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境界 巴蜀遗踪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石崇拜到望丛合祀,从杜鹃啼血到巫山神女……一个个瑰丽奇幻的神话在巴山蜀水间飘荡,谱就了中华文明的锦绣华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巴山蜀水,给人的印象总是遥远而神秘。
  险峰叠嶂,江水奔腾,锁定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丰稔富庶却与世隔绝的“天府之国”在这里延续数千年,一个古老文明在这里出现,一个个古老神话在这里诞生。
  巴蜀神话承载了巴蜀先民童年时期的特定意识和集体记忆,在山水之间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记。乘一叶轻舟,溯江而上,让我们走入“天府之国”,走入极具地域特征又带有几分灵幻色彩的神话世界,揭开巴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大石遗迹”支矶石
  2020年12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公园支矶山区域正式对公众开放,立在山头支矶亭内的一块石头引发人们关注。这块底大头小、状如织梭的石头名为支矶石,原本在成都城西支矶石街,后迁移至文化公园,安放在支矶亭内,支矶石街、支矶山、支矶亭皆因此石而得名。
  关于支矶石的来历最早见于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传说在远古时期,天河与海是相通的,居住在海岛上的人们,在每年农历八月可以乘坐木筏往来于天海之间。有一个人突发奇想,准备了足够的糧食,乘木筏出海探险。开始几天他还能看见日月星辰,后来便“芒芒忽忽”,分不清昼夜。十几天后,苍茫中浮现一座仙岛,岛上有城池和宫殿,远远地看见宫中有很多织女在忙碌。及至切近,见一个农夫在岸边饮牛,便上前询问:“请问这是什么地方?”牵牛人看了看他,没有邀请他上岸,回答:“你是怎么到这里来的?请回到蜀郡问一下严君平就知道了。”恍惚之间,已然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后来他到蜀郡问严君平,严君平说:“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这一天正好是此人到达天河的日子,原来他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到达银河,拜访牵牛星,做了一次星际旅行。
  《博物志》中并没有明确交代支矶石的由来,后来,这一神话在明代诗人曹学佺的《蜀中广记》中得以完善和丰富: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大夏国,带回来一块巨石给严君平看,并向其讲述了巨石的来历。原来张骞在八月乘船到了河尽头,遇见了牛郎织女,织女让人把此巨石放在船上,让他带回蜀郡问严君平。严君平告诉张骞,这是织女用来垫织布机的支矶石,他的船已经到达了牵牛星和织女星,接近太阳和月亮了。严君平是蜀郡邛州(今四川省邛崃市)人,西汉末年的思想家、易学家,精于星象研究而且长寿,因而后世将其奉为神仙。
  曹学佺还写了一首关于支矶石的诗:
  一片支矶石,传来牛女津。
  客槎何所处,卜肆已生尘。
  较似昆池古,长从汉月新。
  每逢秋夕里,吟眺倍相亲。
  此外,《蜀中名胜记》《蜀都杂抄》《益部谈资》《成都通览》等历史著作中,也都有关于支矶石的类似记载。
  关于支矶石的神话有很浓的科幻色彩,因而有人猜想张骞带回的石头会不会是陨石?一些考古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支矶石并非织女的天石,也非陨石,而是三四千年前的古蜀人为纪念祖先或祭祀神灵而树立的大石头。这类大石被通称为“大石遗迹”,是古蜀人大石崇拜的遗物。支矶石上有唐人摹刻篆书“支矶石”三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辨。
  如今这块饱经沧桑的支矶石掩映于风景秀丽的支矶山,不仅是古蜀历史文化的见证,还因为支矶石神话与牛郎织女有关而被青年男女当作许愿石,成为情人约会的极佳去处。
  望帝春心托杜鹃
  从成都市文化公园向西北出发,驱车25公里便到达位于郫都区的“蜀中第一祠”望丛祠。郫都别称“鹃城”,曾是古蜀国的国都,望丛祠即是为纪念古蜀国望帝杜宇和丛帝开明而建。该祠是我国唯一一座二帝合祀的祠庙,始建于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494—498年),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是古蜀文化的重要遗迹。
  望帝是古蜀国颇有建树的一位帝王,《蜀王本纪》中言其出身不凡,“名曰杜宇,从天堕”。望帝教子民务农,创建了按季节耕种的农事制度,深受百姓爱戴,被后世奉为“农神”。望帝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叫鳖灵的人,死后顺水漂流到郫都,见到望帝后复生。当时岷江发洪水,因鳖灵是鳖精转世,善于治水,望帝便拜他为相,令其负责开山治水。鳖灵凿玉山,开沱江,通巫山,使水流从蜀地流入长江,治水成功,百姓得以安宁。望帝见鳖灵年轻有为,便禅位于他,国号开明,他就是丛帝。
  望帝禅位后退隐西山(今青城山),死后化为杜鹃鸟,每至春夏之交,便彻夜啼鸣,提醒人们不要误了农时。当时正值满山杜鹃花开,而杜鹃鸟的嘴角是红色,与杜鹃花的颜色相映,鲜红如血。蜀人怀念望帝,听到鸟鸣,便想起望帝,于是演绎出了“杜鹃啼血”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杜鹃啼血是因为相思,望帝因爱上了鳖灵的妻子而羞愧,死后化作杜鹃鸟,昼夜鸣叫,啼血化作杜鹃花,因而“杜鹃啼血”也常被文人引申为相思之苦,借以表达思而不得的苦闷。“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经典名句,在王维、李白、白居易、李贺等人的诗作中也有诸多关于“杜鹃啼血”的诗句出现,可见在唐代之前,“望帝化鹃”的神话已经广泛流传。
  望帝留下“杜鹃啼血”的美丽传说和“德垂揖让”的千古佳话,丛帝也因为治水的功绩被后人纪念,有学者认为他是李冰之前岷江流域的最初治理者,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开明肇其端,李冰集大成”。
  望丛二帝为“天府之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开“天府之师”,历代为人尊祀。“端午祭屈原,岷阳朝杜主”,每年农历五月十五,人们汇聚在望丛祠举行赛歌会,以这种形式纪念遗爱于民的望丛二帝,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望丛祠也成为蜀人寻根问祖的圣地。
  每逢春季,望丛祠内杜鹃花盛开,在一声声杜鹃鸟的鸣叫里,听一首川歌,我们仿佛看见望帝捻须微笑,立于花丛之中……
  巫山神女会楚王
  从成都向东660余公里便到达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的巫山神女风景区。神女峰是巫山十二峰中最美的一座山峰,一根独立的巨石矗立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位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的少女,于云烟缥缈中美丽动人,更因巫山神女的神话而显得浪漫而神秘。   在神话传说里,神女峰是巫山神女瑶姬的化身。关于巫山神女的身世有两种说法:一说巫山神女是炎帝的女儿,未嫁而死,死后“葬于巫山之阳为神女”;另一说是西王母的女儿,在大禹治水的时候,曾以九卷天书传授大禹治水之法,并派遣天神助其开錾河道,排除积水。在神女峰对岸的飞凤峰下现存授书台,据说就是瑶姬授书大禹之处。巫山百姓感念神女庇佑之恩,在巫山县城修建神女庙,将其祀为“佐禹治水”“有功于三峡黎民”的正神。
  战国末期辞赋家宋玉在《高唐赋》和《神女赋》中讲述了巫山神女与楚王相会的故事。一日,楚怀王游高唐,累了休息,梦见一仙女,自称“巫山之女”,愿“自荐枕席”。楚怀王见其容貌姣好、姿态万千,便临幸了她。临走的时候,神女对楚怀王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怀王醒来后早晚观察,果然如其所言“朝云暮雨”,于是为其立庙,名之“朝云”。后来,楚怀王的儿子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远远望见高唐庙宇上方云气升腾,变化无穷。于是问宋玉,宋玉俱以前情相告。楚襄王心生向往,也想与神女相会,便让宋玉作赋,于是便有了楚辞名篇《高唐赋》和《神女赋》。
  楚王巫山遇神女的故事充滿了浪漫幻想,突出了一位美貌、泼辣、敢于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巫山云雨”和“阳台之梦”成为恋爱男女欢好的典故,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引用,神女也成了无数文人墨客追寻的“梦中情人”。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游神女庙后赋诗曰: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星河好夜间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从战国的屈原、宋玉到唐代的李白、刘禹锡、元镇、薛涛、李贺、李商隐,再到宋代的陆游、范成大及明清的黄辉、张问陶,无数文人墨客为神女倾倒,赞颂神女的诗文自古未绝,不计其数。
  远望神女峰,云气氤氲,朦胧中透着清逸,一位神女衣带飘飘,似有飞动之台,令游人产生无尽遐想。“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如今的巴蜀之地已非几千年前的模样,勤劳的巴蜀人民在这里创造出无数的现代神话,神女有知,也会惊叹不已吧?
  当然广博的巴蜀大地神话并不止这些,还有如《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巴蛇食象”演绎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成语,擅长养生、活了800岁的道教神仙彭祖,把守灌江口的玉帝外甥二郎神杨戬,掌管士人功名禄位的文昌帝君,以白虎为图腾的巴人首领廪君和盐水女神的故事,等等。走入巴蜀大地,便走入了一个多彩的神仙境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当曙光照彻巴蜀大地,我们沉浸于巴山蜀水的秀美风景和奇幻神话之间,看朝云暮雨,听杜鹃声声,忽然发现,原来所谓神祇离我们如此之近,那些远古的人或神都已物化,一山一树、一草一木都将成为中华文明不灭的图腾,深印于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
其他文献
无论是挂在厅堂或者是贴在廊柱,无论是迎春接福,或者是书法展览。一副好的楹联书法作品总是让人赏心悦目,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文辞内容更具有勉学励志、修身治世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教化意义。  每年春节,不论南方北方,人们大多有在门上贴春联的习俗。虽然现在手写春联越来越少,但是个人觉得还是手写的更有传统文化的味道。春联始于何时,与书法又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楹联书法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亡国之君与
期刊
何为『清谈』?谈的又是什么?魏晋士大夫的清谈活动对魏晋思想文化体系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魏晋是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思想解放、异说并存的时代,也是思想史上创获极其丰富的时代。而清谈是魏晋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当时士大夫展开学术论辩、思想交流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可以将它理解为体现着士大夫阶层精神趣味的生活方式。  何为“清谈”  何为清谈?“谈”就是谈论,“清”是“谈”的修饰语,字面意义是水澄清
期刊
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大区系文化多元整合、一体发展而成的,巴蜀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区系文化,在中国文明的缔造尤其是长江上游和西部的开发史上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巴蜀文化有着悠久的始源、独特的文化模式和文明类型,不论在史前还是历史时期,它的发展演进步伐都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致,并且在大多数历史时期中,不仅以其经济繁荣驰誉中华,更以其文赋纷华,具有显著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名扬天下。  基本概念  人们通常
期刊
“云起岷峨亲在望,雪消巴蜀水初生”,岩花送暖,春到人间,巴山蜀水如过往几千年一样,驻守着自这里孕育而出的独特文明。  巴蜀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形成较为发达的文化体系。其以四川盆地为核心,囊括四川中东部、重庆及湖北、陕西、贵州的部分地区。这片地域为高山、高原所环抱,地形闭塞,山川险固,纵横其间的河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农耕条件,浇灌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地域的封闭导致了文化的相对封闭性,
期刊
巴山蜀水,地灵人杰,这里不仅有大巴山、九寨沟等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剑门蜀道、三峡工程等震古烁今的伟大工程,还有三星古蜀、战国船棺等悠久宏偉的文明遗址,川剧、川菜等独树一帜的地域风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地域,是我国西南大地上璀璨而重彩的文化辉光。
期刊
几百年前,装载着一箧箧汉籍的舟船穿过茫茫的苍海,驶过浩荡的鲸波,从中国来到日本。汉籍不但带来了中国的思想,也改变了日本的历史。  访书缘起  “我带你去鹿儿岛看看吧!”电话那头的陈翀兄说。  “鹿儿岛?去看樱岛火山?”我问。  “我们去找大渊贵之兄,参观一下鹿儿岛大学的图书馆。你肯定会满意的。”  “那太好了!”我不由得叫出来。因为我早就知道日本鹿儿岛大学图书馆玉里文库收藏了很多珍贵的古籍,却一直
期刊
当寂静的苗寨响起小锤的叮当声,杨光宾又开始了一天的锻银錾花,他已在砧板上敲敲打打了大半辈子,几十年如一日地锻制着苗岭银花。  杨光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从艺40余年来,对苗族银饰传统制作技艺熟稔于心,擅长从苗族蜡染和刺绣纹样中寻找灵感,以苗族古歌、民间传说中的故事赋予作品生命力和历史沉淀感。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收藏。
期刊
巴蜀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杂技、体育等,种类繁多,蔚为大观。本文略述一二,管中窥豹,以见一斑。  巴蜀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杂技、体育等,种类繁多,蔚为大观,不能一一列举。本文只能叙其万一,先概述巴蜀地区的民间音乐、舞蹈、戏剧,再就具体艺术样式介绍诗乐舞合一的竹枝词,以及巴蜀地区特有的川江号子,管中窥豹,以见一斑。  百
期刊
雪,仿佛是灵性的精灵,偶然降落在萧疏沉寂的漫长冬日里,为人们带来几许生趣和诗意。从古至今,谁又能不欢喜雪呢?由此,自然产生了诸多缤纷而浪漫的诗情雪事。  雪事缤纷  雪就像多变的情人,风情万千,落在不同的地方,便也面目不同,性情不同。她的形貌、姿颜,总能牵动你的目光随之翩跹,这或许正是雪的魅力所在。  历史的天空中曾经飘下许多好雪,浪漫了那时在场的人们,也浪漫了时空中游历的人。每一回首都让人心柔软
期刊
作为茶的原产国,中国古代的茶叶贸易如何进行?取得了哪些成就?又因何失去了茶叶出口大国的地位?中俄『万里茶道』因何而兴起,又因何而衰落?  在19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茶叶是世界茶叶消费的唯一来源。中国作为茶的原产国,茶叶外销历史已有千余年之久。据民国《茶叶产销》一书记载,最早的茶叶外销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五世纪后期,土耳其人至蒙古边境,以物易茶,首肇其端”。之后陆续出现了日本、朝鲜等临近国家进口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