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核心。今天,“学习型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培养“学习型人才”,我们需要关注一个重要的因素——自我监控。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不仅是影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关键性因素,而且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自我监控 心理 中学生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课程改革倡导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其前提是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在自我监控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外部障碍,如周围的环境和学习氛围等,更重要的是要克服内心的阻力。这种内心阻力可能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严重的外部障碍引起的内部动机冲突;二是主体已经形成的心理定势,如懒惰、不良行为习惯等。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这些内心阻力,将会导致主体自我监控行为出现偏差。既然自我监控对学习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呢?下面我主要从上课分心这一例子谈谈我对此的简单看法。
上课时只有集中精力听讲,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不少中学生在听课时大脑却常常想到别处去,从而导致学习质量的下降。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对中学生来说,引起分心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学习动机和目的不明确,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二是教师的讲授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三是偶然出现的外界刺激物的干扰;四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之有密切关系的重大事件的影响;五是身体过度疲劳;六是某些神经性疾病的影响。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提高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有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促使他们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强大动力。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到: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所学的知识经验都是今后从事任何职业不可缺少的基础。不论所学的科目是否考试,都不可偏废,因为读书并不仅仅为了考试,更主要是要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如果认识到今天学习对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对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就会更加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第二、教会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应当符合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特点。既不能凭一时喜好,也不能抄袭别人的计划。如果目标定得太高,不仅难以实现,还会伤积极性;如果定得过低,也难以激发兴趣。因此,目标应当是略高于自己的水平又是经过自己努力能够达到的,也就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容易调动起来。制定计划还要考虑各种活动的平衡。除了学习,还要考虑吃饭、睡眠、娱乐,因此在安排时间时要留有余地。
第三、让学生巩固和发展学习兴趣。有时候仅凭课堂听讲、阅读教学参考书是很难培养起来对所学科目的兴趣的。这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走出课堂,通过参观、郊游和义务劳动等实践活动,直接接触所要学习的内容,往往会大有收获。
第四、通过创设学习比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参加学习比赛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是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的重要条件
研究表明,在中学,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有直接联系。初一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直接动机为其主导性动机。从初二开始,由于学科的变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组织活动的提高,间接动机的作用逐渐增大。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初步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具有社会性、更加自觉和稳定。
要让学生自己愿意学习,完成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也就是形成一种内在动力,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作为一种对待学习的内部状态,它影响人对活动的选择。学习者已有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同他的选择倾向相一致的材料是有裨益的,而对于学习同他的选择倾向相反的材料则有阻碍。因此,有何种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每一科知识对自己或社会的作用或影响,尽量不要因为兴趣爱好或喜欢的某个老师而学习。
第二,指导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的价值,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认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而且要尽量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价值所在,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课,通过实践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知识的价值。
第三,创新问题情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问题即矛盾。要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创设矛盾的情景,可以通过提问、演示等方式揭示某些矛盾现象,即制造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认知心理之间的“不协调”,使学生对展示在眼前的事实、真理感到惊奇、震惊,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奥秘的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使他们感到人类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识的伟大而骄傲。
第四,提供反馈信息,激发学习动机。利用反馈信息,是激发学习动机强有力的手段。学习者从自己的进展、成绩、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中受到鼓舞,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同时也可从反馈信息中知道自己知识中的缺陷和薄弱环节,便于及时改进、补救。实验研究表明:有反馈信息的,学习进步快;没有反馈信息的,缺乏学习的激励,学习进步慢。
三、培养学生的意志,提高自我监控能力,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关键。
自制力是意志的品质之一,它的高低说明了一个人的意志的强弱。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不为环境中的各种诱因所左右。培养学生意志力的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让学生每天都要让自己做一件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只有先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才有资格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这是我教育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如有学生想吃完饭以后就想去看电视,但不行!要先把功课完成了才有资格去看电视!
其次,抓住学生遭受学习的挫折或者失败的时机,培养学生坚忍的意志。学习和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碰到挫折或者失败,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例如,有些学生在考试中,成绩一落千丈,或者某次的作业做得一塌糊涂,令其失却信心……在碰到挫折和失败时,有的学生过多地寻找客观原因为自己辩解,有的学生意志消沉丧失上进心,有的学生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不良情绪。凡此种种都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丧失自尊心和信心的表现,不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因此,抓住这样的“机遇”教育学生进行失败归因的分析,寻找解决方法,最终走出挫折至关重要。
四、制订合理的作息制度,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必备条件
中学生对疾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智力活动或生理上过度疲劳、神经过分紧张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使他们的抑制机能减弱,从而不能很好地监控自己。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并依照制度严格执行。
总的来说,除了上述四点,提高自我监控能力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改进,整个自我监控过程就是自己战胜自己,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它能够缩小行为出现偏差的几率,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希望广大的中学生都能加强自我监控,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争取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情绪调节与学生成长》,中国药科大学,孟耀华
[3]《教育的5个细节》,(美)罗恩.克拉克
[4]《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林崇德、沈德立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5]《教育心理学》张承芬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东省开平市港口中学)
[关键词]自我监控 心理 中学生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课程改革倡导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其前提是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在自我监控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外部障碍,如周围的环境和学习氛围等,更重要的是要克服内心的阻力。这种内心阻力可能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严重的外部障碍引起的内部动机冲突;二是主体已经形成的心理定势,如懒惰、不良行为习惯等。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这些内心阻力,将会导致主体自我监控行为出现偏差。既然自我监控对学习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呢?下面我主要从上课分心这一例子谈谈我对此的简单看法。
上课时只有集中精力听讲,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不少中学生在听课时大脑却常常想到别处去,从而导致学习质量的下降。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对中学生来说,引起分心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学习动机和目的不明确,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二是教师的讲授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三是偶然出现的外界刺激物的干扰;四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之有密切关系的重大事件的影响;五是身体过度疲劳;六是某些神经性疾病的影响。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提高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有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促使他们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强大动力。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到: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所学的知识经验都是今后从事任何职业不可缺少的基础。不论所学的科目是否考试,都不可偏废,因为读书并不仅仅为了考试,更主要是要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如果认识到今天学习对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对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就会更加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
第二、教会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应当符合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特点。既不能凭一时喜好,也不能抄袭别人的计划。如果目标定得太高,不仅难以实现,还会伤积极性;如果定得过低,也难以激发兴趣。因此,目标应当是略高于自己的水平又是经过自己努力能够达到的,也就是“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容易调动起来。制定计划还要考虑各种活动的平衡。除了学习,还要考虑吃饭、睡眠、娱乐,因此在安排时间时要留有余地。
第三、让学生巩固和发展学习兴趣。有时候仅凭课堂听讲、阅读教学参考书是很难培养起来对所学科目的兴趣的。这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走出课堂,通过参观、郊游和义务劳动等实践活动,直接接触所要学习的内容,往往会大有收获。
第四、通过创设学习比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参加学习比赛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是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的重要条件
研究表明,在中学,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有直接联系。初一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直接动机为其主导性动机。从初二开始,由于学科的变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组织活动的提高,间接动机的作用逐渐增大。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初步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具有社会性、更加自觉和稳定。
要让学生自己愿意学习,完成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也就是形成一种内在动力,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作为一种对待学习的内部状态,它影响人对活动的选择。学习者已有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同他的选择倾向相一致的材料是有裨益的,而对于学习同他的选择倾向相反的材料则有阻碍。因此,有何种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每一科知识对自己或社会的作用或影响,尽量不要因为兴趣爱好或喜欢的某个老师而学习。
第二,指导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的价值,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认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而且要尽量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价值所在,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课,通过实践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知识的价值。
第三,创新问题情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问题即矛盾。要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创设矛盾的情景,可以通过提问、演示等方式揭示某些矛盾现象,即制造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认知心理之间的“不协调”,使学生对展示在眼前的事实、真理感到惊奇、震惊,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奥秘的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使他们感到人类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识的伟大而骄傲。
第四,提供反馈信息,激发学习动机。利用反馈信息,是激发学习动机强有力的手段。学习者从自己的进展、成绩、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中受到鼓舞,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同时也可从反馈信息中知道自己知识中的缺陷和薄弱环节,便于及时改进、补救。实验研究表明:有反馈信息的,学习进步快;没有反馈信息的,缺乏学习的激励,学习进步慢。
三、培养学生的意志,提高自我监控能力,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关键。
自制力是意志的品质之一,它的高低说明了一个人的意志的强弱。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不为环境中的各种诱因所左右。培养学生意志力的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让学生每天都要让自己做一件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只有先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才有资格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这是我教育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如有学生想吃完饭以后就想去看电视,但不行!要先把功课完成了才有资格去看电视!
其次,抓住学生遭受学习的挫折或者失败的时机,培养学生坚忍的意志。学习和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碰到挫折或者失败,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例如,有些学生在考试中,成绩一落千丈,或者某次的作业做得一塌糊涂,令其失却信心……在碰到挫折和失败时,有的学生过多地寻找客观原因为自己辩解,有的学生意志消沉丧失上进心,有的学生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不良情绪。凡此种种都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丧失自尊心和信心的表现,不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因此,抓住这样的“机遇”教育学生进行失败归因的分析,寻找解决方法,最终走出挫折至关重要。
四、制订合理的作息制度,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必备条件
中学生对疾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智力活动或生理上过度疲劳、神经过分紧张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使他们的抑制机能减弱,从而不能很好地监控自己。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并依照制度严格执行。
总的来说,除了上述四点,提高自我监控能力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改进,整个自我监控过程就是自己战胜自己,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它能够缩小行为出现偏差的几率,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希望广大的中学生都能加强自我监控,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争取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情绪调节与学生成长》,中国药科大学,孟耀华
[3]《教育的5个细节》,(美)罗恩.克拉克
[4]《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林崇德、沈德立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5]《教育心理学》张承芬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东省开平市港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