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饮食祛湿热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cj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液是正常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水液在人体内循环不息,濡养四肢百骸,是维持正常身体机能的重要因素。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由于七情内伤或外感邪气,造成体内的水液代谢失衡,正常的水液就有可能形成一种病理产物:水湿。它也同时是很多疾病的病因,很多疾病都与水湿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样是面对湿气,有些人会出现种种疾病,而另一些人却不会发病,这就是由于健康人体内的正气可以抵御湿邪,驱邪、御邪于外。这就要求我们培育正气以御外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魏玮主任告诉我们,通过饮食的方法来祛除体内的湿气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甚佳的办法。

〇 平胃茶饮解脾湿


  脾脏在五行属土,有喜燥恶湿的特点。人体内出现湿气极易困遏脾脏,影响人体运化的功能,进而影响到胃,出現湿困脾胃的现象。很多人都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很多胃病的重要原因,中医多将幽门螺杆菌感染认识为感受湿气或是湿毒,而中老年人常出现的胃食管反流、胃肠息肉,也与湿气有着重大的联系。
  湿邪困脾的主要症状为便溏不爽、嗜睡、胃胀嗳气、头重如裹、口中黏腻、身体困乏、舌体胖大、舌苔黄腻。治法以祛湿健脾、消食导滞为主, 这就需要用到中医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平胃散。
  ● 平胃散
  【药材】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方义】
  本方中苍术辛香苦温,能够燥湿健脾,臣以厚朴行气除满,燥湿醒脾;佐以陈皮理气和胃,燥湿健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最后以甘草调和诸药。煎药时加入生姜温胃散寒、和胃降逆,再入几枚大枣补益脾气,姜枣合用亦能调和脾胃。
  【功效】
  适合脾虚湿滞、脘腹胀满不适、舌体胖大有齿痕的人群。
  平胃散是经典名方,药力强劲,最好由专业的医生诊断开方,不宜自行服用。魏主任以平胃散为基础,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化裁出适宜日常饮用的山红麦芽饮,适合日常有湿困脾胃症状的人饮用。
  ● 山红麦芽饮
  【药材】
  生山楂10克、炒麦子20克、橘红3克
  【制法】
  将山楂、炒麦子、橘红加水煮半个小时即可饮用,此为一人一天的用量。

〇 清热茶饮消湿热


  天人相应,人体内的环境与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体的健康也受到时节的影响。
  夏季炎热,湿热夹杂而盛行,人体容易外感湿热之邪。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空调等降温手段大为普及,炎热的天气逼人汗出,腠理(毛孔肌肤)舒张、大汗淋漓,短时间内进入空调房等阴凉处,腠理密闭,会使湿气停在体内经络、筋骨、肌肉等处而不得出,久而久之湿气郁而化热,形成湿热内蕴,进而发展为湿热困脾。


  而过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吸烟饮酒、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情志所伤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或加重湿热困脾。
  湿热困脾的主要见于体形偏胖的人群,证见口干口苦、渴不喜饮、大便黏滞、舌红苔黄、面油目赤等。这就需要用到清热利湿的治法,专家向我们推荐了“祛湿消热饮”。
  ● 祛湿消热饮
  【药材】
  白豆蔻2克、砂仁3克、荷叶3克
  【做法】
  白豆蔻、砂仁、荷叶置于锅中,加水没过药材(约3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10分钟左右即可。取浓汁,饮食时兑适量水稀释饮用即可。
  【禁忌】
  阴虚内热(有五心潮热、手脚心热等症状)的人不适宜过量饮用。

〇 耳穴压豆调脾胃


  耳郭对应于人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甚至更小的部位在耳郭上都有与其相对应的部位,耳郭就像一个头在下,四肢在上,胸腹及躯干在中间的子宫内倒置的胎儿的姿态,将耳朵表面解剖部位与脏腑对应,其中耳轮脚周围相当于是消化道,耳甲艇相当于是腹腔。在这两个区域有胃穴和脾穴,在这两个穴位贴上王不留行籽,以一定规律按压便可调节脾胃平衡。


  【操作方法】
  将王不留行籽粘于大小合适的小胶布上,找到脾穴和胃穴后将胶布贴上,使得王不留行籽与穴位接触,贴好后以拇指的指腹以适中的力度按压,以感到酸胀、灼热感为宜。每天按压2~3次,每次1~2分钟。
  【注意】
  1.耳部皮肤有发红、破损、炎症的时候不宜贴耳贴。
  2.第一次贴的时候,时间不宜过长(一天左右),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此后贴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一般一次只贴一侧耳朵。
  3.应垂直按压,也不要揉搓胶布,避免产生位移。
  (编辑 车 翀)
其他文献
奇经八脉,顾名思义,就是八条奇特的经脉。奇者,异也,这八条经脉异于其他经脉之处便在于它们不隶属于脏腑,也不与其他经脉相表里;巡行之处也皆为十二正经不及之处,且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别道奇行”,故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有着特殊的生理功能,它加强了十二正经的联系,并起到了十二正经“蓄水池”的作用。十二正经气血有余的时候,会蓄藏于奇经八脉,而当十二正经气血亏虚时,则由奇经“溢处”蓄藏的气血来补充。同时
期刊
苏克,他是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导演,至今共拍摄影视剧300多部,在文学创作、摄影、油画等领域也均有涉猎,成果丰硕。1968年入伍为话剧团演员,19岁的他身体健壮,带领着战士们装车时,100千克的大麻袋他扛起来就走,而就是这样一位兵营出身的帅小伙,身体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两度与心脑血管疾病这一杀手擦身而过。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
期刊
◎ 食不欲杂、食宜当知  逢年过节,或是宴请聚会,难免做上一大桌子菜,鸡鸭鱼肉、各色蔬菜样样俱全。但是,有些人吃完这样一顿丰盛的大餐后,便会出现胃肠不适,轻则消化不良、肠鸣辘辘、嗳气泛酸,重则上吐下泻,难道是食物中毒吗?可是家中做菜基本可以保证卫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傅延龄教授告诉我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多半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與“食不欲杂”这句古话有关。  食不欲杂,出
期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很多原本能轻松完成的事情,开始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很多慢性疾病也开始陆续出现,患者有时甚至无法完全自理生活,需要家人的帮助、照料。虽然衰老与疾病无法避免,但如果能学会科学地、高效地照料老人,对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风险的降低意义巨大。  针对中老年人居家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重大疾病的照料方法,来自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
期刊
◎ 癌症风险测试  养生堂节目中做过一次“癌症风险测试”,如左图中所见,你能钻过最宽的那个“空子”,但你也能钻过左边最窄的“空子”吗?如果不可以就说明体型偏胖或是肥胖。肥胖会影响身体新陈代谢等各个方面;长期肥胖还会影响心脏、脊椎的健康及身体免疫机能;高脂肪饮食、过度肥胖更是与肠癌的发生密不可分。  ◎ 肝肠相依  肠道的健康状况其实是会直接影响肝脏的健康和功能的。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人体
期刊
〇 无处不在的致癌陷阱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室外一切正常,但回到家里却容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眼痒等过敏症状。如果你从未发生过,那么需要防患于未然;如果您偶尔发生,那么把家里的特殊位置打扫干净即可;但如果您经常发生类似的过敏症状,且不易过敏的时节仍旧多发,那么您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引起这种过敏症状的很可能是一种致癌、致死、致畸、致过敏的毒素——霉菌。  很多人可能会不以为
期刊
师出名门,刻苦求真  1921年,陈彤云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陈树人先生以善治温热病而享名。陈彤云10岁时,父亲给京城一位患儿治疗猩红热,只几岁的孩子,连续几天高烧40℃,辗转求医找到父亲陈树人时已病情危重,当时孩子全身皮疹鲜红、高烧、咽喉肿痛。经其父精心治疗,两天后高烧开始退去,五天后皮疹变淡,不到两周,患儿奇迹般痊愈了。为此,家长在其父的诊所举办了隆重的授匾仪式,一米多长的朱红色牌匾上
期刊
“不老神话”的养生秘诀  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陈老30多岁时便自己带着3个孩子,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6岁,双亲又都早早离世,陈老就靠着坚定的意志与灵巧的手度过这些困难的日子,陈老想着,“没什么是过不去的,便什么都过去了。”自此之后,陈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更是经常助人为乐,从不怨天尤人,活得高兴又知足,这便是陈老所说的养心——宽厚待人,不要计较、不要小心眼儿、不总是想着占人便宜,学会吃亏、宽容别
期刊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能长寿。秦始皇当年吃遍全国的灵丹妙药也没能长寿。可见要想做长寿老人那是难之又难。虽然长生不老不大可能,但是想办法活得更长久些还是有可能的,而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平和的心态是保持长寿的方法之一,那么长寿老人还有其他哪些方法呢?肠道通畅人长寿  孟奶奶今年88岁了,但她依然腿脚灵活、走路生风。孟奶奶告诉我们,她很注重膳食平衡,每天要吃够500克蔬菜。  中医认为,蔬菜有益气养阴
期刊
◎ 危机四伏的胃病  无论你是上班族还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在你的身边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生活习惯独特的人,比如有的人出门一定要随身携带保温杯,有的人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在水中加枸杞,有的人虽然生活富裕但面色却苍白如林黛玉,有的人虽然是“包租婆”却活得堪比“黄脸婆”,有的人从不熬夜但总带着一副黑眼圈、貌似永远也睡不醒,更有甚者宁愿喝比药还难喝的“健康水”来炫耀自己活得精致。而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危险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