式构成,以及绚丽而恬淡、热烈而幽深、温馨而忧郁、浪漫而孤寂的审美情调背后,可以看到一个坚强执著地进行着艰难而漫长的精神跋涉之灵魂。
  


  仅仅从中西调和的艺术追求上来理解这种精神跋涉,显然是偏颇的。林风眠画风如果视为一种新的绘画格体,与其说是调和中西艺术表现方式的产物,毋宁说是调和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价值观冲突的艺术化憧憬。“将西方艺术的高峰和东方艺术的高峰相糅合一起”,也许永远是话语实践的专利。事实上,林风眠绝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在或中或西的灵活偏侧中成就自我,从而将调和本身留给了继续行进中的实验和理念,留给了更多人的激励和启示。维持其形象实践于不淫不移不屈的真正支撑点,其实还是“绘画的本质就是绘画”、“绘画艺术是绘画艺术”这个比调和论更广大更朴质的信念。换句话说,使其艺术追求产生更大价值意义的,还在于他那醉心艺术的艺术气质和精神境界,在于他那超越于调和目的、超越于身份限制、超越于环境压力而求真向善的文化人格和人生态度。正是后者,强化了林风眠作品的精神张力,加大了他的风格语言与现代语境的契合程度,同时也为这位孤独精神跋涉者永不止息的脚步注入了无尽能源。
  70年代末,林风眠移居香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又画起了《基督》、《噩梦》、《痛苦》等等重现其早年主题的作品,而且尤显悲愤、激烈与强悍,并非出于偶然。(本文原题《绘画的本质就是绘画》,此为节选)
其他文献
对上个世纪中叶出生的人来说,时代、生活和阅历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色彩和内涵。关照历史,我们也能找到许多的相似。社会变革、时代转换、民族命运攸关之时总会磨砺人的思想和志气。宋元交际的赵孟、明清易代的八大山人、百年孤独的陶博吾、笔墨清华的胡润芝等等,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某种文化的品格和力量。“阅历形成哲学头脑”,这也让我们在明代画家沈周(青年时代在庐山脚下叩门问道)、现代画家齐白石、黄宾虹等人的艺术之路上找
期刊
1977年春,李可染先生70大寿,子曰:“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按照这一说法,李先生的艺术已经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了,但是他没有满足已有的辉煌成就,而是启用了两方新的印章:“七十始知己无知”和“白发学童”,开始了“十年变法”,出现了孙美兰教授指出的:“整体性的大飞跃、大嬗变、大发展”,成为他艺术生涯中最后的“突兀高峰”。如众所知,在现代中国画家里,李可染不但苦学,而且深思,1960年代他的“画语”之
期刊
中国解放,民族独立,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民族自信空前高涨,从逻辑上想,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自然应随之高升,然而事实相反。大部分国画家在这个新政权到来的历史时刻,既被国家民族的新生所鼓舞,又被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所震慑,表现得无从措手足。左派艺术家则对国画半个世纪以来的改革大加挞伐,阶级斗争气味十足。1950年2月创刊的《人民美术》第一期即开展了一场关于国画改造问题的讨论,与其说讨论不如说宣判或讨伐,李桦
期刊
br>    杨挺山水画整体画风很明显:即标新立异、重笔墨线条、重金石书卷文学味、朴茂清新,瑰伟卓绝,意蕴深远,磅礴大宇。细述如下。    一重生活、重感受    杨挺每幅创作都是从他眼中的山水艺化为心灵的山水,正如美术评论家郑工评杨挺山水所言:“面对自然独开一面窗。晴也好,雨也好、雾也好,总用笔墨滋润着心中一方天地。他追求入世的自然,不是出世的山水。开窗取景,‘窗’作为一种符号被他强调了。”这个
期刊
但凡是投资就存在风险,这个应该是所有入市者都具备的潜意识,艺术品投资自然也是如此。就像某大型投资机构的创始合伙人所说:很多人都热衷于寻找项目,但真正考验一个投资者的是其对项目的判断力,在艺术市场这个大盘中,什么在涨,什么在跌,什么在井喷,什么在慢热,什么扑朔迷离,什么清晰了然好像也比较容易获知;但是真到了具体选择的时候,如何做资本投入布局,其实没那么简单,其中的一项难度就是,需要具备对具体项目的判
期刊
[平生论画]之七    最近在“光明网”上看到一条新闻—《××画展震撼北京观众》,这位号称“中国画泼麻皴法创始人,世界书画艺术家研究会名誉主席,世界著名书画大师”,其头衔是够大的。不仅如此,胆子也是够大的。能够斗胆说出如此大的头衔,可以说不是凡人。然而,业内听说其人者可能不多,至少笔者是第一次听说这位“世界著名书画大师”。这位“世界著名书画大师”在国内缺少知名度,是因为“截至2007年初,他在世界
期刊
1949年的历史转折,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转折,是战争和建设的转折。因此,从大规模的解放战争转向大规模的生产建设,社会的现实图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视觉的图象也随之有了相应的不同。  从1950年开始,改造中国画的问题就已经被提出。作为对新社会的积极回应,一个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国画”的概念通过艾青而点明了中国画发展的路向。他认为“新国画”必须“内容新”、“形式新”,“画山水必须画真山水”,“画风景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十二平均律在应用上的缺憾,结合对广泛应用的“音准曲线”的分析提炼,提出克服十二平均律之弊端的新世纪新的平均律——“新世平均律”。文中详细介绍了有关“新世平均律”各方面的数据;与十二平均律以及与五度相生律的关系;论证了“新世平均律”的科学、合理和实用性;提出了新的乐音音高标准。并得出明确结论:“新世平均律”是优于十二平均律的更为准确实用的平均律,适应新世纪音乐发展的需要,应该而且能够
期刊
新中国的建立,开始了社会形态的巨大转变。这些在民国时期功成名就的大师名宿,遇到了传统中国画能否以及怎样表现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尤其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问题。因此,新中国画院建立的本身以及建院之初所要解决的课题,就是促进中国画从文化观念到笔墨语言乃至艺术主体创作心态的审美转换。北京中国画院曾组织画家深入首都钢铁厂、郊区农村、十三陵水库、密云水库、十大建筑工地,并沿长征路途写生,创作了《力争农业大丰收》
期刊
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激情涌动、思维活跃的年代。在逐渐解禁、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伴随着突破禁区的兴奋和自由探索的喜悦,北京画院的画家们率先组建各种画会,创作活动随之蓬勃展开,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各画种纷纷开始组建画会,举办展览,形成了改革开放初期北京画坛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潘兹任会长)、“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会”(崔子范任会长,王培东任秘书长)、“北京中国画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