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所作的一项重要贡献。而利用青檀树皮配沙田稻草为原料的宣纸制造,在我国更有悠久的历史。宣纸作为纸类家族中的一员,有“纸寿千年”的美誉。如今,在安徽省泾县境内宣纸的制造工艺被完整地保留下来。笔者于2016年7月初对安徽泾县的宣纸加工技艺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泾县造纸的现状与发展。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宣纸的制造工艺历史,第二部分简介一下此次田野调查的一些宣纸行业发展现状,最后一部分笔者将通过考察所掌握的造纸行业现状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为传统手工业探讨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宣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安徽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唐代隶属宣州府,故该地区所造出来的纸被称为宣纸,因地得名。晚唐学者张彦远所撰写的《历代名画记》中“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已备描写。古时好塌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1]是有关宣纸最早的文献记载。安徽省泾县的宣纸制作技艺于2006年首次被收录在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2009年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的冲击,传统造纸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一、宣纸制造工艺历史沿革
1产生时间
鉴于古代我国对于植物分类并不是很清楚,导致有些学者专家认为宣纸有古今之分。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这种宣纸古今之分很有可能并不存在。有关专家对隋、唐代的两幅画进行纤维分析,发现画心的托紙和命纸的年代下限可能为中唐晚期,而后经纤维检测化验分析,证明是100%的青檀皮纤维。[2]如果对于实验分析准确的话,就说明在中唐时期的宣纸原料就已经是青檀皮了。
2原料广泛化
刚开始时宣纸原料为100%青檀皮,而现今宣纸原料中必须有稻草,那么究竟何时以及为什么要加入稻草呢?有资料显示加入稻草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改进说”,就是工人在加工时,误把稻草和皮料一起加工;一种说法“掺假说”。至于哪种说法合理,还待考证。总之,因为稻草原料的加入,使得宣纸的性质更上一层楼。
3加工宣的问世
加工宣包含素宣、彩色宣、洒金宣和冷金宣。各式各样的加工宣丰富了宣纸的类别,使得宣纸的应用更为广泛。
二、宣纸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1调查发现在安徽泾县这样的宣纸制造企业数不胜数,但是只有红星这样的大品牌号召力强,影响力大。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
2宣纸制作工艺耗时长,且投入很大,所以大多数企业运营模式为家族联合或者朋友合作。即:每个企业负责一个流程。既可以省去小企业投入过大的风险,也可以节约时间。
3抄纸、晒纸,不但工作条件艰苦,对于劳动力的体力要求也极高,如何解决收入问题和高强度劳作之间的关系,成为每个企业要思考的问题。
4网络发达的现在社会,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也需要现代营销模式。对我们考察的几个厂子来说,它们的营销不仅是在线下,也有线上交易。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传统宣纸制造可能面对后继无人的窘境。如何使这项非遗一直被健康地传承下去,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使命。笔者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习者,希望能将这项非遗同文化旅游联系起来,保护传统宣纸制造这项非遗,创造财富的同时宣传了自己。
三、文化旅游视角下的泾县加工制造宣纸行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征是它鲜活的生命力,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历史遗留下来僵化的“文化化石”,是具有延续性和变化性的活态存在物[3]。换句话说,非遗是民族(群体)个性、民族(群体)审美习惯“活”的体现。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深深的本土性。譬如,宣纸制造离开了泾县,也不会被称之为“纸中之王”了。
文化旅游指的是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 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 因为旅游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 任何一次旅游经历,都是一次对新文化的体验[4]。文化旅游视角下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有两层含义: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既要保证非遗在相关文化旅游开发下的原真传承和发展,又要使基于非遗的文化旅游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5],二者达到双赢。
就宣纸行业来讲,它并不像剪纸、捏糖人一类的非遗,需要的工具少,空间小,时间也短。也并不像表演类、艺术类非遗一样具有可观性。这些就限制了手工造纸技术的宣传。因此,若要从文化旅游的角度为宣纸手工制造寻求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颇有难度。笔者这里试着讨论几点发展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
在科技高速发达的社会,宣传品牌似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这里面却有着很大的学问。何种宣传模式、宣传力度的掌握、如何让游客接受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事。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本土性,脱离了孕育它的土地,非遗就不会再耀眼。那么笔者认为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宣纸加工制造这项非遗,可以先从宣传宣纸故乡--泾县开始。这里可以参照山东对于自己“好客山东欢迎您”这个旅游形象的定位。如果要把宣纸推向更高的舞台,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如今,中国宣纸集团已经建立了宣纸文化园区,那么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讲这个文化园大力宣传出去。
2.多种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抓住游客的心
如何让游客心中留下美好印象需要加入更多的思考。就宣纸而言,在加工制造方面,可以让更多的企业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各种良性竞争比赛活动,可以向游客宣传自己的品牌,有利于企业成长;让游客体验方面我觉得可以创设微型书院,吸引家长带领着孩子来参加,在这里孩子们穿着汉服、学着四书五经、写着毛笔字,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同时孩子可以和家长共同体验宣纸的加工,感受制造的快乐,当漂浮在清水里的纤维,经过自己的双手,变成了一张张洁白无瑕的宣纸,这样不但给加深了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知,也让大人更多了解宣纸文化,可谓双得。
3.文创产品的开发,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遵循古老技艺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现代人对于个性化、私人订制的追求,一些商家可以创造出各种吸引人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各种加工宣的创意书签,各种迎合不同消费人群的创意产品。
总之,作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宣纸加工制造技艺是紧紧依托于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若要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必须将其同现今流行的文化旅游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非遗的活态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不是因为某一项文化,同理,宣纸加工制造行业也需要各种小企业的存在,这样才有竞争,才有进步,才可以使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切勿将其束之高阁,使它变成阳春白雪,那么多年以后,我们或许也就只有在博物馆欣赏传世的宣纸作品了。
参考文献: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京华出版社.2000.
[2] 刘仁庆.中国古纸谱[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 陈勤建.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若干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 2005,(2):110-120.
[4] 郭一新.假日生意经—旅游休闲篇[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138.
[5] 张博,程圩. 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1):74-79.
【关键词】:宣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安徽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唐代隶属宣州府,故该地区所造出来的纸被称为宣纸,因地得名。晚唐学者张彦远所撰写的《历代名画记》中“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已备描写。古时好塌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1]是有关宣纸最早的文献记载。安徽省泾县的宣纸制作技艺于2006年首次被收录在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2009年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的冲击,传统造纸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一、宣纸制造工艺历史沿革
1产生时间
鉴于古代我国对于植物分类并不是很清楚,导致有些学者专家认为宣纸有古今之分。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这种宣纸古今之分很有可能并不存在。有关专家对隋、唐代的两幅画进行纤维分析,发现画心的托紙和命纸的年代下限可能为中唐晚期,而后经纤维检测化验分析,证明是100%的青檀皮纤维。[2]如果对于实验分析准确的话,就说明在中唐时期的宣纸原料就已经是青檀皮了。
2原料广泛化
刚开始时宣纸原料为100%青檀皮,而现今宣纸原料中必须有稻草,那么究竟何时以及为什么要加入稻草呢?有资料显示加入稻草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改进说”,就是工人在加工时,误把稻草和皮料一起加工;一种说法“掺假说”。至于哪种说法合理,还待考证。总之,因为稻草原料的加入,使得宣纸的性质更上一层楼。
3加工宣的问世
加工宣包含素宣、彩色宣、洒金宣和冷金宣。各式各样的加工宣丰富了宣纸的类别,使得宣纸的应用更为广泛。
二、宣纸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1调查发现在安徽泾县这样的宣纸制造企业数不胜数,但是只有红星这样的大品牌号召力强,影响力大。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
2宣纸制作工艺耗时长,且投入很大,所以大多数企业运营模式为家族联合或者朋友合作。即:每个企业负责一个流程。既可以省去小企业投入过大的风险,也可以节约时间。
3抄纸、晒纸,不但工作条件艰苦,对于劳动力的体力要求也极高,如何解决收入问题和高强度劳作之间的关系,成为每个企业要思考的问题。
4网络发达的现在社会,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也需要现代营销模式。对我们考察的几个厂子来说,它们的营销不仅是在线下,也有线上交易。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传统宣纸制造可能面对后继无人的窘境。如何使这项非遗一直被健康地传承下去,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使命。笔者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习者,希望能将这项非遗同文化旅游联系起来,保护传统宣纸制造这项非遗,创造财富的同时宣传了自己。
三、文化旅游视角下的泾县加工制造宣纸行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征是它鲜活的生命力,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历史遗留下来僵化的“文化化石”,是具有延续性和变化性的活态存在物[3]。换句话说,非遗是民族(群体)个性、民族(群体)审美习惯“活”的体现。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深深的本土性。譬如,宣纸制造离开了泾县,也不会被称之为“纸中之王”了。
文化旅游指的是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 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 因为旅游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 任何一次旅游经历,都是一次对新文化的体验[4]。文化旅游视角下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有两层含义: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既要保证非遗在相关文化旅游开发下的原真传承和发展,又要使基于非遗的文化旅游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5],二者达到双赢。
就宣纸行业来讲,它并不像剪纸、捏糖人一类的非遗,需要的工具少,空间小,时间也短。也并不像表演类、艺术类非遗一样具有可观性。这些就限制了手工造纸技术的宣传。因此,若要从文化旅游的角度为宣纸手工制造寻求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颇有难度。笔者这里试着讨论几点发展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
在科技高速发达的社会,宣传品牌似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这里面却有着很大的学问。何种宣传模式、宣传力度的掌握、如何让游客接受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事。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本土性,脱离了孕育它的土地,非遗就不会再耀眼。那么笔者认为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宣纸加工制造这项非遗,可以先从宣传宣纸故乡--泾县开始。这里可以参照山东对于自己“好客山东欢迎您”这个旅游形象的定位。如果要把宣纸推向更高的舞台,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如今,中国宣纸集团已经建立了宣纸文化园区,那么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讲这个文化园大力宣传出去。
2.多种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抓住游客的心
如何让游客心中留下美好印象需要加入更多的思考。就宣纸而言,在加工制造方面,可以让更多的企业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各种良性竞争比赛活动,可以向游客宣传自己的品牌,有利于企业成长;让游客体验方面我觉得可以创设微型书院,吸引家长带领着孩子来参加,在这里孩子们穿着汉服、学着四书五经、写着毛笔字,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同时孩子可以和家长共同体验宣纸的加工,感受制造的快乐,当漂浮在清水里的纤维,经过自己的双手,变成了一张张洁白无瑕的宣纸,这样不但给加深了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知,也让大人更多了解宣纸文化,可谓双得。
3.文创产品的开发,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遵循古老技艺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现代人对于个性化、私人订制的追求,一些商家可以创造出各种吸引人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各种加工宣的创意书签,各种迎合不同消费人群的创意产品。
总之,作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宣纸加工制造技艺是紧紧依托于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若要促进该行业的发展,必须将其同现今流行的文化旅游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非遗的活态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不是因为某一项文化,同理,宣纸加工制造行业也需要各种小企业的存在,这样才有竞争,才有进步,才可以使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切勿将其束之高阁,使它变成阳春白雪,那么多年以后,我们或许也就只有在博物馆欣赏传世的宣纸作品了。
参考文献: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京华出版社.2000.
[2] 刘仁庆.中国古纸谱[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 陈勤建.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若干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 2005,(2):110-120.
[4] 郭一新.假日生意经—旅游休闲篇[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138.
[5] 张博,程圩. 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1):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