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重点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实践为例,探索如何完善重点课程建设,加强重点课程教学团队的培育,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改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重点课程;课程建设
一、独立学院重点课程建设概况
根据教育部的定义,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它区别于高职高专协力教育的高等学校,也区别于从事研究生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是教学型大学,不是研究型大学,也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因此,独立学院要以“教学”为特征来实施本科学历教育,将课程、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专业问题。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是属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列入国家统一计划招生,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独立学院。目前,重点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从2009年开始,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启动以《基础会计学》等7门第一批重点课程的建设工作,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关于实施“重点课程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建设周期规定为三年。2010年,学校又通过10门课程的评审,确定为第二批校级重点课程。2011年,学校评审出11门课程成为第三批校级重点课程。2012年,学校按照计划,批准教育与艺术学院《学前心理学》等15门课程为第四批校级重点课程。
目前重点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网络教学资源运行机制良好,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加强重点建设是独立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从人才培养上看,商学院的课程设置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某些专业、学科及领域的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既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能解决专业实务问题能力、在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上强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商学院的重点课程都是在学校设置各本科专业中,专业办学水平各项主要指标处于学校领先水平的特色课程;课程建设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的。
2、重点课程建设是引导并促进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重点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建设、整改、组织实施和评估验收四个阶段。商学院被推荐出来的重点课程已经逐渐在研究与国内或本地区高等学校重点课程建设领先水平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具体的建设措施。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教学单位会定期的进行必要的过程评估和中期检查以及最终严格的结题检查。在学校内部力量的推动下,课程负责人会把课程建设作为一种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
二、独立学院重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独立院校是依托于母体高校建立的,商学院亦如此。这样就造成很多专业与母体高校趋同,缺乏特色;造成在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上缺乏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符合独立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
其次,独立学院通常采用民办机制运作方式,过于重视与市场、社会结合,因此专业设置会偏重于这个方向。商学院亦如此。在专业设置上,重点课程的建设缺乏全面、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对人才市场需求前瞻性还不够,科学规划不足。虽然课程建设,网站建设资料都会按计划公开在校园网乃至公共网络上,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际受益程度缺乏重视。
三、独立学院加强和改进重点课程建设的措施
根据以上情况,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正逐步采取措施,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改进重点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具体措施有:
1、严格遵循重点课程的评选标准,宁缺毋滥。校级重点课程,必须具备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各具特色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案;具备一支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具备一套与课程面向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相适应、体现改革精神、严格规范的教学大纲;具备一套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具备一套适合教学大纲要求的高质量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具备一套严格科学的课程考核办法;具备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计划和完备的教学方案。
2、学校要加强重点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等培养理念渗透进课程建设之中,使课程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这一中心,把握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宗旨,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能够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课程教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3、要保证重点课程的建设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重视网络课程的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4、要针对重点课程实际情况,进行试题库建设,实现考教分离。教材要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推荐教材、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以及国外先进、适用的原版教材;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内容新颖的、高质量的新教材;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和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鼓励教师编写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并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和习题集等。
5、要建立重点课程激励机制。学校继续要把课程建设纳入教学工作考核、奖励范畴,优先支持重点课程项目参与校级、省级和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同时,鼓励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习指导、参考资料库、模拟考试、师生交互平台、试题库及教学录像等内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多向学生介绍和宣传,以促进重点课程建设的完美。
总之,重点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对学校教学发展至关重要的课程建设,也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重点课程;课程建设
一、独立学院重点课程建设概况
根据教育部的定义,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它区别于高职高专协力教育的高等学校,也区别于从事研究生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是教学型大学,不是研究型大学,也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因此,独立学院要以“教学”为特征来实施本科学历教育,将课程、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专业问题。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是属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列入国家统一计划招生,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独立学院。目前,重点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从2009年开始,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启动以《基础会计学》等7门第一批重点课程的建设工作,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关于实施“重点课程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建设周期规定为三年。2010年,学校又通过10门课程的评审,确定为第二批校级重点课程。2011年,学校评审出11门课程成为第三批校级重点课程。2012年,学校按照计划,批准教育与艺术学院《学前心理学》等15门课程为第四批校级重点课程。
目前重点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网络教学资源运行机制良好,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加强重点建设是独立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从人才培养上看,商学院的课程设置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某些专业、学科及领域的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既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能解决专业实务问题能力、在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上强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商学院的重点课程都是在学校设置各本科专业中,专业办学水平各项主要指标处于学校领先水平的特色课程;课程建设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的。
2、重点课程建设是引导并促进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重点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建设、整改、组织实施和评估验收四个阶段。商学院被推荐出来的重点课程已经逐渐在研究与国内或本地区高等学校重点课程建设领先水平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具体的建设措施。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教学单位会定期的进行必要的过程评估和中期检查以及最终严格的结题检查。在学校内部力量的推动下,课程负责人会把课程建设作为一种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
二、独立学院重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独立院校是依托于母体高校建立的,商学院亦如此。这样就造成很多专业与母体高校趋同,缺乏特色;造成在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上缺乏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符合独立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
其次,独立学院通常采用民办机制运作方式,过于重视与市场、社会结合,因此专业设置会偏重于这个方向。商学院亦如此。在专业设置上,重点课程的建设缺乏全面、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对人才市场需求前瞻性还不够,科学规划不足。虽然课程建设,网站建设资料都会按计划公开在校园网乃至公共网络上,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际受益程度缺乏重视。
三、独立学院加强和改进重点课程建设的措施
根据以上情况,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正逐步采取措施,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改进重点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具体措施有:
1、严格遵循重点课程的评选标准,宁缺毋滥。校级重点课程,必须具备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各具特色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案;具备一支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具备一套与课程面向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相适应、体现改革精神、严格规范的教学大纲;具备一套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具备一套适合教学大纲要求的高质量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具备一套严格科学的课程考核办法;具备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计划和完备的教学方案。
2、学校要加强重点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等培养理念渗透进课程建设之中,使课程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这一中心,把握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宗旨,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能够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课程教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3、要保证重点课程的建设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重视网络课程的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4、要针对重点课程实际情况,进行试题库建设,实现考教分离。教材要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推荐教材、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以及国外先进、适用的原版教材;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内容新颖的、高质量的新教材;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和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鼓励教师编写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并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学案例和习题集等。
5、要建立重点课程激励机制。学校继续要把课程建设纳入教学工作考核、奖励范畴,优先支持重点课程项目参与校级、省级和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同时,鼓励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习指导、参考资料库、模拟考试、师生交互平台、试题库及教学录像等内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多向学生介绍和宣传,以促进重点课程建设的完美。
总之,重点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对学校教学发展至关重要的课程建设,也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