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久违的栀子花的清香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夜,我正被39摄氏度的高温折磨得喘不过气来,心烦意乱地翻看着桌子上堆放的杂志。当读到《夏夜蝉鸣》这篇微型小说时,我的思绪被紧紧抓住了。我开始慢慢地品味,烦躁的心绪竟然平静下来,作品精巧的构思,灵动的结构,鲜明的人物,美丽的情感,无不令人耳目一新。我顿时神清气爽,仿佛回到了天真浪漫的童年,在迷人的夏夜,闻到了沁人心脾的栀子花的清香。
  小说一开始就把人物推到前台:寂静空荡的办公大楼内,微弱的灯光下,主人公坐在办公桌前,对着厚厚的卷宗紧锁眉头,异常“烦闷”。这里既点明了时间,又造就了悬念。接着交代,原来是在城东投资兴建一家大型游乐场征地受阻,计划用地中心的一片数百平方米的土地迟迟无法到手,想不通为何高于市价数倍的标价仍然不能让对方心动,眼看要到手的“丰厚利润”仅隔一墙,主人公大为“困惑”,于是驱车现场察访,当主人公踏上“久违的柔软的泥土”,“清爽的夏风吹来淡淡的花香,清新,幽雅”,闻惯了名牌香水的他突然闻到了久违的“栀子花的香味”,这是怎样的一种香味呀!它唤起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美好的记忆,它唤起了主人公原始质朴的情感。“栀子花”幻化成母亲胸前“娇嫩的白花”,母亲养育了我,大地养育了栀子花,遥远的情思被勾起了……主人公的情绪发生了改变。清爽的夏风,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树影,柔柔的月光,置身在这样美丽幽静的夏夜,主人公怎能不产生“诗情”?怎能不生发“闲情逸致”?他又怎能不珍爱脚下这块神圣的土地。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主人公逐渐明朗的精神世界。“突然,一声尖锐的虫鸣划破夜的宁静,继而‘知了——知了——’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这是以动写静,“知了——知了——”更是神来一笔,一语双关。主人公在蝉声中,恍然大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经历商海无情的搏杀,对金钱的追逐已经使人变得庸俗、麻木和冷漠,人忘记了金钱以外的许多美好的东西;人的生命与土地、自然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我们人类不仅需要金钱,更需要清风明月、花草树木,需要夏夜蝉鸣、栀子花香,需要超越功利的生存状态。古人吴均面对迷人的山水不就曾发出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吗!主人公就在蝉鸣的一刹那,终于明白了土地所有者不肯割爱的缘由,坦然地放弃了征地——追名逐利的念头。他的灵魂得到了净化,升华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在一刹那,一个感情真挚、事业有成、迷途知返、心地依然本真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我们从他真实的灵魂里闻到了久违的栀子花的清香。
  全文不到800字,主人公的情绪从烦闷到轻松,水到渠成;从“栀子花”到“知了”,一个亮点接一个亮点,摇曳多姿。文章从城市建设征用土地的矛盾冲突中揭示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深刻主题,提醒人类淡泊名利,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他文献
梁遇春(1906~193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短命的天才,仅活了二十六岁。他生于福建闽侯,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梁遇春是散文创作的圣手,从1926年开始,他陆续写出三十余篇随笔,发表在《语丝》、《新月》等刊物上,后大部分收入《春醪集》和《泪与笑》。梁遇春耽迷英国小品文大师查理·兰姆的文
期刊
曾经读过乔叶的一篇题为《有了阳光》的文章,深深地为其中所蕴含的珍惜拥有的深意而感动。现在又有幸领略李丹《感谢生命》的风采,不禁惊诧于二者的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阳光的拥有,还是生命的缔造,我们都应该感激造物主的青睐,应该珍惜每一缕阳光,珍爱每一个生命。曾经有人说:“每一篇出色的散文,都是一次灵魂的呼吸,一次生存的事件,构成精神飞扬、生命沉醉的时刻。”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感谢生命》可称是一篇出色的散
期刊
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三四千头一群的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以上是西岸的情景。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
期刊
一    房子不过三十三平方,庭院也只有十平方。人说,这里既褊狭,又简陋。屋陋,尚得容膝;院落小,亦能仰望碧空,信步遐思,可以想得很远,很远。  日月之神长照,一年四季,风、雨、霜、雪,轮番光顾,兴味不浅。蝶儿来这里欢舞,蝉儿来这里鸣叫,小鸟来这里玩耍,秋蛩来这里低吟。静观宇宙之大,其财富大多包容在这座十平方的院子里。    二    院里有一棵老李,到了春四月,树上开满了青白的花朵。碰到有风的日
期刊
陈 夜 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故乡”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远离故乡千里之外的自己。    邯郸冬至夜思家  自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思考    1.以上两首诗可以找到许多相似的地方。如,从时间看,都写于中国传统的节日;从空间看,都写于远离亲人的异
期刊
看厌了寓意朦胧的现代诗,也听烦了雾里看花的流行歌,一首平淡如水的《挑灯细看》让我慢慢品出了诗歌的真滋味。  上小学的时候,听老师津津有味地引用《三字经》中的句子,尽管老师慷慨激昂、不厌其烦地讲着,但我听来却是叽叽嘎嘎、喋喋不休,如罗大佑在《童年》中所唱的一样,我想到的是操场边停在秋千上的蝴蝶,以及池塘边的榕树上张扬夏天的知了。若干年后,我能记起的是老师说的挺好玩儿的“狗不叫”,当上了高中才知道“苟
期刊
“按人民的方式生活。”托尔斯泰说。就是这个大贵族出身的人,这个写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被列宁称为“俄罗斯革命的镜子”的大文豪,他的墓称不上墓,而是一堆土。  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没有任何标志。离莫斯科—百余公里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静静地睡着——“我至死将毫不停顿地进行政府认为是恶而我却看作是在上帝面前应尽的神圣义务的事业”——一位连死都不畏惧的老人。他已年过八旬,为
期刊
流浪的河流,所以能永生,在于其将生命融入大海;流浪的人类,所以寂灭,是因为人类总是淡漠整体的生存信念。万物,各有不同的生命形态。河流,选择流浪,是因为它向往整体的伟大,向往生命的壮丽;人类,选择流浪,是因为人类接受了河流的启示,接受了远方的诱惑。只是,人类的流浪,始终离不开自我的轴心和物质的力量,总是将流浪染上功利的色彩。于是,人类的流浪,总会留下无数的遗,感和无尽的慨叹。  流浪的河流,哪怕是记
期刊
《对面的茑萝》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爬满高楼的茑萝寄托了作者执著于文学的毅力与热情。  首先,作者写到不经意间,“对面的茑萝早就已经爬得有七楼那么高了”。虽然经过一年四季的风吹日晒,它的颜色明显地旧了,然而春天“重新又把它漆成了新鲜的绿色”。表面上看似写的是茑萝的自然生长,其实作者深谙,经历过人生的风吹雨打的灵魂,可能有的倦怠了,疲惫了,生命的颜色一如冬季的茑萝一样,旧了,暗淡了。茑萝“旧了”,
期刊
1913年,38岁的史怀哲已拥有了三个博土学位,前程似锦,但他抛弃了一切所拥有的,从法国赶往未开化的大陆——非洲,为黑人义诊。史怀哲刚踏上非洲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白人欺压黑人的情境及黑人种种悲惨的生活,比如黑人生病求巫不求医——当然也无医可求。史怀哲的第一个大手术是为肠梗阻的病人开刀。以往在非洲,这种病人只能在肚子剧烈疼痛下等死,没有第二条求生的路。当他救活病人时,病人紧紧握住他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期刊