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2010年春拍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u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亿天价 豪卷拍场
  能中流砥柱?
  
  就像所有战役多在夜间发生一样,中国大陆拍卖市场的最辉煌战绩,往往也在沉寂的夜场出现。
  商厦大卖场夜间血拼为的是人气,高雅的艺术品拍卖也撕开了北京神秘的夜幕,揭去了拍品的神秘面纱。
  有人言,中国经济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势必带来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国际市场上价格较低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因经济发展而提升了价格。果真如此。连绿豆、大蒜价格一度涨得令人难以置信,消费这些农产品的人,有权力、有义务、有能力让能代表自身文化水平的艺术品价格,达到与之相配的高度。
  遗憾的是,除供需关系外,绿豆价格疯涨有养生推手治高血压、糖尿病之特效宣传,大蒜则先是防治“甲流”,后被作用于电子期货炒作。当今投资渠道的风险和匱乏,让民间资本游走于楼市、股市、期市,还有这个不大不小,且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却能激起“民族情绪”并屡创“天价”的艺术品市场。
  任何疯狂的市场都会带来民众的关注和制度的监管,如失控的房价让房产税、物业税、土地增值税箭在弦上,一幅幅动辄过亿元的书画鱼贯而来,迟早也会引来严苛重税。
  拍场鱼龙混杂、真赝不分的现象,远远超过了物次价高的危害。越来越多的天价并不是完善市场、推动中国经济的良方,尤其是有争议的作品。
  媒体载“有关专家介绍《砥柱铭》卷作于1095年前后,作品经王厚之、贾似道、项元汴等收藏,长期流传于中国民间,20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日本,为有邻馆收藏,直到数年前被台湾藏家购得,这是首次出现在拍场中。此前,这件手卷因文字内容、书法风格等方面与黄庭坚其他作品存在差异,早在乾隆时期曾被认为是赝品,有诸多猜疑,现经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台南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博硕士导师傅申先生研究,最终研究为黄庭坚的真迹,而且是黄庭坚书风转换期的真迹,他还为此卷专门写了一份近两万字的研究报告。”当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观看这件作品时,利益的喧嚣冲淡和掩盖了我们对历史文明心存的敬畏之心。
  拍前拍后,书左画右,在利益冲撞溅起的美丽浪花间,充满了对成交价的预期和花落谁家的猜测。能做到如《砥柱铭》所言:“世道极颓,我心如砥柱。”有几人焉?
  人们多假文化之名,行逐利之道。昔日文明承载之遗珠,今朝财富升值之鱼目。文化艺术只是商人赢利的幌子和标签,真伪只是买卖交易的价格底限。今日拍场,几人能扪心自问:可曾做到“不以谀言以奉于上智,亦不以骄慢以诳于下愚”?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或蔡襄)为宋代四大书家,宋人书法,实是晋唐书艺的强弩之末。黄庭坚之书更是宋人书法中少法度、多性情的代表,其代表作《松风阁》遒劲饱满,拍品《砥柱铭》瘦硬盘结,书风相距明显,若凭其结构有共通之处,点划有粗细之别,将《砥柱铭》定为从早向晚转型之作,仍需深入探讨。《砥柱铭》点划不若《松风阁》之精道,间架与行气拘紧,无《松风阁》酣畅淋漓之快。
  书法几千年间的发展,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最精彩、最精华者应自晋人王羲之起,其后涌现出王献之、王询、智永、虞世南,褚遂良、张旭、怀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孙过庭、李邕。至两宋时期,欧阳修、赵佶、赵构、米芾、蔡襄、张即之等人的书法艺术如繁花似锦。
  宋代四大书家虽有苏东坡、黄庭坚名位,世间也不乏给其作品冠以“天下第几大行书”的美誉,但两人书法多的是性情,少的是技艺。政治、文学、诗词的耀眼光环,使后人不能、不会、不忍,或根本就不想用专业眼光欣赏“二王”作品一样,来审视这些名人书法。当今功利浮燥的心理,使人们宁愿相信清人写出唐人李白的书法真迹,并以之带来巨额利益,而不去研究古代书法的发展及书法不同技艺面貌带给我们不同风格的美。2009年秋拍出现的曾矾《局事帖》,1.008亿元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基础在哪里呢?在这里,是亿元打造出《局事帖》的光环,而不是《局事帖》的书法艺术带来资金追逐效应。与《局事帖》相比,《砥柱铭》无论书写者在历史、文化领域内的成就、地位及作品水准,就是比字数,也超过前者。在某些收藏投资者看来,这种简单的比较,自然成为其内在的吸引力。
  收藏宋元书法,贵在其真,真中取精,方为上法。《砥柱铭》竞拍者用金钱向世人昭示了不容怀疑的真品身份,傅申先生“转型期”之论,诠释了《砥柱铭》与其他黄书作品明显不同的风格特点。
  世存黄庭坚行楷书真迹较多,书写年代不同,书写风格特点相似、一致。黄庭坚写给杨明叔的《题魏郑公砥柱铭卷》,与同为写给杨明叔的拍品《砥柱铭》有着明显区别。若将《砥柱铭》认定为北宋元祐时期(1086-1094年)所书,《题魏郑公砥柱铭卷》定为建中靖国时期(1101年)所书,两者相距7至15年,书风如此大的变化,让人难以理解和赞同,上海博物馆藏元祐黄庭坚书《华严疏》之书法风格更近《松风阁》。
  《华严疏》与《砥柱铭》同被明代张丑《真迹日录》所载,书法风格与黄氏其他作品一脉传承,真伪并无疑议,通过《华严疏》与其他黄书对比,可以肯定:《华严疏》真伪无问题,是元祐时期书写的黄庭坚书法真迹;黄庭坚书法是否有转型,从《砥柱铭》以外的作品中难觅端倪。所以,转型期是《砥柱铭》成为真迹的重要依据,《砥柱铭》又是黄书存在转型期的唯一物证。若在此状态下认为《砥柱铭》为黄书真迹,仅以转型期一个理由还不充分,应加上黄书风格面貌多变才更恰当。
  纵观除《砥柱铭》外的黄氏书法作品,《松风阁》为行楷代表作。这不是说《松风阁》写的完美无暇,而是比其他真迹相对认真。《砥柱铭》洋洋洒洒400余字,败笔很少,在所有黄氏作品中,如鹤立鸡群,这可能是人们质疑其真伪的重要原因。而《砥柱铭》卷尾跋中“……而我高祖公直公以重购保之……而伯父棣,独出是卷于煨烬之中……隆庆庚午冬十月嗣孙应宸题”。跋称此卷于嘉靖辛亥(1551年)在黄庭坚后人家中遇灾,被从煨烬中取出,煨烬应为燃烧后的灰烬。易燃的纸卷从燃烧过的火烬中取出,居然毫发无损,连熏痕也没有,当称奇迹。明代公讳宽疏,但隆庆庚午(1570年)应宸题跋不避永乐帝朱棣(1403—1424年在位)名讳还是让人存疑。
  从收藏欣赏角度看,《砥柱铭》是幅优秀作品,书写比大多数黄氏书法作品更美,甚至比后世学黄之翘楚文(徵明)、沈(周)书艺毫不逊色。从投资角度看,《砥柱铭》是幅风险很大的标的,4亿元与4万元有着天壤之别,千万元的投资,无论公私。都应选择绝真之物。
  《砥柱铭》若想成为拍场中流砥柱,不仅只靠她是否工细,更需要市场参与者同心协力,以真心、真情、 真义为行事准则,尤其是拍卖从业者“应吏干公家如已事,持身清洁”,对客户有“爱人之仁,公平之义。”虽不能以“其智足以经世”,应以“其德足以服物”。
  《砥柱铭》是出价4亿元者的财富,更是保利拍卖行及所有文物艺术品拍卖行的财富。黄庭坚书《砥柱铭》虽系赠杨明叔相勉,更应是我等持砥柱之铭以奉身和拍卖行业的座右铭,这才是中国大陆拍卖市场健康发展的真理。
  
  数尺绢素 几两青绿
  可爱恨无痕?
  
  近现代绘画作品是近几十年来市场价值体系的标准和藏家关注的永恒主题。在拍场涌现几件成交价格过亿元的古代书画作品之前,近现代绘画和当代绘画作品轮流推动拍场价格上涨。各种因素交织,使更多的市场参与者重点关注1949年以后的新中国时期美术作品。张大千——这个1949年后淡出众人视线的大风堂主,几经飘浮,落叶于宝岛台湾。其人其事,其书其画,逐渐被有意或无意淡忘了30年之久。
  改革开放催生出的拍卖市场,让人们重拾对当年号称“五百年来一大千”的画家的回忆,只是,中国大陆推行新式美术教育体系,已让中国现当代美术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没有张大千的新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得灿烂辉煌。
  随政治变革而来的意识形态变革,深深影响到了文化艺术界。张大干对新中国美术的影响,远逊徐悲鸿、李可染。人们有理由用陌生、不解的眼光审视张大千绘画艺术,而徐悲鸿们的作品市价不应是张大干作品价格上涨的必然, 《爱痕湖》身价也不会成为拉动新中国美术家作品价格的跟涨理由。两者缺乏艺术构成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联系。
  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变革势必影响到文化艺术嬗变。新中国加快了新中国美术与外国美术的融合脚步,传统绘画在徐悲鸿、李可梁,吴冠中、宋涤开拓下,融入了新元素,苏联和西方美术教育体系影响了中国绘画艺术,西方绘画艺术的色彩明暗、冷暖变化,冲击和交融着传统绘画中勾、皴、染、设色的技法形式,以徐、李、吴、宋为代表的画家群体探索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宋涤开创的彩墨画,创造性地将中西绘画艺术理念和技法融于一体,打破了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相融合发展的羁绊。
  张大干长期寓居海外,人们津津乐道于毕加索向张氏请教中国绘画,称中国绘画是真正的艺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张氏是否学习西方绘画艺术、西方社会对张氏绘画的接受程度,张大干晚年域外的泼墨泼彩变法,源自古代绘画泼墨之法,但观《爱痕湖》及其他张氏泼彩作品,所用之法与西方绘画中水彩画的撞水之法相似,用石青石绿与墨色泼撞交融,有气势而少层次,多偶趣而乏精构,与同时期所作《长江万里图》相比,冗显出题材差异导致的技法运用的生疏。包括张大千在内的许多国画家,曾旅居海外,乏见域外题材的作品,张大干笔下的亚琛湖畔,依然画着中国古代风格的草屋。在这里,张大干应向李可染的东欧写生学习,也启发我们,无论绘画、赏画或藏画,不断学习之重要,因为世间不仅有爱,还有恨。收藏投资绘画作品往往是爱恨交加,在与政治、经济形势联系紧密的今天,收藏投资市场中任何剧烈的动荡,都会让少数人欢喜,多数人愁。赝品的横行,更让市场参与者如履薄冰,只有学习,才能认知和把握爱;只有健康的阳光和缓慢向上的市场,才会让每个进入市场者充满对艺术收获、财富增长的憧憬,每个退出者怀着对艺术的留恋,每件拍品不仅是财富增长的工具,更是爱的接力棒,有痕无痕的爱让市场充满了活力。
  《四骑猎图》1996年首次出现,几经转手,重现拍场。初定北宋郭忠恕所画,现标《宋人摹郭忠恕四骑猎图》。画有南宋何梦然题跋,称之为宋郭忠恕所画。今人据此推断为南宋画家手笔,笔者在2003年6月25日《中国文物报》刊《鱼目与“珍珠”》,论何跋为后人添写不足信。据何跋推定南宋人画,缺少依据。画中描绘的游猎民族曾建立了辽、金、元三个王朝。身为南宋开国公的何梦然,跋称“月精鞍辔,天赐横行,孤兵战戟,氛竣廓清……”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在这里出现,难道南宋官吏对宿敌的公开情绪也像我们今天数城争抢西门庆故里一样无政治和道德原则?南宋人所作的结论有些牵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南宋赵伯啸《番骑猎图》上清乾隆帝所题则比今人更有见地,“弗学胡環卓歌图”代表了他对四骑猎图之一的又一临本的艺术感知。
  从辽至元,北方少数民族沿袭弋猎于春习俗:早春,皇帝与大臣围猎于河泺,发现天鹅后挥旗报信,鸣鼓惊鹅飞起,皇帝放海东青,鹘擒鹅坠,取鹅脑饲鹘,遍散其毛,春尽乃还。《四骑猎图》中有人牵黑马架鹘,另一人牵马驮羊。似游猎归来,骑花马者身份最高,抚腕仰头望空。传神的面目给观者留下了无尽畅想的空间。
  我在《鱼目与“珍珠”》文中认为,《四骑猎图》与金代张踽绘《文姬归汉图》中的女真族人特点相同,马匹造型特点、绘制手法接近,如两画中黑马的臀部向上微隆,人物衣纹勾勒、行笔特点相似等特征显示其内在的渊源关系。《四骑猎图》应为金代中期至元代早期北方地区画家所绘真迹。
  将《四骑猎图》与故宫藏(传)赵伯啸《番骑猎图》对比,就会发现故宫本非赵伯啸所画,更像《四骑猎图》之临本,风格面貌受南宋院画影响重,两者在笔墨风格上有着明显区别。《四骑猎图》既不是北宋郭忠恕手笔,也不是南床赵伯啸或其他画家所绘,而是金代中后期北方艺术家创作的绘画珍品。美中不足的是绢面磨损较重。许多古人绘画精神需要我们用积累的知识和纯净的心灵去体会、揣摩。而它的珍贵程度并不取决于年代和作者。
  7年前再见此画时,对艺术的感动让我写下《鱼目与“珍珠”》,以纪念那些被“鱼目”光辉遮掩的珍珠。而今7952万元的身价,已让她变成了一颗明珠。尽管人们还缺乏对她的真正认知。
  中国大陆拍卖市场出现以来,被冠以宋人书画者如过江之鲫,而宋元书画真迹珍品却寥若晨星,如宋人张先《十咏图》人藏故宫、宋人《孔子弟子像》人藏首都博物馆、元人鲜于枢《石鼓歌卷》人藏首都博物馆。她们不会再现拍场,我们只能在博物馆展柜外与其相望。市场只有《四骑猎图》和《元人秋猎图》让得到者永远有爱无恨。
  《四骑猎图》价格确实很高,但比起当今任何5000万元以上成交的书画来讲,又实在很低,但今春6000多万元成交的《元人秋猎图》例外。这件被“烟袋门”困扰的元人真迹生不逢时,倒不如标上明人仿作也能拍到千万元以上。
  中国嘉德公司人员说:“买卖体现智慧”。言外之意,选择拍卖公司很重要。公司品牌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知识。我在7年前认为《四骑猎图》为金人所绘,今天终于有人放弃“北宋说”选择了南宋画家临本,期待何时改成金代画家所作。金代画家作品与两宋画家作品相比,丝毫不影响市价,可能会因 稀少而更高。
  《元人秋猎图》2007年秋拍首次现身中国大陆,虽然价格不断上涨,但“烟袋门”的阴影挥之不去。她是否也像《砥柱铭》一样要历经30佘载,才从迟疑走向肯定,但仍迎来一片质疑声呢?
  元人真迹《元人秋猎图》是古代绘画史上的珍品,是市场中唯一能真正以亿元来衡量的艺术品,那些曾经过亿元和准备过亿元的艺术品,无论真伪,都无法与之相比。明珠暗投是市场的悲哀。是收藏投资群体的悲哀。不知多少年才能有人破解她的身世之迷,尽管我认为她和《四骑猎图》的认知一样容易。
  
  商周秦汉 万种锱铢
  三孔独领衔
  
  古钱币是参与者最广泛、拍场最热烈的门类。往往预展时,欲上手观摩,时常需要排队等候座位。
  古人用来交易的货币,现被喜好者买回家中观赏摩挲。当年一二元一枚的钱币,现有的已突破百万元大关。
  2009年,古钱币拍价最高者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铸造货币六字齐刀,今年则被重15克的“武阳”三孔布以352.8万元标得。“三孔布”在学界和藏界有争议,但受藏界追宠是不争的事实。拍出高价,既源于“三孔布”悠久的名誉,更得益于清晰可靠的传承。十几年前,一山西钱商携一“三孔布”人京数月,3万元之价无人接手,可见,真品在拍场中的号召力,有时是不可想战国赵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象的。
  有谁想到由不知名的古人书写的“武阳,一两”四个篆字,拍到300万元以上,平均一个字值90万元。《砥柱铭》407字,每个字价值不过如此,若折算题跋,还不如三孔布呢!
  这是古玩的魅力,更是历史的魅力,迷痴的人们用巨额现行货币换回早巳退出流通的古代货币,把她们当做成人玩具,美其名曰:珍藏历史。投资力量的涌人,让缓慢上升的钱币价格爆涨,徘徊在个位数价位的大量古代钱币短吋内大幅升值,几元钱一枚的普通雍正通宝小平钱,已向百元挺进。长期随着工业用银价格定价的“袁大头”一元银币从百元起步,迅速站上四百元台阶。人们耳熟能详的“袁大头”“孙小头”“帆船”“站人”已不再亲切,迅猛的涨势让它们脱离了钱币范畴,真正成了压箱底的收藏理财工具。成百枚“袁大头”一枪打的交易方式,已因“完全未使用”品相之列而单枚上拍,拉开了品相差别决定价格的距离。
  45元一枚的“袁大头”、15元一枚的“货布”、50元一枚的“大布黄千”、15元一枚的折十“大观通宝”、300元一枚的齐铸“三字万”800元一枚的“差布五百”还会有吗?回顾历史,往往坚定了收藏投资者的决心。是买是卖,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
  
  隋唐宋元 半斤锡铜墙铁壁
  海兽拔头筹
  
  比较2009年秋拍和2010年春拍。就会发现铜镜市价平均上升了50%左右:中国嘉德2009年秋拍上拍铜镜207件,成交率79.7%,成交额1179.8万元;中国嘉德2010年春拍上拍铜镜168件,成交率80.78%,成交额1646.5万元。
  通过对历年铜镜拍卖成交情况研析,发现竞买群体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铜镜品类的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原来对古代铜镜仅按历史年代划分为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辽金、明清等几个时期,2010年春季古代铜镜拍卖隐现出某个历史时期中某品类的铜镜市场价格联动的现象。虽然唐代海兽葡萄镜仍是市场追逐的目标,且很多高值铜镜屡展现身其中,但其他年代的小品类铜镜已引起藏家关注和资金流人。此不消,彼又涨将是今后古代铜镜收藏投资的特点。而日益明显的两极分化,说明藏家整体收藏投资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商周时期铜镜应是中国古代铜镜的鼻祖。从现存青铜器实物看,商周时期铸制的青铜器精美,市场中的商周铜镜还缺乏可比性。中国嘉德2010春拍7102号商代铜镜,直径6.7厘米,纹饰一般,拍卖成交价1.2万元,而同场撤拍的7089号商代铜爵杯估价15至20万元,可两者的品位有着明显的距离,显然,这件商代铜镜的成交价偏高。
  春秋战国铜镜的普品价格没有很大的起伏,像7103号羽纹叶纹镜成交价7280元,7105号花叶纹镜成交价4704元,7106号花辦纹镜成交9184元,均无过万,虽尺寸偏小,品相一般,有一定锈蚀,但很适合初入铜镜收藏者群体。而同时期中纹饰特殊或少见,品相较好,尺寸较大者,都拍出了不菲的成交价,如7104号春秋龙纹镜,径9.5厘米,锈蚀不轻,但纹饰较多见于同时期青铜器,饰于铜镜则少见,成交达19万元。此价几年前可买到同时同类纹饰的青铜鼎!7107号战国四山镜,径18.3厘米,纹饰锈色精美,估价12万至25万元,超出人们心理预期,可惜流拍。7108号战国菱形纹镜,径达17.2厘米,纹精光白,4.4万元成交,物超所值,7112号战国五山镜,直径9厘米,纹饰品相皆佳。且为台湾藏家王度“息斋”藏镜,5.6万元成交,物有所值。7113号战国八凤纹镜。径15.7厘米,纹饰细且规整,整体白光带少部分蓝绿锈。以39.2万元成交,收藏展示价值大于投资价值。7121号战国五山镜,径18厘米,纹饰品相皆佳,因有修流拍。7124号战国五山镜,径12.8厘米,纹饰构成独特,品相美感略缺,以24.64万元成交,偏贵。
  秦汉时期的铜镜被市场细化成多个品类,不同群体各有取舍。汉代单圈铭文镜和双圈铭文镜以其文化内涵和较低的价格依然受到藏家追捧。7114号西汉单圈铭文镜,径15厘米,为常见的汉代铭文镜,品相铸工尚可,1.4万元成交,虽价格合理,但不若7115号更具投资收藏价值。7115号汉代双圈铭文镜,径14.5厘米,品相更佳,以7616元成交,低于市场价格。7141号汉代双圈铭文镜,径18.6厘米,纹饰品相更佳,以4.7万元成交,物有所值。7143号汉代双圈铭文镜,径17.5厘米,品相不若以上同类诸品,应为南方坑口所出,估价8万至10万元,流拍。
  汉代连弧纹镜应是汉代铸制最多、目前市场价格最低的品类。7129号汉代长宜君官连弧纹镜,径22.3厘米,纹饰简单,铸工精细,品相尚佳,3.36万元应是件送礼收藏两相宜的藏品。7131号汉代寿如金石连弧纹镜,径16.4厘米,纹饰精美,品相尚可,以1.344万元拍品,送礼功能不若前品。7133号汉代常宜子孙连弧纹镜,径26.2厘米,纹饰精绝,品相完美,16.8万元物有所值。此三品汉代连弧纹铜镜,涵括了人生的生命健康、仕途发展、儿女后代教育诸方面的美好祝愿,是否为一人拍走尚不得知。
  汉代连弧草叶纹铜镜的市场价格一直很高,至今令我不得其解,曾有友人谓之贵在有博山炉形钮,但有时一个品相不错的汉代博山炉尚不如带博山炉 钮的铜镜价高。7118号汉代博局蟠龙草叶纹镜,径20.4厘米,纹饰品相皆佳,拍到14.56万元。7129号汉代四乳草叶纹镜,径13.7厘米,品相较好,纹饰少见,拍到3.36万元。7132号汉代草叶纹镜,径15.7厘米,纹饰品相尚可,八字铭文,仅1.12万元,为纹饰常见所累,与前两品半球钮不同的是,此镜为兽形钮。7135号汉代连弧铭文镜应归属这一类镜群,径19.5厘米,纹饰品相皆佳,带“千秋万岁”铭,成交44.8万元,提前走进了未来的价格空间。
  7137号汉代百乳镜,径15.5厘米,纹饰尚可,品相色泽单一,为博山炉形钮,以6.72万元成交。乳丁在汉代铜镜广泛出现,曾有星相学之说,似不准确,但镜背布满大大小小的乳丁,点缀于纹饰间,确为铜镜增色不少。7139号汉代四乳四虺镜,径18.1厘米,纹饰精美细密,外表覆一层绿色薄锈,十分美观,唯部分锈蚀较重,拍到5.6万元,价格略高。7151号汉代四乳四虺镜,径13.7厘米,纹饰较细,镜表为熟铜色包浆,2.24万元的拍价,价格略高。7166号汉代四乳八瑞兽镜,径16.2厘米。四乳间饰有瑞兽,禽鸟,羽人,纹饰精细,通体黑溱古包浆,4.48万元成交,价格略高。
  7180号汉代七乳瑞兽镜,径18.9厘米,乳丁间的瑞兽布局细化,动物纹饰处被工匠采用了某种特珠工艺而显得白亮,加之较大的尺寸,通体繁密的纹饰和白光品质,拍价47.04万元,物有所值,同类拍品还有7160号汉代七乳神兽镜,径18.7厘米,两者纹饰基本相同,亦采用了同种特殊工艺,通体锈蚀很少,唯品相与上镜相比亮而不白,以15.68万元成交。可见品相之差,加之有小修,就相差31万元。7173号汉代八乳神兽镜,径18.9厘米,乳丁间的八个瑞兽有四个被对称地施以特殊工艺,且内圈铸有铭文,纹饰精美,通体白光带少量绿锈,以7.84万元成交,此三品铜镜相比,此品相对收藏投资价值最高,其通体无裂,胜于7160号拍品,虽有锈蚀,但可大部清除,虽无7127号拍品完美,但仅以其成交价零头拍得,可谓真正的斩获,此种经特殊工艺处理的铜镜,前两年拍场中均能见到,成交价差别并不明显,而今春其收藏价值被市场行为凸显出来,可见处处都不乏有心之人。
  与之受到市场追捧的还有汉代的画像镜和半圆方枚神兽镜,市场价格出现了明显涨幅。7125号汉代四乳画像镜,径22厘米,镜背饰四神画像,纹饰精细,形象生动,唯南方坑口易损,有修,成交价1.456万元。7126号汉代半圆方枚神兽镜,径20.2厘米,半浮雕的装饰手法,较少见,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唯与上品皆为南方坑口易损,有修,5.6万元成交,7144号为汉代半圓方枚神兽镜,径16.4厘米,纹饰繁密,铸工精细,形象丰富生动,以42.56万元成交。遗憾之处其为南方坑口所出,藏家无缘弹镜高歌。7145号为汉代半圆方枚神兽镜,径15.1厘米。除纹饰精美外,通体鎏金尚存,唯有修,以8.96万元成交,7148号亦为汉代半圆方枚神兽镜,径10.7厘米,与前几品相比,尺寸较小,纹饰不够精细,仅4256元成交,可当标本。7150号为汉代重列式神仙瑞兽镜,径12厘米,纹饰精细生动,以3.136万元成交,应属半圆方枚镜种的兄弟,7157号为汉代神人瑞兽镜,径12厘米,与上品纹饰有所区别,明显不同上品铸工精细,以9520元成交。
  博局纹铜镜是汉代铜镜中数量最多,变异最广的镜群,且价格长期处于低位,7134号汉代十二地支博局纹镜,径21.3厘米,纹饰精美丰富,品相尚可,以1.232万元成交,与其它有修的同期铜镜相比,价格不高。7136号汉代尚方十二地支博局纹镜,径17.7厘米,纹饰精美有铭文,品相完好无伤,以1.904万元成交,物超所值。7138号汉代鸟兽博局纹镜,径17.7厘米,纹饰精美,品相完好,以3.136万元成交,物有所值。7140号汉代鸟兽纹博局镜,径16.6厘米,纹饰精美,有铭文,通体黑亮,唯有数处小磕伤,以8.4万元成交,价格略高。7159号汉代博局镜,径15厘米,纹饰细密,通体无锈,有小块铸病,以4.704万元成交,价格略高。7170号汉代八乳博局镜,径14.2厘米,纹饰精美,通体白光无锈,以3.36万元成交,价格不高,是许多同类博局镜中唯一的北方坑口佳品。7176号汉代四灵博局纹镜,径20厘米,纹饰精美无修,以6.72万元成交,收藏价值胜于7134号、7138号、7140号、7159号拍品。7177号汉代博局镜,径16.5厘米,此镜虽纹饰精美,通体光亮无锈,24.64万元的成交价确实不低。其后的7181号汉代博局镜,径13.9厘米,纹饰精美带有铭文,3.136万元的成交价,对于一块南方坑口的铜镜而言,不如7170号汉代八乳博局镜的收藏价值。
  西汉铜镜市场价格的小幅上涨,并没有缩小汉唐两个时期铜镜市场价格的差距,反而推动了隋唐铜镜价格的继续上涨,西域传来的葡萄和不知名的海兽依然续写拍场传奇。
  7152号隋团花镜,径23.5厘米,镜体厚重,镜背用半浮雕方式饰宝相花和折枝花卉,饰一圈楷书铭文,尺寸之大,纹饰之精,构图之繁,就是在以繁褥见长的隋唐镜中也少见,加之有一圈铭文,通体白光,仅少量薄锈,可过百万元,87.36万元属物超所值之品,7163号隋代十二生肖铭文镜,径21.5厘米,通体白光带土锈,为常见之品,此类铜镜数年前可在北京潘家园地摊上觅得,相似者价在3000元左右,而今日已登上大拍殿堂,成交价6.16万元。7185号隋十二生肖镜,径15.8厘米,两者品相、纹饰相似,尺寸有别,2.016万元,实物不到6厘米的差距,成交价格相差2倍。
  唐代铜镜延续了隋镜的风格和艺术成就,进一步融入唐代人文思想和社会风情。唐早期铜镜延用隋镜铭文加图案的纹饰构成,单圈铭文内的宝相团花和十二生肖,变成了飞跃的浮雕瑞兽。7187号隋末唐初四灵十二生肖镜,径21.9厘米,半球钮旁饰四灵,外饰铭文及十二生肖。纹饰精美通体为铅色包浆,虽不如7152号隋代团花镜白亮,但宝光内蕴,殊为可爱,以67.2万元成交,其价值不逊于7152号隋代团花镜。7196号隋末唐初伽陵频伽镜,径12.3厘米,镜钮旁环饰双鸾双兽,其中一鸾饰为人首鸟身,与敦煌壁画中唐代飞天相似,源自佛教中的妙音鸟,类似器物在唐、辽、宋代瓷器中零星可见,15.68万元的成交价物有所值,且纹饰精美,通体白光,唯镜缘锈蚀有轻微发起,但仍不失为收藏佳物。模铸铜镜,当时不会只制数品,但千年后的今天能见之触之者,皆可因福缘所结,得之者应好藏之。
  菱花式镜是唐代铜镜中最庞大、最 常见,也是最美观的版式,被饰成八辦菱花式镜体上,铸满鸾凤、禽鸟、瑞兽、人物等形象,在灿烂的银光下,精美的纹饰丝毫毕现,闪现着唐代工艺水平的光辉,折射出社会生活风情,井成为凸现大唐气象的重要物证。7184号唐代菱花型双鸾莲花镜,径19.4厘米,以鸾风、莲花为饰,版模刻工较细,通体白光带绿锈斑,以6.72万元成交,物有所值。7186号唐代菱花型月宫镜,径13.4厘米,以桂树下对称的吴刚嫦娥为饰,版模刻工中等偏上,通体白光带薄绿锈,8.96万元成交价提前展望了未来升值空间。7189号唐代菱花型瑞兽双雀镜,径20厘米,镜背饰双兽和两对衔绶带的鸟雀,版模刻工中等偏上,通体铅白光,偶带薄锈,体型较大,7.82万元成交价物有所值。7190号唐代菱花型月宫双鸾盘龙镜,径21.8厘米,镜背钮上方饰桂树下捣药玉兔和跳跃蟾蜍的月官场景,钮下饰海浪上飞舞的蛟龙,钮旁对称饰口衔绶带的喜鹊,版模刻工精细,通体白光,体型较大,以76.16万元成交,属物价两佳。虽此类镜市场中不易见,更不易得,但价格确已不低。7191号唐代菱花型双鸾镜,径12.2厘米,镜背饰常见的双鸾纹饰,版模刻工中等,通体铅白光偶带锈斑,以1.904万元成交,竟得者的成就感应该很强,在满眼六七万元的同类镜中,一万多元的价格已属不高,虽然镜体不大,纹饰不精,但价格较低,翻倍行情不远即现。7192号唐代菱花型禽鸟镜,径10.4厘米,镜背饰四鸟,其中两鸟口琢蜻蜒,生动可爱,版模刻工中等,通体白光带绿色锈班,但尺寸不大,纹饰常见,5.6万元的成交价格,已物超所值。7193号唐代菱形五岳镜,径13.5厘米,镜背以龟钮为中心对称饰四座山峰,四面环水,利用八角菱形纹饰八座山峰镜中四山上有“五月五日”铭文,水中有双鱼双禽,此镜品类稀少,版模刻工精良,通体白光,仅镜钮处锈蚀较重,被拍卖公司看好,用做图录封面,并在央视上宣传,69.44万元成交,其收藏价值应胜过成交价过百万的7264号唐代海兽葡萄镜,7207号唐代菱形双兽双鸾花卉镜,径13.6厘米,镜背饰双兽双鸾穿行于花卉间,版模中等,通体呈铅黑色光,锈轻,估价20万至25万元,流拍并不可惜。7225号唐代菱型双鸾双鸟镜,径20.6厘米,厚1厘米,镜背饰双鸾、双天马、禽鸟,花卉,版模刻工较细,通体白光以91.847/元成交,不如拍下7193号唐代菱形五岳镜后,还能用余下的20多万元拍两块不错的唐镜。7242号唐代菱形鸳鸯双风镜,径25.5厘米,版模刻工较细,锈蚀较重,可清理出部分,露出光泽,估价40万至50万元,流拍,显然是有些高了,7243号、7244号唐代菱形花鸟镜,前者径22厘米纹饰精细,光泽好,有修,后者径16.7厘米,纹饰精细,但不如前者繁褥,通体白光带锈,无伤,前者3.136万元成交,后者估价4万元流拍,我认为应该买后者,其锈蚀可清理掉部分,纹饰较简单,但无伤残最为重要,终究我们在这个市场中花几万元买的不是一件常见的标本残器。
  拍场稍后的菱形镜买家们对其产生了审美疲劳。7249号唐代菱形双狮双鹿镜,径13.7厘米,通体白光,版模刻工中等,以3.36万元成交。7251号唐代菱形鸳鸯双龙镜,径14.2厘米,版模刻工中等,以8960元成交,物超所值。7253号唐代菱形双龙镜,径12.8厘米。纹饰刻工中等,以2.352万元成交,价格不高,唯通体黑漆古包浆,不若7254号唐代菱形仙山瑞兽镜通体白光可取,但此镜虽径16厘米,版模刻工中等偏上,唯估价7万元略高,流拍。7258号唐代菱形双龙鸳鸯镜,径14.3厘米,版模刻工中等偏上,通体白光带薄锈,以4.48万元成交,物超所值,其尺寸,纹饰与7251号唐代菱形鸳鸯双龙镜相似,体积相差极大,但7258号唐代菱形双龙鸳鸯镜仍不失为收藏佳品,7261号唐代菱形蝴蝶花卉镜,径15.7厘米,版模刻王中等偏上,通体白光部分绿锈较重,以6.496万元成交,价格较高。
  唐镜龙纹图案较多,除以半浮雕手法铸制的龙纹外,还有少量以减地法铸制的龙纹,井未受到藏家应有的重视。如7165号唐代十二龙纹镜,径17.1厘米,镜背以减地处溶入了春秋战国纹饰图案特征。布满了龙纹和云雷纹。版模刻工精良。通体白光,略带红绿锈斑,以6.72万元成交,物超所值。7188号唐代十二龙纹镜,径17厘米,与上品铜镜在年代、尺寸、纹饰图案方面接近,唯锈蚀较轻,以12,32万元成交,将近是前品价格的2倍。
  手镜现已成为收藏的一个品种,唐代手镜存量较多,但精美者少,如7209号唐代葡萄纹镜,径4.8厘米,铸造比较精细,以9184元成交,不算便宜,7210号唐代葡萄纹镜,径4.7厘米,与上一铜镜题材相似,图案差异较大,版模不如上品精细,通体白光,以8064元成交。7211号唐代花卉纹镜,径5.1厘米,镜背饰花卉纹,不如上两品精细,通体白光,以4704元成交。7212号唐代菱花鸟镜,径7厘米,饰花卉雀鸟,通体白光带绿锈,以1.68万元成交。7259号唐代菱形银壳鎏金镜。径5.7厘米,镜体铜铸,用一块银板刻出瑞兽、飞鸟和花卉,旁饰鱼子纹地,凸起部分鎏金,显得富丽堂皇,以13.44万元成交,物有所值。
  海兽葡萄镜既是唐代制镜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铜镜的顶峰,拍场云集的海兽葡萄镜,无论数量。还是成交金额,都雄踞市场的半壁江山。如7153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径14厘米,版模刻工中等偏上,通体白光,以6.16万元成交,物超所值。7154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径12.6厘米,版模刻工精细,纹饰生动饱满,通体白光,以5.6万元成交,物超所值。7182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径17.2厘米,版模刻工精细,纹饰细密饱满,通体白光,以58.24万元成交,价格不低。7183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径15.4厘米,版模刻工细于上三品,通体白光,纹饰细密,以24.64万元成交,比上品有收藏投资价值。7194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径10.4厘米,版模中等,通体白光,以3.136万元成交,是去年秋拍同类镜价格2倍,去年舂拍同类镜价格的4倍。7195号唐代海兽葡萄方镜,径9.2厘米,版模刻工中等偏上,通体白光带红绿锈斑,唯方形铜镜较少,以7.84万元成交,物超所值。7224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径13.4厘米,版模刻工中等,通体白光,以1.456万元成交,物有所值。7226号、7227号唐代海兽葡萄镜,两者直径在100厘米左右,版模刻工同样精美,图案布局差别不大,前者黑漆古,包浆,后者通体白光带绿锈斑,前者成交价3136元,后者成交价1.456万元,可见品相影响价格是如此之大。7245号一对唐代海兽葡 萄镜,径14厘米,两面铜镜版模刻工精细,纹饰图案相同,疑为同版所铸,通体黑漆古色包浆,以8万元估价流拍,比较可惜。7248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径11.8厘米,版模刻工精细纹饰生动,通体白光略带锈斑,以5.824万元成交,物有所值,如锈蚀较轻则更佳。7257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径9.6厘米,版模刻工中等通体白光,以2.464万元成交,物有所值。7262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径10.6厘米,版模刻工精细,通体白光,略带锈斑,以5.6万元成交,品相、收藏价值略胜于7248号,两者价格相近,7264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径21.3厘米,版模刻工精细,通体白光,纹饰间布满绿色薄锈,以120.96万元雄踞本场成交榜首。尺寸较大应是其胜出的主要原因。而同场的7152号隋代团花镜(成交87.36万元),7187号隋四灵十二生肖镜(成交67.2万元)7190号唐代月宫镜(成交76.16万元)7193号唐代五岳镜(成交69.44万元)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价值,均超过了7264号唐代海兽葡萄镜。
  7256号唐代凤穿花蝶纹银鎏金镜盒及内装的唐代方型海兽葡萄镜,仅以44.8万元成交,凸显出极高的收藏价值。7195号亦为同类方形海兽葡萄镜,尺寸、精细度、品相近似,以7.84万元成交,由此推算银鎏金镜盒的市场心理价格在37万元左右,唐代铜镜带镜盒者稀见。这件拍品让我们见识到唐代镜盒的实物。而此件镜盒集捶揲、鏨刻、鎏金等工艺为一器,将普通的银板制成精美的金银器。由于唐代金银器的存量远远少于铜镜,市场中很难见到。大陆金银器收藏投资市场尚未形成,国际市场中其价甚高。古有“买椟还珠”之趣闻,而此标的拍品与之有易曲同工之妙。金银器范畴的镜盒,会让这个市场中有经济能力而未举牌者后悔不已。
  漆绘镜的市场跨界,让其价格高耸,与去年秋拍中明代漆绘镜不同,这次7232号是件清代雕漆龙纹镜,径19.7厘米,纹饰精美,包浆老旧,以50.4万元成交,说明了市场关注者渐多。宋、辽、金、元时期的铜镜略有降温,少数民族政权的铜镜价格渐趋理性,7197号金代吴牛喘月镜,径15.5厘米,以5万元的估价流拍。7199号宋代六飞仙纹镜,以4480元成交,7200号金代八仙过海镜,径23厘米,以6.72万元成交。7201号辽代双凤镜,径20厘米,纹饰远不及唐镜精美,铜色包浆,以6.72万元,7205号元代准提咒梵文镜,径8.8厘米,以5.824万元成交,主要得益于镜背的宗教题材。7213号金代双龙镜,径18.7厘米。相对大多数金代铜镜而言,纹饰精美,包浆黑亮,以10.08万元成交,价格较高。7216号金代四风穿花镜,径25.5厘米,纹饰繁密,绿锈包浆,以16.8万元成交,价格很高,7217号是2件辽金时期的龙纹镜,直径均在12厘米左右,灰绿锈包浆,以3584元成交,与市场价格相近。
  与辽金时期价格高昂的铜镜相比,纹饰、包浆相似的宋代铜镜价格很低。今后应有一定涨幅,如7199号宋代六飞仙镜,径14.7厘米,纹饰较少见,铸工精美,以4480元成交,7214号宋代龟鹤齐寿镜,径16.3厘米,以凸起阳线为装饰图案,精美细密,以2240元成交,
  宋代虽出现了水平很高的绘画艺术和陶瓷烧制技术,但铜镜的艺术地位和市场价值既不能与之匹配,也尚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就我个人而言,宁可收藏价格偏高的汉唐铜镜精品,也不收藏价格较低的宋代铜镜。价格奇高的辽金铜镜,更不值得目前收藏投资了。
  清代铜镜有淡出高端市场的趋势,但本场拍卖中两件清代铜镜的市场表现,不仅让旁观者大跌眼镜,还要大跌眼珠了。7240号清代“吕府”铭文镜,直径不足15厘米,铸有“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吕府”铭文的熟铜色包浆铜镜,被拍到1.568万元,与当年嘉德拍卖240元成交的一品铜镜相似。7241号清代犀牛望月形镜架,长仅10厘米,极为普通,拍至5.6万元,而此价位可拍到汉唐时期精美的铜镜,而自7242号起,后面尚有1件成交价格低于5.6万元的拍品,其中不乏可圈可点之物,是投资收藏的饥渴让竞拍者们推高了它的价格,还是有人慧眼识珠,认为这件镜架的年代要早于清代呢?
  铜镜市场的风起云涌,让今年秋拍充满变数,及更多的不解,连7240号清代“吕府”铭文镜都被拍到了1.568万元,其中的6000元价位,是我镜友贡献的,终未得手,也感叹世道变了。看来2010年的古代铜镜秋拍市场行情,更会让我们看不懂。唐代的葡萄熟透了,下一个亮点是什么呢?下一波的涨势又有多高呢?
  
  瓷王金石 文玩清供
  善美必先真
  
  瓷杂拍卖,往日的高端领衔战略已渐人疲态,许多拍卖行推出的精品纷纷落马,勉强成交者,也远远小于书画市场的疯狂和瓷杂市场中普品的补涨幅度。赝品水准的不断提高已让收藏投资者风声鹤唳,望而却步。这种势态对收藏投资者心理打击,不仅影响到对高值拍品的取台,就是传承有绪的名品,也渐受冷落,
  元代青花瓷器,这个当年创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的尤物,也拍场沉沙,诸多名品纷纷流拍,甚为可惜。
  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拍中,4件元青花瓷器,仅1890号元代青花绘缠枝花卉纹匝以50万港元成交。此器1994年、2003年上拍,流传有绪,终又在拍场以不高的价格成交。
  匝为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宋元时期不同窑口以瓷器仿制。此场一宋代影青划花卉匝和一元代青花绘花卉纹匝并肩拍卖,两者皆为民窑烧制,青花匝画法流畅,虽无大器精细之工,且此类器物也有一定的传世量,但市场中流通者真品不多,成交价也在估价之内,可见大陆以外的拍卖市场对元代青花瓷器的收藏投资冷静。如此不存在真伪存疑的元代青花瓷器的成交价,对于中国大陆收藏界的元青花发烧友而言,是不可想象的,而其后几件元青花瓷器的流拍,更会令狂热的他们不可理喻。
  1893号元代青花绘缠枝牡丹玉壶春瓶,高24厘米,曾经200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确为真品,估价40万至60万港元,流拍。中国大陆多数元青花收藏者可以接受的价格是300元至2000元,只有极少数收藏者才会拿上万元去买块画人物纹饰的元青花瓷片。而一件类似残器价格要高过此瓶的估价情况时有出现,这说明了外国拍卖公司的宣传工作还远不到位。
  1894号元代青花绘飞凤花卉纹梅瓶,高43厘米,它的品位,它的精美,它的珍稀程度,它的估价,都是绝大多数收藏元青花狂热者可望不可及的。她1995年在台北展览,2006年在香港拍卖,有绪的传承保证了她的真品身份,1500万至2000万元港元的估价对于一掷亿元竞买书画的各路买家,如同白给一 样,可是,她也流拍了。如果她自身的品相无过大的伤残,只能用“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句古诗解释最为恰当。
  1895号定为元代青花牡丹纹双鱼耳大罐,高50.5厘米,图录注明1974年、2004年曾交易,但注明1978年在日本展览。此罐1996年到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我曾因她在同年与她的收藏单位台湾鸿禧美术馆有过书信交流,转眼14年弹指一挥间。从当年元代青花瓷如待深闺无人知晓,到如今家藏数百件元青花瓷器的收藏者数不胜数,收藏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罐器型硕大,极为罕见,肩部绘麒麟者存世数件而已,故甚为珍贵,通体胎白釉亮,钴青发色浓重,2500万至3500万元港币的估价客观地体现了她的市场价值,若其口沿处无小修补,价格过亿元应无任何悬念。
  古语道:物极必反。元末明初青花“鬼谷出山”故事纹大罐天价成交,预示着元代青花瓷器的市场价格已从自身发展周期的价格顶峰转身向下,走向低谷。受其影响,中国嘉德舂拍一件高42.2厘米的元代青花缠枝牡丹兽耳罐因口沿有磕,仅470.4万元成交。而数年前华辰拍卖类似的元青花兽耳罐,口沿尽失,以铜包口,以200多万元成交。(2003年11月27日,北京华辰0738号青花行龙牡丹纹兽耳大罐,高39厘米,209万元)而这件被冠以来自民间的元青花瓷器真品,口沿有伤不修,让有心有眼者细观真伪,470万元似不理想,但比起传承有绪的元青花花卉纹玉壶春瓶40万港币流拍,尚属幸运。可见拍场“极颓”,唯有缘有眼能成“砥柱”。
  中国嘉德舂拍2533号明代嘉靖五彩描金纹执壶,高21.8厘米,无传承经历,估价8万元至10万元,流拍,2536号明代万历五彩云凤纹壁瓶,高31.2厘米,估价200万元至280万元,经著录,流拍。两者相比,前者更具收藏投资价值。
  倒是早年倍受大拍冷落的明清民窑瓷器,不仅悉数成交,且价格出现了大幅涨升。如2615号明代青花缠枝花卉托杂宝纹碗,径15.1厘米,为明中早期景德镇地区窑场烧制,类似者十几年前从江西等地大量流入北京,市价数百元,现以2.24万元成交,上涨百倍。2673号康熙青花缠枝花卉纹碗,径11.8厘米,虽带官窑款,但画工很民窑,十几年前的市价数百元,现以11.2万元成交,可在同场买两块不错的清代官窑盘了,2674号康熙青花绘西厢人物纹碗一对,径20.5厘米,十几年前的市价1500元左右,现以15.68万元成交,但比康熙青花花卉纹碗有收藏价值。2675号和2676号为两件尺寸在26厘米左右的康熙时期青花人物纹盘,盘面纹饰基本相同,每件近4万元成交,可见这些清代早期福建窑烧制的民窑瓷器已渐受藏家重视。2678号清代青花绘仕女松竹梅纹盘三件,直径仅15.3厘米。典型的中等偏上精细民窑瓷器,竟以10万元成交,虽难以理解,但两年后应会觉得不贵了。2681号康熙青花瑞兽纹碗,径19.2厘米,画工较细,以8.96万元成交。2683号康熙青花人物纹碗,径20厘米,画工较细,以5.376万元成交,与2681号相较,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2682号康熙青花花卉纹碗,径16.2厘米,画工精细,足内有“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写法并不十分标准,但被藏家以39.2万元拍得,其价值可买一件相当不错的明清官窑瓷器了。
  由此可见,藏家在瓷器工艺品方面的投资由求精的无奈,已被赝品逼入了求真的境界。中国嘉德文房专场两件石雕佛像,则体现了藏家对善、美的选择,杨玉璇制田黄冻石达摩面壁像与白寿山雕慧可断臂像,高仅两寸,成交价均超过千万元,令人瞠目结舌。白寿山石远非田黄冻名贵,看来对拍品的取舍,材质价值已不再是决定性因素。任何一件拍品的题材内容、制作者的身份地位,制作技能水平和收藏者的名誉水平,都成为了价值构成的必要因素。两件雕像上千万元的身价确实不低,但其收藏取台的标准与方向比它的价格更有指引意义。
  时光为水
  文化当花
  诚信才是本
  拍卖图录与拍卖预展及拍品构成了拍卖活动。通过她早期参与拍卖者可以了解每件拍品的场上交易次序、场次和时间,而越来越丰富的拍卖图录内容及现代高科技的照相技术,让人们充分了解到拍品的尺寸、质地、暇疵和比真品还漂亮的彩色影像。而一次又一次的交易记录、出版、展览和曾经著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真手段。而2010年的春天,拍卖图录也成为了拍品登上了拍卖的舞台,原本收废品都不愿意要的进口铜版纸彩印图录,忽然间,洛阳纸贵,拍卖出了真正的“天价”。
  今年中国嘉德舂拍的“金银币、金银锭、古钱币”专场,有数本香港举办的钱币拍卖图录及1954年苏富比《埃及宮廷珍藏目录》拍卖图录。《埃及宫廷珍藏目录》估价3500至4500元,与钱币拍卖图录悉数成交不同,这本有着56岁年龄的小册子无人喝彩。究其原因,埃及艺术的收藏研究重点在欧洲,它与收藏投资中国古代钱币和铜镜的中国大陆群体并无交集,很容易被人忽略。而4000元左右的估价让人觉得过高,流标成为必然。
  中国大陆出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不过十几年的历史,对拍卖图录内在价值的认知还很肤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有少数香港拍卖图录流人,只是用来当做买卖交易的价格指南。还鲜有藏者将其当文献对待,尤其是海外拍卖行图录中大面积的外文说明,更埋没了它在大陆的诸多作用和收藏前景。
  早期海外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录开本小且薄,乏见彩色图片,像苏富比1969年中国艺术拍卖图录开本24.7x 15.7厘米,50页,有少量黑白照片,内容主要是中国古代玉器,汉代陶器、隋唐时期的白瓷双龙瓶和执壶,唐三彩马和镇墓兽、定窑划花盘和黑釉铁锈花瓶,明洪武釉里红大碗(有裂),清代将军罐和外销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图录的开本与现存基本一致。厚1厘米左右,拍卖标的不多,除后来香港拍卖时的拍品名称为中文外,其他注释皆为外文。但有的专场图录用硬皮彩色烫金,装帧很漂亮。大陆拍卖公司出现后,所出拍卖图录就一直与海外拍卖公司的图录共成长。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海外拍卖公司在香港举办的拍卖活动所出图录内中文内容逐渐增多,有的大幅文字说明用中外文对照印出。可见大陆买家的重要地位。而大陆上蜂涌而出的不少拍卖公司,也将拍卖图录封面饰以大写的汉语拼音,颇似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公司的图录封面,不知道是为吸引专识拼音的海外重要客户,还是让自己同胞们产生错觉,以为这是海外公司的分号。
  图录市价呈双轨制。预展时和公司出售时按每本数百元的定价,旧书市场和网上则根据实际需求随行就市,近期而论,苏富比和佳士得2000年至今 的瓷器图录每本在300元左右,书画图录在100元左右,当代艺术图录在40元左右,洋酒图录在20元左右。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的瓷器、书画图录每本在30元-50元左右,中国嘉德的钱币和铜镜图录每本50元-100元左右,北京保利、中贸圣佳、北京华辰、北京荣宝、北京匡时等图录每本在10元-20元左右,一些小公司拍卖图录每本在5元左右。在2000年以前的拍卖图录中,苏富比和佳士得早期图录较贵,瓷器玉器类每奉500元左右,而大陆拍卖公司早期的图录,包括中国嘉德和北京翰海初创时的首拍图录市价在50元-80元左右。可见,专门收藏拍卖图录的藏家数量有限,市场中还缺乏对拍卖图录市场价格的普遍认知标准。
  6月中旬,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以无底价形式推出4个拍卖图录的标的,成交价格出乎人们的意料。其中,4820号张宗宪、徐展堂、王季迁专场拍卖图录七本,成交价格7840元,平均每本980元,超出了市价2倍。4821号1985年-2000年伦敦苏富比拍卖图录13本,成交价格20160元,平均每本1550元,高出市场价格5倍多。4822号1975-1985年苏富比拍卖图录15本,成交价格20160元,平均每本1340元,高出市场价格4倍多。4823号1984年-2000年佳士得拍卖图录9本,成交价格13440元,平均每本1493元,高出市场价格4倍多,这些图录的品相中等偏上,外观干净整齐,有些图录内容决定了它们收藏的作用大于实用。像上世纪90年代图录中彩色照片的分辨率不高。无法窥见古代绢画的丝纹和瓷器的胎釉肌理,比起现在高水平的数码成像有天壤之别。从照相技术和摄影艺术两个方面看,都值得大陆拍卖行好好学习。
  从春季大拍中,苏富比1954年拍卖图录流标,到两个月后小拍中苏富比,佳士得公司拍卖图录全部成交。从市场上5元一本的拍卖图录到拍场上1550元的每本图录平均价格,拍卖图录就像一把无形的尺子,衡量着每家拍卖公司的品牌、形象、价值、公司运作、管理水平、公司交易的诚信水准、管理者的个人学识和魅力、公司的企业文化、员工的团队精神和统筹运作能力。
  如果将拍卖公司或者拍卖行业比成参天的大树,那么,管理者个人和团队的学识、魅力、运作水平则是让企业长时间活下去的水。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则是装饰门面的花。只有全体从业者的高尚德行一诚信,才是公司和行业立身发展的根本。
  一个企业的交易记录凭什么能值几千元,甚至今后可能的几万元?我想,图录中的拍品无道德争议,才是它的关键。
  中国大陆上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就要走过20个春秋了,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的单本拍卖图录能拍卖出千元的成交价格。我曾将1995年度的苏富比、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相同种类拍卖图录集中在一起,从拍品数量、种类及真伪方面相互对比,除苏富比、佳士得公司图录中的拍品数量较少外,并无其他的明显区别。图录印刷精美度和制作成本更不会构成今天它们在市场上的价格差距,由此可见。每家公司的内在原因,才是决定各自公司以往成绩和未来发展,乃至拍卖图录在市场上表现的决定性因素。
  纵观当今大陆拍卖市场,各路诸侯林立,争夺着有限的货源和客源。像中国嘉德和北京翰海这样的不到20岁的老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品牌,自身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水平,保证了公司日常运转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贏利链,客观和主观上导致的自身暇疵,能靠团队克服,虽然拍品不能尽善尽美,但能通过自身变革,顺应发展,获取利益,这也是我们看到中国嘉德公司的业务管理人员时有离开,但涛声依旧的原因。这是一个团队管理水平非常成功的典范。就像银行不能保证永远数钱不出差错,也不能保证数钱不出错的标兵职员永不跳槽,但所有错误必须控制在柜台的数钱层面上。
  银行数错钱的同志可能是好同志,但将银行和顾客的钱都装进自己兜里的同志肯定不是好同志。如何使自己的团队都是好同志,在诚信基础上,优秀的企业文化打造员工发展的氛围,管理制度决定了员工未来发展的方向,团队决策人的学识和魅力形成团队凝聚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面,就像我们以前所说过,办好拍卖公司需要的不是资金门槛和专业门槛,需要的是领路人有一颗善良的心。
  像苏富比、佳士得这样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拍卖公司,如果开创伊始,就抱定了以骗人为己任,它的图录还有今天的价格吗?市场是真正的试金石,只要有真诚的付出,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今天苏富比、佳士得拍卖公司上千元一奉的拍卖图录,就是上百年的辛苦积累所至,而大陆市场上一些小公司的拍卖图录也装帧设计、内容策划和拍品真实度较高受到藏界好评,“犹珍”“江南春雨”不像是充满货币价格变动的拍卖图录,倒像是一本文人的诗集,打破常规的封面装帧,新颖的色彩和构图,让观者如同行走在历史的烟雨之中,让那些饱经历史沧桑,虽残犹珍的文明年轮鲜活起来。而最重要的是图录中的拍品真伪少有争议,这在市场中某某大拍的真伪四六开,某大拍专场80%成交为自己举走的流行潜规则中已经十分不易。而20元一本的图录价格,则代表着市场的认可。
  如果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现在运作靠的是已经打造好的品牌,那么,“犹珍”“江南春雨”的成功则是凭借着卞亦文的个人学识在商海中战斗。
  拍场以前的事实告诉我们,真品不一定能带来巨额利润,但一定能带来好名声。为人为事的诚信才是拍卖市场和拍卖公司长久发展的根本,判断一家拍卖行水平和一场拍卖会的真品率,不必看有多少白手套,只要看一下这家公司的拍卖图录的市场价格就可以了。
  今后,拍卖行可能要调整图录印刷数量,印制成本和内容策划及馈赠范围和出售价格及库存数量。而有的藏家要同样的图录买三本,一本看,两本藏。不排除有的拍卖公司卖图录时要预约和限量,而注册成立拍卖公司炒卖图录应是最好的营利模式。
其他文献
辽宁省博物馆藏徐悲鸿《奔马图》(图一,以下简称“辽博本”),画心高115厘米,宽107厘米,画面绘一匹高头骏马昂首奔驰于茫茫原野之上。该画右上部题“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竟爽亦徒然,子科先生惠存,乙亥(1935)危亡之际,悲鸿,”该件作品1964年4月由辽博征集人员从北京荣宝斋购人,现为馆藏二级文物,1999年经鉴定为真迹并登人辽博文物账、卡。1998年3月在辽宁美术出版社《现代三大师——辽宁省博物
期刊
作为早年西方绘画的传播者、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颜文棵深谙欧洲绘画光与色的精髓。他矢志不渝地终生从事西画艺术的探求,心不旁骛。他在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旅程中,因对光色的不同追踪而呈现出灿烂夺目的艺术嬗变过程:光感的追踪(1912~1927),光色融合之一——西洋水(1928~1935),光色融合之二——故乡土(19361966),光色融合之三——意象诗(1967~1985)。    光感的追踪(1912
期刊
宣德炉是明代宫廷制作的焚香之器。由于文献记载复杂、笼统,又缺乏可资参考的标准器物,加之宣德三年以降的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大量仿制品涌现,以致世人难识宣德炉的庐山真面目,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个待解之谜。  那么,有没有真正的宣德炉呢?真正的宣德炉又是什么样呢?  作为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藏品虽不比故宫博物院之得天独厚,但在数十年的收集过程中,也庋藏了丰富的地域性文物,香炉即是其一。在北京
期刊
炉是盛火的器具,古人一般用作取暖、烹饪、冶炼之用。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步过程中,其用途发展到熏香、焚香。炉的质地也颇为丰富,有陶、瓷、玉、银、石、珐琅、铜、铁等,其中以铜炉的数量为最巨。广义的铜炉包括炭炉(燎炉)、温酒炉、熏炉、香炉、手炉等,而现在收藏界所说的铜炉则特指铜香炉,或者宣德炉、宣德款铜香炉、形制与宣德炉相近的无款铜炉及其他年款铜香炉,可称为狭义的铜炉。本文所谈的铜炉,其概念等同于后者。 
期刊
编行按:  2010年7月24日下午,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十二讲邀请刘锡荣先生主讲宣德炉的鉴赏和收藏。刘锡荣先生是著名的宣德炉收藏家,著有《钟鼎茗香——荣斋宣炉清赏》一书。    宣德炉最早叫做宣德鼎彝器。介绍宣德炉最主要的有三本图谱,分别是明代吕震撰《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和明代吕棠撰《宣德彝器谱》。  宣德炉是明宣宗年间的产物,宣宗在位只有十年(1426-1435)号“宣德”。宣德三年(1
期刊
北京匡时12月初将举办的五周年秋季拍卖会,将隆重推出由王世襄旧藏、并在其所著《自珍集》中收录的20座铜炉。这批精美的铜炉曾于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会“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亮相,并以不俗成绩全数成交。其中最为夺人眼球的是:目前市场所见唯一的顺治款冲天耳三足炉,曾创造铜炉拍卖单品价格纪录的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以及明末清初的“玉堂清玩”大鬲炉。  业内行家曾言:“距今几千年前的商周青铜
期刊
上海地区最具影响的中国画艺术丛书集《朵云》(总第三十五期)刊有日本奈良大学教授古原宏伸的《石涛赝作考》一文,该文对石涛的《万点恶墨图卷》又名《泼墨山石卷》提出了质疑。  其实,古原宏伸的这篇文章已经过去二十余年了,一般说来,没有必要对尘封多年的旧事再来个“追究”。可我为什么要将其拈出来加以考辨呢?理由有二:一、古原宏伸先生质疑的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石涛名作;二、 《石涛赝作考》一文自见刊到现在不见
期刊
文献记载古人薰香习俗最早见于商代,考古材料最早见于战国。到了汉代,汉武帝西征,西域各国与中原联系日益密切,经贸往来也逐渐增多,国外名贵的香料随之涌人。当时用铜制作的薰炉十分流行,又因为薰炉冒出来的烟,飘飘渺渺,如同仙境,所以薰炉的炉盖常常被制作成仙山“博山”的形状,称为“博山炉”。香料的增多导致薰炉的大量制作,不过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制瓷业迅速发展,而铜器衰弱,薰炉大多用瓷器或其他材料制成,且制作粗
期刊
1368年朱元璋称帝南京后。景德镇瓷器烧制逐渐恢复,从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瓷片看,洪武朝除生产釉下彩青花、釉里红瓷器之外,因祭祀使用所需,各种颜色釉瓷器开始烧制,传统青白釉以及新创烧的甜白釉、红釉、蓝釉、黄釉、青釉、酱釉等色釉瓷均现雏形,为此后明代颜色釉瓷的烧制打下了基础。有明一代,永乐甜白釉,宣德鲜红釉、蓝釉,成化、弘治黄釉冠绝一代。  尽管明代颜色釉瓷器数量稀少,但拍场上不乏高价成交的名品。上个
期刊
关于书画鉴定,首先要明确概念。通俗地讲,书画鉴定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真伪和辨别是非的工作。  判别真伪。就是我们对有作者款题和印章的作品的真假作出判断。因为有款、有印才涉及到真和伪的问题。  辨别是非,就是对一件作品,尤其是古代的作品的流传经历进行判别。古代作品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流传过程,我们要针对作品上的题跋、鉴藏印等等对作品的传承进行辨别。  书画鉴定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这两项。当然,如果碰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