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课堂强化手段 让教学真正体现有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少教师并不理解课堂强化的意义及其在目标教学中的作用,于是没有给课堂强化手段以足够的认识,未能充分发挥好课堂强化手段的作用。在实践操作中要么把课堂强化手段看成一种装饰性的程式,缺乏有效的教学过程反馈;要么强化的对象不具体,一些无价值的行为也被当成了良好的行为加以强化;再者就是强化过于急切和频繁,这样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课堂强化效果可想而知。本文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大家谈谈如何适时地使用课堂强化手段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在既体现效率的同时又让我们的教学机智得以发挥。
  关键词:课堂强化手段 巧妙运用 有效教学
  
  反思我们的一些低效或无效课堂教学行为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我们的课堂强化教学行为低效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种是我们的教师不善于趁热打铁,不能捕捉到学生回答中有意义的闪光点从而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把课堂气氛推至高潮;还有一种就是我们的教师运用教学强化手段时没有能够让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课堂强化手段偏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导致课堂气氛失去活跃性,最终导致了教学目标的难以实现。以上几点都是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现象。透过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也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在使用课堂强化手段时,一定要慎重思考一些问题:我们的强化手段是否有效?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思维有没有真正得到发展?老师的教学机智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对课堂过多使用活动来强化教学的现象分析
  
  作为非言语强化形式的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形式,从某一方面说活动成了灵魂。不过,由于活动课的大力推导,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层出不穷,因此“课中作秀”也就扑面而来。相对于课前忽视,课堂作秀似乎表现得更为隐蔽,属于隐性浪费。它表面上是在进行教学活动,实际上效率低下,空耗学生时间。如情境秀、表演秀、合作秀等时时充斥着课堂,结果课堂债越欠越多。课堂本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要阵地,由于活动的充斥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反而是那些表面浮华却没有实质的东西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浮躁而浅尝则止。试问这样的强化形式又何来有用?有效就更谈不上了。
  
  二、对课堂过多使用多媒体来强化教学的现象分析
  
  笔者曾经做过一份调查研究:如今的课堂教学,尤其是一些公开课,似乎无课件不能成课。在许多运用多媒体的课堂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欣赏图片,一会儿播放卡通,一会儿进生活乐园,让人眼花缭乱。整节课竟然没有板书,面对的都是漂亮的图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热闹的背后让我们不得不沉思,这样的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被过多的信息充斥,由于受一些无用的信息干扰,学生分不清教学的重点。这样的课不仅没起到强化刺激、巩固知识的效果,相反,却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使教学流于形式。
  进入现代化教育的今天,无可否认,多媒体快速、生动、直观的效果给品德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适当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最佳效果。
  那么,如何运用强化手段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能让我们的学生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得到训练,又能让我们教师的教学机智得以发挥呢?
  在进行课堂强化安排时,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精心挑选恰当的强化物。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课堂强化的时间要及时。课堂强化在时间安排上要根据课堂中的内容而定。如:在进行技能训练时,轻易不要打断学生,要在其训练完毕再提出要求。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其能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具体做法是:当学生复述课文、造句或会话中偏离主题、忘记下文或难以继续完成时,要及时提醒或引导性地告诉他们,以免他们难堪,拖延课堂时间;当学生在朗读课文或对话练习中出现一些语音上的失误,在不妨碍意思、不影响整体时,教师要避免打断学生思路,可放在操练完毕后进行,以免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紧张畏难情绪,影响对课堂内容的学习。
  此外,教师在采取强化行为时所选取的强化物既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又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当学生在课堂实践中遇到难题或尚不能对已学知识举一反三时,教师要作启发性的诱导。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巧妙点拨,使学生积极思维,逐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重在能力,进而思考更深刻、学习更钻研,从而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育教学质量、效率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永恒的主题,不管怎样的教学如果偏离和淡化了这个主题都是失败的。我们只有认识了课堂,才算真正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课堂强化不在于形式上的浮华,而在于内容上的真实。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我们的课堂才能体现有效,我们的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能够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期刊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形象能为学生学习提供感性认识,重视化学实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
期刊
语文课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在这里,我想把自己平时教学中常用的四种方法写出来,与各位语文老师分享。    一、朗读    朗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好的朗读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那么教师怎样利用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做法:一是在朗读中将一些词、句进行夸张性的处理。如鲁迅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我结合当今社会需求和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进行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自主学习研究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要坚持课堂民主、气氛活跃,注重微笑教育,使学生的尊严、创造、
期刊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 学生“惧怕”学习高中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    一、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     1、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
期刊
怎样的一堂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但抛开讲课本身来说,老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应该是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老师的引导方式很多,这其中老师的评价占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与文本、师生之间的一个对话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顺畅了,这堂课才有可能成为有效的一堂课。而教师的评价是实现这个对话过程流畅的一个条件,教师到位的评价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当今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生活的支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让良好的数感走进学生的心灵。  做法如下:    一、数学教学要走进生活,获取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只有当走进生活,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整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非常注意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教改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提高学生素质,这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历史课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供同行探讨。    一、探索规律,掌握方法,提高效率    1、探索规律,提高效率。繁杂的历史知识记忆必须提高准确性,以提高效率。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
期刊
摘 要: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正确地掌握浮力的内容,应从阿基米德定律入手: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液体的浮力,一看物体是否浸入液体中,二看物体在液体中是否受到液体的压力差,浮力的大小由阿基米德定律来定量计算。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地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学好这一单元。  关键词:物理教学 阿基米德 定律 教学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内
期刊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因为高考考纲已经不要求单纯的语法考点,所以高中语文教材中基本不直接涉及语法,是否在教学中结合语法知识完全由教师掌握。这就造成了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往往淡化处理语法教学,而学生也不愿花过多的时间学习语法,导致许多高中生语法基础薄弱,课文分析不明,文言文读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