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差别既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基础。我们只有承认它,并把它作为分层教学的资源去开发,才能促进全体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差别,分层,施教,方法
一代宗师达芬奇在学画鸡蛋时,他的老师就对他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这就是个体的差别与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这种差别既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基础。我们只有承认它,尊重它,并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去开发,才能促进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个体差别,着眼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进行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与提高的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呢?自己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通过数学目标分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往往造成优等生吃不饱,每堂课他们很快能接受并完成当堂课的知识,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学困生学习新知识总比其他同学接受得慢,做题目自然也慢,久而久之他们害怕上数学课,害怕做数学作业,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就应及时改变自己的教育策略,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化、个性化的课堂氛围。为此,我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分层,允许学生尽自己的能力达到不同的目标。即:A类学生完成高级目标,B类学生完成中级目标,C类学生完成低级目标。例如:在教学“一位数乘多位数”及“一位数除多位数”时,我给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困生只要求能理解法则、会计算;中等生不仅会计算,还要会算理;对优等生除达到以上要求外,还要求他们能自己总结出法则。这样,每位学生都明确目标,在各自的起点上主动发展,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促进个体的发展与提高
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是分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的目标是:对C类学生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对B类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以基础知识为主,将知识适当迁移,还能协助优生一起督促学困生学习;对A类学生采用小综合,主动走,促能力,要求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并能做好学困生的辅导老师。这样使得教师有可能在课堂上把较多的精力用于辅导学困生学习。A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再创造”而获得知识,发展学习能力;C类学生则在教师辅导和学生带动下学懂学会,真正体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的思想。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让A类、B类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操作找出分割平移后的长方形与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然后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他们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经过热烈的讨论,投入的探索,结果不仅发现了新的知识结论,而且初步掌握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C类学生在教师指导和低难度的提问启发下,通过多次操作,在解决具体的几个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等数据之间的关系,最终归纳出计算公式。当然,在辅导C类学生时,也应及时控制A、B类学生的学习。A类学生,可点拨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化、拓展;B类可在原地进行巩固、加深。这样各类学生都能以各自适宜的速度和方式,到达各自对应的终点。
3通过练习分层,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过程,课堂训练的题目,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基本练习题是学完新知识后掌握的基本技能题,全班学生必须会做;富有趣味的综合练习题如对比填空、判断、选择等,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做;提高练习题就给优生做,让他们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发挥创造力,提高数学能力。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习题,获得成功体验,学得轻松、愉快,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再不会出现优生完成课堂作业后无所事事,学困生胆颤心惊,无心做题。
还可建立弹性作业制,把作业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的设计和要求是采取“同”和“异”的原则,同:作业规范、整洁、格式等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按照标准去做,基本的练习都要做。异:C类学生要完成基本练习;B类学生除完成基本练习以外,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做一些较高要求的作业;A类学生在完成基本练习的过程中,并加以变形和拓展。
4通过改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是采用自我对比评价方法,让学生通过自我纵向对比,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绩;二是教师从基础知识、计算、口算、应用题、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每项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只要学生每一项比前一次稍有进步,就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我既然能达到低级学习目标,就一定能达到中高级学习目标的欲望与动机,有了这样的动机,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总之,根据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与提高。对此,我们应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差别,分层,施教,方法
一代宗师达芬奇在学画鸡蛋时,他的老师就对他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这就是个体的差别与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这种差别既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基础。我们只有承认它,尊重它,并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去开发,才能促进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个体差别,着眼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进行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与提高的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呢?自己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通过数学目标分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往往造成优等生吃不饱,每堂课他们很快能接受并完成当堂课的知识,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学困生学习新知识总比其他同学接受得慢,做题目自然也慢,久而久之他们害怕上数学课,害怕做数学作业,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就应及时改变自己的教育策略,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化、个性化的课堂氛围。为此,我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分层,允许学生尽自己的能力达到不同的目标。即:A类学生完成高级目标,B类学生完成中级目标,C类学生完成低级目标。例如:在教学“一位数乘多位数”及“一位数除多位数”时,我给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困生只要求能理解法则、会计算;中等生不仅会计算,还要会算理;对优等生除达到以上要求外,还要求他们能自己总结出法则。这样,每位学生都明确目标,在各自的起点上主动发展,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促进个体的发展与提高
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是分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的目标是:对C类学生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对B类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以基础知识为主,将知识适当迁移,还能协助优生一起督促学困生学习;对A类学生采用小综合,主动走,促能力,要求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并能做好学困生的辅导老师。这样使得教师有可能在课堂上把较多的精力用于辅导学困生学习。A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再创造”而获得知识,发展学习能力;C类学生则在教师辅导和学生带动下学懂学会,真正体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的思想。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让A类、B类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操作找出分割平移后的长方形与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然后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他们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经过热烈的讨论,投入的探索,结果不仅发现了新的知识结论,而且初步掌握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C类学生在教师指导和低难度的提问启发下,通过多次操作,在解决具体的几个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等数据之间的关系,最终归纳出计算公式。当然,在辅导C类学生时,也应及时控制A、B类学生的学习。A类学生,可点拨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化、拓展;B类可在原地进行巩固、加深。这样各类学生都能以各自适宜的速度和方式,到达各自对应的终点。
3通过练习分层,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过程,课堂训练的题目,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基本练习题是学完新知识后掌握的基本技能题,全班学生必须会做;富有趣味的综合练习题如对比填空、判断、选择等,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做;提高练习题就给优生做,让他们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发挥创造力,提高数学能力。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习题,获得成功体验,学得轻松、愉快,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再不会出现优生完成课堂作业后无所事事,学困生胆颤心惊,无心做题。
还可建立弹性作业制,把作业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的设计和要求是采取“同”和“异”的原则,同:作业规范、整洁、格式等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按照标准去做,基本的练习都要做。异:C类学生要完成基本练习;B类学生除完成基本练习以外,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做一些较高要求的作业;A类学生在完成基本练习的过程中,并加以变形和拓展。
4通过改变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是采用自我对比评价方法,让学生通过自我纵向对比,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绩;二是教师从基础知识、计算、口算、应用题、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每项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只要学生每一项比前一次稍有进步,就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我既然能达到低级学习目标,就一定能达到中高级学习目标的欲望与动机,有了这样的动机,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总之,根据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与提高。对此,我们应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