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试验学者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忧心忡忡的人,她担心未来由于种种原因人类将很难生存。她并非担心人们会因为各式疾病而丧生,她关心他们的情感疾病。于是她坚持不懈地设计各种机器和装置,譬如为肢残者创造“幻肢”,从动物身上获取能量或借助盐水模拟血液,试图为人类找到继续“生存”的各种可能。设计师Revital Cohen,目前英国的批判设计代表之一,她为我们做出的也是有关生命的再次反思。
  生命维系机:The Immortal
  这些插着密集的管子线路、错综复杂的机器,模拟了一个生命(生物)运转的基本结构:它们分别是一台透析机、心肺机、一只婴儿培育箱、呼吸机以及术中血液回收机。是的,它们如同人体的器官——而贯穿其中的三个要素,电流、盐水和氧,分别代替了能量、血液和氧气。电流经过,使“血液”中的矿物质与氧反应,矿物不断重复着增加、被过滤,进而促进整个氧循环。同时还有一台心电图机告诉人们这一 “生命” 当前的状况。可是它们是不是真的具有现实意义,譬如为一位生命垂危的人维持生命?答案不是完全肯定。Cohen并不是在为人们找到一个科学或医学上的解决方案。这些机器脱离本身,成为一种象征。“在西方观念中,人体就像一台机器,各个“零件”相互依存,彼此运转。当其中某个部分失灵,整台 ‘机器’ 也许依然运转,也可能垮掉。”Cohen对这一观念的本质探寻,诞生了这组由机器组成的生命。她发现这些机器在现实中虽然时时刻刻“支撑”着生命,却常常被人忽略。没人关心是谁设计了它们,它们的工作原理、功能究竟如何等等。譬如婴儿培育箱——谁想过它们最早曾被它的发明者与吞剑的人一起在畸形秀上展出过?当把它们放在一起彼此相连,同时又诞生了许多议题:人类一直不变的长生梦,安乐死、人与机器的关系等等。人类可以设计周围的这个世界,铁路、汽车、锅碗,可是这一切的中心——人体——或者说生命,从它的诞生到死亡,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幻觉记录器:Phantom Recorder
  “我刺激他的脸颊,‘你感觉如何?’
  ‘你在触摸我的脸颊。’
  ‘还有什么?’
  ‘喂!你知道,这很奇怪,’他说:‘你在触摸我失去的大拇指,我的幻拇指。’”
  许多因意外、生病而被截掉 (或先天性缺少) 身体某些部分的人,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感觉自己失去的肢体依然附着在躯干上,并与身体的其他部分一起行动。“幻肢 (phantom limb)”,便是医学上对这类幻觉的描述。“幻肢”的产生伴随着偶然性,人们无法自主控制它的发生。可是这样的幻觉对于失去肢体的人们来说,却能带去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这便是Cohen设计“幻觉记录器(Phantom Recorder)的动机。一只冰冷且潮湿的玻璃球体被安置在残臂者肩膀的周围神经附近,用以刺激大脑产生幻觉。球体内部有一支神经植入管,将幻觉发生时的神经变化记录下来,传送给一个外接的无线电仪器。而一旦“幻肢”产生,记录下的数据便能重新通过神经植入管刺激末梢神经,再次 “创造” 幻觉。
  通过基因自我痊愈:Genetic Heirloom
  基因是我们来自父母与前辈的天生遗传物。基因突变可能造成各类遗传病症,但同样也可能带来益处。在Cohen的“基因治愈 (Genetic Heirloom)”系列作品中,她将基因作为人们生理与情感的治愈元素,真正成为家庭成员间的联系纽带。其中 “内疚调节器(Guilt Adjuster)”专门为那些因没有遭受基因突变而“幸存”下来的孩子而设计,他们的兄弟姐妹大多数因基因突变而罹患病症。这些孩子通常会产生很强的内疚感,认为是自己剥夺了兄弟姐妹健康的权利。这件装置如同安慰剂,两个灯泡状的瓶子内分别装着胶体金毒剂(胶体金是由氯金酸在还原剂如抗坏血酸、白磷等的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另一只瓶子内则装着处理后可被人体消化的二巯基丙醇(一种金属中毒解毒药)。承受着负罪感的人将针管插入自己的手臂,将经历一段由 “患病” 走向 “治愈” 的过程,即让自己感受痛苦,进而完成心理认同。
其他文献
若说起高定界新兴的摩登代表,Julien Fournié可以说是一位更贴近于青年文化的高定玩家。并不像大牌一样,拥有常驻高定时装周的成员身份,作为客座成员的他却也“玩票”似的走过了7季之久。2010年,他的“玩票”获得首肯,巴黎时装周授予他“最具创造力设计师”称号。  “最弱小的时候便是最强大的时候”  高定界“新贵”称号自然没那么轻易得来,“够贵”的同时“够新”才可以让人眼前一亮。身为插画师的J
期刊
建筑师伯纳德·曲米将一段动乱的历史化作两座拟人化的建筑。  “法国可能是唯一一个以庆祝自己的失败的方式诞生的国家。”瑞士出生,如今在纽约工作的建筑师伯纳德·曲米(Bernard Tschumi)说。他的建筑公司最近完成了勃艮第Alesia考古公园一个四层高的解说中心项目。建筑内部包含了画廊、互动式地图、多媒体设备,它坐落的位置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公元前52年凯撒大帝击败高卢部落的地方。伯纳德·曲米将它
期刊
希腊设计史学家Artemis Yagou在 《易碎的革新》(Fragile Innovation)一书中提出疑问:“要让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重焕生机,设计可以做什么?”而希腊设计师们给出的解答不仅是对设计,更是对整个危机的声明:当条件受限时,那就发挥我们无法穷尽的想象力。  今年圣托里尼的夏季,为期两个多月的首届“圣托里尼国际艺术双年展”(Santorini Biennale of Arts)正在
期刊
锯齿状的玻璃楼梯爬上了18世纪老教堂的外墙,一个关于历久弥新的故事由此展开。  这是一座老教堂坎坷的前世今生。在西班牙东北部,一座年代久远的教堂隐藏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小镇桑佩多尔的一座修道院中。修道院由于使用率降低而逐渐被废弃。最终在上个世纪被拆毁,只有最古老的教堂和部分墙体以残破的面貌保留下来。加泰罗尼亚建筑师大卫·克劳泽(David Closes)将它改建成了满足现代使用需求的多功能文化场所。
期刊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如果你生活在曼哈顿的高层公寓中,你将面对着成百上千扇窗户长大。每一扇窗子仿佛一个电视屏幕,上演着自己的剧目。在你偷看邻居舒展着身体自我欣赏时,说不定不远处也有人对着你的窗子暗笑。这便是摄影艺术家盖尔·艾伯特·哈莱班(Gail Albert Halaban)的《我的窗外》(Out My Window)系列作品的缘起。  哈莱班在自己最新出版的摄影作品集中,
期刊
在德国汉堡,艳阳天并不常见,而在Dreimeta设计事务所设计的金色酒店里,人们每时每刻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Superbude:如沐阳光  汉堡是仅次于柏林和慕尼黑的德国旅行胜地。超级酒店Superbude坐落在汉堡市中心的山丘地区,只有4.6米的宽度显得室内空间有些狭小。奥格斯堡(Augsburg)的Dreimeta设计工作室使狭窄的酒店充满了幽默与喜悦,令人眼前一亮。  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体现
期刊
炫酷的新材料令你的发烧级音响更为完美。  01 能屈能伸  Kerfkore公司开发的Kerfed Foamkore-Green材料是种有多重功能的无缝曲线材料。它以聚苯乙烯树脂为核心,结合桉树纤维表面,比一般抛光板质量轻60%,能够弯曲成半径为20厘米的弧形,身轻如燕,柔韧自如。  02 Hi-Fi镇定剂  Taica公司的SN材料板提供了一种发泡硅胶板,可消除音响等电子设备多余的震动。这种发泡
期刊
这些以旧衣服与面料为原材的艺术作品,就像是“魂器”,静默地注视它们,你能感知到某种神秘的能量,一点一点接近你。  “圭亚拉德拉巴斯 (Guerra de la Paz)”是阿兰·圭亚拉 (Alain Guerra) 和内拉尔多·德拉巴斯 (Neraldo de la Paz) 组成的艺术双人组。两人都出生于古巴,童年时跟随家人移民美国。而这两个人最大的共同点则是自小就爱“拾荒”,石头、棍子、橡皮筋
期刊
大家好,我是左手A君。当我主人出生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将被赋予重要的使命。在她5岁之前,我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也有了一大帮好朋友:铅笔、毛绒熊、风筝……直到有一天,主人的爸爸突然挑眉头指着我说:“如果你用左手写字,老师会不高兴”。我和铅笔朋友们从此很少再有机会一起玩了。但我们一直彼此挂念。  比起我自己,我更担心主人。我知道她比我更不痛快。螺丝钉还有各类瓶盖儿经常取笑她,说她总是不知道怎么拧
期刊
郭城今年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展上带来的“嘴工厂(Mouth Factory)”项目,五种“器械”,全部以嘴、舌头以及面部肌肉等与嘴相关的器官组织为施力者。在那之前,他也曾制作过一种类似于观望镜的器械,通过几面镜子的反射和音管,将人们眼中所见的世界变成另一番倒置或是镜像般的模样。从这位男孩的细心解读中,我们意识到,当人类存活的时间如此之久,当我们周遭一切外物如此丰富的时候,人体——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