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三学生的自尊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学高三学生118人(男生35人,女生83人)进行调查。
关键词:高三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具有不成熟人格类型的青少年增多,已向父母教养方式提出了挑战。高三学生正面临着升学压力,容易突现出心理问题,更应关注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与自尊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高三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让更多的学生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成长并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其自尊的提高和学业的进步。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
来自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学高三年级学生160人参加测验,回收的SES、EMBU问卷均为有效的答卷共118份(男生35份,约占30%;女生85份,约占70%)。
(二)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本文采用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修订后的量表,包括66个题目,共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它们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题目计分方式为:回答“从不”记1分,“偶尔”记2分,“经常”记3分,“总是”记4分。
2.自尊量表(SES)。自尊量表(SES)最初由Rosenberg编制的,采用(1-4分)4点评分,测查后的统计处理以总分为准,总分值越大,自尊水平越高。Rosenberg的自尊量表的重测信度0.853,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比较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量表的效度为0.874,也比较理想。
三、结果
(一)父母教养方式现状的性别比较
在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上不同性别学生的平均数、标准差及平均数比较结果见表1,表2。结果显示,男生在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过干涉因子、偏爱被试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得分,差异显著。即男生感受到父亲的惩罚严厉的同时也感受到父亲的偏爱。男生在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因子、拒绝否认因子、惩罚严厉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差异达到显著。说明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同。
表1:不同性别学生的父亲教养方式(M±S)
注:M 表示平均数S 表示标准差(下同)
* 代表p<0.05** 代表p<0.01*** 代表p<0.001(下同)
表2:不同性别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M±S)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三学生自尊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高三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父亲的过保护因子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结果见表3。
表3: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关
(三)高三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三学生的自尊的影响作用,以自尊得分为因变量,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父亲的过保护因子,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进入模型中,它们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均达到了显著到极显著的水平。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是高三学生自尊的保护因素具有正性的预测作用;而父亲的过保护因子是高三学生自尊的危险因素,具有负性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4。
表4: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关系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四、讨论
(一)高三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高三男女生感受到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较大差异。高三男生更多地感受到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高三女生更多地感受到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即高三男生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干涉、拒绝否认,同时也更多地感受到父亲的偏爱。
高三男女学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感受存在差异,可能由于高三学生开始步入成人前期,其独立意识明显发展,他们欲摆脱对长辈和权威的依赖。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关注面得以扩大,对很多事情都充满热情并去尝试。加上男女生的性格特征不同,其行为也会也很大不同,父母对他们则会产生不同的教养方式,所以男女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感受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男生生性好动、调皮、独立性和反抗性都比女生较强,因而更容易产生一些触犯父母意志和违反父母规定的事情和行为,因此更容易引起父母的负性反应,对其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就更多;而女生则比男生较早成熟,较为文静、内向和顺从,更善解人意,她们能从父母的角度替父母考虑,能更多听从父母的意见,对父母表现出更多的理解贴心,她们出现违规行为的可能性更小。生活中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父母对其放心。从而得到父母的负性反应的可能也相应减少,得到父母的疼爱,赞许和鼓励会多一些。
(二)高三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
具体表现为高三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成显著正相关。表明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母亲的偏爱被试愈多,子女大多会情绪积极,自信,其自尊水平越高;与父亲的过保护因子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父母亲的过保护愈多,惩罚愈严厉,甚至在他人面前进行指责、打骂,会使子女感到被贬低和否认,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与自尊存在正性影响,对子女给予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平等的,彼此开诚布公,让对方知道你真正的意思;鼓励子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使子女可以申辩自己的观点,并且父母善于听取子女的意见,积极的倾听有助于彼此的沟通,并且遇到问题能共同讨论如何解决。
父亲的过保护对自尊有负性影响,这是因为过度保护的父亲总是担心子女受到伤害,过多地限制子女的活动,或对子女日常生活的过分包办,代替,其自主权受到限制,反而使子女感到烦恼。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若遭到同龄人的耻笑,则更令其感到无能的压力,易造成挫折感,影响其自尊水平降低。母亲的惩罚严厉对自尊也存在负性影响。
五、结论
(一)高三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惩罚严厉因子、过干涉、拒绝否认因子、和父亲的偏爱被试因子上存在显著或十分显著的性别差异。
(二)高三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在某些因子上有显著的相关。与所感受到的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有显著正相关,与父亲的过保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有显著的负相关。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高三学生的自尊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母亲的偏爱被试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对高三学生的自尊有积极的影响,父亲的过保护对高三学生的自尊有负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关颍.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4,(4):107-110.
[2]张丽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19-21.
[3]陈陈.父母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95-103.
[4]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2002,(4),2:83-86.
[5]Baumeister RF.self-Esteem-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ed[M]. NewYork:Plenium Press.1993.
[6]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21),6:489-493.
[7]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P69-72.
[8]岳冬梅.父母养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1999年增刊:161-167.
[9]岳冬梅.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122-12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关键词:高三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具有不成熟人格类型的青少年增多,已向父母教养方式提出了挑战。高三学生正面临着升学压力,容易突现出心理问题,更应关注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与自尊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高三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让更多的学生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成长并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其自尊的提高和学业的进步。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
来自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学高三年级学生160人参加测验,回收的SES、EMBU问卷均为有效的答卷共118份(男生35份,约占30%;女生85份,约占70%)。
(二)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本文采用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修订后的量表,包括66个题目,共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它们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题目计分方式为:回答“从不”记1分,“偶尔”记2分,“经常”记3分,“总是”记4分。
2.自尊量表(SES)。自尊量表(SES)最初由Rosenberg编制的,采用(1-4分)4点评分,测查后的统计处理以总分为准,总分值越大,自尊水平越高。Rosenberg的自尊量表的重测信度0.853,说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比较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量表的效度为0.874,也比较理想。
三、结果
(一)父母教养方式现状的性别比较
在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上不同性别学生的平均数、标准差及平均数比较结果见表1,表2。结果显示,男生在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过干涉因子、偏爱被试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得分,差异显著。即男生感受到父亲的惩罚严厉的同时也感受到父亲的偏爱。男生在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因子、拒绝否认因子、惩罚严厉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差异达到显著。说明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同。
表1:不同性别学生的父亲教养方式(M±S)
注:M 表示平均数S 表示标准差(下同)
* 代表p<0.05** 代表p<0.01*** 代表p<0.001(下同)
表2:不同性别学生的母亲教养方式(M±S)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三学生自尊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高三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父亲的过保护因子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结果见表3。
表3: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关
(三)高三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三学生的自尊的影响作用,以自尊得分为因变量,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父亲的过保护因子,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进入模型中,它们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均达到了显著到极显著的水平。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是高三学生自尊的保护因素具有正性的预测作用;而父亲的过保护因子是高三学生自尊的危险因素,具有负性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4。
表4: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关系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四、讨论
(一)高三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高三男女生感受到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较大差异。高三男生更多地感受到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高三女生更多地感受到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即高三男生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干涉、拒绝否认,同时也更多地感受到父亲的偏爱。
高三男女学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感受存在差异,可能由于高三学生开始步入成人前期,其独立意识明显发展,他们欲摆脱对长辈和权威的依赖。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关注面得以扩大,对很多事情都充满热情并去尝试。加上男女生的性格特征不同,其行为也会也很大不同,父母对他们则会产生不同的教养方式,所以男女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感受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男生生性好动、调皮、独立性和反抗性都比女生较强,因而更容易产生一些触犯父母意志和违反父母规定的事情和行为,因此更容易引起父母的负性反应,对其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就更多;而女生则比男生较早成熟,较为文静、内向和顺从,更善解人意,她们能从父母的角度替父母考虑,能更多听从父母的意见,对父母表现出更多的理解贴心,她们出现违规行为的可能性更小。生活中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父母对其放心。从而得到父母的负性反应的可能也相应减少,得到父母的疼爱,赞许和鼓励会多一些。
(二)高三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
具体表现为高三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和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成显著正相关。表明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母亲的偏爱被试愈多,子女大多会情绪积极,自信,其自尊水平越高;与父亲的过保护因子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父母亲的过保护愈多,惩罚愈严厉,甚至在他人面前进行指责、打骂,会使子女感到被贬低和否认,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与自尊存在正性影响,对子女给予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平等的,彼此开诚布公,让对方知道你真正的意思;鼓励子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使子女可以申辩自己的观点,并且父母善于听取子女的意见,积极的倾听有助于彼此的沟通,并且遇到问题能共同讨论如何解决。
父亲的过保护对自尊有负性影响,这是因为过度保护的父亲总是担心子女受到伤害,过多地限制子女的活动,或对子女日常生活的过分包办,代替,其自主权受到限制,反而使子女感到烦恼。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若遭到同龄人的耻笑,则更令其感到无能的压力,易造成挫折感,影响其自尊水平降低。母亲的惩罚严厉对自尊也存在负性影响。
五、结论
(一)高三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惩罚严厉因子、过干涉、拒绝否认因子、和父亲的偏爱被试因子上存在显著或十分显著的性别差异。
(二)高三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在某些因子上有显著的相关。与所感受到的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有显著正相关,与父亲的过保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有显著的负相关。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高三学生的自尊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母亲的偏爱被试和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对高三学生的自尊有积极的影响,父亲的过保护对高三学生的自尊有负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关颍.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4,(4):107-110.
[2]张丽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19-21.
[3]陈陈.父母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95-103.
[4]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2002,(4),2:83-86.
[5]Baumeister RF.self-Esteem-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ed[M]. NewYork:Plenium Press.1993.
[6]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21),6:489-493.
[7]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P69-72.
[8]岳冬梅.父母养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1999年增刊:161-167.
[9]岳冬梅.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122-12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