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问“人民立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icafr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一弓的中篇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发表于 1980 年第一期《收获》。小说以三年自然灾害中因为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而导致的农村饥荒为背景,塑造了田振山、李铜钟、朱老庆这些基层共产党员,在面对罕见旱灾带来的饥荒面前,在面对党内官僚主义作风加剧饥荒的困境面前,奋起抗争,不计较个人荣辱,为了人民的利益,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部小说在1981年获得了《文艺报》主办的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一等奖。在今天,重温张一弓在上世纪80年代《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所塑造的面对困难、勇于承担的共产党员形象,可以以此来更好地理解,什么叫共产党员的“初心”。
  1984年出版《中国新文艺大系·理论二集》,朱寨在《导言》的“历史转折中的文学批评”一章中是这样评论《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的:
  在疑虑和冷落中,我们的文学评论工作者拍案而起,仗义执言,首先从法律与道义、组织服从与临时应变、动公仓与救民于悬命、英雄与罪犯等一切可以受攻击的矛盾之点上布阵迎战。论证严密,步步深入,以雄辩的逻辑论证了李铜钟不是“犯人”而是“英雄”。(朱寨:《历史转折中的文学批评——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理论二集导言》,《文学评论》,1984年第4期,P20)
  这一部获得如此高评价的小说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这位小说的主人公李铜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共产党员?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的背景是1960年大灾之年李家寨村民的生活场景。由于连续几年的旱灾,李家寨490多户的村民已经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了许久。而在已经严重的饥荒面前,公社书记杨秀山却为了迎合上级意图,不面对现实,不仅瞒报了灾荒的实际困难,还收走了李家寨最后一点口粮。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瘸腿书记李铜钟,找到了靠山店粮站主任,也是他参加抗美援朝时的老战友朱老庆,要向他“借”5万斤粮食。朱老庆知道,他分管的粮站是国家的储备粮,没有上级命令是绝对不能放粮的;但是,当李铜钟对他说明了李家寨情况后,他也愿意和李铜钟一起承担此事的一切后果,让李铜钟把粮站里5万斤粮食“借走”了 。这5万斤粮食,不仅救活了村民,也救助了别的乡村逃荒到附近的村民。饥饿的农民们有了粮食在灾荒之年得以生存了下来,但是,私动粮库的李铜钟却被带到了被告席。
  在同类题材中,《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我认为一是因为张一弓对于基层党支部的官僚主义作风有着极为精彩的描摹;与此同时,他又极为精彩地写出了基层党支部的普通党员,如何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展现了我党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张一弓是如何勾勒官僚主义作风的危害的。
  这部小说中,官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原县委干事杨文秀。在张一弓的描述中,杨文秀在县委当干事:
  辛辛苦苦干了五年,渐渐感到,在县委大院里,像他这样一个没有区乡工作经验的人,往后能当上秘书,写一点“遵命文牍”就到顶了……因此,1958年,他积极报名下基层工作,当了十里堡公社的党委书记。从此,他就把全副精力用在揣摩上级意图、并在三天之内拿出符合这种意图的典型经验上了。(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华夏出版社2016年版,P6)
  这种唯上的官僚主义开始的时候,表现出来也就是好大喜功。熟悉农民生活,也熟悉基层官员生活的张一弓,对于这种好大喜功,用农民的语言总结为“吹牛”,并用农民的思想方式描述了李家寨的农民怎么对付这样的干部。
  他是这么写李家寨的大队长张双喜如何对付杨双喜的:
  张双喜搁心里说:“天冷偏烤湿柴禾——对着吹吧。”轮到张双喜汇报,杨文秀瞟他一眼说:“好,这一回又看李家寨的了。”张双喜憋了一肚子气,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报复。他小声咳嗽着,用那种站不到人前的后进队长的胆怯声调,谦卑地说:“俺李家寨卫生运动也老落后,站不到人前头。可经过领导帮扶,向先进看齐,俺那才上碾的小毛驴儿总算养成了刷牙的习惯……”真是语惊四座,使得外队的所有汇报统统黯然失色了。张双喜看见杨文秀露出惊异的神色,暗暗拧开了钢笔帽,就不由地感到一种快意,一种进行了一次小小报复的快意。他想着小毛驴儿摇着头刷牙的模样,便忍不住“吃”地笑了。几十张有胡子和没有胡子的嘴巴几乎是同时咧开,哈哈大笑起来。(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华夏出版社2016年版,P11)
  这种官僚主义作风带动的“吹牛”习气,看似一场闹剧,但这样一场闹剧,如果不能被及时处理,就会变成对党、对人民的危害。就在这以为“吹牛不上税”的惯性下,李家寨的大队长张双喜在去公社报产量时,不根据李家寨的实际情况,而是看着图表,“不往上挤,不往下靠,向中等偏上的大队看齐,多报了10万斤总产,坐上‘飞机’回来了”。他这一“坐飞机”不要紧,李家寨被超额征购的10万斤秋粮,正是李家寨村民活命的口粮。
  官僚主义的危害就是如此:为掩盖一次“吹牛”造成的恶果,会人为制造出更多的恶果。
  公社書记杨文秀对农村的饥荒并非完全不知情,但是,他解决的方法并不是如实汇报、解决问题,而是去搞“代食品”。而所谓“代食品”,十里铺公社柳树拐大队的支部书记为了“哄”杨文秀,“发明”了几个食物品种:“一口酥”玉米皮淀粉虚糕、“扯不断”红薯秧淀粉粉条、“将军盔”麦秸淀粉窝头,等等。而这些用所谓红薯秧、玉米皮蒸蒸煮煮做出的代食品,无非还是用粉芡和玉米面等粮食做出来。
  面对这种所谓用“化学”方法做出的“代食品”,李铜钟愤懑地质问柳树拐支部书记刘石头:“石头哥,你也学会哄人啦。”刘石头是这样回答的:“不哄他,他尅咱,哄哄他,他舒服。啥法儿呢!”(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华夏出版社2016年版,16页)   官僚主义的唯上作风就是这样层层传递;而这层层传递的最后,就是老百姓没饭吃的结果。
  在对于官僚主义作风的危害做了极为精彩的够累之后,张一弓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回答,在这种官僚主义作风面前,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如何?
  就在李铜钟知道所谓“代食品”只是基层大队应付公社书记的骗局之后,李铜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他不知道自己能怎么办,能把这绝望的消息带给李家寨的村民吗?
  张一弓这样写道:
  李铜钟像一头愤怒而疲惫的狮子,在公社门口的雪地里徘徊。(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华夏出版社2016年版,P17)
  寂静的雪地里,李铜钟经过了剧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想到:
  不能!不能!要是世界上没有饥饿和寒冷,还要共产党做啥?共产党员李铜钟啊,你跑到鸭绿江那厢打狼,你瘸着—条腿回家,难道是为了在乡亲们最需要你的时候抛开他们吗?支部书记李铜钟啊,你这一辈子能有几回像今天这样检査你对人民的忠诚,考验你的党性啊!(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华夏出版社2016年版,P17)
  在雪地上的思想斗争,是李铜钟对一个共产党员意义的追寻。李铜钟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选择的是“必然给他带来严重后果而又不能不走的道路”。他要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拯救李家寨的村民们。
  李铜钟选的这条道路就是找国家粮库“借粮”。他走向了西山脚下的靠山店粮站。
  靠山店粮站的主任朱老庆是李铜钟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在大水洞战役中,这两个人“一个折了胳膊,一个断了腿”。对于老战友李铜钟要找他看管的粮库“借粮”,最开始在朱老庆听来,也是如炸雷一般:“咱粮站没有这规矩!”
  面对朱老庆的不理解,李铜钟是这样说的:
  “老朱,我要的不是粮食,那是党疼爱人民的心胸,是党跟咱鱼水难分的深情,是党老老实实、不吹不骗的传统。庄稼人想它、念它、等它、盼它,把眼都盼出血来了,可你……”李铜钟眼前一黑,觉得天旋地转,高大的身躯猝然倒了下去。朱老庆急忙迎上去,叫:“二班长,二班长!……”只有一条胳膊的,把只有一条腿的拖到床上。那个一条腿的,吃力地睁开眼睛,嘴唇蠕动着,衰弱而又固执地说:“借给我,我还,我还……”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华夏出版社2016年版,P19)
  李铜钟的一番肺腑之言,感动了朱老庆。他深知动了国家储备粮的后果,但是,共产党员朱老庆也如李銅钟一样,在面对农民的生死存亡的关头,将自己个人荣辱置于不顾。在李铜钟写下的借条上,在李铜钟“一人承担”的“一”之上,朱老庆添了一道;又在李铜钟的签名底下,写下歪歪扭扭的大字“靠山店粮站共产党员朱老庆”,并按下了一个血红的指印。
  这两个残疾人,以残疾之身,实践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小说中的审判一场是整部小说的华彩:
  审讯室的门忽然打开了。髙大、僬悴、脸颊上长满黑胡茬子的犯人出现在审判者的面前。他用肩膀抵住门框,喘了口气,疲惫的目光向审讯室巡视一周,落在一把孤零零地放在审判席前的椅子上。他认出那是自己的位置,吃力地走过去,在离椅子还有两步远的时候,就把手伸过去,扶住了椅背,然后把假腿拉过去,调整好搞乱了的脚步,挺了挺身子,准备就座了。就在这时,他看见了县委书记田振山,他怔住了,“田政委?……”他用土改时的称呼小声呢喃着,眼睹里闪耀着惊讶、喜悦的光芒,蓦地伸出那双铐在一起的大手,呼唤着:“田政委,救救农民吧!”接着,“砰通”一声巨响,他那高大然而瘦削的身躯栽倒在审判席前。
  审判者们都被这意外的事件惊呆了。随着一阵桌子和椅子的扭动声,审判者奔向被审判者,内心的剧烈的悸动使田振山把犯人抱在怀里,大声叫喊着:“铜钟,铜钟!……”
  李铜钟睁开了布满血丝的眼睛,干裂的嘴唇蠕动着,“政委,快去……卧龙坡车站……快,快……”像是完成了一件神圣的使命,李铜钟恬静地入睡了。(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华夏出版社2016年版,P30)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小说结构是倒叙式的。在小说的开头部分,是李铜钟已经离开人世的19年,是当年的县委书记田振山在清明时节对李铜钟的回想。也就是说,在小说开始的时候,这一场悲剧已经结束,李铜钟的故事也已经消散在中原大地上。但李铜钟的故事,在今天,仍然提醒我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此次“不忘初心”主题教育活动,也是要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确实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由于专业和工作的关系,我曾经看过许多现代作家的故居,也自然有些话可以说。  ·壹·  以下这件与作家故居有关的事情是我亲历的。1982 年在上报建立北京茅盾故居的申请还未批下的当儿,听说有人对作家故居设得过多而高级干部逝世后建故居却不易的情况有意见。当然这仅是耳闻,但故居所在的这条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可是个卧虎藏龙之地,三进四进的四合院多得是,前门在这个胡同而后门走那个胡同的房子也不在少数,茅盾这个
美人,永远是文学家们最钟情的礼赞对象,即便是普通人也喜欢称赞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女子,比如江南人会这样称赞一个小姑娘 :“格个小姑娘水灵灵的”——众所周知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里,女主人公毕秀姑之所以被叫做小白菜,就是因为长得水灵灵的。山东大汉则喜欢说 :“这个大嫚长得好啊。”而东北人称赞一个女子的容貌的时候会说 :“这个姑娘长得贼好看。”话是土了点儿,可情份是真的,发自肺腑。由此可见地大物博的中国,
善诗者韵至心声。读着苏连硕的诗,清逸与纯真一缕一缕地从他静穆的内心流出,渗透出了生命的静幽淡雅,一股灿然的青春风扑面而来。若不是已知老人家几近耄耋,定然会以为这是少年才俊的挥就——正所谓“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诗如风景,风景如诗;别具一格,风景独好,是对苏连硕最贴切的写照。  苏连硕能够优雅地面对红尘大千世界独善其身,用独特的笔触挥毫兴墨,幻化出独树一帜的意象表达,为读者铺出一幅心旷神怡
1922年,纽约。尼克·卡拉威是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中产家庭的年轻人,他在放弃自己的作家理想后来到了纽约,白天在交易所中推销股票,晚上则在长岛西卵区的一间小平房中消磨时光。西卵区中新贵云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尼克的邻居盖茨比,挥金如土的他引发了纽约各色社会名流的注意,他们在他的豪宅里夜夜笙歌,然而作为聚会的主人,盖茨比神秘的行事方式却让所有人都对他知之甚少。直到盖茨比借尼克的朋友乔丹·贝克之口,恳请
传统节俗活动为日常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打破了人们生活的原有时空体系。康德认为,个体对世界的感受是由时间与空间两种基本方式构成的。节日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时间与空间感,节日好像构建了一个新世界,一切事物、行为都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生命在此解除了外在的桎梏,得到短暂的解脱。我们在《与时偕行》一书中,希望揭示出不同节日中节俗活动丰富多彩的意义,以及个体在节日时空中独特的生
1931年,鲁迅在送自己的学生增田涉回国时,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即著名的《送增田涉君归国》: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P280)  增田涉是日本人,鲁迅也曾在其人生的青春时代东渡扶桑。离别之际,一句感慨万千的“心随东棹忆华年”,忆的除了当年的自己,或许还有当时当地的那些故人。这其中,最令鲁迅无法忘怀
1898年,晚清外交官、著名学者马建忠著《马氏文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于是中国有了“第一部讲语法的书”(吕叔湘语,见《马氏文通》重印序,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P1)。马氏研习西学,尤精欧文,其书云:“余观泰西,童子入学,循序而进,未及志学之年,而观书为文无不明习。”而中国少年“能及时为文而以其余年讲道明理以备他日之用者,盖万无一焉”(《马氏文通》P13)。他敏锐地意识到,个中缘由,乃在于中国缺
第一次听孙玉文老师教诲是在2010年。那时我读本科二年级,录取了北京大学古典语文学项目,选择古代汉语方向。孙老师是教研室主任,他把我们几个同学聚在一块,讲了两个事情:第一件,王力先生高小毕业之后,做了几年家庭教师,熟读学生家中所藏14箱古书,奠定了扎实的国学根基;第二件,“文革”以后王力先生给学生讲“如何读书”,不能只陷在一个很小的领域中,要广泛地阅读。孙老师随后介绍说古代汉语有文字、音韵、词汇、
德鲁·福斯特或许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美国人之一,我猜测这主要不是因为其专业学术成就,而是因为她作为哈佛大学校长的名气才为国人所熟知的。福斯特同时还是哈佛历史上首位女校长,也是1672年以来第一位没有哈佛学习经历的,而且是在南部长大的女校长。对于长期推崇哈佛大学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福斯特的这些经历是极为耀眼的光环,她受到普通读者的关注也是情理之中。  但对专业学者来说,福斯特的名气则首先在于她是一位
汤先生亲自撰写的《我们三代人》近日终于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读着先生的书,好像先生又回来了,我们可以继续向先生汇报思想,聆听先生的教诲。  《我们三代人》一书是先生人生之乐之忧之情之爱的真实写照,也是先生对其祖父、父亲道德文章的梳理与总结,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的概括,读后使人颇有得汤学心传的自豪。可以说,我们要理解古士大夫的人生情怀,读此书,从雨三公汤霖身上即可得以体会,真正理解“事不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