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轨上行走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entS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曾经有过这样一条铁路,很低调地隐藏在南部的大地上,人们习惯称之为寸轨。
  通常情况下,轨距的正线标准为四英尺八点五英寸,也就是1.435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格拉斯·诺思,有过一个的著名的“路径依赖”理论,指的是人们如果作了某种选择,就好像物理学中的“惯性”那样,一旦进入了某一路径,惯性的力量就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难以走出去,从而对该路径产生依赖。在这个意义上说,铁道的轨距宽度2000多年前就确立了。
  为什么轨距的宽度是四英尺八点五英寸呢?这是由路径依赖的因素决定的。因为早期的铁路是由造电车的人设计,而电车的标准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电车又是造马车的人设计的,而马车的车轮有是由英国老路的宽度决定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老路又是由罗马的军队为过战车铺设的。英国的战车车轮又是由牵引战车的两匹马的屁股的宽度决定的。这就是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宽度,仍然是四英尺八点五英寸(约1.435米)的原因。尽管现在的交通工具与2000多年前已大相径庭,物事人非,但因了路径依赖的原因,导致现代铁路的宽度仍然保持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铁道轨距宽度=电车轨距宽度=马车轮距=战车轮距=两匹马屁股的宽度。这样宽度的铁路,称之为准轨。上世纪初,一条由法国人设计建造史称“滇越铁路”的铁路,却打破了路径依赖的理论,这条铁路轨距仅一米宽,因此被人称为米轨,而把在米轨上行驶的火车称之为小火车。
  真正的小火车,行驶在寸轨上。
  但是寸轨,似乎连很多云南人都很少知道。
  我一直愿意把寸轨比喻为滇南的土著。在云南红河州一带,精巧的寸轨,大得像我们的世界,小得又像我们的掌纹。它是我经历中的重要存在,那些车站自不必说,连寸轨沿途有几座桥,几个钻洞(钻洞即隧道),钻洞有多少米,在寸轨的哪一段上旧社会经常闹土匪,我们都如数家珍。哪个伙伴的哥哥是开小火车的,那这家伙一定就是我们的老大。
  童年的记忆中,我常常与小火车赛跑,或者去寸轨两旁的水田里,捕来一只只绿色的蜻蜓,炸香了,给下班回家的哥哥下酒。小火车在家门口开来开去,火车头不断漏下未燃尽的煤核,我和二姐要去把这些煤核拾回家给母亲做饭。放学回家,母亲已经把两只提兜放在灶门前,“小芬,领老六去拾二炭,别走远,走到三号弯就回来吃饭,记住啦?”“记住了。”小芬是我二姐,放下书包,我和二姐就往机口方向走。火车出站的地方,我们叫机口。有时候,火车刚过,道心里的煤核仍通红地燃着,我和二姐就把可以要的二炭捡拾到一边,我再用尿浸熄,装进提兜带回家。
  三号弯过去就是泗水庄车站,再走就是遥远了。寸轨告诉我,人生有一个前方,它在永远,在遥远的另一端。这个遥远,有时候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如果听到母亲的呼唤,我们就得折头。母亲的嘱咐,比天还大,比路还长。寸轨是我生命中的遥远。我梦想着哪一天走到它的尽头。
  2007年春季的某一天,我和作家苏华,相约来到精致的小城个旧。一路过来,我们打听着寸轨现在的事情,没有一个人能够为我们完整地提供寸轨的细节。甚至连寸轨几个线到底有多少公里长,都没有比较具体的数字。我和苏华商量,决定按我印象中的寸轨去行走。在个旧见到了我多年前的好友佘成伟,他也是老寸轨的儿子,听说我们要行走寸轨,马上兴奋起来,立即为我们安排行走寸轨的相关事宜。最后,他不无担忧地劝我们,寸轨上现在杂草丛生,而且听说,很多地方人已经不能走了。苏华一听紧张起来,转头问我,如果真是碰见路断了,怎么办?我说,爬山可以过去。听到我们风雨无阻的决心,成伟兄笑了起来:“那先参观个碧石铁路博物馆吧。”
  乍听到个碧临屏铁路公司这个名字,我也很陌生,现在才知道这幢法式小楼原来很了不起。这里曾经是我的母校啊,我在这座老建筑里读书,长大。以为它与生俱来就是我们的学校,即使多年以后在它身边的无数次来来回回,我都认定它是我的母校,于是,我看见了,这个与我一家三代人息息相关的个碧临屏铁路公司,亦称个碧石铁路公司的原址。我的在这条铁路上工作过的爷爷、父亲、大哥已先后故去,我以像看望一位老人的眼光那样去看这个博物馆馆。个旧铁路中学的前身,就是个碧临屏铁路公司的所在地!这座总面积1720平方米的清末时期的法式风格建筑,曾經是个碧石铁路的心脏所在。它建盖于1917年,建国后改成铁路子弟学校。在这座楼房后面,是两排平房,我们的学生宿舍。现在我知道了,这些平房过去是个碧临屏铁路公司员工们住的地方,房屋周围,种着许多高大的柿子树、梨树,看去也已经生长了很多年代。每到中秋,黄灿灿的果实,总把少年们的目光惹得很馋。胆大的同学,一到更深夜静,就悄悄溜出宿舍,猴似的悉悉簌簌爬去树上,摘几个柿子或梨解馋。但是树实在是又高又粗,大部分熟透的果实,年年就在树上烂去,像风雨一样,随季节远去。这栋房子悄然间歇止了朗朗书声,人们仿照个碧临屏公司旧时的模样,重新修葺了大门,我随着苏华走进去,我要重新认识这座对锡都个旧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法式小楼。我伸头往窗外看去,小楼后的平房和那些高大的老树已经不见踪影。小楼后是一些新的建筑,看着曾经熟悉的事物不见了,心中难免有些遗憾。好在这座小楼基本还是原来的结构,地砖很旧了,但图案还很清晰,留着长辫子的、提着马灯的、穿着学生装的脚印,并没有使地砖破败不堪,反倒刻下岁月的沉稳;大门口的两块石阶是普通岩石铺就,已被时光磨得光滑发亮;小楼还保留着最初的气质,像一个旧时代的贵族,穿着燕尾服,很绅士地坐落在个旧市现代的建筑林里。只是感觉它的呼吸,充满了机煤味,很怀旧。而我的朋友苏华,已经听不到我很小资的长吁短叹,刚刚还清澈无比的目光,开始迷离起来,安安静静地独自走进了1917年以来的时间隧道中。我赶快尾随其后,也踱进了个碧石铁路展览馆,看见个碧石铁路或躺或挂,栖息在它们曾经出发的地方。看着这些沧桑的老铁路部件和图片,感觉它们很疲惫,真的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但是在个碧石铁路这个老人面前,由不得你不肃然起敬,它产生于旧中国,却是我国第一条最完整的民营铁路,全部资金均由当地的乡绅和各界人士集资而来,没有借过一文钱外债,轨距仅600毫米,全长177公里,1921年竣工通车(1960年代后,寸轨仅余鸡个线,其余全部改成了米轨),连成了个旧-碧色寨-石屏的寸轨铁路线,参与和见证了近代云南的发展史。   第二天一大早,成伟兄慎重地换了一套出门旅行的行头,送我们到火谷都车站,这里曾是他的家。他站在一片房屋的废墟旁,双手抱胸,很寸轨的样子。这个男人不愿意怀旧,我只知道若干年前,他经常用这个造型,站在火谷都火车站的一道木门前,等父亲回家。这个老寸轨铁路工程师的儿子,告诉我和苏华,寸轨像一本书,被他父亲写在心里了,博物馆里那些陈年往事,很多都出自他父亲的珍藏。成伟在火谷都看见了那年的邻居,仿佛是清早打开家门,和昨天的邻居自然地互道着问候,我要为他拍照,拍下以前的岁月。举起相机的那一刹那,我忽然闻到了成伟兄在火谷都15年前的那棵葡萄树下,挖出的那坛自酿葡萄酒的醇香。一些事物消失了,但缘自寸轨的情感,仍在心灵鲜活地生长。
  我们决定走火谷都至乍甸的寸轨铁路,这段路长约16公里。寸轨静静地躺在大地,在早晨的寸轨两旁的树丛中,憩息着各式各样的鸟,鸟的祖先们,一直生活在这里,习惯了列车的铿锵和煤烟的沐浴。我听见鸟的歌唱,仍和那年一样,寸轨随着鸟声隐隐约约地铺进心灵,在峰峦间,划出一条整齐的弧线,像生命刻下的痕迹。灿烂还在山后,寸轨上的花朵为我们点亮了道路。
  这是一段比较完整的寸轨。铁路的一边是很陡的坡,另一边是很高的山峰。站在寸轨上看去,风光依然,大地和植物,在春天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我忽然感觉眼前的美有些悲切,黄的、红的、白的野花向上仰着头,等待雨点般的笛声由高处洒下来;山崖上的灌木似乎停止了生长,落叶像寂寥的书签,发出空洞的叹息。苏华似乎也感觉到了,我们的脚步,不约而同地轻了起来,生怕碰落了春天的眼泪。
  远远地,寸轨上最著名的七号钻洞出现了,通体黑色的小火车由鸡街行驶到这里,常常不能一鼓作气地爬上这千分之三十的轨道坡度,就退到洞门前,加水加气,重聚力量。有时候列车就停在七号洞内,滚滚煤烟盈满钻洞。火车离去后,煤烟袅袅,半日不散。苏华在山洞深处停下脚步,慢慢用手指在洞壁上,抹去百年的烟尘,露出1920年的模样,仿佛能够看见当年的筑路工人,凿洞时印在岁月里的影子。苏华与寸轨七号洞,在这轻轻的一抹之间,结下了注定的缘分。沉寂已久的七号洞,15年后,被苏华寄以轻轻的一指柔情。
  我们的行走,距石窝铺车站越来越近。
  石窝铺是寸轨“鸡个线”的一个车站。鸡个线曾经是铁道运营图上一条最短小的运输干线。总长34.1公里,共分布着泗水庄、乍甸、石窝铺、火谷都四个寸轨中间站;一个货场:鄢棚。由鸡街出发的列车,来到石窝铺,差不多就走了一半路程。车站建在挖出来的山腰上,它在寸轨的意义,像古老的驿站,供列车加水、加气、憩息、交会。一个叫麻栗树的寨子紧挨着车站。苏华沿着寸轨行走到石窝铺时,听见麻栗树这三个字的音节很诗意,顿时就心生大喜,连说好听。却又不明白,云南土话发音的麻栗树是什么东西,弄得我连说带比地解释了将近一公里的路程。麻栗树是云南一种野生的灌木植物,结的果子比葡萄略小,一层木质的壳,核可吃,味似板栗。可我却不知道石窝铺车站有什么样的历史掌故。虽然我的老家人亲眼目睹着寸轨铁路一寸一寸地在1921年的云南大地上修建出来。石窝铺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真的就是一个小站,像寸轨那样小。三间站房,伫立在铁路边,对面高处是一座民国时期护路用的碉堡。月台很窄,仅能种些花草。职工宿舍建在车站的山坡上,住着三五户铁路人家。1970年代,个旧铁路中学在石窝铺车站,建起了学校农场。约5年间,石窝铺车站人气大增,一二百个花季少年聚集在石窝铺,割草盖房,垦荒挖地。朗朗书声,掀开了石窝铺自建站以来的热闹岁月,石窝铺车站于是名动寸轨。15岁时,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石窝铺,晨读暮种之余,常到站台上溜达,很崇拜地看着手提信号灯的师傅,在车站值班室里进进出出。信号灯一举,火车就停了;哨子一吹,火车就开了。多了不起,站在站台上,任梦想不由自主地飞翔。我在石窝铺学的知识,书本上的忘记了。大地上的青山綠水,老树枯藤,花鸟鱼虫,却知道了不少。石窝铺一直亲切在记忆里。我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各种树木野草,不厌其烦地告诉远道而来的苏华,寸轨的春天多么纯净:
  我请你看春天的模样,银饰般闪烁的苦刺花
  盛开在安静的山冈。我一朵一朵地指给你看
  这春天的歌谣,以及童话的轨道
  滋味好得像一片白云。想念开始的时候
  春天为你牧着一生一世的花朵赶来
  石窝铺车站终于呈现在面前。三间站房还在,老树仍伫立在高处。尽管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着看见石窝铺的凋敝和零落,但当我站在石窝铺车站的站台上,才发现这个叫石窝铺的寸轨火车站,真的没有了汽笛和列车。我们的校舍,早已荡然无存;站台上杂草丛生,野蜂低飞。阳光软软地挂在墙上,空无一人的石窝铺,苍茫、萧然。若不是机车加水用的水鹤歪歪地靠在土壁上,你会以为石窝铺从来就没发生过铿锵的事情。我忽然想起,苏华刚才在路上和我说起的一个词组,最适合眼前事物的组合:伤感的石窝铺。
  在离石窝铺约一千米远的寸轨铁路旁,有一个村庄。我问一个年轻的农妇,知道石窝铺火车站吗?农妇想了想说:不知道。
  农妇以为我问的是附近哪一座村庄。
  噢,这是寸轨以前的故事了。
  15年前,全长34.1公里的最后的寸轨鸡个线,因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停运。沿着当年的寸轨铁路一路走来,到了保存最完整的乍甸车站。离开寸轨,走出去很远,忍不住又回头,寸轨铁路那么安静,停止了一切信号、指令和等待。云南大地上,现代化的铁路网已经形成,速度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但寸轨自1921年以来的风云际会和辉煌,仍铿锵着,直抵怀念的心扉。
  ——选自昆明铁路局文联《红峡谷》2016年第2期
其他文献
今天五十岁以上人们,只要提起困难时期,都会不由自主想起1960年到1963年那段被称作“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岁月。  那时,我才六岁,在武汉读一年级,因为母亲当小学教师的缘故,得以提前上了小学。湖北素称“千湖之省”“鱼米之乡”,武汉又地处扬子江畔,号称“九省通衢”,本来丰衣足食,粮米无忧。可刚从“大跃进”折腾过来的中国,经济凋敝,农业歉收,苏联专家突然撤走,留下一堆停工待料的厂房。国营商店和菜场空
期刊
《人民日报》载文认为,王雄是中国第一位倡导和实践“汉水文化小说”创作的作家。他的汉水文化小说三部曲《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备受文学界、影视界高度关注。小说以清末、民国年间的旧襄阳历史文化为背景,依托真实的历史事件,借助妙趣横生的民俗文化风情,塑造了林林总总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曲折幽深、扣人心弦的襄阳家族故事,充分展现了汉水文化的无穷魅力。本文试图通过对三部小说多种数据进行分析和研
期刊
“借用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那著名的开头作开场白:多年以后,当你写出优秀纪实文学作品的时候,你会想到2015年那个大雪纷飞的日子,白雪皑皑的泰山,纪实文学创作培训班温暖的教室,老师的精彩讲课还有朝夕相处亲爱的同学们……”  济南铁路局文联副秘书长刘荣哲在“‘讲好济铁故事、弘扬济铁精神’纪实文学创作培训班”开班时的即席讲话,至今刻在参加学习班的每个学员的心中。时间定格在2015年11月24日上午8时3
期刊
2015年11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盛光祖同志作出批示:请《人民铁道》报宣传陈海波同志的事迹。  2015年11月19日,中共太原铁路局委员会作出《向陈海波同志学习的决定》,并追认他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陈海波同志1963年出生,1980年参加工作,历任机车司炉、副司机、司机长、指导司机,运用车间副主任、主任。历任侯马北机务段、湖东电力机务段、太原机务段副段长、段长、党委副
期刊
陈海波,一个健硕的大汉,一位驰骋于钢轨上的英年骁将,在他35年的铁路机务生涯中,就像一台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火车头。近十余年来,他在山西境内的三个铁路机务段里,几出几进,无论是肩负“补机”(副职),还是担当“本务机”(正职),他都以党组织的指令为人生“交路表”,以大多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为“绿色信号灯”。2015年9月27日(农历中秋节)3点30分,陈海波忠诚而无悔地执行完自己第52个春秋的人生“
期刊
一直喜欢的状态,便是在工作的间歇,精神饱满、满面阳光。安静地坐在列车窗沿,听火车的铁轨“哐当、哐当”的声响,看着向北方驶去的窗外飘忽而过的旖旎瞬间,还有那些一晃而过的、美丽的、旷达的场景,透过明净的车窗玻璃,会看到旷野上的风很干净,没有隐藏和衰败。  这一刻,如果有黄昏、落日和朝霞,感觉就会更好。  正是这样的感觉,让我有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女真大帝——完颜阿骨打》的生活积累,也积淀了随后编著的《游
期刊
最后的故乡  我的故乡就是我血脉相连的亲人  他们就是那割舍不掉的远山近水、村落炊烟  一个亲人伤天害理,故乡就有罪了  一个亲人误会我,回乡的某一段路就堵塞了  一个亲人咳嗽,就是故乡感冒了  一个亲人流泪,就是故乡伤心了  一个亲人摔倒,故乡的膝盖就流血了  一个亲人打工失去双腿,故乡就矮了  一个亲人夭折,故乡就少了  而今,我的故乡正无可挽回地老去  腰弯背驼,耳聋眼花,白发苍苍  比远方
期刊
丢失的玉玺  淹没于  人民群众的汪洋之中  假亦假  真非真  背負着谜一样的文字  辗转在路上  和氏璧稀有  争也驻不久  丢失的玉玺  躺在何处  惊现于何人的梦中  把玩在谁的手里  起于山林  归于草莽  悠悠栗子沟  葡萄酿美酒  游伪满皇宫  静园不静  遗老遗少  各怀心事  赶赴新京  康德的官吏  没有大清威仪  缩版的皇宫  怎抵故园庭院  朱墙玉砌不见了  只是盐仓一闲人
期刊
一  吊钟岭实在小,信丰县版图上找不到它的位置,我循着先前的晨钟暮鼓余韵,设法追寻它的内在本源。  它是安西镇太平村的一座山岭,当地人称之为庵高,通往安远、寻乌、广东梅州等地要道,南面近两公里处为始建于宋末元初的海螺寨。据考证,南宋高宗的后裔赵时赏、赵溍、赵宗鐖在此扎营驻兵,文天祥也到过这里。可以想象,海螺寨或许死了个皇室要人,他们停下来吹打举行安葬仪式。安西民众为纪念他们,寨上供奉着“三堡老爷”
期刊
《人民日报》载文认为,王雄是中国第一位倡导和实践“汉水文化小说”创作的作家。他的汉水文化长篇小说三部曲《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备受文学界、影视界高度关注。小说以清末、民国年间的旧襄阳历史文化为背景,依托真实的历史事件,借助妙趣横生的民俗文化风情,讲述了一系列曲折幽深、扣人心弦的襄阳家族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特色分明的人物形象。其中《金匮银楼》中彩凤人物形象尤为成功。其成长经历独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