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年少时,每每清晨去村祠堂念书,祠堂西首黄檀树上的喜鹊也从窠里跳出,喳喳直叫,与我们伴读。
后来宁波在宁海县里要选择四所学校推广普通话示范教学,储家初级小学有幸选择其内。我们在课堂上跟着张晓天老师念“a”、“o”、“e”……恰巧,黄檀树上的乌鸦们,也“啊”、“啊”直叫,一生待人严肃的张老师暗暗地抿嘴,不禁噗嗤地发出笑声,同学们跟着哄堂大笑。
长大,我离开家乡。记不起辛酸年代的何月何时,父亲捎来书信,说家乡的祠堂被拆,祖宗牌位被烧,祠堂西首的风水墙被夷为平地,长在风水墙上最珍贵、古老的黄檀树亦未幸免于难。
后来还听说,砍树时,在黄檀树上栖居的喜鹊愤恨地直叫,在风水墙上空盘旋的乌鸦发出阵阵哀鸣,可惜没有人能听懂,也没有人能住手。此时的世人,早已忘了1956年“八一”强台风在宁海、象山之间登陆,宁海全县吹倒房屋31667间,死182人,邻村遭殃,而储家村口南北风水墙上黄檀树及其树友们的严防死守使村庄安然无恙的史实!呜呼,哀哉!
储家村,在宁海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早在唐时就有多姓聚居,经营农耕林作,及在“打沙洞”开采“银矿”(铅锌矿)。至明代时形成了以始祖为主根、以宗亲为纽带的院落定居格局。从源于盖苍山主峰泄泻的溪流,穿过村庄直接流入象山港。村庄三面环山,惟村西为出口,村口建有南北两道形如长城的风水墙,墙宽、高约各一丈。风水墙上长有香樟、枫香、冬青、黄檀等大型参天乔木,将村庄围为盆地,遮挡大风。村庄宛如一处世外桃源。
原南北风水墙上各长有黄檀一棵。被砍的是长在北墙上的那颗黄檀,靠近北山,黄檀树边有一条从溪流砩坝引入的灌溉小甽流过,树干能三人合抱、约20米高,冬天落叶,苍老的根须形成了通往山径的自然台阶。而南墙上的那颗黄檀,传说是北墙上黄檀的儿子,较稍小,但至少也有10来米高,靠近溪流边。
说来奇怪,打从北墙上的那颗黄檀被砍以后,那年初夏,南墙上的那棵黄檀能在大白天落起雨珠。“天气越好,阳光越猛,雨珠落得就越大”。是父亲最早发现、最早试探黄檀树落雨后向我说起这件奇闻。
我不屑一顾,顺便说了一句,大概是溪坑边水蒸气蒸发缘故吧?!
好奇的农家们也开始纷纷议论。“大黄檀没了,只能靠小黄檀遮风,担子重,恐怕出汗了!”“说不定儿子为父亲流泪!”……更有甚者,在长有小黄檀的风水墙脚下点起香烛、焚烧纸钱。到底是祭奠大黄檀、祈求小黄檀快快长大,还是安慰小黄檀、恳求小黄檀告知落雨原因,谁也不知道!
日复一日。
父亲带着不解的心情,经常沿着溪卵石子弹成的小径,去村口仰望黄檀,悉心地揣摩黄檀的落雨时间。
月复一月。
父亲似乎总结出黄檀落雨的时间规律。“每到夏、秋,黄檀落雨,第二天就晴;傍晚红霞天,次日黄檀就落雨;阴天,黄檀不落雨”。他又一次肯定地对我说。
我不懂农林,更不懂气象,还是不当一回事。村里人也不当一回事。黄檀落雨的事渐渐淡忘了。
年复一年。
只要夏、秋天晴,父亲总是执着地要到村口的风水墙边黄檀树下悠转一圈。
“这几天会晴,该派工去修砩坝了。”父亲催促生产队长赶紧兴修水利。
“上阁坵秧苗要放水了,这几天不会落雨。”父亲暗示承包农及时灌溉农田。
“上坑埠头草木灰堆要去盖好,说不定明天要落雨了。”父亲吩咐邻家侄子谨防草木灰被雨水冲走。
父亲坚信,黄檀树下没有白转。
这一转,行将40年!
村里人也记不清父亲有多少次的吩咐,只知其是族长,遵从不会错!
有一次在去村口看黄檀树的路上,一头刚放出栏的牯牛向父亲行走方向狂奔,众人齐呼“快避开”、“快避开”,父亲耳朵有点不便,眼看就要快撞倒时,父亲刚扭身,牯牛嘎然停跑,牛角套进左袖筒,身无大碍,父亲用手拍拍牛的脑门,牯牛似乎在说“对不起!”
每当风水墙上的砌石稍有移动,他就及时扶正;墙上的压石滚下,他就背到墙顶重新复原。默默地巡查着墙体、呵护着树木!
2012年11月8日上午,年届92岁的父亲拖着一米八高、两百斤重的身躯,步履蹒跚地朝村口方向挪动,不幸跌倒在路。族人们帮他火速送到宁海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诊治,诊断为左侧肩骨、股骨、踝骨断裂。我赶到医院,父亲咬着牙关,挣扎着病痛,“我是想……到村口……看看树……摔倒……”父亲从牙缝里挤出声音。
“看看树?”我马上下意识到,莫非他是想看看比他还年迈的黄檀?想看看风水墙上坚守岗位的树木们?或许还想看看他一手栽培的狮子岩下的梨园树和东坑自留山上的杨梅林?不!父亲心里装的不仅仅是看树,而是一村人的幸福与平安,如意与美满!如今他欲亲近树木,亲近自然,亲近族人们,不能怪他摔倒,只是不小心而已!
父亲利用黄檀树落雨的自然现象推导气象服务于村,几十年如一日不声不响地做着好事,但谜团未解,老人于心不安,于理不通,于情不合。在父亲弥留之际,我要解开这个谜团,以弥补对父亲的愧疚!
要遂父亲夙愿,得请园林专家破解。2012年12月18日,我邀请了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何云芳高级工程师和浙江理工大学园艺系胡绍庆教授,去家乡宁海储家考察,现场探讨黄檀树落雨的原因。
“植物细胞以渗透吸水为主,其动力就是渗透压。”胡绍庆教授解释说,“水的渗透压是〇,黄檀浓液比水渗透压低,树上的水分就往外流。黄檀落雨现象可能是由渗透压诱发的。”
“听我父亲说,他在祠堂读私塾时,常到老檀树下对课,没有发现老黄檀落雨,而唯独这棵小檀会落雨呢?”我又追问。
“植物长到一定时候出现不同功能,黄檀落雨往往是发生在极个别的黄檀老树上。”胡绍庆教授继续解释说,“被砍的老檀不落雨,可能与其根部有小甽流过,有充足的水分吸收等自然环境有关;而落雨的小檀高出地面一丈,其生命本能在寻找水分储存供给,恰恰是渗透压低,挤出了树上的水分。”
“人也一样,在海里游泳,体内浓液的水分往海水里排,感到口渴;在淡水里游泳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胡绍庆教授还列举说,“这同沙漠里的胡杨,干旱时排出高浓度盐一样。”
通过这番解释,我慢慢地开窍了。
“黄檀树落雨在我省是极其罕见的。”何云芳高工说,“研究黄檀落雨极有价值,待明年春天黄檀长叶、开花、落雨时我们再来!”
我暗自庆幸,这次邀请,他们没有白来!
“阿爸,请来的林业专家看过黄檀树,落雨的原因有眉目了。”我向卧在病床上的父亲汇报,但省略了用专业术语叙述黄檀树落雨的原因,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林业专家走后一个星期的当月24日,父亲溘然长辞。出殡那天,我拍了张屹立在风水墙上的黄檀,将相机揣在怀里。“阿爸,老檀树也来送你了,我们会继承您的遗志、照顾好老檀树的,您一路走好!”我默默地祝祷着!
此刻,在我撰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想起:父亲走后,村口的那一棵老檀树一定会寂寞伤感了,从此以后,那个叫“储吉帮”的老人再也不会来看它了,但它知道,他一定会在天国遥遥地守护着它,守护着整个村子。
(储建国挥泪书写于2013年元旦,修改于元月3日)
储建国,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人,生于1951年,中共党员。现任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自早年从部队复员到地方后,潜心于钱币的收藏和研究。1999年6月正式成立全国唯一一家以陈列和展示外币为主的民办博物馆——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著有《中国御书钱》、《外币真伪鉴别》等多本钱币书籍,以及《中国古籍所载东南亚古国钱币考释》等40余篇钱币论文在海内外发表。
后来宁波在宁海县里要选择四所学校推广普通话示范教学,储家初级小学有幸选择其内。我们在课堂上跟着张晓天老师念“a”、“o”、“e”……恰巧,黄檀树上的乌鸦们,也“啊”、“啊”直叫,一生待人严肃的张老师暗暗地抿嘴,不禁噗嗤地发出笑声,同学们跟着哄堂大笑。
长大,我离开家乡。记不起辛酸年代的何月何时,父亲捎来书信,说家乡的祠堂被拆,祖宗牌位被烧,祠堂西首的风水墙被夷为平地,长在风水墙上最珍贵、古老的黄檀树亦未幸免于难。
后来还听说,砍树时,在黄檀树上栖居的喜鹊愤恨地直叫,在风水墙上空盘旋的乌鸦发出阵阵哀鸣,可惜没有人能听懂,也没有人能住手。此时的世人,早已忘了1956年“八一”强台风在宁海、象山之间登陆,宁海全县吹倒房屋31667间,死182人,邻村遭殃,而储家村口南北风水墙上黄檀树及其树友们的严防死守使村庄安然无恙的史实!呜呼,哀哉!
储家村,在宁海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早在唐时就有多姓聚居,经营农耕林作,及在“打沙洞”开采“银矿”(铅锌矿)。至明代时形成了以始祖为主根、以宗亲为纽带的院落定居格局。从源于盖苍山主峰泄泻的溪流,穿过村庄直接流入象山港。村庄三面环山,惟村西为出口,村口建有南北两道形如长城的风水墙,墙宽、高约各一丈。风水墙上长有香樟、枫香、冬青、黄檀等大型参天乔木,将村庄围为盆地,遮挡大风。村庄宛如一处世外桃源。
原南北风水墙上各长有黄檀一棵。被砍的是长在北墙上的那颗黄檀,靠近北山,黄檀树边有一条从溪流砩坝引入的灌溉小甽流过,树干能三人合抱、约20米高,冬天落叶,苍老的根须形成了通往山径的自然台阶。而南墙上的那颗黄檀,传说是北墙上黄檀的儿子,较稍小,但至少也有10来米高,靠近溪流边。
说来奇怪,打从北墙上的那颗黄檀被砍以后,那年初夏,南墙上的那棵黄檀能在大白天落起雨珠。“天气越好,阳光越猛,雨珠落得就越大”。是父亲最早发现、最早试探黄檀树落雨后向我说起这件奇闻。
我不屑一顾,顺便说了一句,大概是溪坑边水蒸气蒸发缘故吧?!
好奇的农家们也开始纷纷议论。“大黄檀没了,只能靠小黄檀遮风,担子重,恐怕出汗了!”“说不定儿子为父亲流泪!”……更有甚者,在长有小黄檀的风水墙脚下点起香烛、焚烧纸钱。到底是祭奠大黄檀、祈求小黄檀快快长大,还是安慰小黄檀、恳求小黄檀告知落雨原因,谁也不知道!
日复一日。
父亲带着不解的心情,经常沿着溪卵石子弹成的小径,去村口仰望黄檀,悉心地揣摩黄檀的落雨时间。
月复一月。
父亲似乎总结出黄檀落雨的时间规律。“每到夏、秋,黄檀落雨,第二天就晴;傍晚红霞天,次日黄檀就落雨;阴天,黄檀不落雨”。他又一次肯定地对我说。
我不懂农林,更不懂气象,还是不当一回事。村里人也不当一回事。黄檀落雨的事渐渐淡忘了。
年复一年。
只要夏、秋天晴,父亲总是执着地要到村口的风水墙边黄檀树下悠转一圈。
“这几天会晴,该派工去修砩坝了。”父亲催促生产队长赶紧兴修水利。
“上阁坵秧苗要放水了,这几天不会落雨。”父亲暗示承包农及时灌溉农田。
“上坑埠头草木灰堆要去盖好,说不定明天要落雨了。”父亲吩咐邻家侄子谨防草木灰被雨水冲走。
父亲坚信,黄檀树下没有白转。
这一转,行将40年!
村里人也记不清父亲有多少次的吩咐,只知其是族长,遵从不会错!
有一次在去村口看黄檀树的路上,一头刚放出栏的牯牛向父亲行走方向狂奔,众人齐呼“快避开”、“快避开”,父亲耳朵有点不便,眼看就要快撞倒时,父亲刚扭身,牯牛嘎然停跑,牛角套进左袖筒,身无大碍,父亲用手拍拍牛的脑门,牯牛似乎在说“对不起!”
每当风水墙上的砌石稍有移动,他就及时扶正;墙上的压石滚下,他就背到墙顶重新复原。默默地巡查着墙体、呵护着树木!
2012年11月8日上午,年届92岁的父亲拖着一米八高、两百斤重的身躯,步履蹒跚地朝村口方向挪动,不幸跌倒在路。族人们帮他火速送到宁海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诊治,诊断为左侧肩骨、股骨、踝骨断裂。我赶到医院,父亲咬着牙关,挣扎着病痛,“我是想……到村口……看看树……摔倒……”父亲从牙缝里挤出声音。
“看看树?”我马上下意识到,莫非他是想看看比他还年迈的黄檀?想看看风水墙上坚守岗位的树木们?或许还想看看他一手栽培的狮子岩下的梨园树和东坑自留山上的杨梅林?不!父亲心里装的不仅仅是看树,而是一村人的幸福与平安,如意与美满!如今他欲亲近树木,亲近自然,亲近族人们,不能怪他摔倒,只是不小心而已!
父亲利用黄檀树落雨的自然现象推导气象服务于村,几十年如一日不声不响地做着好事,但谜团未解,老人于心不安,于理不通,于情不合。在父亲弥留之际,我要解开这个谜团,以弥补对父亲的愧疚!
要遂父亲夙愿,得请园林专家破解。2012年12月18日,我邀请了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何云芳高级工程师和浙江理工大学园艺系胡绍庆教授,去家乡宁海储家考察,现场探讨黄檀树落雨的原因。
“植物细胞以渗透吸水为主,其动力就是渗透压。”胡绍庆教授解释说,“水的渗透压是〇,黄檀浓液比水渗透压低,树上的水分就往外流。黄檀落雨现象可能是由渗透压诱发的。”
“听我父亲说,他在祠堂读私塾时,常到老檀树下对课,没有发现老黄檀落雨,而唯独这棵小檀会落雨呢?”我又追问。
“植物长到一定时候出现不同功能,黄檀落雨往往是发生在极个别的黄檀老树上。”胡绍庆教授继续解释说,“被砍的老檀不落雨,可能与其根部有小甽流过,有充足的水分吸收等自然环境有关;而落雨的小檀高出地面一丈,其生命本能在寻找水分储存供给,恰恰是渗透压低,挤出了树上的水分。”
“人也一样,在海里游泳,体内浓液的水分往海水里排,感到口渴;在淡水里游泳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胡绍庆教授还列举说,“这同沙漠里的胡杨,干旱时排出高浓度盐一样。”
通过这番解释,我慢慢地开窍了。
“黄檀树落雨在我省是极其罕见的。”何云芳高工说,“研究黄檀落雨极有价值,待明年春天黄檀长叶、开花、落雨时我们再来!”
我暗自庆幸,这次邀请,他们没有白来!
“阿爸,请来的林业专家看过黄檀树,落雨的原因有眉目了。”我向卧在病床上的父亲汇报,但省略了用专业术语叙述黄檀树落雨的原因,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在林业专家走后一个星期的当月24日,父亲溘然长辞。出殡那天,我拍了张屹立在风水墙上的黄檀,将相机揣在怀里。“阿爸,老檀树也来送你了,我们会继承您的遗志、照顾好老檀树的,您一路走好!”我默默地祝祷着!
此刻,在我撰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想起:父亲走后,村口的那一棵老檀树一定会寂寞伤感了,从此以后,那个叫“储吉帮”的老人再也不会来看它了,但它知道,他一定会在天国遥遥地守护着它,守护着整个村子。
(储建国挥泪书写于2013年元旦,修改于元月3日)
储建国,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人,生于1951年,中共党员。现任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自早年从部队复员到地方后,潜心于钱币的收藏和研究。1999年6月正式成立全国唯一一家以陈列和展示外币为主的民办博物馆——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著有《中国御书钱》、《外币真伪鉴别》等多本钱币书籍,以及《中国古籍所载东南亚古国钱币考释》等40余篇钱币论文在海内外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